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

幸福搭档

<h3> 与病魔搏斗了半年多,慈父在这个彻骨的严冬走了--带着他未尽的几多愿望和活过百岁的奋斗目标走了。我们无不痛心疾首、惋惜落泪。<br> 父亲一生宽厚仁慈,热爱党和国家、热爱事业、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父亲见证了祖国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也用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建设和家庭生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br> 一九三五年农历十月初十,父亲出生在中卫乡人望村,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八岁时过继到南梁镇故城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父亲少年时期在翼城中学求学,毕业后先后在人事局、商业局、县社、生产资料公司和检察院等单位工作,一九九六年在检察院光荣退休。父亲一生做过营业员、会计、秘书等工作,担任过供销社主任、检察院刑事科副科长等职务。在检察院工作期间,父亲曾多次获得省市县先进工作者称号,一九九一年十一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荣誉证书,并颁发金质奖章一枚。<br> </h3> <h3>一九五四年农历十一月,父亲和母亲喜结连理,生育我们姊妹四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大背景下,父亲母亲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使老人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六七十年代,我们一家人蜗居在北关三完小附近的两间出租房内。一九八二年,父母花费万余元建起了我们现在居住的这座古色古香的宅院,当时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赞赏。搬新家的次年又买回一台十二英寸的飞跃牌黑白电视机。直到现在,我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大院人群看电视的场景。感谢父亲母亲,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br> </h3> <h3> 父亲乐观豁达,为人坦荡,宽容和善,参加工作四十年,从不说违心话,更不做违心事,深受同事、朋友和亲人的信任和尊敬。<br> 父亲憨厚实在,从不与人争长短。在赡养养父母的同时,尽最大能力赡养生父母,我母亲对此毫无怨言。做儿女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定要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br> 父亲心灵手巧,经常帮助邻里;言语不多,却处处充满睿智;父亲与人为善,万事不愿求人,甚至连儿女也不愿意使唤。就在前两年,年逾八旬的老父亲还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人将数百斤的橘子树搬进搬出。在病重期间,父亲也是竭尽所能,从不愿拖累我们,直到去世当天他还是坚持自己去卫生间。每每想起,我总是心疼、后悔,自责不已。<br> 父亲勤劳善良,退休后和母亲看护孙辈,一手带大了孙女孙子。如今一个读研,一个在部队服役。父亲很想念应征入伍的孙子,在二零一八年国庆节期间,我和爱人带父亲母亲自驾到武汉去看望孩子。爷孙欢聚,时光短暂,很多欢乐的时光只能留在照片和视频中,留待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回味。<br> 闲暇之余,父亲喜欢莳花弄草,点豆种菜。每到夏秋之际,院子里长满了丝瓜、南瓜、佛手瓜等,就像一个小菜园。家里的橘子树就是父亲精心培育的,已经长了二十多年了。如今,橘香飘飘,却没有了我们的老父亲,做儿女的怎能不悲痛哀伤!<br> 近几年,父亲每天收看《养生堂》《健康之路》等节目,拍照后把重点内容抄录下来,遇到和我们健康相关的就发送在家庭群里,把健康的理念和疗病良方传递给儿女。他每天坚持抄录,为我们留下了数尺厚的健康知识手稿。如今,家庭群里再也见不到父亲发来的健康讯息,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如山的父爱。<br> 父亲生病期间,我们曾去北京、西安各大医院求医问药,遍寻良方,一心要给他把病看好。在临汾住院期间,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不离不弃,一直陪侍左右。由于方法得当,再加上孩子们悉心照料,很多人都说父亲不像是有病的老人,对父亲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父亲病危期间,曾经对母亲说过,”我原想能够和你一起活过百岁,但生病了也不由我,能够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活到一样的年龄,已经很知足了,这一生也值了。”二零一九年元月八日,在周恩来总理逝世四十三周年忌日,凌晨两点四十分,带着对母亲的眷恋和对儿女的不舍,父亲走了,走得安详平静。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父亲一生无限崇敬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样的年龄和这个日子离开,是父亲对革命先驱最后的致敬,也是父亲一生修来的福分,更是我们后辈子孙的福泽。<br> 父亲呀,儿女们再不能见到您的音容笑貌,再不能和您一起外出同游,再不能给您端水喂饭,再不能在您床前尽孝,更不能再见到您和母亲携手相扶、蹒跚前行的背影。父亲呀,您的离去,让我们心如刀绞,泪如雨下!<br> 父爱如山,深沉厚重;父爱如海,博大宽广,儿女们会永远记得您的养育之恩。亲朋邻里也会记得您的好、您的善。父亲呀,您放心!今后我们会好好照顾母亲,让她老人家心情愉快,健康长寿。以此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br> 父亲,您一路走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