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繁花 ——冬日回忆笔记

莎四比亚

<b>目 录<br><br>序<br>1,吉它的故事 (上)<br>2,吉它的故事 (下)<br>3,我为什么被逐出棋坛<br>4,给蝈蝈致歉<br>5,长江全景游<br>6,少雪的冬天<br>7,楼下的伊甸园<br>8,光棍老葛<br>9,与小四唠嗑<br>10,我与《鲁迅全集》<br>11,父亲是我家“头雁”<br>12,陪女儿回访出生地<br>13,我读仓央嘉措<br>14,三年中专三台戏<br>15,马家花园里的逃课生<br>16,写信,已成为一种记忆<br>17,买不起,租得起<br>18,寻找茶马古道<br>19,儿子陪我去钓鱼<br>20,我的《失乐园》<br>21,贵族江华<br>22,写在枣红笔记本上的诗<br>23,回眸</b> <h3> <b> 序</b></h3><h3><b><br></b></h3><h3><b>2019年2月,我以《一地繁花》为总题目,在《美篇》平台写了23篇小散文。每篇小文各有题目,内容不同,都是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写出来,便会不为人知,会与我乘鹤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委屈它们了。写它出来,为人所知,也不枉我来世一遭,儿孙们会说: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老头子!如能带给他们一点快乐,那我也会有一份快乐。</b></h3><h3><b>《美篇》平台的编辑。将《一地繁花》给予“加精”。是我未曾料到的,这又让我多了一份快乐。写文章,当然是给人看的。许多美友给予关注、转载和评论,这就让我如同中了5千万彩票大奖,幸福得一沓糊涂了。美友们对我的关注、转载和评论,是对我的一种鼓励!有几篇评论,美友对我大加褒奖,不吝谴词夸奖,更令我难忘。现在抄几则在下面,愿与大家共享。并以为永远纪念耳。</b></h3><div><b><br></b></div><h3><b>美友“zqh”评论道:</b></h3><h3><b>“莎四比亚老头老师。您太可爱了!20篇小文篇篇力作,既可亲又可笑。它真实,真实的故事是能打动人的,有好几篇我都流泪了。《美篇》确实是个不寻常的平台,有幸让我拜读了许多好文章。莎四比亚老师是个快乐的人,我从网名昵称就可以知晓。提个小意见:这组《繁花》是否能分期发表?整个看下来有点累,不看完又有点不舍,因为感人,必须要看完。《美篇》中有这么多快乐老头,我也很开心。祝老头及夫人幸福健康永远!”</b></h3><h3><b>美友“阿珍散文原创”评论道:</b></h3><h3><b>“今晚静下心来,品读您的文章,由于全文较长。先读的五则,不读便罢,一读被您那有趣的故事。轻松的文风,且不乏抖出的文采所吸引!老韦的故事,蝈蝈之殇等令人感叹!虽风格有所不同,但您是一位文字高手,水平远在我之上。更令我钦佩的是。您是一位乐观、豁达、幽默、健康的老者、智者,有广泛的爱好,丰富的阅历,积极的心态,浪漫的情怀!最美不过夕阳红。一坛陈酿的酒。一季晚开的花。”</b></h3><h3><b>美友们如此遣尽美丽词藻夸我,真不好意思再照抄了。</b></h3><h3><b>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b></h3><h3><b>我渴望与这些热心的美友,促膝相谈,登高望远,喝酒喝茶,唱歌跳舞,指点江山,褒贬大儒,品评文章,粪土当年万户侯!</b></h3><h3><b> 2019,5,12 于哈尔滨</b></h3><h3></h3><h1><br></h1> <h3></h3><h3> <b>001 吉它的故事 (上)</b></h3><h3><b><br></b></h3><h3></h3><h3><b>人过七十,还有什么奔头呢?最乐观的老头恐怕也乐不起来。即使他从容不迫地说我不怕死。我想他心里也明白,死,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等着他。</b></h3><h3><b>我当前正处在这个阶段:往前看,不远处就是坟墓。但我喜欢往后看,看走过的路。我发现走过的路,一片锦绣,一地繁花。</b></h3><h3><b>冬日窗外下着清雪,室内温暖,坐在窗前喝茶,不免管不住自己的思绪,它要自由驰骋,任意飞翔了。我管不了它。</b></h3><h3><b>千头万绪,从哪儿说起呢?一时没有主意。</b></h3><h3><b>从去年开始,鱼不钓了,棋不下了,先是养鱼,接着养蝈蝈,着实让我忙了一阵子,快乐了一阵子。但这些先不去说它吧……因为我的目光落在墙角的那把褐色吉它上。</b></h3><h3><b>那就先说说吉它吧。为了防止痴呆,自前年始,我拾起外孙的吉它,开始学着弹它。</b></h3><h3><b>年轻那会儿,我学会吹笛子,也学会拉二胡。当然笛子吹得倍儿响,但生硬,是初级阶段。二胡只会25和51调,且不会揉弦,也是初级阶段。</b></h3><h3><b>但这套水平就够我在工厂大行其道了。厂里有个小民乐队,厂里会玩乐器的人不多,我只好“和尚不在家,秃子来充数”了。说滥竽充数也行。吹了几天笛子,乐队发现缺少低声部,工会便给买来一把大提琴。没人会玩这个大家伙。我瞅着这家伙挺洋气,在民乐队里属于重型武器,就自告奋勇,开始鼓捣它。这个玩意儿,需要童子功,没个三年五年工夫,拉出曲子如狼嚎,我自然拉不出曲子似狼叫。但我不拉曲子,只用它打节奏,把四根弦分别勾起来,再放松,像敲鼓那般,嘭嘭嘭地打出均匀节奏。在局里演出,每次都能拿回奖状,这里自然也有我的功劳。</b></h3><h3><b>就是因为有这个底子,我才敢学吉它。</b></h3><h3><b>“五、三、二、一,四、三、二、一……”这不是做体操,是老年大学老师教我们做吉它右手练习。</b></h3><h3><b>“g大调……e小调……g大调……e小调……”老师教我们做吉它左手练习。</b></h3><h3><b>这位老师四十来岁,性子偏于急燥,有学生弹得不好,他就急。我由于眼神不好,看不清黑板上字,就坐第一排,在老师的鼻子底下。老师留下的作业练习曲,他检查时总是令他不满意,我们就任他批评,一声不敢吱。我坐他鼻子下面,对老师的忿忿,感受尤其真切。</b></h3><h3><b>我知道老师批评得有道理,他批评我们课后用来练习的时间太少。我就知道老师批评得对,因为我自己练习的时间每天不到二十分钟。</b></h3><h3><b>我们班一共有十名学员,三个男生,七个女生,其中一名男生长期不来学习。女生都在四十岁以上,有几个过了六十,属于奶奶姥姥级的人物。</b></h3><h3><b>她们当中,有的不识乐谱,有的唱不准7个音阶。当我看到她们那么津津有味的弹着唱着,手指弹肿了也不旷课,我起初很不理解。想,老奶奶姥姥们去唱唱歌,跳跳舞也就罢了,怎么赶来遭这份罪呀?</b></h3><h3><b>期末聚餐,我们的班长——一个六十岁以上的奶奶或姥姥,朗诵了一首诗,把我给震了。是西藏六世达赖活佛仓央嘉措的诗——</b></h3><h3></h3><h3><b> 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b></h3><h3><b> 看上去很美。看得见却够不着。</b></h3><h3><b> 够不着也很美。</b></h3><h3></h3><h3><b> 雪莲花开了,开在冰山之巅,</b></h3><h3><b> 我看不见,却能想起来。</b></h3><h3><b> 想起来也一样美。</b></h3><h3></h3><h3><b> 看上去很美,不如想起来很美,</b></h3><h3><b> 你在的时候很美,哪比得上,</b></h3><h3><b> 不在的时候也很美。</b></h3><h3></h3><h3><b> 相遇很美,离别也一样美,</b></h3><h3><b> 彼此梦见,代价更昂贵。</b></h3><h3><b> 我呀,忍住了去看你。</b></h3><h3></h3><h3><b>这个老太太——我们班长,她在年轻时代,曾经有过怎样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呢?</b></h3><h3><b>我知道这诗是她读给自己听的。</b></h3><h3><b>此刻她公开自己的秘密,愿意与我们分享。</b></h3><h3><b>她在我眼里瞬间蜕去老态,变成一个美丽少女。</b></h3><h3><b>顿时我对班里几个学吉它的奶奶姥姥肃然起敬。她们一定也有自己美丽的故事。</b></h3><h3><b>不然,干嘛来学这遭罪的吉它呀!</b></h3><h3><b>毫无疑问,她们没有看到前方的坟墓,或者看到了也不在意,依然走在一片锦绣一地繁花的路上。</b></h3><h3><br></h3> <h3> <b> 002 吉它的故事 (下)</b></h3><h3><b><br></b></h3><h3><b>老韦,是我很要好的一个朋友,长我两岁,退休前是一家报社主编、记者。退休后我俩走得很近,每周至少隔三四天,总能接到他的电话,邀我到他家喝茶。反正两个无事可做的退休老头,不喝茶,干什么去?</b></h3><h3><b>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夏天,他约了几个朋友,带我们到林区玩。其中,他带了一个女伴,我看不出她准确的年龄,又不便问,应该在六十五岁上下吧,总之,是个化着淡妆优雅的老太太。在林区招待所,老韦和这个老太太居然住在一个房间。有没有搞错?我们亲爱的韦大哥,你有夫人呀。这个老太太才不管我们诧异的目光,她与韦大哥不仅出双入对,而且散步时经常故意落在后面,两人手牵手,像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走在后面两人手牵手,我们装作看不见,也就罢了。气人的是,吃饭时,只许老韦喝半杯啤酒。老韦乖乖听话,只喝半杯,这不是老韦的性格呀:老太太督促老韦按时吃三顿药,撵着老韦把药和水倒进他嘴里,老韦乖乖地一饮而尽,(我们老韦有糖尿病心脏病,每天要吃一大把药,他早已懒得吃药了)别提我们对老太太的霸道有多么羡慕妒嫉恨。这老太太是个中学教师,古怪精灵,不仅常在我 们面前对老韦撒娇,两天之后就跟我们打得火热,哥呀弟呀叫得我们都不好意思。</b></h3><h3><b>以我跟老韦的交情,让他如实交待跟老太太的私情,他一定不会怪我。</b></h3><h3><b>我去一问。老韦果然竹筒倒豆子,讲了一个令我唏嘘不已的故事。</b></h3><h3><b>老韦说,从小我家跟老太太家是邻居,初中时俩人就开始处对象,处到高三,老太太突然消失不见了,没跟热恋中的韦哥打声招呼,无影无踪了。就这么一熬,五十年光景过去,老韦一直惦记着她。未料五十年后老韦回故乡探亲,在亲属的宴会上意外的遇上老太太。老韦让她解释为什么不辞而别?她说,我有点腻歪你了。老韦气得犯了病,住进医院。老太太来看他,说,你别急,咱俩可以从头再来嘛。</b></h3><h3><b>老韦对我说,她任性的脾气一点没改;还从头再来什么呀,一块进火葬场吧!</b></h3><h3><b>老韦又说,我这点事挺好玩吧,兄弟,今天我委托你,把它写个小说,留个记念,也算我没白活一场,也算咱俩没相知一回。</b></h3><h3><b>我满口答应:行!</b></h3><h3><b>小说一直没写出来。每次拿起笔,总不知从何处下手。</b></h3><h3><b>这就要说到吉它了。前年到老年大学学吉它,在唱歌班听到学员们唱《最浪漫的事》,这是一首电视剧插曲,歌词里有这么几句:“我能想起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也去不了,我依然是你手心里的宝。”我忽然想到老韦的故事,想到那篇没写出来的小说。</b></h3><h3><b>我来了冲动,连夜依照《最浪漫的事》的谱子,填进老韦与老太太的故事。弹着吉它唱了几遍,心里一直没底,不知老韦听了是否满意。</b></h3><h3><b>不久,老年大学期未到了,吉它班聚餐,那位奶奶姥姥级的班长,朗诵仓央嘉措的诗后,我乘兴而起,弹响吉它,唱了刚完成不久的《老韦的故事》——</b></h3><div><b><br></b></div><h3><b> 一</b></h3><h3><b> 五十年前你是个漂亮女孩,</b></h3><h3><b> 昨天相遇你是个胖老太太,</b></h3><h3><b> 这个变化实在是大呀,</b></h3><h3><b> 我不能接受却又无奈!</b></h3><h3><b> 你说我也变老了,</b></h3><h3><b> 满脸皱纹头发花白,</b></h3><h3><b> 走起路来哆哆嗦嗦,</b></h3><h3><b> 简直是一个老妖怪!</b></h3><h3><b> (副歌)</b></h3><h3><b> 我能想起当年的事,</b></h3><h3><b> 白杨树在轻轻摇摆。</b></h3><h3><b> 树下灌木丛有个温暖小窝,</b></h3><h3><b> 在这里窃窃私语拥抱接吻,</b></h3><h3><b> 月亮慢慢地爬上来。</b></h3><div><b><br></b></div><h3><b><br></b></h3><h3><b> 二</b></h3><h3><b> 昨天相遇是一个意外,</b></h3><h3><b> 你说没忘了我抚摸的感觉。</b></h3><h3><b> 问你为什么离开我?</b></h3><h3><b> 你说厌倦了我的宠爱;</b></h3><h3><b> 又说后来生活并不如意,</b></h3><div><b> 彻底是一声失败!</b></div><h3><b> 你叫我不要伤心,</b></h3><h3><b> 我们可以从头再来!</b></h3><div><b><br></b></div><h3><b>老韦住院,我去看他。韦夫人去买饭,让我帮忙照看一下。趁无人之际,我把小说没写成,写了一只歌的事告诉他。他立即让我唱给他听,我只得从命。唱罢第一段,老韦抽泣起来,唱到副歌时,他放声大哭,呜呜的,声音一纵一纵的,像个委屈的孩子。</b></h3><h3><b>我想,人生十之七八,总有不如意之处。</b></h3><h3><b>韦兄于去年作古。很长一段时间,电话一响,我就跑去拿话筒,以为老韦叫我去喝茶。</b></h3><h3><b>我再也接不到老韦找我喝茶的电话了。</b></h3><h3><b>希望与老韦从头再来的那个老太太,我也见不到她了。</b></h3><h3><b>老太太,你好吗?