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引领教学改革责任担当成就优质学校————温州市叶益耿名校长工作室第六次活动简讯

走在风景的边缘

<h3>  温州市叶益耿名校长工作室第六次活动于2019年1月12日至13日在瑞安市毓蒙中学举行,参加活动的有工作室成员,还有毓蒙中学的学校领导、老师。本次活动以“教育评价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先后听取瑞安市毓蒙中学校长林初存所作的《新优质学校创建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介绍,温州市教育评价专家王旭东老师所作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暨教育评价与常规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温州市名校长叶益耿所作的《构建“三学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智慧教学》专题报告。期间还安排参观毓蒙中学办学成果展示与瑞安绿健安全教育基地,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学有所用。<br></h3> <h3>  瑞安市毓蒙中学由原东都学校改制而成。2016年8月,林初存校长接管后,用半年时间完成重新立项、设计与招投标工作,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投入使用,仅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建设,创造了公建项目的“毓蒙速度”。东都学校的三次变迁,已发展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毓蒙中学的成长历程,是从新居民学校蜕变成优质学校的历程,是凤凰涅槃的过程。<br></h3> <h3>  林初存校长围绕学校实际、周边环境及区域校网优化布局等,就如何与时间赛跑,寻找机遇,抢占先机,借力转型发展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林校长说:学校取名毓蒙中学,体现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同时也为了纪念瑞安历史名人李毓蒙先生,赋予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李毓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制造发明家、工业家和教育家,被誉为“浙南机械工业先驱”。于1937年、1941年先后在瑞安创办“私立毓蒙小学”与“私立毓蒙工业职业中学”,给瑞安人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毓蒙中学以“毓蒙”精神作为学校核心文化,结合李毓蒙先生的博爱与白手起家的创业实践,归纳形成具有毓蒙中学独一无二的“善行”教育。并围绕“善行”教育,凝聚成“心毓善田,行历千山”的校训,构建“三毓六评”的学生评价体系。楼宇命名为“毓正楼”、“毓秀楼”、“毓英楼”、“毓杰楼”,广场命名为“毓蒙广场”、“毓善广场”、“毓行广场”等,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历史传承与责任担当。林初存校长一个个办学故事的背后是精心的付出,是无私的奉献,是艰辛的创业史,让人回忆起来有着温暖的、感人的、满满的幸福。<br></h3> <h3>  叶益耿导师点评指出,能够改变一所学校或办成一所优质学校体现了林校长的责任与担当。毓蒙中学要抓紧将办学过程中的这些故事凝结成文字、图文资料,让这些有温度的、有厚度的故事让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知晓、传承。要将办学历程、办学故事提炼成办学精神、办学理念,根据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架构学校的文化体系与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将学校的办学精神流淌到每一个师生的心田,化成学生的核心素养。<br></h3> <h3>  王旭东主任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题,从“德艺双馨的教师评价”、“教学质量的增值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常规评价”三个方面深入剖析评价引领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作用及深刻内涵。王老师指出,侧重绩效管理的教师评价到侧重教师发展性评价,从教学质量到德艺双馨的过程,都是一大进步。他特别提出“教师的人格品质表现,教师的言行形象是高层次育人课程”的观点。相对于硬件环境,教师的人格品德表现就是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课程,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其意义远远超过课本和活动。&nbsp;他又对德艺双馨教师的六个特征进行诠释,从师德评价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弹簧原理演绎抓优等生还是抓后进生更能凸显教育教学质量的道理。在制定评价过程就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不被教师内心接受的评价是低效的评价。<br></h3> <h3>  王旭东老师的“简约式增值评价”从分数、名次、等第来进行有效的研究,可以促使学校评价的杠杆作用,得到大家的认可与赞同。而后,教学常规评价环节,他着重讲了备课的关键、上课重时间分配、作业有效性、测评要讲科学等内容。导师叶益耿对王旭东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通过自己对教育评价方面的深入理解,在《教师发展性评价》讲座中有深度、有厚度,有先进的评价理念,有实践的概括,也有理念的指导,自成体系。他提醒我们学员,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只有与时俱进改进评价方式与内容,才能促进师生成长,助力学校发展。<br></h3> <h3>  叶益耿导师做了《构建“三学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智慧教学》的专题讲座,而还对相关内容做了总结与指导,同时还布置工作室各方面的任务与作业,明确了我们工作室工作的方向。教育评价引领教学改革 责任担当成就优质学校,我们一直在路上。<br></h3> <h3>  西夏文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