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吴凡玉 殷俞舟</h3> <h3>一. 主题背景及价值分析</h3><h3> 鲨鱼的一生可以一直换牙,而人一生只能换一次,在一次小组自由活动时,苗苗指着自己牙齿对旁边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我的大门牙松了,直摇。” 萱萱说:“你要掉牙了,妈妈和我讲过的。” 皓皓问:“掉牙会不会很疼啊?” 大家七嘴舌地讨论了起来。 中午吃完饭后,小宇跑到我面前:“老师,我的大门牙刚刚掉到水池里啦!” 孩子们听了都笑了起来。 有的说掉了两颗,有的说掉了一颗,有的说一颗没掉,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围绕着孩子们感兴趣话题我们的课程故事开始了。</h3> <h3>二、主题总目标
1.感受牙齿的脱落、为自己的成长高兴。
2.能在成人的提醒下,有意识的保护牙齿,克服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乐意与老师做关于牙齿的科学小实验。大胆讲述自己获得的经验,了解蛀牙,知道牙齿健康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4.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饭后漱口和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5.学习记录和统计有关牙齿的问题。
6.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个人的见解。 <br></h3> <h3>三、主题网络图</h3> <h3>四、核心活动</h3><h3>核心活动一 :亲子作业——人有多少颗牙</h3><h3>1. 了解成人和孩子牙齿的基本结构。</h3><h3>2. 激发幼儿对数数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h3><h3>核心活动二 :健康活动——不一样的牙齿</h3><h3>1、 观察牙齿的外观,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h3><h3>2、 认识牙齿的基本功能。</h3><h3>核心活动三:健康活动——什么是六龄齿?</h3><h3>1. 感知牙齿的基本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知六龄齿。</h3><h3>2. 萌发关爱牙齿,爱护牙齿的情感。</h3><h3>核心活动四:科学活动——人为什么会有蛀牙?</h3><h3>1. 初步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知道牙齿的重要性。</h3><h3>2.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h3><h3>核心活动五: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牙医诊所》 </h3><h3>1.知道不健康的牙齿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h3><h3>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h3><h3>核心活动六:科学小实验——牙齿受伤了</h3><h3>1. 通过实验感知不同的溶液给牙齿带来的伤害。</h3><h3>2. 萌发爱牙的情感。</h3><h3>3. 知道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h3><h3><br></h3> <h3>核心活动一 :人有多少颗牙</h3><h3>1、 同伴相互数牙齿。</h3> <h3>晚上,小茹爸爸给我发来了照片,呀,小茹正在帮妈妈数牙齿呢!第二天晨检谈话时,小茹我和同伴们分享了自己的新发现,我们的牙齿20颗,爸爸妈妈和我们不一样,有30颗!</h3><h3>2、亲子作业:给家长数牙齿,感知大人牙齿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h3> <h3>小茹:“小宇你上面10颗,下面10颗”总共20颗。
朵朵:“吴浩楠你有18颗耶!”
乐乐:“你上面10颗,下面8颗。”
琦琦:“沁沁你上面10颗,下面10颗,有两颗蛀牙哦,最里面是黑色的里面有一个洞。”
教师思考: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到了成人牙齿和孩子牙齿个数不一样的地方,并且他们在数牙过程中,让孩子与同伴增进了友谊,还起到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核心活动二 :健康活动——不一样的牙齿
孩子们数牙的热情持续了好几天,一天在科学区,皓皓用放大镜看牙齿的过程中有了新发现。
他好奇地问:“朵朵,你有几颗牙尖尖的。”
朵朵说:“我的牙齿有几个比较薄。”
皓皓说:“我还有几个大牙齿呢!”
朵朵说:“为什么牙齿会长得不一样呢?”
听到他的问题,孩子们都凑过来了,开始畅所欲言了!<br></h3> <h3>沁沁:“你看我的牙是扁的。”</h3><h3>小金:“我也是,我也会说,你们看。”</h3><h3>凡凡:“我有尖尖的牙。”</h3><h3>佑佑:“凡凡,我也有尖牙哦!”</h3><h3>小语:“我有平平的牙。”</h3><h3>萱萱:“好像和你们一样哎。”</h3> <h3>皓皓把自己看到的牙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由他讲给孩子听。其他孩子看到这样的记录方式也跃跃欲试,于是,孩子们动手用自己的符号表达观察牙齿后的发现,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记录。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发现人有三种形状的牙齿,——尖牙、方形、田字格形。经过交流后,大家决定去查看关于牙齿的书来了解不同形状的牙齿名称。每当孩子们找到相关资料后,便迫不及待让我念给他们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尖牙、切牙和磨牙。 </h3><h3>核心活动三:健康活动——什么是六龄齿?</h3><h3>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及研究,孩子们对探索牙齿的热情还是没有退却,家长们反应:孩子们每天回家都会叽叽喳喳和爸爸妈妈交流自己的发现,于是我在 班级群里向家长们推荐了有关于牙齿的绘本故事,让家长回家和孩子亲子阅读。</h3><h3>琦琦说:“什么是六龄齿,昨天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说到过。”