</b></h3><h3></h3><h3><br></h3> <h3><p> <b> 003 我为什么被逐出棋坛</b></p><p><b><br></b></p><p></p><p><b>我爱好下象棋始于中学,棋力年年有进步,幅度不大,一路下来,到退休,黑发少年变成白胡子老头,于74岁那年,正在棋艺巅峰状态,被踢出棋坛。我觉得太不公平,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我大声向天呼吁:“还讲不讲理啦?谁能还我公道?”</b></p><p><b>此后岁月,没有象棋作伴,我感到特别寂寞。鲁迅有过寂寞的时候,他有诗云:“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老爷子在文化战场上找不到对手,感到空前寂寞。我被赶出棋坛,失去对弈的快乐,当然也寂寞。鲁老爷子那种求战不成的落寞,我深有体会。</b></p><p><b>那么,我是怎么被逐出棋坛的呢?</b></p><p><b>说来我比窦娥还冤。一提此事,眼泪哗哗的。</b></p><p><b>在我们小区,经常下棋的棋友,约二十几人。我的排名是多少呢,这么说吧,如果除去前十名,我就是第一。可恼的是,这前十名每次都积极参赛,不给我一点上升机会。其实我很生气。</b></p><p><b>别看我常居中游,可我执着,执着得出了名。</b></p><p><b>棋盘上午摆开,下到中午,家属来叫吃饭,棋手们丢下棋子便去吃饭,即或当时不走,也不过再下一二十分钟。我不行,一定坚持不走,也不让对手走,脸红脖子粗的。对手一定要走怎么办?我就一人守着棋盘等他,等他吃完饭回来,接着下。我太太性子急,拿我也没有办法。我太太赌气,回去晚了不给热饭,我就经常吃冷饭。我有过从上午下到下午,下午下到晚上,晚上下到天亮的纪录。</b></p><p><b>有邻居找上门,说他家那口子,跟我学坏了。我说这不赖我呀,我又没强迫他跟我下棋!为此,我的口碑比较 不好。</b></p><p><b>刘工,七十多岁,从市场买馒头回来,在我家楼下碰上我。我俩是老棋友,他说,下一盘呀!我说,好呀!我上四楼取来棋盘盒子,在楼门口前一条长凳上打开棋盒。两人一连杀了四盘,各有胜负,都不服气。我说你在这等等,我上一趟厕所。刘工说,你去,我等你。我从厕所回来,发现刘工不见了,以为他回了家,心里埋怨他不守信用。再仔细看,刘工躺在长凳下面的地上,原来心脏病犯了。送到医院抢救,出院养了几天后,刘工驾鹤西归,去见马克思了。这是一条人命。</b></p><p><b>老言,六十多岁,跟我住同一单元。那是刘工去世不几天,跟我下棋。也是那条长凳,我跟老言下了几盘,各自回家,任何异常都没发生。不料当天晚上老言上班(打更),发生高血压,也驾鹤西去,见马克思去了。这是第二条人命。</b></p><p><b>与我下棋的人,连丧两条人命,这就不能不引起汹汹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四楼老莎头,肯定邪性,不能跟他下棋,下棋就没命 !</b></p><p><b>这话迅速传遍小区,从此我那些棋友,见到我召见瘟神,都躲着走,不敢见我,更不要说跟我下一盘。</b></p><p><b>就这样我被逐出棋坛。我太太一边替我抱屈,一边暗暗高兴,因为没人跟我下棋了。</b></p><p></p><p></p><p></p><p><br></p></h3> <h1> 004 <b>  给蝈蝈致歉</b></h1><h3><br></h3><h3><b>我与蝈蝈结缘始于2016年。我携太太登泰山,由妻弟老大陪同。老大住在泰山脚下的泰安城,分别时送我一只蝈蝈,装在一个紫色陶罐里。陶罐像一个喝水的玻璃杯,陶罐装在我兜里,蝈蝈一叫不叫,上了火车也不叫。我打开陶罐盖子,它一动不动,以为死了,轻轻一碰,长长的须子动了几下,证明着它的不死。我想它一定是受了惊吓,要静静养几天才会叫。果然回到哈尔滨家里第二天,陶罐里传出瞿瞿瞿的叫声。声音不大,弱弱的——它不是管弦丝竹发出的人造之音,它是天籁;来自自然。我不仅有些陶醉,而且放下心——它毕竟还活着!</b></h3><h3><b>在家里养了一个多月,蝈蝈死了,我分析死因:一则我不会养,二则水土不服。当时正值冬季。</b></h3><h3><b>我把蝈蝈死的消息告诉老大,他说有机会再送我一只。</b></h3><h3><b>2017年秋,太太的二弟到哈尔滨出差,奉老大之命给我带来一只蝈蝈,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瓶中的蝈蝈看得一清二楚:它的两只长腿支撑在瓶壁上,蚕豆大的肚子绅士般的被夹在两腿间,背上的翅似盔甲,嘴上的喙是两片锋利的刀。我曾被这刀咬过一口,血立即流出来。养了一个多月,这只蝈蝈竟然也死了。</b></h3><h3><b>我怕蝈蝈的死会引起老大和老二伤心,没告诉他们。这一次蝈蝈死我也很伤心。死一只小蝈蝈本不是什么大事,但这事总装在我心里,仿佛一根刺扎在心上,总也拔不去。</b></h3><h3><b>2018年夏天,我到道外花鸟鱼市玩,远远听到一片瞿瞿瞿的叫声,我心有所感,走过去看,果然一家小铺前挂了一大串装着蝈蝈的小笼子,我一阵欣喜,买了两只回来。</b></h3><h3><b>我记得买蝈蝈的头一天,吉林发生了地震,哈尔滨也有震感。</b></h3><h3><b>我把两个小蝈蝈笼放在窗台上,一下午它们也没叫。我想一定是吓着它们了,明后天一定会叫的。不料半夜它们放开喉咙,引吭高歌起来,瞿瞿瞿,瞿瞿瞿,特别响亮。我睡得沉,没听到。儿子慌张地把我叫醒,说半夜蝈蝈叫。是动物的异常反应,要地震,赶快撒!我知道这是新买的蝈蝈惹的祸,但解释不通,只好顺从儿子指挥,与家人撒到楼外,钻进大院凉亭避震。过了十几分钟,不见邻居出来,只有凉风习习,繁星点点,四下静谧。又过了十几分钟,这才悻悻地回楼。(这件事挺搞笑,成为我家一个经典笑话)</b></h3><h3><b>第二天蝈蝈半夜又叫起来,惊动了正在写作业的孙子,他跑来问我,:“爷爷蝈蝈是外国人送你的吧?“我说怎么是外国人送的呢?孙子说,蝈蝈一定是外国种,它的时差还没倒过来呢!(这又是我家一个经典笑话)</b></h3><h3><b>两只蝈蝈特别爱叫,每次能叫一二十分钟,只要一只起头叫,另一只就跟着叫,有时独唱,有时合唱。别提我有多喜欢,录下视频,发给朋友,分享我的快乐。</b></h3><h3><b>这样叫了两个多月,让我快乐了两个多月。不幸的事发生了,它们相继不到几天,都死了。</b></h3><h3><b>我把死讯告诉了太太的二弟,向他求证蝈蝈死亡的原因。二弟详细地询问我饲养蝈蝈的方法,最后给了我一个回答:蝈蝈被你撑死。</b></h3><h3><b>我没有勇气否认二弟的判断。</b></h3><h3><b>他让我每周喂一只面包虫,我发现蝈蝈爱吃这种虫子,每天喂七只,它们应该是被撑死的。</b></h3><h3><b>今后再养,我一定不给它们吃七只。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b></h3><h3><b>死去的蝈蝈,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你!</b></h3><h3><b>'</b></h3> <h3></h3><h3> <b>005 长江全景游</b></h3><h3><b><br></b></h3><h3><b>在电脑上打开相册,想找一张照片,无意中打开的文件夹,是参加“长江全景游”的一组照片。三年过去了,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回忆,立刻惊心动魄的又浮现眼前……</b></h3><h3><b>2015年5月初,我在《新晚报》看到一则广告:“长江全景游”。对长江,我仰慕已久,早想乘船顺江而下,朝辞白帝彩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长江全景游”,正中我意。我把《新晚报》上广告给太太看,准备带她参加这个旅游,太太也很高兴,第二天上午我就跑到旅行社去报名。服务台小姐给我一份表格,让我填写具体旅游日期。表格上显示,5月9日发第一团,5月29日发第二团。我选择了第二团,理由是5月29日进入初夏,江风应该暖暖的了。</b></h3><h3><b>从后来央视的报导看,我的选择把我送上了不归路。6月1日东方之星游轮在湖北省监利市长江水域沉没,400多名游客遇难。而这东方之星游轮,即是我选择的5月29日 “长江全景游”的第二团。</b></h3><h3><b>我和太太侥幸逃过一劫。</b></h3><h3><b>报了第二团,为什么没在东方之星上呢?</b></h3><h3><b>从旅行社报名回来,太太问,报名了吗?我愉快地告诉她报上了。这样愉快像一只小鸟,一直在我心里扑腾,闹得我几乎一夜无眠。天亮后我一直平静不下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呼唤我,我感到5月29日离我太遥远了,应该马上实现亲历长江的少年之梦!太太说,急啥呀,29号马上就到!我说,不行!</b></h3><h3><b>于是我给旅行社打电话,问能不能把我的旅游时间提前一下,改到5月9的第一团。旅行社告诉我,我查查看,尽力给你安排。十分钟后得到答复:可以。</b></h3><h3><b>这样,在无意之中,我把那只踏上东方之星游轮的脚,撤了回来。</b></h3><h3><b>这一撤的意义很大,让我又苟延残喘下来,以及包括我的太太。</b></h3><h3><b>旅行社给我两张火车票,叫我和太太5月9日赶到南京,在那里上船发团。9日早上六点我和太太在南京车站下车。我生于南京,8岁离开,七十年代出差来住过几天,对南京并不陌生。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和太太来到中山陵,由于来得早,中山陵大门紧闭,我给太太拍了几张相片,就下了山。因为要赶下午2点上船,又想在南京多看几个景点,所以动作必须快。接着在山下乘公交车到达总统府。我出生时的家在总统府斜对面一条胡同里,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片胡同已不存在,此时已是一片高楼大厦。我和太太进了总统府,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把总统府的长廊走了一个来回,然后退出。在总统府大门外,两个扮成蒋介石的人,光头穿一袭青色长衫,与游客合影。我曾想过去与那“蒋介石”合个影,但怕给自己招来麻烦,便作罢了。拔腿我们又跑,找到公交车站,来到夫子庙。这里游人如织,秦淮河上画舫荡漾,我们不敢留恋,拍了几张照片,就打车去码头。这时已经中午,早饭还没顾上吃,肚子早以饿了,在码头上一家饭店,填饱肚子,略略定了定神,2点也快到了。</b></h3><h3><b>码头下面的江面上,停着一艘有三层客舱的豪华游轮——长江号,于是上船,与同团的游客见面,导游分了客房。四人一间,与我们同住一间的,是个沈阳胖媳妇,晚上将门拴一插,可就谁也进不来,但是,谁也出不去了。</b></h3><h3><b>游轮行驶二三小时,抵达第一站池州,游客上岸。我和太太逛了一下农贸市场,出来又随意上了一辆公交车,浏览一番市容。公交车的终点在池州大学门口,我们在一家小超市买了两个汤匙。重新上船。大约走了一小时,太太突然感到不适,心跳得激烈起来。她说不适应游轮突突突的噪音,也不适应与噪音同时而来的震颤,而且她的脸色变白,要求马上下船。我找到导游,导游又找来领队,太太要求立刻下船。此时船正处于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位置,船是无处停靠的。怎么办呢,我一时心急,就说,向解放军求援吧,请解放军叔叔派直升飞机来救人!领队为难地说,可惜我没有军区的电话呀!事后我回忆,怎么一着急把解放军想起来了呢,肯定是电影电视看多了。</b></h3><h3><b>太太是个坚强人,吃了船上准备的救心丸,渐渐好起来。到了第二站,领队来请我们下船,太太又坚持不下,说,没事了!</b></h3><h3><b>游轮夜里走,白天靠岸。大约是第三天晚上,我撩开游轮窗帘,看到江面上黑黝黝一片,远远有一排灯火,我说,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同室的胖媳妇说,到了湖北监利江面。我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她说,我的手机上有显示。我所以记得这个细节,是因为我第一次知道手机还有这种功能。</b></h3><h3><b>游轮一路经过二十几座长江大桥。一路游历了池州,石钟山港,武汉,赤壁,荆州,长江三峡,过三峡水闸,参观屈原祠,王昭君故里,到过九华山,巫山,神农架,谣望洞庭湖,拜谒浔阳楼,参观过渣滓洞,白公馆……最后在重庆登岸,5月20日乘火车返回哈尔滨。</b></h3><h3><b>带来的一只旅行箱里,装着南京桂花鸭、武汉烤黑鸭、土匪烟、狗屎糖、竹制水杯、竹制水烟袋、腊肉、项练手镯等,满载而归。</b></h3><h3><b>啊,浩浩荡荡长江日夜不息向东流;</b></h3><h3><b>呀,缠缠绵绵少年朝夕幻想终实现!</b></h3><h3></h3><h1><b>1</b></h1> <h3>老爷子在总统府门前</h3> <h3>长江三峡晨景</h3> <h3>屈原故里</h3> <h3>神农架</h3> <h3>在重庆码头下船</h3> <h3>渣滓洞</h3> <h3>白公馆</h3> <h1> 006 <b>   少雪的冬天</b></h1><h3><br></h3><h3><b>六十年代,读过一本苏联小说:《多雪的冬天》。光听书名就引起我想象——冬天雪下得多,白皑皑一片,地上屋顶树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冬韵十足,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冬之图。然而,今年冬天雪下得少,仅仅在1月初下了一场小雪,给风一吹,又无影无踪了,大地依然是灰土土的,硬绑绑的。</b></h3><h3><b>我盼望着下雪并希望下得越多越好,是另有原因。</b></h3><h3><b>那原因是我买了三个捕鸟的滚笼。</b></h3><h3><b>因为我要实现一个心愿,所以买了它们。那时我9岁,住在松花江北岸亲戚家,一个不大的小屯子。那是个冬天,邻居家的哥哥带我去打鸟。打鸟的方法极其简单:他拖了一支长鞭子,到了场院,那里堆着高高的谷垛,一群麻雀在那里觅食,邻居哥哥用力一甩长鞭,只听呜地一声,鞭梢打过去,麻雀惊飞,总有几只没能逃脱,葬身在鞭梢下面。