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课题引领 寻求教学突破——中山市2018年度广东省校园足球专项课题迎来开题

Flying

<h1>  2019年1月11号下午,中山市的四个在2018年度立项的广东省校园足球教科研专项课题,在中山市华侨中学1号报告厅迎来开题。课题的四位主持人刘勇、李涛、温刘军、蒋建强,分别对各自的研究主题进行了陈述和答辩。广东省体育学科专家、教授及名教师肖建忠、张细谦、陈立农、王世勋、杨建民和周明真等人,作为评审专家莅临指导。广东省王世勋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广东省杨建民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以及中山市的部分体育学科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h1> <h1>  会议由中山市体育学科兼职教研员、中山市第一中学李涛老师主持,全过程分为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课题陈述与答辩,陈述之前会议推选了张细谦教授作为评审组组长。开题过程采用了轮流答辩的形式,一个项目陈述完之后,评审组会立即对陈述内容进行现场质疑。</h1> <h1>  第一位报告的是中山市华侨中学刘勇老师,刘老师本次的研究题目为《基于核心素养下校园足球“2+2”课内外联动机制行动研究》,为做好这次开题,刘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同时对课题内容的阐述也比较详细,专家们对刘老师的选题非常肯定,但同时也指出,开题报告中对“2+2”的概念交代不是特别清楚,建议做出完善,还要对实验因素控制进一步明确,对研究方法的描述也要进一步规范化。</h1> <h1>  第二位是中山一中的李涛老师,李老师立项的题目是《情境法在高中足球模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专家组对李老师的课件范式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其为开题课件制作的范本,肯定了该课题在最新课标实施中的意义。但对于情境的具体界定问题,专家们也提出了的质疑,不过,李老师坚持最新课标中倡导的运用比赛与对抗的情境理解,问答中,双方对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理念展开了辩论,一改往日课题开题中讲人情、顾面子的局面,充分体现了体育人真抓实干的作风,为基础教育体育学科的学术碰撞做出了榜样。</h1> <h1>  第三位是东区朗晴小学的温刘军老师,温老师此次立项的题目为《区域校园足球“草根联赛”模式探索》,该课题对于破解当前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竞赛机制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对于小学生足球技能的挖掘具有参考意义,为有足球天分的孩子能够进入到更高一级联赛,起到了孵化和助推作用。不过针对这个较大的命题,专家组建议温老师能够缩小范围,“小题大做”,使其成为更具推广价值的足球联赛模式。</h1> <h1>  最后一位是中山特校的蒋建强老师,蒋老师立项的题目是《融合教育背景下中山市校园特奥足球发展路径研究》,对于这个特殊教育领域课题,专家组对个人的困惑也提出了一些疑问,蒋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领悟力,为各位专家一一作出了解答,使专家组消除了顾虑,听完蒋老师的讲解后,专家们对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过多,也建议蒋老师能够缩小研究量,确保核心项目做好做精。</h1> <h1>  从第一个环节的专家质疑情况来看,本次中山市立项的四个课题,都存在对核心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内容过多、过杂的问题。概念的模糊必然导致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整个研究过程重点不够突出,进而影响课题质量,这一问题的提出也为日后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参照案例。</h1> <h1>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肖建忠教授带来的课题开展与实施讲座,肖教授首先对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作出了强调,并以此为前提,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了讲解。用问答的形式,回应了以下问题,课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别人是怎么研究的?怎么去研究?有没有能力做好研究?用基层体育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做课题时我们应该如何选题,如何综述,怎么确定目标内容,如何选择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的保障问题等,通过肖教授的讲解,消除了听众对课题的误解与偏见,使大家对课题与论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开拓了很多老师的思维局限性,起到了引领和鼓舞的效果。<br> 会后李涛老师也号召大家,能在工作中建立课题思维,同时感谢各位专家的犀利点评,对今天在报告中看到的观点碰撞与学术争论给予了高度赞同,希望在座的听众能有敢于较劲的魄力和勇气,使自己在挑战和挫折中得到历练。</h1>

课题

开题

研究

中山市

老师

足球

校园

立项

李涛

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