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会呼吸的肺(大班)

蝴蝶老师

<h3>一、实验目标:</h3><h3>1. 通过动手制作关于人体呼吸的模型,体验制作呼吸模型的快乐。</h3><h3>2. 通过操作模型,感知人体呼吸时胸腔肺部及横膈膜的变化,了解身体的神奇。</h3> <h3>二、实验准备:</h3><h3>1. 物质准备:一个饮料瓶;一个大气球和两个小气球;一支吸管;一个T形或Y形三通软管接头;一把剪刀;几根橡皮筋;一块纸黏土;一卷胶带</h3><h3>2. 经验准备:感受过呼吸时胸腔的起伏</h3> <h3>三、实验步骤:</h3><h3>1. 将饮料瓶的底端剪掉,在瓶盖上扎一个吸管粗细的孔。</h3> <h3>2. 将两个小气球分别套在三通底端,用胶带缠紧,防止漏气。</h3> <h3>3. 将三通接头的顶端与吸管连接,用纸黏土封口防止漏气。</h3> <h3>4. 将吸管穿过瓶盖上的孔,拧紧瓶盖,用纸黏土封口,防止漏气。</h3> <h3>5. 将大气球颈部打结,剪掉顶部套在饮料瓶下半部用皮筋缠紧,胶带封口防止漏气。</h3> <h3>6.用手捏住大气球的结点,小心地拉扯,观察瓶中的小气球有什么变化?</h3> <h3>四、实验原理:</h3><h3>1. 核心概念:横膈膜能帮助肺呼吸</h3><h3>2. 现象解释:横膈膜的一张一弛,能够帮助肺吸入呼出气体。</h3><h3><br></h3><h3>五、教师活动区指导</h3><h3>1.实验(情景)脚本:</h3><h3>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呼吸的小模型。</h3><h3>2)引发猜想:请你猜一猜向下拉动打气球时,里面的小气球会有什么变化? </h3><h3>3)激发探究:为什么我们拉动大气球时,瓶内的小气球会鼓起来?放松时小气球恢复原样?</h3><h3>4)总结提升:向下拉动大气球空气进入小气球变鼓,放松大气球时,空气被排出小气球就恢复原样啦。人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氧气吸进体内,再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h3><h3>5)延伸提问:如果把里面的两个小气球换成塑料袋,我们向下拉动大气球时,塑料袋会不会有变化呢?</h3><h3><br></h3><h3>温馨小贴士:</h3><h3>1)在试验的制作中教师应先帮幼儿减掉瓶底并在瓶盖上打好孔,以免发生安全问题。</h3><h3>2)三通接头可用吸管自己制作,或瓶内只用一个气球,也可将瓶内放一个气球作为延伸活动,放在科学区供幼儿继续探究。</h3><h3>3)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准备多种材料(不同大小的瓶子、气球、塑料袋等)放在科学区供幼儿继续探究。</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 水碓北里幼儿园</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 王怡</h3>

气球

吸管

呼吸

漏气

瓶盖

横膈膜

三通

实验

饮料瓶

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