打了十几只,便满意而归,丢进灶坑的火堆里,把它们烤成黑乎乎的一团,再剥开吃肉,那烤熟的肉鲜红,冒着热气,带着香味,放在嘴里越嚼越香,越嚼越香……</b></h3><h3><b>我这一次买笼执意要捕鸟,并非为吃肉,而是为找回童年的一段记忆,所谓“重温旧梦”也。</b></h3><h3><b>打鸟的鞭子我是不会甩的。街上有捕鸟的滚笼卖,于是买了来。</b></h3><h3><b>有了滚笼不下雪,也是不行的呀。</b></h3><h3><b>望着窗外小树在寒风中摇曳,我想起在工厂时吃“铁雀“的经历。</b></h3><h3><b>那是“抓革命促生产”年月,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既然抓了革命,怎么还会促生产呢?师傅们天天抓革命,生产也就丢在一旁。我每天上班后,跟师傅到堤外小树林,在那里挂上一张捕鸟的网,二三十米长,接近中午时去“起网”,总有一些糊涂蛋(鸟)撞上网来,将它们摘下来,活的装进笼中,死的放入布袋。活鸟带回去要作二次验身:名鸟如黄雀、蓝靛颏、红靛颏留下,其他如苏雀,立即摔死。把一块铁板用焊枪烧红,再将捕来的死鸟放在铁板上烤,将它们烤得焦黑,再剥开吃肉。烤熟的肉鲜红,冒着热气,带着香味,越嚼越香,越嚼越香,越嚼越香,再喝一口酒,把人美得仿佛到了爪哇国。是不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头留”呢?非也。那时全国只有一个思想,主张一个“斗”字,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哪里还有佛主张的“和谐”位置呢。</b></h3><h3><b>有人会批评我,说为了圆童年一个心愿,也不该去捕杀鸟呀;环保主义者还会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不知道吗?爱国的仁人志士会说,你真愚昧,中国人都你这怂样,还行吗?</b></h3><h3><b>且慢,我话还没说完哩。我要说的是,如果捕到鸟(由于是滚笼,鸟保证是不会死的),我会好好养它们几天,跟它们说说话,再将它们放了。我要让它们尝尝被禁锢的滋味,也让它们尝尝重获自由直上蓝天的喜悦!</b></h3><h3></h3><h3></h3><h3><br></h3> <h1> 007 <b>  楼下的伊甸园</b></h1><h3><br></h3><h3><b>在我家楼下前边,有四栋平房。平房东西两端,还各有四栋平房,加起来一共是十二栋平房,占了好大一片面积。最前边的三栋,挨着大道,大道是出入城市的主要关口,这三栋临街的平房早已变成小商铺。这片平房是六十年代一家大型工厂盖的家属区,这家工厂早在二十年前就关闭了。二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原住民乘着改革的红利,多数人已经搬进市内电梯楼,倒出来的空房都被进城的农民工租去。</b></h3><h3><b>这一片平房区,有食杂店、粮店菜店、理发店、洗衣店、小饭馆、五金化工店、豆腐房……总之生活所需的用品与服务,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社会。</b></h3><h3><b>我在与他们毗邻的楼里,住了三十年,我了解他们的生活,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说:这里是他们幸福的伊甸园。</b></h3><h3><b>亚当与夏娃不是在伊甸园创造了人类吗,农民工在这里也在创造人类,而且很幸福。我虽然没有深入到他们内部,仅看外表,也略知一二了。</b></h3><h3><b>比如木匠老解,五十几岁,有点踮脚。这是个很能干的人,他外面有一帮同行哥们儿,有了活儿大家互相招呼一声,所以总有活干,闲不着。老解不在家时,老解太太在家里炕上摆一桌麻将,天天招来一屋子人,有的打麻将,有的唠嗑,有的躺炕上休息。到了饭点儿,老解太太把麻将撤了,桌上一个盆里放满小葱黄瓜小白菜,蘸着大酱,咬着馒头,就把一顿饭解决了。吃罢饭,接着玩,时常战斗到半夜。我曾被好客的老解太太,请到炕上坐,看他们打牌。到了冬天我就不敢去她家了,门窗紧闭,满屋蓝烟,我受不了烟呛。</b></h3><h3><b>老吴头,接近六十,进城打工多年,近几年干不动了,改行拣破烂。他的租房把一头,房前房头堆了一堆拣来的破烂。他不辞辛苦,隔几天就能买一推车废品,他的老伴,被他养得又白又胖。</b></h3><h3><b>老勒一家人,开豆腐房,早起晚睡,特别辛苦。我早上去他家打豆浆,豆腐房里热气腾腾,有时里屋门开着,能看见热气在里屋乱窜,我就想,那热气一定会把被褥打湿吧?睡在湿被褥里一定很不舒服吧?也就这么想了一想,出了豆腐房,就把湿被褥的事忘了。</b></h3><h3><b>杜小眼,四十多岁,家里屋檐上立个很大牌子,写着“出售各种彩钢”。我不知道他的彩钢在哪里放着,也从未见他卖过一笔彩钢。杜小眼的生活主要靠媳妇,媳妇开个没挂牌的洗衣店,她洗衣从来不用洗衣机,用手搓,每天能见到她在一只大盆里搓衣服。杜小眼呢,总是坐在媳妇的洗衣大盆旁边,不是打扑克,就是喝酒。夏天杜小眼总是光着上身,露着油亮的肚子,我总是羡慕他的营养好。无论春夏秋冬,杜小眼家里总是支着桌子,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打牌。杜小眼的媳妇呢,就一直在大盆里洗衣裳,搓呀搓呀。</b></h3><h3><b>当然,还有不那么辛苦的女人。</b></h3><h3><b>比如,王红,一个年轻媳妇,见天趿拉双拖鞋,抱着孩子不是站在大街上看热闹,就是到老解太太家看打麻将,她男人特别疼她,不让她干活。</b></h3><h3><b>还有个挺俊的姑娘,高个,披肩发,不爱出屋,总把自己关在屋里。有邻居注意到她形迹可疑,竟打探出原委,在老解太太家透露,这姑娘是被一个大款包养的二奶。</b></h3><h3><b>有人就反驳:一个大款让自己的二奶住在这种狗窝里,还算大款吗?给大款丢人!</b></h3><h3><b>有人接着说:我要包个二奶,一定让她住电梯楼!</b></h3><h3><b>于是老解太太屋里发出一片笑声。</b></h3><h3><b>这片平房,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种愉快地笑声。</b></h3><h3><b>幸福的伊甸园哟!</b></h3><h3></h3><h3><b>l</b></h3> <h1> 008 <b>光棍老葛</b></h1><h3><br></h3><h3><b>在我家楼下那个伊甸园,我认识好几个农民工,其中一个叫老葛,至今我还惦记他。</b></h3><h3><b>先交待一下我家楼下那片小菜园子。它原是楼下一个小院,用铁栏杆围着,小楼里的人在小院里晾衣裳、儿童骑车嘻戏、老人晨昏打太极拳,是个很不错的场所。但是没过几年,小院的功能变了,变成一个菜园子——楼内的工人兄弟忘不了自己的农民本性,把小院给瓜分了,种成一畦一畦的蔬菜,绿油油的,招来蜜蜂蝴蝶,倒也好看。后来一个朋友搬走,将属于他的一畦地,给了我,我便学着种了小葱、辣椒、西红柿。收获倒也不少:小葱一直吃到秋风吹来,辣椒收获了二三十只,西红柿也有十几个。太太很高兴,嘱我第二年要早动手,早耕地,争取早收获。</b></h3><h3><b>第二年开春,雪尚未化尽,太太就催我动手翻地。地还有些硬,我用三齿杈挖地,挖几下,停一下,腰疼,直起腰捶几下,再挖;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干这种力气活,可是恶霸地主太太在窗户里监视着,又不敢反抗。望着尚未挖完的那片硬土地,我真是恨透了眼前窗里的地主以及包括土改前的地主。</b></h3><h3><b>“老师傅,我能替你挖一会儿吗?”一个声音说。</b></h3><h3><b>我抬头看去,铁栅栏外面站一个人,身体单薄瘦弱,四十多岁,黑脸膛。他是冲我说话,但我不认识他。</b></h3><h3><b>“谢谢,我能挖!”我说。</b></h3><h3><b>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在小院铁栏杆外面,是一溜附着在平房后面的偏厦子,这些偏厦子一间一间地排列得很整齐,像一溜鸽子窝。</b></h3><h3><b>“你歇会儿,我来!”他说。</b></h3><h3><b>说完顺着围栏跑过来,拿去我的三齿杈,只一支烟工夫,地挖完了。</b></h3><h3><b>这是我和老葛最初的相识。他就住在我家对面的一个鸽子窝里。</b></h3><h3><b>挖过地之后,他还帮我培垄,裁辣椒秧。他说,我是庄家院人,你这点地,捎带手就干了。</b></h3><h3><b>“老葛真能干。我咋没见过他媳妇呀?”太太问我。</b></h3><h3><b>“我也没见过。”我说。</b></h3><h3><b>后来逐渐熟起来,但交流都在铁栏杆那里,他在栏杆外面,我在栏杆里面,他的家,我从未进去过。</b></h3><h3><b>有一天,我从养鱼池钓鱼回来,太太说鱼吃腻了,叫我把鱼送人。我忽然想起老葛,就把鱼送给了他,也是隔着铁栏杆,鱼在塑料袋里,递给了他。</b></h3><h3><b>老葛一定是个很讲义气,或者是董得投桃报李的人。不多日,就炒了几样菜,请我喝酒。我知道“恭敬不如从命”,或者不想使他失望,就爽快地答应了。</b></h3><h3><b>我走进鸽子窝——他住的偏厦子,看见里面的风光:一进门是一间很窄小的厨房,有个灶台,有个自来水笼头,里屋一个小炕,墙上贴着两幅画,是两个穿三点式的大美人。这两个美人从一进屋就盯着我,盯得我怪不好意思。</b></h3><h3><b>酒喝了两小时,我是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对老葛一点也不了解,这就导致唠嗑时我特别放松。在单位我可没这么放松,在单位说话要小心翼翼,有时也需要端着架子故作深沉,顾左右而言他那是更高地保护自己的艺术。老葛比我更放松,甚至赤裸裸的,一点也不掩饰,直来直去,有问必答,没有一丝自我保护意识。</b></h3><h3><b>“媳妇呢?我怎么一直没见到她?”我问。</b></h3><h3><b>“我没媳妇……”他脸闪过一丝红晕,“……我是个光棍!”</b></h3><h3><b>“哦!”我不便再问。跟一个没结婚的汉子谈媳妇的话题,是会令对方尷尬的。</b></h3><h3><b>老葛显然对自己的光棍身份很再意;或者不如说他不愿让我失望,让我为他产生悲悯。突然,他笑着向我解释:</b></h3><h3><b>“别看我没结过婚,可我谈过恋爱,也相过对象……只是因为穷,没房没钱,一直没谈成。”</b></h3><h3><b>“那么,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了?打一辈光棍?”我问。</b></h3><h3><b>“我也不想打光棍……但我习惯了。”</b></h3><h3><b>“还是争取娶个媳妇吧。”我有气无力地说。</b></h3><h3><b>“我不在乎。可我妈一直在为我操心……我是个不孝之子。”</b></h3><h3><b>这句话,让我的眼睛一下湿润了。</b></h3><h3></h3><h3><br></h3> <h1><p> <b> 009 与小四唠嗑</b></p><p><b><br></b></p><p><b>这事发生在五六年前,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b></p><p><b>小四休班或闲暇时,爱来凉亭看下棋,坐在自己带的马扎上,喜欢边看边支招,且两边全支,有点高手指点迷津,不偏不倚的意思。但从不下场下。有人硬拉他下,他总是谦虚地摇手,说,你们下,你们下,我看看,看看!他曾告诉我有一种野棋谱,只要对方步步中招,七步便把对方将死,此谱叫“七步断肠剑”。我表示怀疑,他便摆谱给我看,果然下到第七步,把对方老帅将死。</b></p><p><b>他是从临县一个小镇过来打工的,初中毕业,人很聪明。媳妇颇有几分姿色,身材袅娜,走路似柳枝轻摇;常来凉亭喊小四回家吃饭。他从不拖延,听到喊声即走。</b></p><p><b>他听说我在文化局工作,似乎对我高看一眼,喜欢主动跟我唠嗑。有一回,把一本写满诗的日记本拿给我看,说诗是他写的,叫我给指导指导,并希望我能选出几首,送到报社发表。可惜这个忙我没帮上——他的诗写得很好,只是我和报社的人不熟悉。</b></p><p><b>小四告诉我喜欢读诗,喜欢读古典诗词,读过《古文观止》,读过《西厢记》。为了证明不是撒谎,他张口就来了几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他说这是《滕王阁序》的头几句。《滕王阁序》我读过,但他背诵的这些我记不住,回去找书一查,如果一字不差。他又念了几句《西厢记》里的诗句,可惜我记不住了。</b></p><p><b>小四又说,老师,我在工地上有十几个铁哥们儿,你要挨欺负,吱一声,他们全来!小四此时的慷慨侠义,让我想起不怕为朋友丢脑袋的荆柯。</b></p><p><b>有一天,我来到凉亭,下棋的人很多,我没抢上槽,正想往回走,小四来了,我俩打过招呼,就坐下,唠起来。天上地上家里家外地唠了一阵,他忽然提到导演。他说,老师,你羡慕导演不?我说,当然羡慕!他说,我们也羡慕。我说,你们?都是谁呀?他说,我那帮农民工哥们儿呀!我说,你那帮哥们儿,很有追求呀!</b></p><p><b>小四说,主要羡慕导演权利大,看好哪个女演员,就睡了她,还不用花钱。我那帮哥们儿,没结婚的,常去找按摩小姐,每次要消费一二百。小四对小姐很不满。我说,人家按摩小姐也要吃饭呀,人家也是凭劳动挣钱,不能免费陪你哥们儿玩呀。</b></p><p><b>小四说,老师你记得不,从前导演都爱戴个贝蕾帽,就是那种没有帽檐的帽子。我说,我有印象,记得。(我想起我一个艺术家朋友,就戴着这种帽子,照像留了一个影)</b></p><p><b>小四又说,老师你注意到没有,最近导演不戴贝蕾帽了。我说,是吗,这个我没注意。</b></p><p><b>他开心地笑笑,说,现在导演们集体不戴了,指定被我们农民工干伤心了!我说,此话怎讲?</b></p><p><b>小四使劲忍着笑说,你注意到没有,现在满大街的农民工,都戴贝蕾帽,连戳大岗的都戴。</b></p><p><b>我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b></p><p><b>他说,为什么我们都戴贝蕾帽?因为它好看,戴着特别牛逼,所以就戴了——这有些向导演艺术家学习的意思。当然,也不需跟导演艺术家们商量,他们又没申请专利!</b></p><p><b>我说,你们这样做。没一点毛病!</b></p><p><b>小四说,是没毛病呀,但农民工这一戴把导演们气坏了,说,凭什么抢我们的帽子戴?这也分不清谁是导演谁是农民工了。