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和使命 诗和远方——黔东南支教半年记

啊本

<h3>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之间支教生活已过半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七匹狼”支教团队于2018年8月25日来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从最初的种种不适到如今的完全融入花去了将近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现将半年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以便与关心我的人共同分享,这也是对自己半年来的一个交代。</h3> <h3>  州民高是黔东南州唯一一所州属高中,级别很高。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教育教学水平在凯里市位于第二名,学生素质很好(这里录取的学生来自黔东南16个县以及凯里市的优秀学生,总分800分的中考分数要达到600多分),教师水平也较高,有两个正高级,五个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有好几个。学生有2000多人,专职教师130多人,教师编制很紧,教师的年龄结构不是很合理,老教师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h3> <h3>  由于杭黔生使我们与这所学校结缘。学校从2017年开始面向杭州市对口帮扶的80个贫困村招收100名学生组成“杭黔”扶智班。所以杭州市教育局从2017年开始派遣老师来这里支教,2017年派了3名教师,2018年派了我们7位男教师,我们戏称是“七匹狼”支教团队。</h3> <h3>半年下来主要的感悟和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h3><h3><br></h3> <h3>  1.领导关怀和同事关心。这里与家乡虽然相隔千里,但经常会有家乡的领导和同事来看望我们,使我们倍感温暖。</h3><h3><br></h3><h3> 8月25日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的程黎瑶处长和杨明处长陪同我们来到贵州。</h3><h3><br></h3> <h3>  8月26日杭州来黔东南州挂职的组织部长陈豫林来学校来看望我们。</h3> <h3>  9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韩平副厅长一行赴州民族高级中学调研暨慰问支教教师。</h3> <h3>  10月12日我校管社平副局长兼校长和郑红良科长一行来校看望我们。</h3> <h3>  10月26日杭州民盟的领导在黔东南民盟领导的陪同下来学校看望在学校支教的两位民盟成员及其它支教教师。</h3> <h3>  11月7日杭九中的许校长和办公室任主任来学校看望了我们。</h3> <h3>  11月9日我校的吴利平副校长和浙大附中的周副校长来学校看望了我们。</h3> <h3>  11月12日杭州市教育局副处长蒋锋和在台江县挂职副县长的司文朋在州教工委书记吴作钊同志的陪同下到州民高开展教育扶贫交流活动及指导工作。</h3> <h3>  12月18日我校的洪伟民副校长和胡群贤主任带领毛新华、方佳波、郑淑燕、王云几位同事专程从剑河过来看我们。</h3> <h3>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h3> <h3>  在贵阳工作的汾口中学第一届毕业生余朝华听闻我来贵州,专程从贵阳来看我。淳中的第一届毕业生邵静涛在剑河医院扶贫,也特地从剑河赶来,还有在剑河四中支教的余绍剑老师。高中同学王新兰来贵州疗休养也到学校来看望我……真心感谢!</h3> <h3>  我们“七匹狼”支教团队的同事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半年来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h3> <h3>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脱贫。因此,自上而下都高度重视。临行前杭州市教育局专门召开了援疆援黔教师动员会,会上市教育局边处长强调了支教活动的重要性,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工作,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做一点贡献。韩厅长9月6日来看望我们时向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点要珍惜支教的机会。第二点要精心教育教学,我们代表的是浙江的教育杭州的教育,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州民高的老师对支教老师会有很深的期待,因此要比原来的学校更加努力,一定要做到精准教学。第三点要传播先进的理念。浙江本身教师编制也很紧,派出教师也很难。所以要放大支教老师的作用。支教教师不仅仅是上几节课,而是应该将浙江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过来,来影响这里的老师,使这里的教师得到一定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培训一批优秀的带不走的当地教师。</h3> <h3>  我们“七匹狼”支教团队按照边处长和韩厅长的嘱托认真工作。</h3> <h3>  本学期我在州民高任教高一两个班级和高二两个文科班。在这里我发扬淳中精神,认真备课,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从高一学生入校的第一堂课开始就悉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和课后作业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自觉遵守。</h3> <h3>  利用好合作学习小组。开学之初学校花了大力气在高一各班宣讲了合作学习的相关事宜,各班也按学校要求分好了学习小组。那我就顺势而为,让学习小组动起来、活起来,而不是成为一种摆设。为此我在高一年级的两个班开展了合作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并制订了相关的考评制度和奖励制度。考评从课堂、作业、考试三个方面进行,并进行量化,一个月下来汇总一次,并对各小组进行排名,对获得第一名的小组进行表彰,并给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颁发一份小礼物以激发同学们的斗志。奖品不在多,在的是一份心意,一份鼓励。两个班的同学上课都很投入,对老师也很认同,在每次考试中成绩都领先。</h3> <h3>  高一学生新进民高会有诸多不适应。比如同学关系、食堂饮食、睡眠、寝室环境、学习方法、教学节奏、老师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这样可以尽快让学生融入到州民高这个大团体中,更快的认同这所学校,认同班级,认同老师,认同同学。作为任课教师的我常与学生交流。每个月考完之后同学都要进行反思,并作为一项作业上交,我会为每一位同学写上评语,为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打气加油。有时在走廊、在办公室与他们单独交流,尤其是对班上的几位杭黔生。总之就是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让他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对未来充满憧憬。</h3> <h3>  由于第一次月考成绩突出,所以年级组邀请我在高一任课教师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h3> <h3>  在生物课的教学上服从学校和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会议,主动中肯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刻展现淳中老师的风范,为年轻老师做好示范和指导。9月13日在生物组教研会议上做了《浙江新高考和淳安中学教学经验介绍》讲座。