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之旅 <h3></h3><h3>在新疆西部、天山山脉中部,有一个既具历史韵味又色彩鲜艳的塞外江南城市,既充满异域情调又饱含西北风情的边城——伊宁。</h3> <h3>在伊宁市中心,有一座蓝色风情“小镇”。</h3> <h3>据史料记载,17世纪始,从南疆至伊犁开荒的维吾尔族人(亦称塔兰其人)最早聚居于此。现在,那里已聚居着2万多户约12万人口。<br></h3> <h3>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变迁,现在这里主要居住着维吾尔、乌孜别克、哈萨克、锡伯、满、俄罗斯、蒙、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族等13个民族。</h3> <h3>宁静的巷子,蓝调为主而色彩丰富的传统民居,加之它独具的淳朴民风,都是最吸引人的地方。</h3> <h3>2018年末、2019年初,我一再走进它的怀抱,就是被那一抹蓝调所吸引,被它的独特色彩,被那里的人深深吸引住了。</h3> <h3>这就是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占地面积22.9平方公里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民居博物馆”之称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h3> <p class="ql-block">在南方长大,天山脚下的这座小镇,对于我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就是它,牵动着我的心,一年,又一年。</p> <h3>被喀赞其长短各异、曲直有致的各种小巷所吸引,莫名地,我慢慢地就爱上了它们,爱上了那一抹蓝色发出的引诱。蓝色,给人安静、诱惑的感觉;蓝色,还给人以猎奇、静谧的气息。</h3> <h3>喀赞其,三百年岁月承载,充满历史痕迹的小镇,因为同样充满青春气息的人而变得轻快、跳跃起来。</h3> <h3>喀赞其,民族大融合的典范,体现在他们都有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而舞蹈,是他们生活中人文沟通、不可或缺的甜蜜点缀。</h3> <h3>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你不自觉地就会被感染,被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人人都可以闻曲起舞的曼妙舞姿所打动。</h3> <h3>不论举办公益活动亦或是家庭聚会,无论是单位活动还是私人聚会,席间翩翩起舞是十分自然、水到渠成的事。</h3> <h3>专业的、业余的,同样那么自然大方,优美动人。</h3> <h3>年轻漂亮的喀赞其负责人、海大姐助手、回族姑娘马丽英介绍说,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伊宁一个不可多得的多民族杂居的特色街区,通过多年保护性更新改造,堪称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言语间,足见她的自信与自豪。</h3> <h3>一个个庭院,一户户家庭,所见,几乎都被那一抹蓝调所融化。似乎处处溢满了各种蓝: 深蓝、湖蓝、天蓝、宝石蓝、孔雀蓝、正蓝、紫蓝……大凡人类能形容得出来的蓝色,这里的人几乎都能创造出来。穿梭在这样的色彩小镇里,游走于各种蓝调交织的这一方天地,让人内心是那样的舒适,那样的宁静,那样的好奇,那样的不愿意离去。</h3> <h3>在喀赞其内漫步,会让你觉得就连空气都好像是蓝色的。深呼吸,会像在大海边一样的舒畅。面对那一抹蓝色,你会感觉到脚步也会顺畅、轻松。</h3> <h3>游走在蓝调世界,一切似乎与蓝天融在了一起,使人安宁、叫人坦然。此时此刻,欧式街道一般的喀赞其小巷,徒添许多异域情调。</h3> <h3>色彩心理学家说过,蓝色是大海的象征。然而,在广袤的内陆新疆,为什么也喜爱蓝色呢?</h3> <h3>莫非色彩心理学家的立论不正确?非也,虽然远离海洋,但伊犁州的湖水和天空,一样有着永不褪色的那一抹蓝。故而,大多数新疆各民族的人都有着跟大海一样的博大心胸,有着蓝天一样的情怀。</h3> <p class="ql-block">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前后十余次踏足新疆大地,四次漫步伊宁,三次进入喀赞其。