这不是造反吗?</b></p><p><b>我笑了,说,看你说的,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b></p><p><b>小四说,导演们很生气,为了表示不满和抗议,决定集体罢戴!所以现在你找不到一个戴贝蕾帽的导演。</b></p><p><b>我想想,还真电视上真找不到戴贝蕾帽的导演了。</b></p><p><b>小四说,有的导演气性更大,不但不戴贝蕾帽,连头发都剃了,干脆一个光头,亮晶晶的,一个大秃瓢!</b></p><p><b>我哈哈大笑。</b></p><p><b>小四又说,老师,你别笑,还有呢。旗袍高雅吧,以前那是小姐太太们的最爱。现在,都成酒店服务员的工作服了;“小姐”这个词挺美吧,现在都变按摩小姐的专用名词了,你再管年轻的女性叫“小姐”,她们得骂死你!谁也不用瞧不起农民工,咱们既能盖高楼大厦,也能改变社会风气!</b></p><p><b>这个在停车场的保安,在我眼里立刻高大起来:他不会下棋吗?他一定比凉亭里所有的人下得更好,大家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不跟我们下下棋,那是给我们留一点面子!</b></p><p><b>小四,肯定是这样吧!</b></p><p></p><p></p><p><br></p></h1> <h1> <b> 010 我与《鲁迅全集》</b></h1><h3><b>这应该是个遥远的故事,我那会儿十五六岁,读初中。</b></h3><h3><b>语文课有一篇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这篇课文因为两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今天不忘。</b></h3><h3><b>第一个细节是,当老师读到“有念‘笑人齿缺狗窦大开的’”时,引起哄堂大笑,因为“狗窦大开”听成“狗头大开”。</b></h3><h3><b>第二个细节是,当老师念到,“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心中升出一片惜别之情。</b></h3><h3><b>有一天去教师办公室,看到语文老师办公桌旁,有个简易书架,中间一层有一套十册本的“鲁迅全集”。我很想抽出一册,浏览一番,然而伸出的手随既抽回来,我看到书架上贴着一张字条:“鲁迅不借,其它随便!”这愈法加重我对鲁迅的景仰。</b></h3><h3><b>1963年春,我中专毕业第二年,22岁,到丹东一家工厂实习,在市内书店看到一套《鲁迅全集》,也是十册;每册都装在一个硬纸壳里,十分讲究。我眼前一亮心头一热,仿佛见到久未谋面的亲人。想买下它,但它价格不菲,我只好扫兴而归。回到宿舍还是念念不舍,便写信给我太太(当时刚跟她认识,叫太太有些冒进了),希望得到她帮助。她居然没有阻止我,寄来20元她的饭伙钱。为此我很感激她。</b></h3><h3><b>从书店抱回十册精装版《鲁迅全集》,我心里有着很大的优越感,国为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那一套《鲁迅全集》是平装版,我一边回工厂,一路想:要不要也写一张纸条粘在将来的书架上,宣告“鲁迅不借,其它随便”呢?老师的榜样,是不是应当学习呢?这个问题折磨我一路,回到工厂宿舍,我就改了主意,把十册精装本,整齐地摆在床上,一边自我欣赏,一边想吹响一支小号,把全厂的人都召来,来看看我的《鲁迅全集》。</b></h3><h3><b>还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那是拥有了《鲁迅全集》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我带着一册到鸭绿江边去读它。鸭绿江边很好玩,江面的另一半属于朝鲜,朝鲜那边渔船驶过来,会热情地跟中国渔船打招呼;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得见对岸朝鲜的建筑。我坐在江滩上一块半人高的岩石上读《鲁迅全集》,一晃过了一个多小时,再抬起头时,江滩不见了,四周白茫茫一片江水,原来潮水涨上来。我吓得要死,想到命要没了。幸亏在岸上路人的指点下,才从围困的江水中走出来。这次历险暗示着什么?是告诉我此生命运多舛?还是鲁老先生嫌我顽劣不肯收我做学生?</b></h3><h3><b>鲁迅一直伴随着我,时常打开先生的文章,读一读,找一找活在世上的道理。<br></b></h3><h3><b>除了鲁迅,我记得青年时代崇拜的另一个人,是列宁。</b></h3><h3><b>那时初进工厂,戴一顶黑学生帽,穿一身黑色列宁服,两排铜钮扣锃亮,腋下夹一本书。出入工厂目不斜视,有点瞧不起人的样子。太太后来批评我:熊样!全厂就数你得瑟!</b></h3><h3><b>那腋下夹的书,便是一册《鲁迅全集》。</b></h3><h3></h3><h3><br></h3> <h1></h1><h3> 011<b> 父亲是我家“头雁”</b></h3><h3><br></h3><h3><b>父亲是我家的头雁,带着一家人飞呀飞呀,一直到他老了,飞不动了,从天上裁下来,摔在地上,折断翅膀,咽了气,我们把他埋葬在林口县南山上的松林里,这才算结束了他一生的旅行。</b></h3><h3><b>父亲的故乡在山东曲阜,他飞出来的第一站,是东北的哈尔滨;坐在爷爷的一副担子里,一路被挑过来,这时他是一只雏雁,刚六岁。第二站是十六岁那年,舅舅带他到江南谋生,这是他开始了独立飞翔。</b></h3><div><b> 十七岁,父亲很不幸,在兵慌马乱的异乡,与舅舅走散,自此伶仃一人</b><b style="color: inherit;">在江南的蚌埠、镇江、 南京飞来飞去,以打短工做小生意过活。飞到上海,他的运气来了,一家中尉军官的女儿相中他,执意跟他走,参加了他的飞行;这样他们又飞到南京,在南京歇下来,有了较长一段时间休息,生下我和两个妹妹。父亲由一只孤雁变成一对,由一对生出三只雏雁,他成为名符其实的头雁。父亲在南京码头打工,全家住在码头上的登鼓里。登鼓,是漂在江里的活动码头,供停泊船只用,浪一打过它就摇呀摇呀,我至今坐车船不晕,一定是这时候练的童子功。</b></div><h3><b>我九岁,南京解放。我亲眼目睹了“总统府”大门上换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城市开始清理浮动人口,我们一家也在清理之列。浮动人口编成几个大队,送到农村,翻田筑渠种水稻。大队男女分居,儿童与母亲住在一起,我陪着母亲一块劳动(编草绳、草鞋、草袋子),陪母亲开会、学文化、学唱歌。我和母亲一块学会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秋天收了稻子,大队解散,领导宣布去投亲靠友,政府给路费和一笔补助费。父亲选择回故乡曲阜,于是乘火车先抵曲阜,停留一个月,打听到姑姑在哈尔滨,便带着他的雁队再次起飞。姑姑住在哈尔滨江北一个屯子里,在屯子里过了冬,父亲又带着他的雁队起飞,飞往下一个落脚地——牡丹江林口县。</b></h3><h3><b>父亲的哥哥在县里开小饭馆,父亲就在小饭馆里帮工,全家暂时栖身在小饭馆后院的小草屋里。由于草屋太小,不久搬往新租的一间略大小房。在新租的小房住得并不久,因条件不好又搬了两次家,依然是租房。父亲从童年离开故乡,就失去自己的家,从此一路餐风沐雨;光棍好对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成家后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就没有安全感了。有诗人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母亲来说,眼前没有自己的房子,后来与更遥远的后来,也没有自己的房子。</b></h3><h3><b>一睦改变无房困境的,是解放后父亲所在单位分配他一套新建住宅。父亲因为是单位劳模而受到奖励。那是一栋平房中的一间房。我记得母亲带我去看新房,她居然婴婴地抽泣起来,我问母亲为啥哭,她告诉我,我跟随你爸一辈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房!</b></h3><h3><b>我们搬进新房,快乐得天天跟着母亲唱歌,我唱,大妹妹唱,二妹妹唱,大弟弟唱,二弟弟也唱!</b></h3><h3><b>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h3><h3><b>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b></h3><h3><b>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b></h3><h3><b>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b></h3><h3><b>这样的快乐持续了一年,我考入哈尔滨一所中专,背着行李卷,上学去了。母亲说我们家的好日子终于来了——我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b></h3><h3><b>我的离家上学,给这个家带来好日子吗?写到这里,我真想哭哇 ——其实,我真的哭了。</b></h3><h3><b>以我上学为理由,父亲单位的科长向他借我家的北炕。父亲说,我还有四个孩子呢,两个女儿都大了,北炕不能借给你。</b></h3><h3><b>这以后发生的事,家里人谁也没料到。不久单位下放人员的名单上,父亲的名字列在其中。这个王八蛋科长倚势欺人,将我家房子霸占。三天后,一辆解放牌货车停在我家门前,一家人含泪把行李、锅碗瓢盆装上车,拉到一百里之外的靠山屯。一家姓李社员,有两个二十多岁的高个儿子,把西屋倒出来,父母和妹妹弟弟把行李搬了进去,</b></h3><h3><b>李家因穷,两个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母亲领着两个到了出嫁年纪的妹妹,在李家住着十分别扭。一年后父亲在公社机关所在地的建堂,举债买了一个草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农村生活。建堂,或许知道的人很少,但要提八女投江的地方,知道的人就多了。</b></h3><h3><b>1966年8月,我太太被母亲接到建堂,生下我的女儿,因为恰逢“文革”肇起,便给女儿起名“红卫”。</b></h3><h3><b>十年后父亲根据政策,重回单位上班,将建堂的草房买了,在县里买了一所小房。又过十年,父亲这只我家的头雁,终于精疲力竭,摔在地上——串上肝癌,昏迷不醒。我和二妹夫用吉普车将他从鸡西医院,运回口家中,他一路昏迷不醒,有用小勺喂水给他,他那干裂的嘴唇便张开喝水,我不停的喂水,他不停的张口喝水,一路无声无语。来到林口家中,他飞翔的终点到了,停止了呼吸。</b></h3><h3><b>女儿红卫,自满月后被我太太从建堂接回哈尔滨,再没回去过。待她长到四十岁,突然有强烈愿望,要回建堂看看她的出生地。这个愿望是否能实现?且听下回分解。</b></h3><h3></h3><h3></h3><h3><br></h3> <h1> <b> 012 陪女儿回访出生地</b></h1><h3><b><br></b></h3><h3><b>女儿1966年生,乳名红卫,上户口用名“卓娘”。为何用卓娘?是因为苏联二战时有个女英雄,叫“卓娅”,爱称“丹娘”,我把两个名字合并一下,故为“卓娘”。不料“卓娘”一出,引发争议,有亲属强烈反对,说你家一个小黄毛丫头,让我们叫她娘,这不是占我们便宜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知错必改,将“卓娘”改为“卓群”。有人说,这也不对呀:卓群者,“卓而不群”也;是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太不谦虚了。我忙作解释道:非也,非也,我是希望女儿做一个“既卓且群”的人;发了财要分给群众,做了官要与民同乐,永远不许贪污腐败!这才让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下去。</b></h3><h3><b>再说她的出生地——建堂。它的前身叫“前刁翎”。“刁翎”者,深嵌于张广财岭大山中的两个屯子,有前后之分。1946年八路军从延安挺进东北,在刁翎一带剿匪,一个叫张建堂的连长牺牲在前刁翎,故将前刁翎改名“建堂”。</b></h3><h3><b>在前后刁翎时代,这片大山密林中,有抗日联军,也有土匪。抗日联军打鬼子,土匪祸害老百姓。这一带流行一个民谣:</b></h3><h3><b> 雁过拔毛西北楞,</b></h3><h3><b> 难舍难离三道通,</b></h3><h3><b> 伤心落泪莲花泡,</b></h3><h3><b> 刁翎甸子赛北京。</b></h3><h3><b>歌谣中的“西北楞”,是进出刁翎的隘口,平民客商在此经过,总要被剥一层皮;“三道通”、“莲花泡”,是两个屯子,那里有土匪的家眷,土匪们出门打劫,总会在屯里引起一片哭声。刁翎是土匪的乐园,吃喝嫖赌,一应俱全。这里还有一个风俗:淘金汉只要想女人,提着二斤猪肉从屯中走过去,沿街总会有一家门倏地打开,女主人把淘金汉拉进去,门又悄无声息关上。女主人会把淘金汉的肉,炖成一锅猪肉炖酸菜粉条,款待淘金汉喝酒,酒足饭饱,被女主人留下过夜。</b></h3><h3><b>八路军消灭了当地土匪,分了地主土地,田华、于洋延安的艺术家就来给群众演节目、唱革命歌曲。当然田华这时候还没拍《白毛女》,于洋也没拍《英雄孤胆》。后来演了《白毛女》、《英雄孤胆》,才被村民认出,说那不是给我们唱过歌的艺术家吗,原来叫田华叫于洋呀!</b></h3><h3><b>2007年8月,我,我太太,二叔,三叔,大姑,二姑,陪女儿来建堂,探望她的出生地,那个老房子。这时离爷爷奶奶去世已多年。此番探望阵仗不小,皆因两个叔叔及两个姑姑都有探望老房子的心愿。</b></h3><h3><b>叔叔引路,走进一条巷子,接近巷尾,有哗哗的流水声传来,女儿便奋力跑去。她知道老屋就在前边。老屋挨着一条水渠,女儿曾和奶奶姑姑在那里洗过衣裳。水渠里水在哗哗地唱歌,仿佛欢迎女儿的到来。老屋已不存在,取代它的是一座新房,院子里种着向日葵,满天蜻蜓在飞。</b></h3><h3><b>我们一行走进新房,屋里只有女主人一人,五六十岁。我们说明来意,受到女主人热情招待。