11月1日在录播教室开设了一堂示范课《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听课的老师除了本校的生物老师外还有剑河二中和剑河民高的老师。本堂围绕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的,给听课老师带去了不一样的感觉。课后研讨时就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课堂教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h3> <h3>  12月24日下午在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开展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做了题为《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的讲座。我从对班主任的认识、对班集体建设的认识、如何管理好班级、班会活动案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享了我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生涯的一些感悟和一些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h3> <h3>  11月29日跟随龙安焕名校长乡村工作室团队去翠里中学举行工作室挂牌仪式。翠里中学是一所从江大山里的初中,从从江县城开车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路曲折,有些地方车子很难走。贵州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农村的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所以普九教育工作有一定难度。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体会了偏远山区人们生活的不易,走出大山的不易。</h3> <h3>  2019年1月21日应黄平县教育局和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去黄平县开设一堂体现新课标新高考的示范课。</h3> <h3>  3.感受了国家的力量和黔东南的发展。“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对贵州的描述。在我们家乡人的眼中贵州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因为之前经常会有云南贵州的女孩跑到我们那边去找人家。这几年这一现象已不存在,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这半年让我感觉到4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全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黔东南州经济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基本实现了脱贫。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让黔东南州的山山水水永远美丽。正因为贵州“地无三里平”才得以使贵州的原始村寨、贵州的山水美景、贵州的民族文化得以保留。目前贵州的高速网络非常发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打通了大山的阻隔。</h3> <h3>  4.收获了诗和远方。“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美,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留恋变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我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这是汪国真《我喜欢出发》这首诗中所写的,这也是我的心声。</h3> <h3>  这半年来感受了大美黔东南的山山水水。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神秘的从江岜沙苗寨。清水江畔民国时期有“小上海”之称的下司古镇。原汁原味普普通通的舟溪苗寨。丹寨东湖畔万达小镇。黔东南第一高峰雷公山。清水江畔的台江施洞镇。舞阳河畔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镇远古镇。青山环绕古朴幽静吊脚楼依山的岜扒侗寨。素有“诗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的小黄侗寨。用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换花草”的草药来平衡胎儿性别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几近为零而名扬海外的占里侗寨。因琵琶歌而扬名的榕江三宝侗寨。践行“老人护村,古木佑寨”传统观念历尽沧桑的大利侗寨。</h3> <h3>  坐落在巴拉河上游离凯里市不远的南花苗寨。依青山傍碧水2008年奥运之火的传递点朗德上寨。深隐大山深处的翠里瑶族壮族乡的高华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的黎平翘街。锦屏县西南边沿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的“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隆里古城。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2018年春晚西南分会场的肇兴侗寨。</h3> <h3>  凯里市民周末登山好去处-小高山,也是在这里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美轮美奂的雾凇……</h3> <h3>  了解了黔东南的饮食文化。“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这是对贵州饮食文化的一种写照。贵州人爱吃酸的、辣的,也很爱喝酒,而且喜欢喝白酒。州民高的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饭店,而且生意兴隆。晚饭时间走在大街上,路过餐饮店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酸味、烧烤味。这里的人爱吃火锅,火锅是主打菜,火锅内要放酸汤,酸汤红红的,一看就辣。其实那红红的是西红柿,酸味是西红柿发酵而成的。</h3> <h3>  常见的锅底有牛肉、羊肉、鹅肉、鸡肉、狗肉。再配上一些附菜,如豆腐、海带、金针菇、豆芽、土豆、青菜等。一个火锅,再喝点小酒,这就是生活,慢节奏的生活。这里的快餐主要是粉条,有扁粉,有圆粉。有肉末粉、红烧肉、牛肉粉、羊肉粉。有汤粉、炒粉。价格也不高,一般为7元一份。烧粉很简单,只要放到开水里泡一下就捞起来,然后放上调料即可。这里常用的一种调料就是鱼腥草根,这里叫折耳根,有一股浓浓的腥味。估计外地人不太吃的习惯,其实它是一味很好的中药。还有薄荷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来的植物。</h3> <h3>  领略了这里的酒文化—高山流水。</h3> <h3>  感受到了黔东南人的热情好客。国庆长假在榕江三宝侗寨游玩,我向门口旅游咨询处的一工作人员咨询线路,她主动邀请我去她家吃饭。在路边等车时,在路边卖瓜的三姐妹看我很久没有等到车,就主动用电瓶车带我去车站。下雪天爬小高山路滑的地方有人会主动搀扶我们。民高的老师会热情的请我们吃饭喝酒……</h3> <h3>  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景,遇到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人这一生会遇见不同的人,有的人成了朋友,有的人成了过客,有的人能陪一生,有的人只能陪一程。不管是并肩前行,还是陌路殊途,遇见了就是缘分,相处过就是福分。路过的永远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且行且珍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