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日本研学之旅已经到了最后一天,告别了昨天的梦幻之城迪士尼,今天,我们来到日本的学校,观察感知异域不同的学术气氛,不同的教育理念,并与当地学生进行友好交流。</h3> <h3>【东京大学】</h3><h3>东京大学号称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也是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h3><h3>【校训】</h3><h3>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中坚力量</h3> <h3>东大的银杏树十分著名,谈到东大一定就会忆起那金黄色的银杏树,以及那随处可见的,如画一般的风景。</h3><h3>东京大学的校徽与银杏树叶有关,2枚银杏树叶分别是由代表秋天的黄色和东大主色调的淡蓝色组成。</h3><h3>可惜我们并没有看到美丽的银杏树,它的叶子随风已然飘落,化作泥土,滋养着明年更加美丽的银杏。</h3><h3><br></h3> <h3>东京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不仅金黄色的银杏十分著名,校区内的各个学部也各具特色,有很多充满复古风格的建筑。</h3> <h3>红门</h3><h3>说到东京大学的大门,必然会提及“红门”了。它建于东大创立之前,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殊为难得,因此曾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现则指定为重要文物。1827年加贺藩前田家的前田齐泰迎娶德川家11代将军家齐的第21女儿-溶姬而修建的。其后虽然遭遇了关东大地震,未被损坏,而沿用至今。</h3> <h3>【松尾中学】</h3><h3>我们一同走近日本中学校,与同龄学生进行友好交流,提出问题,并从中发现两国教育的不同。</h3> <h3>【热烈的欢迎仪式】</h3><h3>日本人是十分注重礼节的,也是十分热情的。我们一从大巴车上下来,就能看到日本学生们在不远处的教学楼上自发性的向我们招手,并向我们问好。</h3><h3><br></h3> <h3>“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h3><h3>日本学校作业不多,但是却用学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h3><h3>【合唱】</h3><h3>真的是很震撼,这个合唱团完全由日本学生管理,学生指挥,学生弹伴奏。全程没有老师进行辅助,帮忙。日本学生通过活动锻炼了团结性,使团队生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h3> <h3>【友好交流】</h3><h3>通过交流,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日本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以及学校特色。</h3><h3>日本学校着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放学后的各种不一样的社团,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社团经常会有活动,学生都需要自己来策划活动,从中就锻炼了学生们的规划性,团结性,以及人际交往。</h3><h3>而类似于参加柔道社,剑道社等社团呢,不然可以提升个人能力,还可以从中锻炼自己的专注性等等,使日本学生综合发展,做一个未来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h3> <h3>【比赛】</h3><h3>我们在短暂的休息过后便开始了跳绳比赛,</h3><h3>这项活动使我们惊叹于日本学生所锻炼出来的团结性,积极性。大家都不愿意自己给集体拖后腿,所以都尽可能的发挥到最好。</h3> <h3>【感受】</h3><h3>1.两国教育的不同</h3><h3> ——题记</h3><h3> 本次游学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东京大学,并走进日本的中学,与当地的初中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h3><h3> 此次交流,让我感受到“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我总是不自觉地将国内教育体系与日本教育体系进行对比。</h3><h3> 日本其实就是个弹丸之地且资源匮乏 ,靠过硬的军事科技与顽强的毅力生活在亚洲的这片土地上。这个 生于忧患的民族和我们这种泱泱大国从根本上的国民意识上就有很大差别 。</h3><h3> “其实我们在学校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都在学校里学不到。”这是村上春树写的一句话。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仅仅是知识,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最根本的综合素质。(日本的考试共100分,其中综合素质与社会实践占50分)。</h3><h3> 教育就是教人知识,但教育并不完全代表只是学习。那是因为学习应该是人生中不间断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又无处不在,比如空气、比如教育……</h3><h3> 规规矩矩背上书包来学校上课,学习知识,这当然是教育。但这些教育只能够教会你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的教育来自生活中,当你感到雪花在冬季迟迟不肯落下,你闻到空气中传来家里饭菜的香味,你能体会生活的幸福和满足,这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教育应如此吧!</h3><h3> 今天我也参观了世界顶尖级大学的东京大学。东京大学作为世界级顶尖的大学更是体现了日本大学的人性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感。校园是很久以前建立的,所以说给人们一种悠久的年代感。</h3><h3> 老旧的建筑不能代表什么。</h3><h3> 只是可以证明辉煌的历史。</h3><h3> 或许我们不能人人都去东京大学。</h3><h3> 但要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h3><h3> ——佟卓羲·1月15日·东京</h3><h3>2.东京大学</h3><h3> 这是一个出过很多日本首相的大学;这是一个出过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9位)的大学;这是一个出过很多沃尔夫奖获得者(6位)的大学……</h3><h3> 它,就是东京大学。</h3><h3> “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中坚力量。”这,就是东京大学的校训。</h3><h3> 今天我们去了红门,进了东京大学,知道了校训,参观了建筑。这只是一部分,这里,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h3><h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靠的,又是什么?是智慧?是财富?是自由?不,这些都不是。靠的,是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将成为国家前进动力。社会,会随着我们的努力而发展;国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从而达到富强。</h3><h3> 我们先需要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我们只需要先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实现它。再定下一个小目标,再去实现它。</h3><h3> 当你实现很多小目标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的人生目标,已经离你不远了。⭐</h3><h3>——宗慧晰</h3> <h3>为期7天的日本之行虽已结束,我们从中学习了解到了许许多多有关于日本的文化,历史以及未来的规划。</h3><h3>希望我们能学习日本人的精神——“匠人精神”,做事专一,认真严谨,付出最大的努力。回头再看,方能不负韶华。</h3><h3>希望我们能学习日本人的品质——有条不紊,热情好客,一丝不苟。借鉴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h3><h3>旅途虽然结束,可是学习的道路是无尽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希望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h3><h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h3><h3>若离别此行,已然无回首。</h3><h3>与此城再见,已不知何时。</h3><h3>一旦行完路,再忆已无言。</h3><h3><br></h3> <h3>美篇:栾一</h3><h3>图片:栾一,佟卓羲</h3><h3>感受:佟卓羲,宗慧晰</h3><h3>2018.1.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