女儿在屋外院门前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大家又拥到外面,与女主人合影,也是留作纪念。我的三岁孙子和十五岁的外孙,没见过厨房中的洋井,摆弄半天也没弄懂它抽水的原理。孙子来到院外,看见一堆稻草,在阳光下黄澄澄的闪着光,就扑上去,坐了半天,不肯下来。</b></h3><h3><b>幸而这些转瞬即逝历史性画面,被我拍下。如不信,请看下面照片——</b></h3><h3><br></h3> <h3><b>女儿在老屋门前</b></h3> <h3><b>与房东(左三)合影——内中有二叔、三叔、夫人、大姑、二姑、女儿以及小孙子(外孙撮影)</b></h3> <h3>外孙和孙子在研究水是怎么从水井里压出来的</h3> <h3>孙子没见过如此金黄的稻草</h3> <h1><p> 013 <b>  我读仓央嘉措</b></p><p><br></p><p><b>仓央嘉措是300年前西藏六世达赖喇嘛,2005年他的诗开始走红,我才知道他的存在并被他的诗吸引。比如,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谁,执我的手,敛我半生痴狂;谁,吻我的眸,遮我半世流离。”我想,这才是情诗呀。这位年轻的达赖喇嘛,有70——100余首情歌,我们会说,出家人允许写情歌吗?从这个角度看,仓央嘉措显然是佛教里的叛逆;然而从人性立场看,他写情歌正是对宗教禁锢人性的反抗。</b></p><p><b>再选一首他的诗,供美友们欣赏:</b></p><div><b><br></b></div><p><b> 那一天</b></p><p><b>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b></p><p><b>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b></p><p><b> 那一月</b></p><p><b>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b></p><p><b>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b></p><p><b> 那一年</b></p><p><b> 我磕长头在山路</b></p><p><b>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b></p><p><b> 那一世</b></p><p><b>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b></p><p><b>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p><div><b><br></b></div><p><b>我想,这种诗,不是情圣,写它不出;没有十分才华,写它不出;没有爱得刻骨铭心、爱得死去活来,写它不出。</b></p><p><b>我所以感触之深,因为我年轻时也写过情诗,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写罢怎么看自己都不满意;自己不满意的诗,怎么能打动姑娘的芳心?所以我颗粒无收。仓央嘉措如果早在网上蹿红几十年,我不是可以抄他几首送给姑娘吗?</b></p><p><b>经过专家考评,仓央嘉措的情诗,确凿属于他写的,有60余首,其余均属伪作。比如上面介绍的、深受大家喜爱的这首《见与不见》,作者是当代女诗人扎西拉姆•多多。</b></p><p><b>为什么有人把自己的诗作,假托为仓央嘉措的作品呢?他们所以有勇气这样做,一定是觉得自己的诗不会辱没六世达赖喇嘛的大名吧!</b></p><p><b>下面再介绍一首,但不知道它的真伪。但我坚信是仓央嘉措所作,因为我喜欢这首情诗。</b></p><div><b><br></b></div><p><b>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b></p><p><b>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b></p><p><b>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b></p><p><b>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b></p><p><b>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b></p><p><b>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b></p><p><b>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b></p><p><b>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b></p><p><b>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b></p><p><b>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b></p><p><b>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b></p><p><br></p></h1> <p></p><h1> <b>014 三年中专三台戏</b></h1><b><br>这几年玩电脑,给自己起过几个网名:阿呆、渔翁、老蚌,都显得老气横秋,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这些昵称当时并未经过斟酌,均为信手拈来,一蹴而就。发现它们 “老气横秋”,是后来的事。<br>后来又改昵称:叫个“莎四比亚”。这回总算脱离了“老气横秋”,然而,又犯了老毛病——“未经斟酌”。<br>我记得住的世界文化名人也有十几个,怎么无意中就触犯了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讳呢,虽然我的“四”与他的“士”不相干,但仔细推敲还是有侵权嫌疑的。我唯一能给外界一种自我解套的说辞是:咱这是羡慕名人,向名人学习,争取进步的意思。<br>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全世界名人那么多,为什么你“未经斟酌”就选中了莎士比亚?你有“莎士比亚情结”吗?<br>我也奇怪。<br>静下心认真地想,使劲儿地想,这一想竟追究到50年前。读中专时,中专三年,我们那个“无机5901班”,演了三台戏。并且这三台戏都是由我导演,其中两台戏,是我写的剧本,而且有一台戏还是我的主演哩。<br>按照现在的行情,编剧导演主演兼一身,片酬恐怕要在八位数以上。可惜吾生早矣,我们那个时代还不兴这个,不然拿着八位数的片酬,给自己办个绿卡留在国内浪得虚名,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住洋房开洋车,天天吃洋面包喝洋牛奶,那多爽啊!<br>刚到中专学校时,我还是个从小镇长大的土头土脑没见识的孩子,根本不知世上有个鼎鼎大名的剧作家叫莎士比亚。后来看了电影《奥赛罗》、《十二夜》,才知道了他。由于崇拜。还买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读了集子里几个剧本,也读了他的14行诗。我曾抄了14行诗的一些句子,送给正在追求的女孩。可恼那女孩壁垒森严,门户扎得紧紧的,对莎士比亚不屑一顾,莎翁的十四行诗根本轰不开她的大门。<br>也许是受到莎翁的感染吧,中专一年级时学校搞汇演。我们“无机5901班”,由我挑头搞了一台独幕话剧:《不能让骄傲支配了你》。故事情节现在忘了。但从剧名上看,无非是一个学生因为骄傲而吃了苦头,如此而已。剧本是我写的,(可能写剧本用了三四天时间,否则赶不上汇演日期)主演,导演,也由我包了。<br>中专二年级,也是参加汇演。我们“无机5901班”,演了一台独幕话剧《花才放红》。内容是一对革命夫妻,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故事。此剧仍由我编剧,导演。那对年轻的革命夫妻,由班里最漂亮的一男一女扮演。这个戏在校内汇演时演了一场,不久又到附近一家军工厂演一场。我记得演出结束时剧场响起的掌声,比在校汇演的掌声更热烈。剧中男主角牺牲了,现实中这对男女主角后来结了婚,再后来这一对又离了婚。当然,离婚也是人间常有之事。不足为奇。<br>中专三年级。也是汇演。班里排了一个小歌剧,《三月三》。布景应该是一座大山,舞台上置一小酒店,一棵大树。演出时我们把背景大山给免了,用胶合板画了个一人半高的树戳在台上,另外摆了一桌两凳,演出就开始了。故事内容是,小酒店是红军的交通站,老板娘为了掩护一位首长通过封锁线,与白匪军进行了一番斗争,最后胜利完成任务。现在我还记得老板娘开场的唱词——<br> 三月里,三月三,<br> 娘家推车把姑娘搬,<br> 今年和往年不一样,<br> 都只为,红一边来白一边……<br>歌剧是需要伴奏的。我们班里的乐队组织不起来。我尽顾着排戏,忘了乐队的事。所以演出那天只能干唱。您看过干唱的歌剧吗?没看过吧?我们也没看过,但演过。演出中,常常停顿下来,愣在那儿,等着音乐的间奏。演出前我临时安排了一个同学,站在幕侧,把间奏——也就是过门儿唱出来,演员接着往下演——这位同学对曲谱不太熟,当时总是慌乱地翻着谱子找间奏,所以演员常常停下来,等他把间奏唱完。<br>我在剧中扮匪连长,跟女一号演对手戏。<br>小歌剧没有乐队伴奏,这就很要命了;如果加上没有音响效果的配合,那就更要命了。戏进入高潮,男一号(红军首长)拔出手枪,向匪连长射击,坏了,手枪不响,他迟疑一下,急中生智——也是情不由己——嘴里“科——”地一声,代替射击响。我这个匪连长,也不示弱,也举枪还击,嘴中连发两枪,“科——,科——”,接着匪连长绕着桌子跑,又围着树跑,红军首长与老板娘一齐与匪连长对射,顿时“科——科——”之声在台上响成一片,剧场里笑声也响成一片。<br>这次演出,让我们出尽“洋相”,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在校园或食堂,许多同学见了我们。都会举起手指指着我们,作射击状,嘴里同时发出“科——科——”声。<br>想到这一幕,便不由得脸红;哪怕过去了半个世纪,想起来,也脸红。<br>仁慈的老天爷呀!请原谅我们对艺术的亵渎吧!原谅我们当年的无知与莽撞吧!<br></b><p></p><p><br></p> <h1> 015 <b> 马家花园里的逃课生</b></h1><br><b>我一直是个差等生。原因是上课时总是思想溜号,注意力集中不起来。<br>这应该不怪我。怪我继承的基因不对。为此我很痛苦,自己很想改正过来,但就是改不过来,一直伴随我到中专毕业。<br>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一种疾病。<br>小学阶段老师管得紧,在课堂上迷迷糊糊的,常挨老师批评,但课也能跟下来,考个六七十分,妈妈很满意,就说:不错不错,我儿子真有出自!<br>上初中时。十四五岁,教室里摆满课桌,学生们一个萝卜一个坑,挤得满满的。班主任班干部都认真,课堂上我做点小动作,不是被同桌检举,就是被老师发现,经常被罚站,有时被叫到讲台前站着听课。父母并不掌握这种情况,那时学校不时兴开家长会,也不时兴家访或把家长找到学校来沟通。<br>到了中专,情况变了,中专的老师进教室就讲课。讲完课夹起教案就走。才不管你听不听课,也不管你旷不旷课。<br>这就给了我自由的空间。我们的教室很大,后面有不少闲课桌,我天天坐在最后一排听课。<br>我个头矮,看不见黑板前的老师,但听得见他讲课。课并不认真听,经常闭了眼睛,想自己的心事儿。有时低头看小说,偶尔笑出了声,同学们唰地一起扭头来看我,我赶紧正襟危坐,抬头看着大家,无事人一样。<br>一两个月后,我发现学校三四里地之外有个花园,面积很大。树木郁郁葱葱,非常安静,就经常去那里玩。<br>这个花园,叫马家花园。<br>马家花园很有名,是从前哈尔滨一个叫马忠骏的爱国绅士的私家花园,又叫“遁园”。花园里有他的墓。我来这个花园时遍地青草已经泛黄,没有一棵人种的花卉。只有野生的蒲公英,顶着白色毛绒绒的花球,花园已经荒芜了多年。<br>这个花园,变成了我逃课的好去处。<br>工程力学课呀,制图课呀,不是我喜欢的课,我就逃到这里,一边享受它的宁静,一边做无边无际的遐想。我爱遐想,思绪就飞扬起来,飞到瓜洼国……有时也躲在林子里读小说。<br>至今还记得读过的几本书,有《红帆》、《上尉的女儿》、屠格涅夫小说、《两地书》等。<br>《红帆》激发了我的幻想。《上尉的女儿》,让我结识了那个美丽的姑娘。屠格涅夫让我认识了俄罗斯女性。《两地书》让我见识了鲁迅称呼自己的女学生为兄。书读倦了,经常躺在马绅士墓廓的残碑上,幻想着与美丽的公主幽会;幻想中有一个村姑来牧羊,跟我聊天,他既善良又可爱,把我爱得死去活来,我常常冲他发脾气,她就吻着我的手说,哦,亲爱的,你又生气了,又生气了!<br>这种宁静、浪漫的日子,在渡过寒假,新学期开始后,五月的丁香花开得满园飘香时,结束了。<br>原因倒不是因为我改邪归正要开始认真学习,而是有一些同学发现了这个花园,也来散步游玩。来的人渐渐多起来,我坐的那个树墩,经常被他们抢占。而且……而且有的男生女生结伴而来,发出大声的笑,全然不顾我的存在,闹得我坐卧不宁心神不定。我把这个花园当成我的领地。他们不顾我的感受,是名副其实的侵略行为。我不能忍受,掂了掂自己的力气,估计打他们不过,只好忍气吞声,任凭他们飞扬跋扈。再后来,这些侵略者中,居然有人在我的眼皮底下拥抱接吻,我看不下去,主动放弃了马家花园,再也不去了。<br>在花园里谈情说爱,是真实的。我呢?我的公主和牧羊姑娘是虚幻的。虚幻被真实打败,我自己开始嘲笑自己。<br>再后来,毕业离开了学校,离花园越走越远了。<br>青春时代是美好的,青春时代也是容易犯错误的。我犯了哪些错误呢?至少,不应该逃课。这是很重要的一条。</b><br> <b>016 写信,已成为一种记忆<br> <br>前几天收拾吊铺,从一个纸箱中翻出一卷纸,打开一看,是我六十年代写的家信。六十年代初,我在哈尔滨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读书,家在千里之外一个小山沟里,想家的时候,就趴在教室课桌上,写:“爸爸妈妈你们好,儿近来吃得好睡得好听课也认真,望勿念。”接下来就做详细汇报,也写思念亲人之苦,洋洋洒洒,至少要写两页纸。