</h3><h3>二子说:“好像长在牙齿里面的的倒数第二颗,我听我爸爸说的。”</h3><h3>小宇说:“二子,你看我有没有六龄齿啊?”</h3><h3>同样,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六龄齿,小朋友们看的津津有味。</h3> <h3>核心活动四:科学活动——人为什么会有蛀牙?</h3><h3>观察牙齿:照镜子,有的小朋友发现牙齿上有黑点,有的小朋友发现自己牙齿里面有小洞洞。</h3> <h3>观察完牙齿之后,小金和乐乐把自己的蛀牙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同伴看。</h3> <h3>小金说:“老师你看,我有三颗是黑的”,小金张开嘴给我看。</h3><h3>皓皓:“老师,我也会是的。”</h3><h3>张远熙:“我妈妈说那是蛀牙。”</h3><h3>皓皓:“人为什么会有蛀牙呢?”</h3><h3>钱思菡:“你是不是糖吃多了。”</h3><h3>小茹:“你肯定没刷牙。”</h3><h3>孩子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又开始议论起来。。。。。。</h3><h3>核心活动五: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牙医症所》</h3><h3>孩子们对跃跃妈妈的邀请充满好奇与期待,一天上午,我们大班组部分幼儿来到黎明社区医院,和家长们一起参观了牙科。</h3> <h3>徐浩胜:“我也有一颗蛀牙!”</h3><h3>医生叔叔:“常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蛀牙齿质。吃完饭后,如果没有及时地把附着在牙齿上的食物清理干净,就很容易产生蛀牙哦!”</h3><h3>王思涵:“叔叔,好胜的牙齿怎么黄黄的?就像我爷爷的牙齿一样!”</h3><h3>医生叔叔:“有些人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养成早晚刷牙习惯,牙齿的表面堆积一层食物残渣、软垢、牙石等、都是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h3><h3>王思涵:“那我回家告诉爷爷!”</h3> <h3>李虎跃:叔叔,你们给病人治病的时候直接把手伸进去不脏吗?</h3><h3>医生叔叔:小朋友,你的问题很好!我们给病人治病的时候都是要戴上医用手套和口罩的,而且每一次器具用完了以后,都要及时消毒,确保干净卫生!下面我带你们来看一看消毒后的器材吧!</h3><h3>谈谈我们的收获:</h3><h3>杨沁:“今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叔叔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检查牙齿的工具,叔叔阿姨还让我们体验了一下做小牙医呢!”</h3><h3>琦琦:“以前我很害怕去看牙齿,今天参观了牙医诊所之后,我发现原来牙医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呢!“</h3><h3>二子:“我要好好保护我的牙齿,不让我的牙齿生病”</h3><h3>吴梓萱:“叔叔还说糖吃的多会有蛀牙!而且叔叔让我们早晚都要刷牙,这样才不会有蛀牙”</h3><h3>张远熙:“不对不对,不只是糖吃的多,饮料也不可以多喝,因为饮料也是甜的!”</h3><h3>核心活动六:科学小实验——牙齿受伤了</h3><h3>导入:这到底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呢?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原来这是煮熟了的鸡蛋呀!</h3><h3>吴老师:“这些鸡蛋现在是什么样子的?”</h3><h3>张雅琪:“有一点黄黄的,摸上去很光滑,还有一点儿硬硬的。”</h3> <h3>实验开始啦……将蛋分别放入四个装有不同溶液的容器中</h3><h3> </h3><h3>准备材料:三个煮熟的鸡蛋、一瓶可乐、一瓶醋、三个透明塑料杯</h3> <h3>静置一夜之后。。。。。。</h3> <h3>拿出来对比一下,张雅琪说:“放在水里的鸡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乐乐说:“我这个放在可乐里面的鸡蛋,颜色好像变深了,快来比一比。”拿起小牙刷。<br></h3> <h3>马玉兰:“老师,我们的牙齿就像鸡蛋一样,如果经常喝饮料,一定也会变的黄黄的,不好看了。”</h3><h3>张雅琪:“对的,还要少喝醋,不然牙齿跟另一个鸡蛋一样变软的!”</h3><h3>老师:“是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我们的牙齿,我们要少吃!”</h3><h3>乐乐:“那我以后也要少喝饮料!”</h3><h3>凡凡:“特别是不能喝可乐</h3><h3>清洗鸡蛋表面</h3> <h3>五、主题反思</h3><h3>在本次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欣喜的看到了孩子主动探究的能力,还看到孩子经历了很多宝贵的学习过程。 孩子们翻阅相关图书资料、去牙医诊所参观、请教牙医家长、制作爱牙小报等等,通过经验交流、实物观察、亲身体验、小组交流互动的方式,透过这些第一手的经验来解答自己在活动中出现的疑惑,从而探究了牙齿的秘密。</h3><h3> 除了经验的获得,我们也看到了更重要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孩子们提出自己的疑惑,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实验,这种求知、坚持的态度,远比任何知识来得重要。</h3><h3>孩子们愉快地面对掉牙、勇敢地去诊所进行检查,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到牙齿的重要性。这就是我实施本次班本课程的意义。</h3><h3>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时而是引导的人、时而是挑战孩子思考的人,更是支持孩子的人。教师始终追随着孩子的兴趣而进行调整,支持孩子大胆探索。 我们在后期回顾时,也有一点点小遗憾:在醋蛋实验中,如果能采用白蛋壳的鸡蛋,孩子们的观察也许会更直观。另外,实验的周期如果再长一点,让鸡蛋在醋中反应的时间再长一点,相信实验的结果会更加明显,或许孩子还会有新的发现。</h3><h3> 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追寻孩子的足迹,家园共育中让孩子得到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