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小学“走进甘国宝故居一一历史古村之旅”研学旅行

清色莲华

<h3>  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代名将甘国宝的历史,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月11日,甘棠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目的地是历史古村一一甘国宝故居小梨洋村。上午参观甘氏宗词、甘国宝故居、魁星阁等地方,下午按排学习自创节目表演、游戏、抽奖等来丰富此次的研学旅行。</h3><h3> </h3> <h3> 第一站甘氏宗祠:甘氏宗祠位于村西,堂名“继述堂”,面积约300平方米,五世支祖甘朝主公由坂兜村迁至小梨洋开墓后所建。该祠堂分上下廊两部分,上廊为祠堂主体,下廊原设有戏台,后历经改建,已不见原貌。曾经作为小梨洋小学,村委会等。现已修复原貌,堂上供奉小梨洋历代宗先牌位,作为甘氏宗亲祭祖、会亲等活动。</h3> <h3>  第二站甘国宝故居:甘老师给大家讲解历史人物甘国宝的传奇一生。甘国宝 字继赵,号和庵,祖居屏南小梨洋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于屏南县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迁居古田县长岭村。雍正四年(1726年),复迁福州文儒坊。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为清代名将。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甘国宝公余雅好文墨,擅绘山水画,尤工手指画虎。其“指虎”形态各异,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画幅常署“指头生活”,其作品被人珍藏至今。</h3> <h3>  楼上正厅挂着“会魁”牌匾,是甘国宝金榜题名中武进士,时任福建巡抚赵國麟为其立“会魁”牌匾,以旌表和庆贺。乾隆皇帝赐御书“福”字,以旌表甘国宝的功绩。</h3> <h3>  甘老师给学生讲解甘国宝历代世系</h3> <h3>  甘老师还介绍甘国宝故居对面两座山 一一笔帽峰和高山峰,像一顶官帽,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能目睹山的外貌,有点遗憾!</h3> <h3>  第三站魁星阁:魁星阁俗称“甘国宝读书楼”。位于村尾,作为小梨洋村民水亭,四周有名木古树环绕。该亭面积200平方米,三层土木结构,顶端宝塔形于开墓时修建,相传甘国宝幼时生性顽皮,甘父甘亨贵常带他感受学兄的学习气氛,为他的后来成长启迪颇丰。该亭于上世纪80年代被大水冲毁,本世纪初重修。</h3> <h3>  聚福桥,每个乡村都有类似这样的桥,据说是为了聚财聚福而建!</h3> 下午活动专场 <h3>包校长为大家抽特等奖。</h3> <h3>中特等奖的老师笑得多开心!</h3> <h3>师生合影</h3> <h3><h3> 此次活动让我增长见识,亲近大自然,同学之间关系也更好了。我今后要表现的更好,希望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