母亲是细心人,喜欢收藏我儿时穿过的小衣小裤,寄回家的信,她也小心保存着。90年代母亲去世,我在家中衣箱里发现了这些信笺,带回来,一直放在吊铺上的纸箱里。回想当时写这些信时,常写着写着就哭了,鼻涕流出来,要用纸擦,一封信写完,地上扔了一片鼻涕纸。信写完,思乡之情好像減轻了许多。<br>两年前,跟几个朋友吃饭,其中我的好友田兄,把一份装订成册的信笺交给我,说这是我六十年代写给他的信。田兄少年心怀大志,跟着时代共同进步,做到大厂厂长、对俄贸易公司经理。他将友人的信保存五十余年,足见其心智超乎常人,令我感动。当时同桌吃饭的朋友,争着翻阅,先是默默的读,发现有趣之处,就读出声来,“妙语连篇”,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竟多喝了一箱啤酒。我在信上写了什么?原来是些严肃高深的哲学话题,当时都是《光明日报》上讨论的重大课题,什么“合二而一”、“一分为二”,什么“普列汉诺夫的一元论”,都是哲学上的尖端问题。你说我一个中专生哪懂这些,到现在也不懂呀,可当时就敢发表自己的高见,跟田兄在信上往来争论得面红耳赤——他坚持“一分为二”,是“不断革命论”,我坚持“合二而一”,是“阶级调合论”。同桌吃饭的朋友们读得哈哈大笑,我臊得脸像煮熟的虾,一个劲地向朋友们道歉,说:不好意思,年轻时我就是个傻瓜;你们也别太美,搁你们也会这么做,你们也有穿开裆裤的时候,只是照片没留下来。<br>我还记得,年轻时我爱上一个女生,就拼命给她写情书,每次至少写3页以上。我至今不明白,一句“我爱你”三个字,怎么就能发挥写到千字以上?怎么写的,都写了什么,至今全不记得了。这个女同学没有田兄那种雅好,没保存我的片言只语;也许是读一封,撕一封,幸亏她没保存下来,否则我又会给朋友们提供喝酒的笑料,脸臊得不仅是只虾,还要找地缝钻。这个女同学后来见了我,对我说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我气死。她说:我不爱你,但我爱看你的信。<br>她一点不理解写信人的辛苦哟。<br>今天的年轻人好幸福,不用点灯熬油写情书,如今进入微信时代,谁还汗流浃背、搜索枯肠、费劲巴力地写情书呀!手指点一下,微信上就会出现一颗“红心”,一支红艳艳的“玫瑰花”,或者一个红嘟嘟的“嘴唇”,看着就令人想入非非,比文字的力量大百倍。<br>写信,已成为一种奢侈。<br>写信,已成为一种记忆。</b><br> <h1></h1><h1> 017<b> 买不起,租得起</b></h1><h3><br></h3><h3><b>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中就有住上电梯楼的。那时我太太只是羡慕,并没有把电梯楼跟自己联系在一起。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此时她尚未想到也有权利住进电梯楼,只觉得电梯楼跟她没一毛钱关系。</b></h3><h3><b>进入21世纪,电梯楼如雨后春笋,成片成片地建起来,我太太有点想法了,觉得我不缺胳膊不缺腿,应该也能住。但也只是想想。因为她知道咱们家的底细,无论财力和地位,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只好委屈自己。这真是没有法子的事。</b></h3><h3><b>我太太是个好人,她从来不为难我;不提过份要求,不让我尴尬。她知道心疼我。</b></h3><h3><b>到了近十年,不行了,外面的诱惑太大,太太有点撑不住了;尽管她是个好人,尽管她心疼我,也有属于她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呀,于是她发声了,说,我们家也该买辆小汔车,你看邻居家有辆小车出门多方便!</b></h3><h3><b>我觉得太太说得很道有,便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几万,买了一辆不到十万元的小车。从此出去会同事,吃饭,让儿子开车送去,不挤公交车了,还有面子。买一辆小车,咱还能应付,因为我爱我的太太,只要要求不太出格,我会尽量满足她,让她高兴。</b></h3><h3><b>突然有一天,太太提出要住电梯楼,把我吓了一跳。我静下心想想,倒能理解她——那电梯楼成片成片地立在那里,危危乎,巍巍乎,对太太能不构成刺激吗?我开始可怜她了——这种刺激她忍受了应该有二十年。这二十年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呀!</b></h3><h3><b>太太还说:哪怕在电梯楼里住一天,也没白活!</b></h3><h3><b>我无地自容,或说焦头烂额,对太太说:咱们离婚吧,你去嫁个大款,实现没白活的梦!</b></h3><h3><b>太太说:哪个大款肯要一个六十岁老太太?我不要大款,我要你!</b></h3><h3><b>太太有点不讲理了。我从来没见她如此反对过我的提议。</b></h3><h3><b>真是天有不测风云。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h3><h3><b>去年春天,我领太太去四川旅游,儿媳在网上给订的短租房。这种短租房据说是新形式旅店,可以做饭、洗衣。我们在成都下火车,已经天黑,预约的司机把我们一直送到短租房。在到达之前,我一直在猜测短租房的模样,到达之后,才发现这里是一片新建小区,小区内一水高楼,有七八栋。我们的住房在22楼,被褥家俱崭新,电器厨俱也都崭新。太太站在阳台上,看见满城万家灯火,一片辉惶,似银河落地,兴奋得振臂高呼:我说还是住电梯房好嘛,站得这么高,看得这么远!</b></h3><h3><b>这时我产生了一个怪念头:这么好的房子,主人为什么不住?为什么租给别人住?</b></h3><h3><b>后来我与太太到西安、开封、洛阳、连云港旅游,住的也是短租房,房址也都是小区内的电梯楼。西安的房东告诉我,他是一个医生,买了三栋小区电梯楼,都以短租房的形式,出租给旅游者。</b></h3><h3><b>他一番话提醒了我:邓小平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再带动其他人富起来。</b></h3><h3><b>我知道现在大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还没来得及带动其他人富起来;但已经有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帮助穷人了。比如这位医生,买了电梯房,租给我和太太住,实现了太太多年愿望,尽管只住了几天,也等于做了一次慈善事业。许多贪官手里有几套、几十套、上百套房,硬是闲在那里,不给你知道,也不租给你住,这就很不友好,不符合小平的遗愿。</b></h3><h3><b>我太太逢人便说:别看我买不起房,可我住过五个电梯房,你住过五个电梯房吗!</b></h3><h3><b>是啊,买不起,可以租得起呀。</b></h3><h3></h3><h3><br></h3> <h3><b>站在高层望北京,心中想念毛主席</b></h3> <h1> 018 <b>  寻找茶马古道</b></h1><h3><br></h3><h3></h3><h3><b>我孤陋寡闻,不知有“茶马古道”,糊涂到73岁,到云南旅游,始知“茶马古道”的存在。那是在大理一条街上,看到一组马帮雕像,马背上驮着货物,由马夫牵着,马昂首奋蹄,作艰难行走状。导游小姐介绍,:这是茶马古道上的马帮。</b></h3><h3><b>我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茶马古道存在于我国西南群山之中,是西南少数民旅赖以生存的商贸之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直到建国后川藏、滇藏公路建成,取代了它的地位,它才淹灭在历史中。资料显示,在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它发挥了重大作用;古道上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造就了他们不怕苦,重义气的性格,他们既是茶马古道的开辟者,也是通往域外尼泊尔、不丹、印度的探险家。</b></h3><h3><b>这番资料,引起我怀古幽思之情,我心潮澎湃,渴望立即置身茶马古道中,与它谈话交流,听它讲那过去的故事!</b></h3><h3><b>我是2015年4月来到四川雅安市的,这里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b></h3><h3><b>雅安距成都3小时车程,这是汽车需要的时间,当年马帮要走,得一天一夜。雅安产茶,又能从成都运来生活用品,从西域赶来的羌马,在此进行交易。雅安街头,已不见当年茶马交易市场,只有依城而过的大江,滔滔东流。在雅安住三日,吃两次鱼锅,味道鲜美,不能忘怀。</b></h3><h3><b>下一站是康定。康定城原本叫打剑炉,因《康定情歌》蜚声中外而易名“康定”城。康定城置于一条深谷中,两边高山耸立,须仰视才能看得见峰顶。这里是马帮从雅安出发后停留的第一大站,也是马帮的歇脚点。《康定情歌》中的李家大姐和张家大哥,两人美满的爱情, 一定是赶马帮的马夫们心中的愿望。</b></h3><h3><b>情歌中的跑马山,就在城北,高耸巍峨,我碍于体力,不能蹬山;有缆车直达山顶,我又恐高,不敢乘缆车,只能望峰兴叹,成为遗憾。</b></h3><h3><b>听当地人介绍,下一站,是新都桥镇,已经进入藏族区。去那里,要翻一座高山——折多山,4200米高。山顶空气稀薄,不宜老人上去。去不去呢?对我是个难题。我征求同去的太太的意见,他居然不含乎地说,既然来了,就没有不去的道理。我说,不要命了吗?太太说,这把老骨头,扔在茶马古道上,不正中你的意吗?太太豪气万丈,我岂有退却之理。于是包了一辆私家车,司机是个藏族大汉。</b></h3><h3><b>当年艰险曲折的古道,以被川藏公路取代,那公路也并非坦途,一座大山,需要绕几次弯,才能绕到山顶,公路飘来飘去,如彩练当空舞。我在车上,就晃得头晕,何况又不止一座大山,而是几十座,上百座。终于晃到折多山顶,推开车门,就觉心脏有些不适,下车后两退一软,差一点扑在地上。藏族司机说,回车上休息一下,这是缺氧反应。我没回车里,站了一会儿,张眼再看,周围雪山皑皑,与我同高,触手可及。天是那样清沏,太阳是那般耀眼。我和太太在山上最高点的标志碑前,拍了一张纪念照。</b></h3><h3><b>我有个癖好,旅游无论走到哪里,总爱抓一把土,一把沙,一块石子,一片枯叶,留作纪念。这绝不是明朝人张岱所说,“人无癖不可与交”,怕没有朋友。只是一种个人爱好,好玩而已。我拣了一块小石子,留在兜里。</b></h3><h3><b>驱车下山,山下即藏族的新都桥镇。镇上一条街静悄悄的,只几个藏民晒太阳,另一条街上,却是人声喧哗,一些藏民在卸车。我站在公路上往西看,公路在前方一个山崖下拐弯不见了,我想,那消失的去处,应该是当年茶马古道伸向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地方吧。</b></h3><h3><b>苦难,而又英雄的马帮先民,我向你们致敬!</b></h3><h3></h3><h3></h3><h3><br></h3> <h3><b>康定城白雾缭绕</b></h3> <h3><b>折多山,4200米高,川藏公路入藏第一高峰</b></h3> <h1> 019 <b> 儿子陪我去钓鱼</b></h1><h3><br></h3><h3></h3><h3><b>明末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张岱接着说,“我好美食,好梨园,好鼓吹,好花鸟。”这是人世间好玩的东西,属于老百姓的乐趣。我一个老师说:政治家们享受不到这种快乐。我问为何如此说?老师说,他们要板起面孔过日子,家属们不敢相互串门,怕被指控搞串联,搞小团伙,要受怀疑,甚至于掉脑袋。老师说,他们没有人间烟火,哪来人间快乐!</b></h3><h3><b>白居易有诗云:“人皆有一癖,我癖在书章”。</b></h3><h3><b>那么我的癖在哪里呢?不好意思,如果仿白居易的诗句,那便是——“我皆有一癖,我癖在钓鱼”。</b></h3><h3><b>但这癖也是不断变化的。这正应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的道理——物质是运动的。少年时,弹玻璃球,打弹弓,砸马掌;青年时打扑克赌钱,养花鸟鱼虫,吃狗肉猪血。玩得昏天黑地,常招来母亲喝斥。逮至老年,又添新毛病,钓鱼下棋;尤其好色:穿大红大紫,招遥过市,唯恐引不起路人注意。</b></h3><h3><b>我的儿子跟我不是一路,他喜好摄影。我们是志不同,不相为谋,总也唠不到一块去,所以交流很少。我那些钓鱼下棋经验,也就无法传授于他。等我寿终正寝,所有的经验也只好一起化为灰烬。这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重大损失。</b></h3><h3><b>记得十多年前,遇到一个孝子。那天我到养鱼池钓鱼,见到一个老爷子,胖头肿脸,坐在一辆轮椅上钓鱼。轮椅两个轮子下面塞着砖头,老爷子每举手甩一次竿,呼地一声,轮椅就跟着往前冲一次,如果没有砖头塞在轮子下面,轮椅会冲进池里。我为老爷子担心,就提醒他:“这么大岁数了,有危险,别出来玩了!”老爷子仿佛没听见我的话,不予理睬。不料轮椅那边坐个人,说话了:“我老爹就爱钓个鱼,只要我休息,就领他出来玩一会儿——没事的,我在保护他呢!”这人50多岁,工人打扮。说话工夫,老爷子把竿提起,呼地一声,又把鱼钩甩进水里,轮椅跟着又一冲。</b></h3><h3><b>我想,我的儿子如果改弦易辙,扔了他的破相机,陪我一块来钓鱼,该有多好。</b></h3><h3><b>由于身体原因,老伴已经一年多不许我钓鱼。这一年,我总觉得身体哪儿难受,不舒服。有天我去逛早市,半天没回家,老伴急了,来到早市,找了好久,在一个鱼摊前看见我。老伴把我领回来,对儿子说,这老头恐怕想钓鱼想疯了,就蹲着看卖鱼的,像个傻子。儿子说,老爷子想钓鱼呀,星期天我陪你去!老伴听了说,那可不行!不许他去!儿子冲我使个眼色,意思说,咱不听老太太的!</b></h3><h3><b>到了星期天,老伴见儿子要带我走,极力阻挠。这一次儿子给我当家做主,非带我去不可,在老太太一片反对声中,我们硬是冲出屋门,儿子开小车把我送到养鱼池。这里额外交待一笔——这些年网上一直主张:老人要与儿女分居,寻求自己的一片自由天地。我受此蛊惑,几次提出与儿子分居,臭小子就是不同意,说侍奉老人是儿子的责任。