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回忆 《全国摄影艺术展》六十年作品选

田野

全国摄影艺术展 <h3><font color="#ed2308"><b> 1957年——2017年</b></font></h3> <h3>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h3><h3> 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历史最悠久、</h3><h3> 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摄</h3><h3> 影艺术展览,每两到三年举办一次。</h3><h3> 自1957年创办以来,至2017年</h3><h3> 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共展出近万</h3><h3> 作者的上万幅佳作。</h3><h3> </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b style=""> 中国摄影艺术展 1957年</b></font></h3> <h3> 过马路。 王一波 柯复/摄</h3> <h3> 妈妈,到那边去。 唐遵之/摄</h3> <h3> 在结婚登记处。 李仲魁/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58年</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赶麻雀。 王玉山/摄</font></h3> <h3>  河南省安阳县钢铁基地,运矿大军。</h3><h3> 魏德忠/摄 </h3> <h3> 节日的欢欣。 兰志贵/摄</h3> <h3>  里弄妇女大战钢铁。 张祖麟/摄</h3> <h3> 画家在农村。 时盘棋/摄</h3> <h3> 欢送志愿军归国。 吕厚民/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59年</b></font></h3> <h3> 引水上山 茹遂初/摄</h3> <h3>  毛主席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 侯波/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0年</b></font></h3> <h3> 打黄羊。 宝音朝克图/摄</h3> <h3> 引水上塬 李生才/摄</h3> <h3>  您好,古巴格瓦拉叔叔。 李基禄/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1年</b></font></h3> <h3> 客人来到草原。 張 甸/摄</h3> <h3>  向阿尔巴尼亚战友学习。 杨兆沪/摄</h3> <h3> 东方红 袁毅平/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2年</b></font></h3> <h3> 翻越冰崖。 楊明辉/摄</h3> <h3> 跳橡筋 夏道陵/摄</h3> <h3> 小队的副业。 陈晓亚/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3年</b></font></h3> <h3> 风雪慰亲人。 張 甸/摄</h3> <h3>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张 峻/摄</h3> <h3> 高原医生。 宋士敬/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5年</b></font></h3> <h3> 怒江飞渡 周子幽/摄</h3> <h3>  时传祥和他的新伙伴。 喻惠如/摄</h3> <h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解 均/摄</h3> <h3> 大队卫生员。 俞创硕/摄</h3> <h3> 福建前线,军民向敌岛发送宣传品。</h3><h3> 王玉崑/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69年</b></font></h3> <h3> 搏 陈复礼/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73年</b></font></h3> <h3> 打靶。 李 虎/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74年</b></font></h3> <h3> 寻找水源。 谭志强/摄</h3> <h3> 草原轻骑 陈俊山/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75年</b></font></h3> <h3> 移山填谷 林祖良/摄</h3> <h3> 边防战士乒乓赛。 李振森/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77年</b></font></h3> <h3> 不堪一击。 郭超北/摄</h3> <h3> 山区合作医疗站。 张新政/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79年</b></font></h3> <h3> 见缝插针。 徐裕根/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82年</b></font></h3> <h3> 新炊间房梁。 曾 越/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84年</b></font></h3> <h3> 升。 周顺斌/摄</h3> <h3> 渴 求。 尚共社/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86年</b></font></h3> <h3> 狂 舞。 吳宗其/摄</h3> <h3> 生死线上。 江志顺/摄</h3> <h3> 士 兵。 武治义/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88年</b></font></h3> <h3> 无名小站。 冯建新/摄</h3> <h3> 人。 朱穗风/摄</h3> <h3> 大学生卖报。 