最后的蒸汽火车

美朵

<h3><p>在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矿沟里,有几列至今仍在工作的蒸汽火车。</p><p>早在乾隆25年,这里就有了煤矿开采。</p><p>光绪6年,即1880年,这里开了煤窑。</p><p>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工人的摇篮。</p><p>1953年,这里成为国营煤矿。1962年建设为露天煤矿,1970年正式投产,几十年风雨,这里,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p><p>寒风越劲,它旗帜般随着火车奔跑的蒸汽就越壮观。</p><p>曾几何时,随着摄影事业的发展,这里成了网红摄影点,全世界的摄影师都会跑到这里,一睹蒸汽火车的风采。</p></h3> <h3><br></h3> <h3>凛冽的清晨或夜晚,是火车最拉风的时候。</h3> <h3><br></h3> <h3>天空还未醒来,司机们还未交接班,我们就已经到了。寒风中,蓝色的天空格外宁静。那一柱蒸汽,昭示着希望。</h3> <h3><p><br></p></h3> <h3><p>冬天的太阳也怕冷的,白天白惨惨的,清晨想让它彩霞漫天,红日绚烂,几乎是奢望。</p><p>这是我守候了几个早晨,在白天的苍茫凝望中得出的宝贵经验。</p><p>但蓝调的清晨依然是美的,只是可以再早些。</p><p>前提是,一定要耐冻,冻脸、冻鼻子、冻手,都是小菜一碟。</p><p><br></p></h3> <h3><p><br></p></h3> <h3><p>这日出,确实有点软弱无力吧?</p><p>早上9点10分才日出,在西北,在边陲,起太早只能和黑暗约会。</p><p><br></p></h3> <h3><br></h3> <h3>失望之际,看到这样的日出,心里依然是欢喜的。</h3> <h3><p><br></p></h3> <h3><p>对于静态的风景,到了那里,天时地利人和,也许就会有精彩出现。</p><p>而对于动态的火车,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需要了解它的脾气,它的作息;更需要知道它与天气、时节、时间的亲密关系。此外,司机师傅和装煤卸煤的工人们的工作习惯,也是需要了解的。知道了这些,精彩在何时才可能出现,蜻蜓点水般略过的摄影师是摸不到的。</p><p>想要拍好,几乎没有可能。</p><p>于是,每天在那里研究他的人,成了我膜拜的对象。</p><p>这是等来的一刻,但并不十分满意。火车出来的早了那么一点点。</p><p>只是,看着火车从远方拉着蒸汽呼啸而来的那一刻,心情还是激动的,感觉手不够用,镜头动的不够快,反应来得不那么灵敏。</p><p>世界上的好事,哪能让我一次都碰到?</p><p><br></p></h3> <h3><p><br></p></h3> <h3><p>在黄昏里等待的这一刻,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究竟喜欢拍什么。</p><p>戈壁茫茫,铁轨孤寂漫长,哪里才是最佳位置,什么天气、什么样的风向、太阳落在哪里才最棒?</p><p>被冻得鼻子吸溜仍然兴奋不已,在火车到来的时候忍不住呐喊的,就是我们这种珍惜收获的人吧。</p><p><br></p></h3> <h3><p><br></p></h3> <h3><p>火树金花</p><p>这是火车喷着火,从远方呼啸而来,又冒着火星从身边经过时突然从我嘴边蹦出来的一个词。</p><p>虽然在它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隐约出现的时候我就兴奋不已,生怕自己和众多来到这里的人一样,火车开走了我啥也没拍到。但在不断按动快门的时候,我依然止不住喊出声来!</p><p>太壮观了!</p><p>这是生活的奇迹!</p><p>你来了,但未必能抓到。</p><p>我来了,因为相遇的缘分,我抓到了它们。</p><p>那一刻,漫天星斗。</p><p>更加敬佩那个在这里沉醉研究的哥们!</p><p><br></p></h3> <h3><p>第二天一早,为了获得更加美丽的蓝调,我们起得更早。</p><p>离开常规拍摄点,发现自己的视角。</p></h3> <h3><br></h3> <h3><p>很多时候,并不是总要有收获,在寂静的清晨,看着火车远远开来,看着流浪狗在铁轨上奔跑,感受寒风割面,也挺好。</p><p>况且,火车还是眷顾我们的,这是在停下来加水。</p></h3> <h3><br></h3> <h3>一转身的色彩,更美。</h3> <h3><p>这一天清晨,太阳总算给脸,虽然有人不知趣,跑到了低低的太阳里,但看到鹅蛋黄慢慢升起,依然幸福感爆棚。</p><p>再见,意味着还会相见。</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