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开始一路往北进发,先去苏格兰高地,然后一路玩着回英格兰的牛津,结束一共六天游程。这个旅游线,还是第一次走,内心相当期待。</h3><h3> 刚一上车,中文导游来了一句:Good morning!我赶紧回了一句:morning!</h3><h3> 回答好后,想起前几天早上发生的事情来。因为2018年10月份,刚从美国、加拿大旅游回来,事隔一个月半又来英国了,上午见面问个好已经成为习惯:Good morning!。</h3><h3> 31日早晨5点钟到的伦敦,伦敦早晨天亮起码要八点钟。第二早晨醒来,坐等天亮二小时后,决定先去公园散步。进公园不远,迎面过来一位英国女性,跟我打招呼:Happy now year! 举起右手准备问早安的我,蒙圈了,说惯了早上好的,今天怎么……?噫!对呀,今天可是2019年1月1日,可不是新年好吗?等我掐指算出来,那妇人已经走远了。心里觉得过意不去,暗想如果碰见下一位人,一定、一定、一定要说Happy new year!八点多钟的英国公园里,人还不多,走了好一会也没碰见一个打招呼的。大概走了一大半公园时,前面有一位晨跑的女性,直觉到这人肯定会打招呼的,因为运动的人阳光!我刚搭好架势,晨跑女已经在说:Happy…new…year……她说到year时,人已经在我身后了。我赶紧转身朝她远去的背影,大声地说:嗨皮 纽 油约! ……</h3><h3> 中国人早上不会这样问好的,这中国导游肯定很早就来英国了,西式问候她习惯了。</h3><h3> 到的第一个景点,名叫温德米尔湖边上的小镇,还属于英格兰地界,是英格兰最大的湖,据说也出现过湖怪。不知道与尼斯湖通否?难道是尼斯湖水怪搬家过来了?或许是临时作客?</h3> <h3> 小镇上有创作《彼德兔的故事》的作者,毕翠克丝•波德的古居。其实毕翠克丝的本意,是为了安慰名叫诺爱尔的5岁残疾儿童而写的故事,一不小心出了名。现在中国儿童也知道——彼德兔的故事。</h3><h3> 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893年,出版于1902年。而这个时候中国是清朝末年,正被八国联军瓜分和掠夺着呢,中国劳苦大众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h3> <h3> 名叫温德米尔镇的湖畔小镇。</h3> <h3> 温德米尔湖上有许多野生天鹅、野生鸭子,他们一点也不怕游客的。英国的冬天太阳下山也太早点了,下午四点天已经黑了下来,这些天鹅上岸来向人们讨吃的。长长曲颈就在我身边,引诱我想伸出手去捏住它。刚伸出去,鹅颈就靠到我手心里来了,不敢用力,轻轻地顺着鹅毛揉了揉,手感不错,只是鹅毛湿漉漉的。我收回手看看,手心一点都不脏,除了清水外什么都没有。浮绿水的白毛很清爽,红掌是否拨清波,由于天黑看不清。</h3> <h3>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出发,向苏格兰进发。八点钟了,天才蒙蒙亮。从温德米尔湖出发不久,就是山路了,路面很窄,双向单车道,汽车交会时,好像要相撞似的。导游说:英国的土地都是私有的,道路用地征用比较难,公路大都较窄。由于害怕,我只好闭上眼睛养神,可脑子里终归要想点什么的吧:这里的白天这么短是什么原因?读书时候地理课没学好,一直弄不明白经度、纬度与时差、日照时间的关系。现在才明白:日照时间长短与经度无关,与纬度相关!原来我这方面的认知一直是错的!看来过去我的智商确实有问题😎</h3><h3> 时间到了九点多钟,太阳才露出笑脸来。