我因为犟他不过,才一直跟他住在一起。</b></h3><h3><b>到了养鱼池,臭小子也甩了一把竿,学着我的样儿钓起来。他哪里有那份耐心呀,其实钓鱼也是一种修练,没那份耐心,鱼是钓不上来的。钓了十几分钟,没鱼咬钩,臭小子坐不住了,就站我身边看我钓鱼,帮我摘鱼,挂饵。我说站着多累呀,你回车上歇着去。他到鱼房子找来一只高脚凳,坐在我身边,陪我钓。我每次提竿上岸,他都要检查一次鱼钩,看钓饵是否完整;又不断地给我递水,递毛巾,递吃食。受到这份款待,我心里热乎乎的——从喜欢钓鱼到变成老头,从未受过这份待遇。我想,皇帝钓鱼也无非就这么个谱儿吧。</b></h3><h3><b>我端着架子钓了两小时,儿子无怨无悔,侍候两小时。这时我忽然想起十多年前,那个坐在轮椅上钓鱼的老爷子,想到他儿子,那个侍候他钓鱼工人。</b></h3><h3><b>我有些感慨了:此一幕,彼一幕;此老头。彼老头,两个不着调的老头,两个有孝心的臭小子。</b></h3><h3><b>活此一世,有这么个儿子,复何求哉!</b></h3><h3><b>我知道,我知道,我是幸福的!</b></h3><h3><b>到家写了一副对联——</b></h3><h3><b> 上联:老爷子不务正业钓鱼成癖</b></h3><h3><b> 下联:臭小子颇有孝心奉陪到底</b></h3><h3><b> 横批:打倒老爷子</b></h3><h3><b>这副对联,我得留着,留到过年贴门上。</b></h3><h3></h3><h3></h3><h3><br></h3> <h3><b>儿子长得很帅</b></h3> <h1></h1><h3> <b> 020 我的《失乐园》</b></h3><h3><b><br></b></h3><h3></h3><h3><b>四百年前,英国诗人弥尔顿作《失乐园》,描述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而被逐出天上的乐园。</b></h3><h3><b>四百年后,我,莎四比亚——请注意,是莎“四”比亚——因感慨失去少年乐园,而作《我的失乐园》。</b></h3><h3><b>1950年,我由出生地南京,来到北方牡丹江所辖地之林口县的东街,东街2000年已开始衰败,到2018年已成一片废墟。请看上面一幅照片。</b></h3><h3></h3><h3></h3><h3><b>上世纪50年代,东街曾经是繁华的。挨着我家那段街面,有洋铁铺、镶牙馆、剃头棚、酱园子、菜籽床子、一家回民饭馆、一家汉民饭馆。汉民饭馆是我伯父开的,我家离伯父家不远,母亲禁止我去他家玩,因为伯父见到我,总要给我一个白面馒头,而母亲是不许我们接受这种赠与的。那我也能吃到白面馒头。那馒头是回民饭馆家的二小子给我的,他叫哈宝发,与我同岁。那白面馒头又白又宣,比窝头好吃多了,我几口就能吃光它。但我不这样吃,我会用手先把它拍成饼状,再用屁股使劲儿坐,坐成一个“铁饼”,再一点一点啃着吃。如果让我敝开量吃,我估计一顿能吃十几个,但这个准确的数据我始终拿不出来,因为一直没有测试的机会。</b></h3><h3><b>入冬后伯父饭馆的生意最好。街上来了许多交公粮的马车,车老板们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摘掉狗皮帽子,就吵吵八伙地喝起酒来。</b></h3><h3><b>过春节是东街最热门的时候。大家都跑出来,站大街上看踩高跷。高跷队里大老爷们儿都打扮成大姑娘小媳妇,头戴花冠,穿彩衣,扭来扭去,十分好看。我伯父尤其特殊,身背一个纸壳做的王八盖子,在高跷队里穿来穿去,做各种鬼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b></h3><h3><b>东街后面有一条河,叫乌斯浑河,听说“乌斯浑”是满语“猛狮”之意。母亲和妹妹常去河里洗衣裳。现在这河已长满荒草,没人洗衣了。</b></h3><h3></h3><h3></h3><h3><b>东街变废墟的主要原因,是它离开新崛起的县城中心大道远了,商铺饭馆沿新修的中心大道集中,把偏安一隅的东街冷落了,从而使它一年一年的衰败,及至最后全军覆没。</b></h3><h3><b>1950年来林口时我8岁,17岁初中毕业去哈尔滨上学,共有10年住在东街。离开东街已50年,想一想,50年后回去看到自己的乐园已成一片废墟,是不是想哭呀?是的,想哭!</b></h3><h3><b>我最先想到的,是去找我住过的那个老屋。可是在偌大一片瓦砾场上,没有一个参照物可供借鉴,我失望而返。回旅馆悄悄地想想,想到过去东街商铺门前有一条排水沟,第二天去找排水沟。那沟果然被我找到:</b></h3><h3></h3><h3><b>有了那沟做座标,终于找到我的老屋。居然有一堵残墙静静地站在那里——老屋翻盖过,不是原来的老样子,只是位置还对:</b></h3><h3></h3><h3><b>老屋找到了,我心里又泛起一阵阵酸楚。是感慨红唇少年,变成白发老叟了吧!在老屋前发了一阵呆,一些往事涌上心头,不去说它。</b></h3><h3><b>找到老屋,还有一些失望,空落落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起了那个职工俱乐部,那个电影院——它们是我的精神家园呀!我在职工俱乐部打乒乓球,在二楼阅览室看《大众电影》《世界文学》《旅行家》等杂志,开阔了视野,接触了世界;在电影院看了许多苏联电影,看了《上甘岭》《柳堡的故事》。</b></h3><h3><b>我匆匆来到东街西端,找不到俱乐部,也找不到电影院。但我知道它们大概的位置,就向街上一个老者询问,他把那两处指给我看。我看到俱乐部因为遭遇一场火灾,只剩下一面孤墙;电影院变成工人文化宫,后来又改作商店:</b></h3><h3></h3><h3><b>我想起俱乐部演节目时,总有一群野小子围在门口,他们没有入场票被挡在外面,收票员撵走他们,他们又聚而复来,像驱不散的苍蝇。这些野小子一直能坚持到节目接近结束,收票员撤了,他们才会进剧场看最后两三分钟的戏尾巴。我即是野小子中的一员。那两三分钟的戏尾巴,是我们坚守到演出结束的甜蜜回报。</b></h3><h3></h3><h3></h3><h3><b>我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知道这是宇宙铁的规律,一切都在变化:少年变成老头,姑娘变成老妪,黄河会改道,徽钦二帝会被捉去当俘虏……我的乐园会失去,新的乐园在崛起……</b></h3><h3><b>面对失去的乐园,有一丝感伤,怕是谁也免不掉的。</b></h3><h3><br></h3> <h3><b>老街上的水沟</b></h3> <h3><b>老屋</b></h3> <h3><b>青草丛生的乌斯浑河</b></h3> <h3><b>火灾后的职工俱乐部</b></h3> <h1> 021 <b>贵族江华</b></h1><h3><br></h3><h3></h3><h3><b>那是九十年代,单位来了一位新同志,与我年龄相仿,也与我臭味相投,我们很快结为死党,无话不谈。他叫江华。</b></h3><h3><b>相识不久,他领我去他家喝酒。他家住在道外区京剧院附近一座大杂院二楼上。大杂院是三十年代建筑物,楼房陈旧,一圈木制楼梯和走廊裸露在楼外,显得沧桑衰老。去之前,我不知道江华离婚已经半年之久。进了二楼小屋,掀开一条门帘,就是居室,那居室地上的脏乱,我从未见过——撕碎的烟卷盒、包食物用过的油纸、空罐头盒、空啤酒瓶、冰棍杆儿……我的脚一时不知往哪儿搁。他说,发什么愣呀,进来呀!我说,你几年没扫地了?他说,我是请哥哥来喝酒的,管我扫地干什么!我说,现在我想弄明白,你几年没扫地了?他没有把握地说,自打离婚,好像就没摸过笤帚。我注意到墙上挂着一个相框,半尺宽一尺长,里面镶一张照片,一个人坐太师椅上,穿官服戴官帽,一个清朝大官。</b></h3><h3><b>我坐下喝茶,江华也喝茶,抽烟。他见我盯着相片看,就解释道,这是我家老祖宗,满清时在北京做大官,要不叫孙中山革了满清的命,我现在不会住这兔子窝,也不会在这请你吃饭,起码咱得北来顺!我说,哦,你原来是个贵族,血统高贵。他说,嗨,别提了,你说我老祖宗咋这么无能,多好的江山,叫他们祸害完了!我说,我恨死你老祖宗了,他们签订了多少卖国条约!他说,这跟我没一点关系,你去恨他们吧。我同情地说,你没沾着老祖宗的光,瓜落儿一定吃了不少。他说,我倒没吃什么瓜落儿,主要是我爷爷,没少吃。</b></h3><h3><b>虽说没再提瓜落儿,但唠了几句,又回到老祖宗那里。他说,听我爷爷说,从前老祖宗是个亲王,锦衣纨绔之家,终日锦衣玉食,搁现在话说,是个贵族阶级。我故意跟他抬杠,说,你这个贵族,住在现在这种地方,也是个穷贵族,得瑟什么呀。他有些痛苦,说,我不爱听“穷贵族”这仨字,你把那个“穷”字去掉,我爱听后边两字。</b></h3><h3><b>为什么他的贵族意识如此强烈,后来我才理解。</b></h3><h3><b>他父亲是个京剧演员,专攻唱工老生,演帝王将相,员外老爷之类;每日排练、演出,迈的是四方步,端着架子,念着京白;回到家里,节奏也没变过来,仍然是四方步,端着架子,念着京白,时间一久,就成了一种习惯。江华起小受父亲熏陶,再加上他有真正贵族的血统,所以有贵族情结,也就不足为奇了。</b></h3><h3><b>时间久了,谈得多了,我知道他最欣赏或说最崇拜的三个人,是纳兰性德、莎士比亚、马克思。</b></h3><h3><b>江华说,清朝诗人纳兰性德词写得最好,他喜欢。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一套十册,就在他家桌上醒目的摆着。关于马克思,他给我说了一 些马克思的故事,比如他说:有一次马克思的女儿,拿来一张纸,让马克思写出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结果马克思写出的一句话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b></h3><h3><b>讲完,江华问我,马克思为什么喜欢这句格言?我说,那格言的意思是说:别人能达到的高度,我马克思也能达到。江华说,你答对了一半。我问,那另一半的意思是什么?江华说,马克思说我是个人,别人具有的缺点,我也有;别人犯的错误,我马克思也会犯;你想想,有没有这层意思?我想了想,点点头。江华说,连马克思都说,他也会犯错误,怎么还要把一个人捧成神呢!这不是马克思的态度。</b></h3><h3><b>江华显然不是神。比如,他在调到我们单位之前,是京剧院的京胡演员,其京胡拉得专业,自不必说。在一群票友中,大受欢迎,也就不奇怪。区文化馆有个厅,票友们常在这里聚会献艺,如果能让专业级的江华给操琴唱上一段,那是求之不得的。江华脾气也大,这些票友的水平,他都了然于心,所以碰上水平不咋地的,他常常借口去抽口烟,将人家晾在台上。</b></h3><h3><b>也有一些票友,得到他的宠爱。比如小娟,我们姑且这样称呼她——这里学的是《红楼梦》的障眼法——将真名隐去,以免招来麻烦。小娟时常抽空给江华打来电话,请他过去帮她吊嗓。江华每接到电话,犹如接到军令,跑步回家,拿了京胡,直奔小娟家。小娟在家已备好酒菜,先不着急用它,小娟要在江华琴声的伴奏下,唱它几段,直唱得浑身发热,兴致阑珊,这才算结束。二人开始用酒。不知小娟天生丽质,还是江华用心把她调教出来,只见她红唇蛮腰,眉目送情,一招一式,一蹙一颦,都那么如深宫嫔妃,活脱脱一个贵妇人范儿!</b></h3><h3><b>江华说,吊完嗓儿,我们开始喝酒;喝酒,从来不用酒杯,用烧杯。</b></h3><h3><b>我说,这里有讲究吗?</b></h3><h3><b>他说,有哇,用大杯,不能加热,酒中的甲醛对人体有害,喝肚里了;用烧杯,烫一下,把甲醛除掉,叫筛酒;你去翻翻《水浒》《红楼梦》,古人喝酒,都要筛一筛的。</b></h3><h3><b>我不愿看他那副得意相,故意扫他兴,说,筛完酒,这出戏也就演完了。</b></h3><h3><b>他并不扫兴,反而愈加得意地说:好戏还再后头呢!</b></h3><h3><b>我不解:还有什么好戏?</b></h3><h3><b>他说:接下来演“二人双双入罗帏”,这句唱词,你该懂吧!</b></h3><h3><b>我故意为难他,说:你们贵族也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b></h3><h3><b>贵族江华平和地说: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这是人的原罪——《圣经》说,每个人都是性的灾民!</b></h3><div><b> 于是,我只能无语。</b></div><h3><br></h3> <h1> 022 <b>写在枣红笔记本上的诗</b></h1><h3><br></h3><h3></h3><h3><b>一点没想到,在美篇上写了一组《一地繁花》居然有人看;写文章当然是给别人看的,然而有人喜欢,这就超出了作者的预料。</b></h3><h3><b>不仅表示喜欢,而且找上门来,这就大大超乎作者的想像。</b></h3><h3><b>这是我太太的一位女友,年轻时跟我太太一个单位。她提前征得太太同意,找上门来,求我帮她办一件事。这位女友我认识,在一起吃过饭,共同参加过一个旅游团到南方玩了几天,性格开朗,也活泼,身边总围着几个人,不时发出笑声。她是60年代大学生,谈吐不俗。太太说,老周有文化,爱逗乐子。老周,就是这位女友。</b></h3><h3><b>显然太太是知道老周为什么事找我,但不说,抿着嘴乐。我想,什么事呢?太太说,总之这件事,只有你能办;你可一定要帮忙!</b></h3><h3><b>于是,我很期待与她见面。</b></h3><h3><b>老周提出找一个好饭店,要一个包间,边吃边谈。我说不必那么破费,就到家里来,家里肃静。商议的结果,还是依了我。</b></h3><h3><b>见面这天,老周刻意把自己打扮一番。新烫过发,涂了淡淡口红,头发里飘出清雅的幽香。她与我太太年纪相仿,看上去要比我太太年轻一大截。</b></h3><h3><b>她特别强调这次见面是瞒着她家那个老头子的。也请我和太太帮她瞒着。她说我要讲的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是不想让老头子知道。</b></h3><h3><b>太太神秘地看我一眼,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快乐;那是一种即将窥视一个人秘密的快乐。我沉住气,要听她把故事讲出来;因为我知道,她做出公开自己秘密是需要勇气的。我应该给她鼓励,给她信任,而不要吓着她。</b></h3><h3><b>她说,我觉得老莎是可信任的,所以来请他帮忙;但是这个忙能不能帮上,还得由莎大哥决定,因为……我带来几首诗,能不能用,得由莎大哥决定。