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天镇县第一小学秉持“以人文素养蕴育人,以科学素养涵养人”双线并行的育人原则,全面落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教育办学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培养全面发展之人。</h3><h3> 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它的主阵地应该是在科学课上。为了彻底扭转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的教学状况,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三、五、六年级的科学实验课观课、研课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探索科学实验的课堂模式,优化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探寻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学生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质疑创新能力。</h3><h3> 面对没有专职科学老师、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的现状,老师们以年级组进行了集体备课,然后通过同课异构、互相观课的活动形式,去发现、总结,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h3> <h3> 三年级组进行的是《水的浮力》的实验。课上她们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亲手压一压去感知浮力,并通过对比下沉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弹簧秤上不同的读数,让学生明白水对浸在水中的物体能产生浮力。</h3> <h3> 瞧,三年级的小同学课上多专注!他们在仔细观察,认真读数。</h3> <h3> 五年级组进行的实验是连接《简单的电路图》。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用形象生动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电流也是有路径的。学生在了解电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电是如何工作之后,亲自进行连接电路操作,还创意设计了红绿灯电路、电铃、电风扇等电路。</h3> <h3> 五年级的同学各种创意设计,实验成功满脸得意,正在展示汇报。</h3> <h3> 六年级组进行的实验是《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验感知,每节课前,六位教师课前集体制作紫甘蓝水和榨汁各种水果,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地实验,去感知。实验过程中,六位老师们亲自参与到小组中进行观察和指导。</h3> <h3> 老师在指导学生规范操作。</h3> <h3> 六年级同学小组合作实验,神情多么专注。</h3> <h3> 每个年级、每节实验课上,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得出结论,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h3> <h3> 学校领导听课时兴致勃勃地观察孩子们实验。</h3> <h3> 三周18节的实验课,学校领导全程参与观课,并在活动后,于2019年1月8日,组织学校3~6年级科学老师进行了本次科学校本教研的总结研讨。</h3> <h3> 会上,教导主任许海云对本次3个年级组实验课听课活动进行了总结。</h3><h3> 一、亮点纷呈:</h3><h3> 老师们能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解决课前、课上种种问题。上课前、上课时、下课后,大家共同参与,共同面对,发挥团队合作精神。</h3><h3> 教学中老师们精巧的教学设计、严谨规范的科学用语,无不彰显自身科学素养和教学功底。教学流程上,都在总结前面已讲老师课堂的得失,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课堂,体现着教师们对工作的用心与执着。</h3><h3> 二、收获满满:</h3><h3> 我们举行这样大规模的实验课校本教研,目的绝不在于听、评课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活动去总结,收获成功的方面,形成经验;发现不足的地方,补齐短板。</h3><h3> 通过三个年级的课堂实践,我们对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清晰起来。老师们基本上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熟悉器材,明确操作---小组探究 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拓展延伸,来展开教学,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突出了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学科特点。</h3><h3> 我们对课堂的核心第三个环节——小组探究、实验验证时的分工、组织、操作形式清晰起来。老师们对每个小组的分工做出明确要求,由负责管理的小组长安排好每个成员的职责,分别负责操作、观察、记录,然后得出结论,进行汇报。这种小组合作探究体现了老师们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和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思路。</h3><h3> 我们对实验课中需要直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清晰起来。比如,面对初步接触实验的小学生,如何引导他们规范地使用仪器;比如,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比如,课堂上如何组织好奇心极其强烈的小学生进行完整、有序的实验操作,等等。这些问题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它打开了我们管理科学实验课的工作思路,也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h3> <h3> 教研室主任富文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上好实验课的重要性。</h3><h3> 从国家层面讲,科技强国。所以现在从一年级起开始增设科学课,而且逐年增加仪器的配备,以及将来对实验的引导与监控,由此可见国家对科学课的重视。从学校层面讲,凸显科学育人特色。我校前瞻性提出“以科学精神涵养人”的真教育办学理念,就是要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从个人层面讲,科学精神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社会、生命必备的能力。由此可见,上好实验课势在必行。</h3><h3> 那么如何上好实验课?富主任阐述了数学老师兼职实验课的优势。虽说数学老师带科学不同科,但却同理,都是自然学科,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此理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接下来富主任提出了上好科学课的建议:要规范器材的操作,规范课上语言,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并多进行探讨,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上出有品味的数学课和科学课。富主任还指出,科学实验课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回归到生活的应用上。</h3> <h3> 会上老师们也就自己的困惑和看法做了交流。老师们谈到了上实验课的种种困难和困惑。其一,准备工作的复杂。其二,非专职教师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其三,担任双课工作量大。其四,学校仪器的不完善。其五,实验课的深浅度难以把握。其六,课上是多引导还是多鼓励自己去创意等等,进行了真诚交流。</h3> <h3> 最后孙校长作总结,肯定大家面对种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欣赏大家敢于通过同课异构来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的勇气。</h3><h3> 孙校长指出实验课对于我校是个起始阶段,有许多的不成熟、不完善,这是个必须面对的必经阶段。上好科学课是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是教学大纲的根本要求,也是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学校、老师们的职责所在,更是我校追求真教育办学的要求。我们就是要通过抓实实验课,来促进科学课的课堂效果,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质疑、创新意识,从而达成我校真教育提出育具有科学素养之人的目标。</h3><h3> 孙校长还指出,面对学校现状,今后我校将建立、建全实验课的管理制度,从教学计划的制定、仪器的借还和使用、课前的准备等方面有效、深入地推进实验课。同时还将尽快补充、完善实验器材的配备。对于师资力量,希望老师们深入研读课本和教学目标,学校也会利用各种机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h3> <h3> 本次活动,我们通过教、思、研深度教研,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科学教学能力,促进实验课课堂的有效性,助推学校科学教学向纵深处发展,为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生机与活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