</h3> <h3> 路上基本是隔一个小时左右,到一个小镇停顿一下,让旅客们上上厕所,拍拍照什么的。</h3><h3> 让我影像深刻的是过一个山口时,风很大,还下着小雨,用以拍照的手机差点被风吹走。反正要化大力气,才能使手机稳住,趁风小时按下快门。</h3> <h3> 雨中的小镇,或许是村吧,除了我们一辆大巴车外,几乎见不到人的。说不定是天刚亮,村民还在睡觉吧,村子里静悄悄的。</h3> <h3> 继续上路向尼斯湖前进。跟团旅游就是车上的时间比较多,好在现在有网络,查一查苏格兰穿裙子男人,到底穿不穿内裤?</h3><h3> 300多年的冷兵器时代,苏格兰军队在将要失败的时候,下了一条命令:脱掉内裤和裙子,向前冲锋!结果对方以为苏格兰军疯了,转身逃跑了。从此苏格兰男人穿裙子时不穿内裤了。</h3><h3> 我觉得这个没说服力,先不论脱掉裤子能不能吓跑敌军。在双方交战中,有脱内裤的时间吗?我想最有可能是苏格兰男人,穿裙子时本就不穿内裤的,在交战中刚好刮来一阵风,吹起裙子露出裙底风光,使不了解苏格兰风情的敌方,懵圈了。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一方懵了,另一方乘机胜利了。这里只有一个前提,必须是苏格兰军本来就没穿内裤。</h3><h3> 说来也奇怪,英格兰、爱尔兰男人都不穿裙子的,维独苏格兰人穿裙子。你穿裙子就穿裙子好了,为什么不穿内裤呢?本来我想买条裙子穿穿的,听说要不穿内裤,吓住我了。一怕感冒了;二怕刚好来一阵风,会让我露大脸的。</h3> <h3> 苏格兰的地理位置,造成当地相当容易刮风,而且风力不小。</h3> <h3> 苏格兰短裙是正装,也是传统的军装。</h3> <h3> 工人在工作时也穿。不过男人穿的叫基尔特(kilt),女人穿的才是斯戈尔特(skirt)。</h3> <h3> 厄克特城堡是一座废弃的城堡,在将要被敌军攻克时,自毁了。</h3> <h3> 尼斯湖水怪,是举世闻名的,当然我也不例外闻过其名的。</h3><h3> 厄克特城堡出来,冒雨登上了尼斯湖渡船。我期待着水怪的出现。</h3> <h3> 船上有咖啡、饮料、甜点供应,设施还不错。</h3><h3> 据说喝喝这种品牌啤酒,容易见着尼斯湖水怪的。于是我也喝了,这啤酒就一个字:“苦!”,喝得我昏天黑地的,也没见水怪的半根毛,唉!白带了俄罗斯产的望远镜。</h3> <h3> 晚上入住维多利亚式酒店,老板娘说:酒店名叫“四川佩夫”,天太黑看不清楚店名,不知道是怎么个写法的。这是一家有着浓厚的苏格兰情调的酒店,当然是不供应打卤面的,男服务生穿正宗的基尔特(kilt),肯定不会跑偏。</h3><h3><br></h3><h3> 古老的缝纫机。</h3> <h3> 老式照相机。</h3> <h3> 称,老式的。</h3> <h3> 古老的电话机。</h3> <h3> 苏格兰风笛。</h3> <h3> 老式自行车,这种自行车,现在认识的人已经不多了。</h3> <h3> 苏格兰风格的房间。</h3> <h3> 酒店晚上还有苏格兰特色大餐提供。一位看上去三、四十岁模样的女性,把我们一组组地迎接到座位上,态度相当热情。桌上放有开胃香槟,餐巾和刀叉。不一会上来了今晚的大餐,也就是一大块鸡肉,加上一些黑乎乎的“哈吉斯”和一些蔬菜。看着不起眼的“哈吉斯”名气可大了,它可是苏格兰的“国菜”呢。不过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这“哈吉斯”是羊肚杂碎做成的布丁。</h3><h3> 斯兰其娃——干杯,把我们迎接进座位上的那美女,教我们的一句纯粹的苏格兰话。大家拿起开胃香槟,而我端起同桌倒给我的威士忌,大声说:“斯兰其娃!”