</p> <h3>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而最为强烈的,是最近的这一次,再度行走在喀赞其小巷时,蓝调似乎融进了我的血液,尤为强烈。</h3> <h3>近年,在南北疆行走,除了新疆广袤无边的印象之外,所见蓝调雪原,蓝调天空,还有这蓝调喀赞其,都清晰地印入了脑海,难以清零。</h3> <h3>因为这一次在隆冬腊月踏足伊宁,也许是色温的关系,镜头里的蓝调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渗透到每一个忆记的细胞里。</h3> <h3>蓝调喀赞其小巷,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诗一样存在于思绪。蓝调生活与宁静,充满着诗情画意。</h3> <h3>因为维吾尔族人喜欢蓝天、喜爱这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h3> <h3>蓝色庭院、蓝色大门、蓝色木窗、蓝色图案……似乎喀赞其空气中弥漫的也都是冷艳而高贵的蓝色。</h3> <h3>正是喀赞其常见的一抹蓝色,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奋发,给人以向往的蓝色,是那么的自然,那么地贴近人的灵魂。</h3> <h3>喀赞其的小巷多达九十多条,对初来乍到的游客来说,进到喀赞其有如进入迷宫一般……</h3> <h3>因而,正好让你渐渐熟悉,一条一条巷子慢慢地走,深度感受这里的色彩、这里的人文特色。</h3> <h3>如果,你是春暖花开时节的三、四月份过来,你就可以有幸见到当地居民在动手翻新房子。</h3> <h3>因为,每年4月份左右开始,少数民族居民就会翻新自己的房子,并把院子里外的墙壁刷上自己喜爱的颜色。</h3> <h3>过去,居民们都习惯用自己调制的天然颜料,如蓝色、粉色、黄色……刷在灰墙上,但这种天然颜料一般保存不会太久。现在,当地居民已经慢慢习惯从市场上购买涂料、油漆等刷墙了。</h3> <h3>喀赞其有很多历史建筑,其中一幢,是伊犁州文物保护单位——吐达洪巴依大院。</h3> <h3>巴依大院占地面积八亩,始建于1931年,以俄罗斯族、维吾尔族、锡伯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混搭而成,是一座颇具民族特色的大庭院。</h3> <h3>去年十月份的一次旅行,就在巴依大院,我意外而荣幸地参加了一次由当地天之缘国旅伊犁分公司、民航相关单位和喀赞其联合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h3> <h3>活动现场烹煮羊肉手抓饭。</h3> <h3>天之缘国旅伊犁分公司的张总与喀赞其的少数民族年轻导游们在商量活动安排。</h3> <h3>帅气的喀赞其维吾尔族小伙子艾克热木捧出刚烤好的、香味扑鼻的羊肉串。</h3> <h3>喀赞其的新婚维吾尔族姑娘麦迪娜面对镜头还带有几分羞涩。</h3> <h3>抓拍到的喀赞其新妈妈尼尕热在活动间隙给刚会走路的儿子喂食……</h3> <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左起:作者、海力曼阿吾提依、帕尔哈提</span></h5><p class="ql-block">我的维吾尔族亲戚、喀赞其的扛把子海大姐跟我说过,蓝色是维吾尔族人最喜爱的一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因此,在她们自己的建筑上大面积使用蓝色,就不足为奇了。</p> <h3>记得,去年十月踏足喀赞其,当我走进其中一家人家时,正好大约五十多岁的维族男主人依比布拉正在拆卸葡萄藤蔓,准备在严冬到来前将其深埋地下,来年开春再移至葡萄架上……</h3> <h3>看到有客人来,男主人主动拿出刚摘下的葡萄给我们尝鲜,男主人的孙儿问声从里屋出来,接下来爷孙俩温馨相拥的一幕,让人感到民族不分地域、人类的情感都是一样的。</h3> <h3>男主人看到孙儿出来,就自然地放下手里的活,安坐在院落台阶前,孙子则亲昵地紧贴着爷爷嬉戏玩耍。阳光撒在祖孙俩的脸上、身上,暖暖的一股亲情,好像顿时有一种温馨紧紧地把人包裹着。</h3> <h3>去年十月,第一次走进喀赞其,在喀赞其小美女迪丽胡玛尔姑娘的引领下,我们得以逐间逐间走入不同风格的庭院。同样地,里里外外都是融化到人心底里的各种蓝色。