周国强/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90年</b></font></h3> <h3> 来自后台的歌声——腿有残疾的</h3><h3> 72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波。</h3><h3> 刘广辉/摄</h3> <h3> 希 望。 邱晓明/摄</h3> <h3> 白头到老。 盛 琦/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94年</b></font></h3> <h3> 深圳8•10股潮。 张新民/摄</h3> <h3> 将了谢军姐姐一军。 刘书义/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1997年</b></font></h3> <h3> 陪 读。 田 鸣/摄</h3> <h3> 矿上的弟兄们。 彭 波/摄</h3> <h3> 生死簰州湾。 李 靖/摄</h3> <h3> 信任的考场。 张治平/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02年</b></font></h3> <h3> 英雄探妻。 袁学军/摄</h3><h3> 这位名叫张良善的人是阿里军分</h3><h3> 叶城留守汽车营的干部。他常年驾</h3><h3> 着军车奔驶在险象环生的高原公路</h3><h3> 上。一次执行任务时,家中的妻子</h3><h3> 因病连同未及生下的孩子死去了。</h3><h3> 8年过去了,他多次怀着悲痛来到</h3><h3> 妻子的坟前寄托自己的哀思。</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04年</b></font></h3><h3> </h3> <h3> 草本年华。 袁徐广/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07年</b></font></h3> <h3> 谢罪之旅。 郭 亮/摄</h3><h3> 2006年5月9日,日本僧人岩田隆</h3><h3> 造来到辽宁省辽阳市的"万人坑",</h3><h3> 他在累累白骨前跪拜诵经为亡灵祈祷</h3><h3> 怀悔。这里埋葬着数千具中国劳工的</h3><h3> 尸骨,见证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h3><h3> 的罪证。</h3><h3> </h3> <h3> 游牧 (组照之一) 。 阿 音/摄 </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10年</b></font></h3> <h3> 达措一家人。 朱丹阳/摄</h3> <h3> 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每天</h3><h3> 早晨,市民在此健身锻练。</h3><h3> 杨 健/摄</h3> <h3> 众志成城托举生命。 刘应华/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12年</b></font></h3> <h3>  徐州市煤建路,幸福。 金云钟/摄</h3> <h3> 蒙古马(组照之一)。 王争平/摄</h3> <h3>  南水北调移民(组照之一)。陶德斌/摄</h3> <h3> 莫言获奖后。 廖 攀/摄</h3><h3> 2012年10月12日,2012年诺贝尔</h3><h3> 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出席中国艺术</h3><h3> 研究院举办的"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h3><h3> 学奖座谈会",这是莫言获诺奖后公</h3><h3> 开露面。</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15年</b></font></h3> <h3> 喂食爸爸。 燕 雁/摄</h3><h3> 2014年5月21日,在山西省儿童</h3><h3> 医院病房里,王志华在给女儿喂食,</h3><h3> 还没等父亲嚼碎,王可然就张大了嘴,</h3><h3> 如同一只待哺的幼鸟。</h3><h3> 王志华3岁的女儿王可然患了一</h3><h3> 种罕见的疾病——"贲门失驰缓症",</h3><h3> 牙齿脱落,无法咀嚼进食。</h3><h3> 为了让女儿能吃上东西,王志</h3><h3> 华将食物嚼烂后再嘴对嘴喂给她,</h3><h3> 由于王可然不停地呕吐,这样的喂</h3><h3> 食动作每天要重复无数次。</h3><h3> </h3> <h3>  民警接待室(组照之一)。 潘永强/摄</h3> <h3> 我的家(组照之一)。 曹隆华/摄</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全国摄影艺术展 2017年</b></font></h3> <h3> 沙场点兵。 范显海/摄</h3><h3>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h3><h3> 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阅兵在内蒙古</h3><h3> 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h3><h3>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h3><h3> 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h3><h3> 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h3> <h3> 同床异梦。 卢正华/摄</h3> <h3> 温暖的小手。 向文祥/摄</h3> <h3> 弹指一挥间,60多年已经过</h3><h3> 去,芳华已逝,只留下这些张张</h3><h3> 影像,让我们知道,昨天发生了</h3><h3> 些什么。</h3> <h3><font color="#167efb"> 本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全球顶尖视觉》。</font></h3> 谢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