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上篇——【梅芙拉纳博物馆】 </b></h1><h1><b>梅芙拉纳博物馆前身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旋转苦行僧侣修行的场所,如今成为穆斯林的一所圣殿,。因为创始人梅芙拉纳就葬在里面,每年至少150万人造访此地。</b></h1> <h1><b> 博物馆外观十分显眼,远远就可以见到笛子般的尖塔,以及塔身所覆盖的蓝绿色磁砖。</b></h1> <h1><b>梅芙拉纳博物馆的中庭两侧分成两个主要展区,一边是梅芙拉纳的陵墓及伊斯兰圣器,另一边则展出旋转僧侣的苦行生活</b></h1> <h1><b>梅夫拉纳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思想家、圣人。导游说他相当于中国的孔子。梅夫拉纳创建了以旋转舞祈祷而知名的苏菲教派。</b></h1> <h1><b> 梅夫拉纳博物馆里安放有他的石棺和伊斯兰教的圣物,因此成为穆斯林的圣殿。</b></h1> <h1><b>展厅里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棺,最大的那座是梅芙拉纳(可惜我没有采集到图像),石棺上缠著巨大头巾,象征其无上的精神权。</b></h1><h1><b>我们参观时,有人说对死者画像或棺材拍照会不吉利。有心拍摄展区图景的我不敢犯忌,也就在展厅冒险拍了唯一的一张。</b></h1> <h1><b>展厅里存放有很多石棺,每一付石棺端头放有一顶帽子,帽子颜色显示穆斯林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白色为普通者,绿色为高贵者。而帽子缠的头巾,圈数越多则死者地位越高。<br></b><b> </b></h1> <h1><b>穆斯林的坟墓一般都有前后两个石碑,若前头的石碑上是一顶帽子,则墓葬的是男人;如是一朵花,则墓葬的是女人。</b></h1><h1><b>石碑上的文字为介绍和悼念死者。</b></h1> <h1><b> 进入博物馆区,中庭的水池过去供苦行僧侣净身,今天也可让前来朝圣的信徒使用。</b></h1> <h3><b>梅芙拉纳认为,万物时刻都在旋转,人构成的分子与宇宙、行星一同旋转。人的出生到死去就是一个循环。他创造的“托钵僧旋转舞”,意在通过旋转与神沟通,从而完成自身修行和感染他人修行。</b></h3><h3><b> 舞者眼睁开,但不能聚焦,不停地旋转,直到头晕脑胀,其感到半昏迷状态就是与神最接近的时候。</b></h3><h3><b> 要成为好的舞者或修行者,其精神信仰必须是绝对忠诚的,不然否则很难达到“与神对话”的追求境界。</b></h3> <h1><b> 托钵僧旋转舞只有男人才可跳,舞者身穿白袍,戴黑帽,伴随着音乐张开双臂不停地旋转,右手向上,以接受神的赐福和能量。头靠右侧,表示完全无我地接受神的安排。左手向下,表示将神赐能量传给大地及其人民。</b></h1> <h1><b> 这一显然是历经久远的纸张及其文字,显然是价值很高的圣物。遗憾没有翻译中文介绍来龙去脉。</b></h1> <h1><b> 院子里有17间,各带有一个小型圆顶和烟囱,为苏丹1584年修建的,作为信徒们修行之所,现为陈列室。</b></h1> <h1><b>纵向是当年低矮狭小的修行室,现在分类陈列有僧人修行的物品。</b></h1> <h1><b>斗胆感言:苦行僧的修行室虽然低矮狭窄,但放在数百年以前,联想我国僧人蜗居洞穴、素食辟谷的修行环境,如果不是现代办展严重超越时空和脱离实际,如此这般的配置和场景,似还够谈不上清’‘苦‘’’。</b></h1> <h1><b>陈列室里陈列了僧侣们的服饰、仪式进行所演奏的乐器、僧侣配戴的念珠、法器等。</b></h1> <h1><b>僧侣们举行仪式、跳旋转舞时使用的乐器。</b></h1> <h1><b> 下篇——【土耳其国父纪念馆】 <br></b><b> 土耳其国父纪念馆位于首都安卡拉市。为了纪念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凯末尔而建。纪念馆是一座茶色石建筑物,内殿有一个黑色大理石墓碑,显得庄重肃穆。</b></h1> <h1><b> 我们旅游团队参观之日为11月14日,离凯末尔的忌日没过几天。这让我们恰恰有机会看到了土耳其国民到参观和瞻仰国家精神领袖的、令人震撼的盛况。</b></h1><h1><b> 据说,每年到了凯末尔逝世周年的日子,土耳其人开始为期一段时间的纪念、瞻仰等活动。而今年,恰恰是凯末尔逝世整整80周年,非同一般年份。</b></h1> <h3></h3><h1><b>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 (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生于萨洛尼卡(今希腊境内)。</b></h1><h1><b>图为宽阔的凯末尔纪念馆广场。</b></h1> <h1><b>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 (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生于萨洛尼卡(今希腊境内)</b></h1> <h1><b>他于1915率部粉碎了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的进攻而升任军长,并成为土耳其人崇拜的英雄和偶像。次年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称号并名扬欧洲。</b></h1> <h1><b>凯末尔纪念堂的布局是:<br></b><b>地上层的大厅为陵墓瞻仰区,需要拾级而上,现场可以拍照。我们遇到的场面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从左大门缓缓地进入,再从右边大门出来。<br></b><b>地下层为凯末尔生平事迹展示区,包括图片、文字、实物、音像等,不许拍照。</b></h1> <h1><b>国父纪念馆前引向很远的宽阔大道。</b></h1> <h1><b> 据对凯末尔的生平介绍,我感觉土耳其人民的崇拜应该不是盲从。他毕生投入土耳其的独立解放事业,带领推翻了封建帝制,缔造了真正开放民主的共和制度,放弃个人集权,这为国家的实际而不是口头上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b></h1><h3></h3> <h1><b>你看你看,尊崇国家精神领袖从幼儿抓起。</b></h1> <h1><b>瞻仰队伍里,活泼、热情的土耳其小学生,面对我们的镜头很是友善、兴奋。</b></h1> <h1><b>仪式感很强的换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围观。</b></h1> <h1><b>入馆须经过安检。</b></h1> <h1><b> <br></b><b>土耳其两馆——国父纪念馆、梅芙拉纳博物馆参观感触:<br></b><b>土耳其很重视民族的历史的传承,尊崇其历史上的伟人,包括精神圣人和建国立制的伟人。<br></b><b>我们中华民族对于自身的历史定论存在“大拆大建”。在信仰问题上,存有在推崇和推翻之间“翻烧饼”,而且从来就是“现今理念最优越”,“现今赞歌最响亮”,国人的精神参照物频繁地变换反复。这方面土耳其似无摆动。</b><b><br></b><b>以上旅游参观于2018年11月,本人以华为手机随拍记录,于2019年1月汇编图文美篇。</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