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8月19日至今,来到喀什市四个多月了。回首这段时间的支教生活,百感交集,但不忘初心,本着“落地生根”的目标,砥砺前行,要坚持再坚持。</h3><h3> 根据“万人援臧援疆计划”的精神,相关省市组团式援疆,深入南疆的中小学校,进行“落地生根式”的支教活动。我们深圳支教队一个24人的支教分队来到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支教队给特高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巨大变化。高二的汉语教师马力亚・亚力坤说:“深圳老师来到我们学校以后,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和希望。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为我们减轻了不少的工作压力,为我们专心提高教育水平而付出了不少,学校工作步入正轨而不像从前一片混乱,每个人各司其职。教学层面来说,深圳老师真的博学多才,看着他们敬业精神我们也反思自己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像一名老师。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温暖,管理学生非常有耐心,学生也特别高兴。深圳老师们还特别会考虑我们老师的利益,他们的到来,使我们学校正在变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养成良好习惯的地方。我很开心我们学校的工作作风正在改变,老师们也越来越上心,整个校园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一个优秀的团队正在带领我们大家逐步成长,走向成功!”</h3> <h3> 在大家殷切的期待中,我全力投入支教工作中。一方面,融入特高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高一(15)班班主任结对,对班级管理工作深入研究,帮助结对班主任大幅度提升班级管理能力;与学生共同参与各项集体活动,走进学生宿舍、食堂,走进学生心里,深入了解学生,熏染学生。正如特高教学处主任王利合说的,“深圳教师勤勤恳恳、敬业爱岗。来到我校的24位深圳教师,他们均要求代课、看晚自习,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为我校教学做好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还根据我校工作的薄弱性,与我校管理岗位人员结成了AB岗工作管理体系,悉心为我校培养管理人才。”</h3><h3> </h3> <h3> 第二方面,保质保量完成常规教学工作,以身示范。我担任高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每周12节课,正常上晚自习和早读课;上示范课、听公开课、评公开课,通过课例及其剖析,给受援教师以启发和引导。</h3> <h3> 与多名学科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互相听课、磨课,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提升受援教师的专业水平。</h3> <h3> 积极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国语强化活动,或出谋划策,或讲座,或评点,以提升学区整体的教研水平。</h3> <h3> 全程主持或参与学校的学科组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结合所听的课或示范课,带动受援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切实提高受援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效果。</h3> <h3> 特高“徒弟”张晶晶老师深有体会:“特高是个新建的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而深圳支教队的到来,其先进的教学与管理念,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了特高的每一位师生。尽管特髙偏远且条件落后,但每一次校园活动的精心策划,每一次募捐活动,都融入了深圳援疆支教队的对特高师生的无限关怀和爱意。虽然他们只来了几个月,但从食堂到体育馆、图书馆都留下了深圳援疆支教队的印记。师徒结对、教研活动,都倾注了支教队老师们对我们年轻教师的关怀。而也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教育者真正的情怀。同时,他们的到来为特高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让我对特高的未来充满了希望。”</h3> <h3> 第三方面,急学校之所急,努力帮助高三备考。因为形势的变化,应届高三要考试语文科目,而特高又严重缺少有经验的高三语文教师。虽然我担任了高一年级一个班每周12节常规课和其他常规任务,但我了解本届高考的情况后,主动与学校领导和高三高二教师沟通,一起分析形势,分析学情考情,积极探索应对办法;并主动对高三高二教师进行培训,举行了“关于阅读能力和技巧的讲座”,全力帮助高三高二进行转模的应考准备。</h3> <h3> 第四方面,服从前指和受援地组织的指挥和领导,积极投入各项日常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深刻理解“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治疆目标,在本职岗位上贯彻落实中央的治疆方略;观看警示片,了解形势,提高警惕,为实际工作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路径;积极为改善特高的办学条件而想方设法,个人为学校捐赠价值二千多元的图书;积极联系后方单位,为喀什特高捐助了近十万元的教育教学物资。</h3> <h3> 援疆的工作、生活虽然艰辛、孤寂,但我无怨无悔,不改初心, 努力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师生的好评。籍贯新疆、同在特高支教队挂职教学副校长的魏玉峰同志说:“邓拥军老师,知识渊博,引导学生得法,文本解读深刻,对待学生像对自已的孩子一般,无偿为学生的阅读购书捐物,深受学生喜欢和爱戴;在师徒结对方画,能孜孜以求,倾心相授;在教研方画,其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不遗余力,尽职尽责!总之,邓拥军老师情系喀什教育,为深圳援疆支教大添风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