</h3> <h3>喀赞其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大胆配色,打破了许多颜色搭配上的禁忌,红黄配、蓝黄配、红蓝配……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色彩就这样和谐地呈现在喀赞其,呈现在喀赞其的每一条小巷里,呈现在每一幢民居的内外装饰中。</h3> <h3>维吾尔族人很讲究卫生,好干净。平时,院子门院一般都是敞开的,他们喜欢在院子外的马路和院子内洒水清洁。</h3> <h3>维吾尔族姑娘阿迪拉带着我们再次走进乃比的院子。</h3> <h3>听说,夏天他们喜欢在院子内的炕桌上摆放着各种食物,如葡萄干、苹果、馕、馓子、冰糖、还有他们自己制作的各式果酱和点心,客人来了,还会沏上一大壶奶茶,浓郁的生活气氛,阖家乐也融融,这种方式,对联络亲人、朋友间的情感十分有帮助。</h3> <h3>我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都很喜欢色彩鲜艳的颜色,喜欢鲜花。</h3> <h3>因而,在他们的建筑上,特别喜爱用鲜艳的颜色点缀其间,其中,各种蓝色似乎就是他们的首选。</h3> <h3>新疆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是众所周知的,在蓝色调的庭院里,年节或家人生日等纪念日,一家人都会拉上亲朋好友,弹起都它尔、热瓦普,载歌载舞,乐此不疲。</h3> <h3>十巷74号家庭的女主人艾尔肯,彬彬有礼地一直把我们送到院子外面。</h3> <h3>维吾尔族以及新疆个各民族居住的街区,自然就少不了烤馕店,也少不了散发着麦香的各种馕食。</h3> <h3>多次游历新疆大地,对馕这种食物,我早已从开始的“心理抗拒”到渐渐的依赖和喜爱。</h3> <h3>而对做馕也算了解了些许,馕坑、馕坯,以及带有粗幼不一钢针、在馕坯上扎出小孔、加速传热烤熟的专用工具切库西、蘸上洋葱碎、芝麻,再将有花纹一面的馕坯伸手往烧得通红的馕坑内壁上贴。</h3><h3></h3> <h3>一般,做馕好像都是男人们干的活,但好几次,在南疆我看到过女人在馕坑前做馕,红扑扑的脸上,有如西藏人的高原红一样。而烤好的馕,出炉时金黄金黄,透着麦香,甚是诱人。维吾尔族人常常会说,不同的馕的味道,就是不同的家的味道。</h3> <h3>从“小镇”慢慢往外走,不时遇到友好而亲切的维吾尔族朋友。远远地,跟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拿起相机留影……</h3> <h3>推自行车的老人</h3> <h3>放学回家的男孩</h3> <h3>放学回家的女孩</h3> <h3>下班后往家里赶的家庭妇女</h3> <h3>还有在门口嬉戏的孩子……</h3> <h3>到了大路口,人流明显开始多了起来</h3> <h3>一位买苹果也不失庄重的男人</h3> <h3>在整理自己卖苹果的平板车的老板</h3> <h3>一个手里提满了东西的女孩子</h3> <h3>爷孙俩在卖苹果车跟前</h3> <h3>讨价还价?抑或好友重聚?</h3> <h3>又来客了</h3> <h3>一起挑选</h3> <h3>路口漫步的男人</h3> <h3>热气腾腾羊肉包子店的小老板</h3> <h3>成功交易</h3> <h3>急不可待要品尝刚出锅羊肉包子的大爷</h3> <h3>行色匆匆的维族妇女</h3> <h3>回家路上的母子俩</h3> <h3>往家里走的男人</h3> <h3>手机不离手的女孩</h3> <h3>忙着点赞的女孩</h3> <h3>开心买到玩具的姐俩</h3> <h3>谈事儿的哥俩</h3> <h3>推板车卖新鲜葡萄的男人</h3> <h3>街上买手工真牛皮带的小贩</h3> <h3>喀赞其提供给客人游览“小镇”乘坐的马车</h3> <h3>行文结束前,与大家分享两段原汁原味、美不胜收的现场舞会视频。</h3> <h3>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塔塔如(tataru)曲目,维吾尔族人就能随意地跳出优美的舞姿。</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808080">颜色心理学<br>蓝色象征着宁静、深邃<br>蓝色象征着忧郁、神秘<br>蓝色象征着宽容、智慧<br>蓝色象征着遥远、梦幻</font></b></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2019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