</b></h3><h3><b>怎么?一下子提到“诗”?我听错了吗,是诗?</b></h3><h3><b>是诗!她肯定地说。</b></h3><h3><b>说完,她从小皮包里拿出一个枣红色的硬壳笔记本,握在手里。在她讲完下面一段话之前,一直握在手里,捧在胸前。</b></h3><h3><b>她说,我结婚后没几年,爱上一个男人,那结局呢,当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结果,他也是个结了婚的人,我们分手了,从此再没见面;当年我也是个文学青年,沉湎在对那个人的想念中,很长一段时间出不来,写了几首诗。莎大哥,我不会写美篇,你帮我看看,如果行,你帮我在美篇上发表出去,行不行?</b></h3><h3><b>太太惊奇地说,老周,你行啊!你家老头子不知道吗?</b></h3><h3><b>老周说,怎么能让他知道呀!知道就坏啦!</b></h3><h3><b>我说,诗带来了吧,给我看看!</b></h3><h3><b>老周把枣红色笔记本递给我。我打开看,上里写了十几首诗。</b></h3><h3><b>我说,老周,你很有才华嘛,写得不错!</b></h3><h3><b>她来了信心,说,莎哥能挑两首,帮我发表出去吗?</b></h3><h3><b>我说,可以呀。</b></h3><h3><b>她高兴地说,太好啦!但是,得替我保密呀!</b></h3><h3><b>我选了两首,老周也同意用这两首——</b></h3><div><b><br></b></div><h3> </h3><h3><b> 《你不在的日子》</b></h3><h3></h3><h3><b> 你不在的日子,</b></h3><h3><b> 我们一样的缠绵。</b></h3><h3><b> 我从未感到孤单,</b></h3><h3><b> 艳阳高照,春光无限。</b></h3><h3><b> 阳光洒在脸上,</b></h3><h3><b> 像你给我的温暖</b></h3><h3><b> 春风吹在身上,</b></h3><h3><b> 似你的手指在轻轻游走,</b></h3><h3><b> 思念让我饱尝孤单。</b></h3><h3><b> 思念,也是一种甜……</b></h3><h3></h3><h3><b> 你不在的日子,</b></h3><h3><b> 我们一样的缠绵。</b></h3><h3><b> 我为你化作深海中一条鱼,</b></h3><h3><b> 你是深海的水呀,</b></h3><h3><b> 你卷起的巨浪,</b></h3><h3><b> 已经把我掀翻!</b></h3><h3></h3><h3><b> 你不在的日子,</b></h3><h3><b> 我们一样的缠绵。</b></h3><h3><b> 你从远方而来,</b></h3><h3><b> 不惧千难万险。</b></h3><h3><b> 你寻我,我寻你,</b></h3><h3><b> 已经一千年。</b></h3><h3><b> 默默的真爱,</b></h3><h3><b> 苦涩的期待。</b></h3><h3> <b>难道你不曾看见?</b></h3><h3><b> 难道你未曾听见?</b></h3><h3><b> 那一千只鼓擂响的仪仗队啊,</b></h3><h3><b> 我是花轿中的美丽新娘!</b></h3><h3><b><br></b></h3><h3></h3><h3></h3><h3><b> 《如果》</b></h3><h3><b>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b></h3><h3><b> 我会选择在月圆,</b></h3><h3><b> 让人生多一次圆满。</b></h3><h3></h3><h3><b> 如果我能选择,</b></h3><h3><b> 孩提时就与你相伴,</b></h3><h3><b> 不会离开你,另选婿男。</b></h3><h3></h3><h3><b>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b></h3><h3><b> 我会陪你去看大山,</b></h3><h3><b> 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b></h3><h3></h3><h3><b>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b></h3><h3><b> 我想陪你去看草原,</b></h3><h3><b> 白云蓝天碧草青青,</b></h3><h3><b> 马儿奔跑蝶儿翩翩。</b></h3><h3><b> </b></h3><h3><b> 圣经说:每个人都是性的灾民。看来老周不幸得很,她也在劫难逃。</b></h3><h3><br></h3> <h1> 023 <b> 回眸</b></h1><h3>  </h3><h3><b>《回眸》这首诗,是我2018年冬天写的,准备回故乡与初中同学聚会时朗诵。我对自己写过的所谓“诗”,年轻时曾记在一个本子上,与其它一些资料装在一个面袋里,满满一袋子,存在吊铺上。最近我去找那面口袋,它居然不见了。太太经常翻吊铺,我想一定是她给搞丢了;她不承认,我只有惋惜,另外是生气。当然,生气也无济于事了。</b></h3><h3><b>记得几年前,也是回故乡,见了初中同学,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那诗读完也就算了,原稿并没保存。一年后,同学张国义与我谈起此诗,并饶有兴致地背出几句,我很感动。不久国义将原稿用手机拍了照,传给我,我把它抄到笔记本上,生怕它丢了。那诗是这样写的:</b></h3><h3><b><br></b></h3><h3><b><br></b></h3><h3><b> 我们怎么都变成老头老太太?</b></h3><h3><b> 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b></h3><h3><b> 好吃的,吃了,</b></h3><h3><b> 好穿的,穿了,</b></h3><h3><b> 该遭的罪,</b><b style="color: inherit;">遭了,</b></h3><h3><b style="color: inherit;"> 该享的福,享了 </b></h3><h3><b style="color: inherit;"> 该挨的骂,挨了,</b></h3><h3><b style="color: inherit;"> 想爱的人,爱了……</b></h3><h3><b> 还有什么不满意?</b></h3><h3><b> 还有什么想不不通?</b></h3><h3><b> 终点站到了,就该下车!</b></h3><h3><b> 整一整衣裳,擦一擦鞋,</b></h3><h3><b> 从容下车,如将军凯旋归来。</b></h3><h3><b> 阿Q都知道,</b></h3><h3><b>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b></h3><div><b><br></b></div><div><b> 一只蝴蝶变成蛹,由蛹又成蝶</b></div><div><b> 这是大自然铁的法则。</b></div><div><b> 蛹儿挂树上,</b></div><div><b>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b></div><div><b> 糨依然做着甜甜的梦——</b></div><div><b> 梦着春的到来</b></div><div><b><br></b></div><div><b> 我没有眼泪,没有悲哀,</b></div><div><b> 看哪,在苦于年后某个春天,</b></div><div><b> 在晨光里飞着无数只美丽蝴蝶</b></div><div><b> 它们飞啊唱啊,唱啊飞啊,</b></div><div><b> 那就是林口中学</b></div><div><b> 25班的少女少男!</b></div><div><b> (2009年7月27日)</b></div><div><b><br></b></div><h3><b> </b></h3><h3><b> 这一回,我把新写的《回眸》放进《美篇》里,一时不会丢了吧。人老了,忽然变得珍惜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那么大剌忽嗤了,这或者就是珍惜生命的表现吧。</b></h3><h3><b><br></b></h3><h3></h3><h1><b> 《回眸》</b></h1><h3><b> ——为初中同学聚会作</b></h3><div><b><br></b></div><h3></h3><h3><b> 我也曾经年轻,有过自己的青春</b></h3><h3><b> 总觉得没荒唐够,突然老态龙钟</b></h3><div><b style="color: inherit;">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b><br></div><h3><b> 凝眸回望,</b></h3><h3><b> 一地繁花</b></h3><h3><b> 一天锦云</b></h3><div><b><br></b></div><h3></h3><h3><b> 生在长江岸,迁至前刁翎</b></h3><h3><b> 前刁翎曾是土匪窝</b></h3><h3><b> 淘金汉提着二斤猪肉屯中走</b></h3><h3><b> 总有馋嘴的娘儿们</b></h3><h3><b> 倏地打开门,把他拽进屋</b></h3><h3><b> 给他炖肉喝酒,陪他同炕共枕</b></h3><div><b><br></b></div><h3></h3><h3><b> 忘不了上中学的路上</b></h3><h3><b> 长长的土堤,河水清清</b></h3><h3><b> 那个穿花布衫的女孩</b></h3><h3><b> 辫子摇来摇去,摇得我心儿怦怦</b></h3><h3><b> 中学时代曾有一个梦想</b></h3><h3><b> 带一个姑娘去全国旅行</b></h3><h3><b> 扒上一列货车,藏在苫布之中</b></h3><h3><b> 渴了喝一口雨水,</b></h3><h3><b> 饿了啃一口烧饼</b></h3><h3><b> 去雅鲁藏布江看大峡谷</b></h3><h3><b> 去西藏高原看布达拉宫</b></h3><h3><b> 穿越克拉玛依大沙漠</b></h3><h3><b> 到新疆看坎井</b></h3><h3><b> 可惜同行的姑娘一直没找到</b></h3><h3><b> 全国旅行计划,终成泡影</b></h3><div><b><br></b></div><h3></h3><h3><b> 有一天,上帝说:臭小子</b></h3><h3><b> 你该找个姑娘,到了成亲的年龄</b></h3><h3><b> 我说老爷子,您甭费心</b></h3><h3><b> 这事我早已无师自通</b></h3><h3><b> 结果,一个傻姑娘被我迷惑</b></h3><h3><b> 乐颠颠地跟我回到前刁翎</b></h3><h3><b> 母亲很满意</b></h3><h3><b> 父亲也高兴</b></h3><h3><b> 敲起锣儿打起鼓。日子过起来</b></h3><h3><b> 社会主义路上大步向前进</b></h3><div><b><br></b></div><h3></h3><h3><b> 我也曾坠入情网,<br> 幽会在白杨树下的灌木丛,<br> 缠缠绵绵,拥抱接吻,<br> 听秋风飒飒,看皓月当空,<br> 忘不了两人披一件雨衣避雨,<br> 体验到她的体温,<br> “我们的房子漏雨啦!”<br> 至今耳边响着她的惊呼声;<br> 还有那葡萄酒,中秋月饼,<br> 那启普发生器,<br> 吐出蓝荧荧的豆大火焰,<br> 照亮她美丽的眼睛。<br> 秋末,她突然消失,<br> 消失得无影无踪。<br> <br> 如今不知姥姥是否还记得这一切,<br> 青春期每一次情感的颤栗投入,<br> 如果已忘得干干净净,<br> 又怎能叫作“真诚人生“?<br> 光阴如梭,好友已相继谢世,</b><br><b> 再没有请我喝茶的电话铃声。<br> 我终日无语,思绪纷纷。<br> 归来吧,那高高的白杨树下喃喃细语,<br> 归来呀,那轻柔地抚摸,热烈地亲吻!<br> <br> 向前看,路已尽,<br> 往回看,一地繁花,满天云锦。<br> 我知道,一地繁花会结成一片果实<br> 我知道,一片果实落在地上,<br> 会长出一地繁花似锦。<br> 世界如此往复,<br> 世界时时更新,<br> 我爱我的一生,<br> 包换失望、失败、痛苦、<br> 以及曾经赐与我幸福的人<br> 我呀,请永远记住——我,爱你们!<br></b></h3><h3><b><br></b></h3><h3><b><br></b></h3><h3></h3><h3><b> 2019,2,18 哈尔滨 </b></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1> <b>  后 记</b><br><br><b>《一地繁花——冬日回忆笔记》写完了,二十三篇小文,用了40天。要感谢我的好友鲁戈,是他把我引进《美篇》这个奇妙的平台。没有鲁戈的引领,绝对没有《一地繁花》的出生。<br>写这组《繁花》,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原则,即专写轻松之事,那些失败与痛苦的记忆,不去惹它。所以写轻松的事,心态就放松,就愉快,常常写着写着,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些笑,是岁月赠给我的瑰宝,应当好好珍藏它。写成小文,就是一种珍藏。<br>当然,我亦有失败与痛苦,有自己的心路历程。比如在我70岁那年,一个曾经的兄弟,送我一顶“业余文学爱好者”的帽子。自然要感谢他的馈赠,没有“业余文学爱好者”这顶桂冠,没有这种嘉奖与鼓励,我后来不会去写小说《老哈尔滨的故事》、《曾经养活我的大院》、以及话剧本《沟子沿花园小区的故事》。<br>这22篇小文,我的朋友——黑龙江日报高级记者王文兄建议出个集子。幸运的是,《美篇》这个平台就能满足这个愿望,它能让我编辑成书,而且不收书号钱——这是最重要的,不收钱——对平民阶层来说,是何其重要乃尔!<br>感谢《美篇》提供如此美妙的平台!谢谢!l</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