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寨,只想听你静静诉说

荟文

<h3>在电影《芳华》里,它只是背景,然而现实中,它却是真真正正的主角。</h3><h3>因《芳华》火了的碧色寨,也有自己的青葱岁月,有着足够让人铭记的辉煌而厚重的历史。</h3> <h3>望见你的一刹那,轻抚你的斑驳,我的心为之一颤,只想聆听你静静的诉说。</h3> <h3>碧色寨村地处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南边,蒙自是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的边陲小城,州政府所在地,滇南的中心,碧色寨火车站是20世纪初蒙自商业辉煌时代的见证,云南的骄傲。</h3> <h3>火车站附近有个小村庄,先于火车站存在,原名叫“坡心”,却因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取名“碧色寨”,小村庄便因火车站而得名,并与之同名。</h3> <h3>碧色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至今仍保留着法式铁路和建筑,也见证了一段历史。</h3> <h3>关于碧色寨,有人曾这样写道:“废旧的站台、空白的站牌,抹不去一条米轨铺就的历史印记。多少悲欢离合,拴住车站的时钟不动,把荒芜的村庄染成碧色。哀牢山作证,小火车的浓烟,在此,演绎出一道悲壮的非凡奇迹。”</h3> <h3>100多年前,法国吞并云南。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的法国,于1901年开始铺设米轨(间距1米,又称窄轨,现今国际标准轨距为1.435米)。1910年4月,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近代中国第一条国际大动脉诞生,动用10万云南民工,用血泪筑造出“滇越铁路”,它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见证着一段段沧桑的历史。</h3> <h3>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碧色寨,成为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繁忙的中转站及贸易集市,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自此,列强觊觎已久的西南门户洞开。</h3> <h3>它是滇越铁路(米轨)和个碧石铁路(寸轨)的交汇点,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碧色寨,伴随着铁路的发达很快呈现了畸形的繁华,以“小巴黎”而享誉滇南。</h3><h3>从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着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进出,火车的汽笛声和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回响在山中,待运的大锡、煤油、钢铁、糖、茶叶、纺织品等装满了仓库;洋行、咖啡馆、百货公司、邮政局四处林立,高鼻子蓝眼珠的洋人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中国人混杂一起。</h3> <h3>作为米轨铁路,滇越铁路全长855公里,其中越南段长389公里,云南段长466公里,经过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足见修建之艰难。</h3> <h3>这是滇越铁路上著名的人字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和平乡五家寨。这座被称为铁路建筑奇迹的人字桥,有180多吨,一百年来,承载了无数的列车和货物通过,却连一颗螺丝,一个铆钉都没有更换过,即使是现在,也可以正常通车。</h3><h3>滇越铁路从施工到建成,死亡中国劳工1.2万人,人字桥全长67米,死亡800多人,平均每米死亡12人,当年的法国报纸称:中国工人在人字桥上的施工是“死亡之上的舞蹈”。</h3> <h3>1940年9月12日,国民政府下令拆除碧色寨至河口177公里长的铁轨,炸毁中越铁路大桥,防止已占领越南的日军长驱而入,北侵云南腹地。1957年12月,滇越铁路碧色寨至河口段修复通车,但此时的滇越铁路外贸运输不再迫切,碧色寨再难恢复昔日的繁荣景象。</h3> <h3>岁月洗涤了流动的时光,却斑驳不了真实的记忆。</h3><h3>随着滇越铁路的衰落,曾经是东南亚最繁忙的车站,也渐渐安静下来。这座偏居一隅、历经百年的小火车站,如今,早已由一个赫赫有名的特等站降格为一个只有慢车和货车才停靠几分钟的四等小站。</h3><h3>今天,走在占地两平方公里的碧色寨火车站,还能清晰地看到百年前的那些历史遗存,弹丸之地上,仍矗立着86幢西洋建筑,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依稀葆有百年前的风貌,黄墙红瓦诉说着岁月沧桑。</h3> <h3>站台墙壁上停止走动的“三面钟”上“Paris”字样依稀可见。</h3> <h3>红土网球场。</h3><h3>只有靠想象来填充百年前,来自法国,希腊,美国的商贾们,在这块场地上打网球的情形。</h3> <h3>“机械顶镐”、“压力表检测仪”、“蒸汽泵”、“经纬仪”、“电话交换机”、“水鹤”都以雕塑的形式再现。</h3> <h3>我记住了它的名字——碧色寨,不想因了《芳华》搅了它的宁静,喜欢它宁静的诉说,当繁华与喧闹不复存在时,只想存留一切关于铁轨的记忆和彰显繁华的烙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