。喝了一口威士忌的我,马上感觉一股热气在体内升腾,再加上英国的房内都有热气,马上感觉身体发热,我已经脱得只穿一件内衣了。不知道是酒精作用,还是那美女的话语起了作用,餐厅内的气氛也慢慢上来了。特别是听说,苏格兰男人穿短裙时不穿内裤,裙内什么都不穿光着的时候,大家有一种莫名期待。</h3><h3> 菜上齐后,厨师和服务生们也上来,做自我介绍,其中穿苏格兰短裙的大男孩,说自己今年十九岁。当被问到:介意把短裙掀起来让大家看吗?大男孩腼腆说:No!I'm embarrassed.不!我怕难为情。引起大家一阵笑声。</h3> <h3> 接着这美女,介绍起自己来了:来自中国,一半是浙江,一半是广东。来苏格兰已经四十年了。……</h3><h3> 有人问:你今年多大?</h3><h3> “悄悄地告诉你们,今年六十一岁,已经退休了。”</h3><h3> 大家一片哗然!</h3><h3> 说实在的,一点也看不出是已经退休了的人,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的模样,身材苗条,皮肤光洁的,看见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一个美女。脸上的年轻,可以用化妆来掩盖,但身条好,那是做不得假的,腰身苗条才显得年轻。她怕大家不相信,还拿出她苏格兰老公和外孙女的合照来,照片上年轻的姑娘像极了这资深美女,大家确定如假包换。其实资深美女也是混血,她的曾祖父是苏格兰去中国的传教士,怪不得外孙女与外婆这么像。</h3><h3> 这资深美女口才不错,虽然中文不太流利,说起故事来也蛮好听的。</h3><h3> 四十年前她刚来这家酒店上班,恰逢店庆,来参加晚宴的都是这里的头面人物,都穿着正装来的。苏格兰男人的正装就是,上衣西装领带,下面到膝盖的短裙,羊毛长袜到膝盖不到点。威士忌喝嗨了后,男人们把上衣能脱的都脱了,短裙也往上缩了。男人的坐姿可不会象女人,双腿并拢着坐。再说喝过威士忌的,更是大马金刀似的坐着,两腿分得大大的。唉呀妈呀!裙底风光尽现。可怜的二十岁姑娘,哪见过这些呀,赶紧逃吧。……后来她嫁给了一个苏格兰男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h3> <h3> 爱丁堡是著名的艺术之都,是苏格兰首府。</h3> <h3> 爱丁堡的威士忌最有名!</h3> <h3> 爱丁堡的大街小巷,遍布格子呢、羊绒、羊毛制品的商店,是购物的好地方。商店里大多有说中文的服务人员,方便中国游客购物。</h3><h3> 我们旅游团队是个大团队,五十几个人,大都是中国留学生的父母,肯化钱的主。一旦进入一家商店,立马人满为患,说中文的服务员不够分。像我这种不会买、不爱买的人员,只能随便看看。</h3><h3> 当我走进最角落的地方,看见有买格子呢马甲的,我有了一股想买的冲动。因为我有一件格子呢的西装,平时与之相配的马甲没有。再说原来的马甲有点显小。</h3><h3> 角落里只有一个服务生,是苏格兰小姑娘。我发觉苏格兰美女大都比较细巧,特别是鼻子,好像出生时被上帝捏了一下,高高的,扁扁的。</h3><h3> 只好拿出我的法宝——有道翻译官,与她交流。</h3><h3> Can I try this vest om?(这个马甲我能试试吗?)</h3><h3>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多大尺码?(What color do you like? What size?) </h3><h3> I don't care about the color.(颜色我倒无所谓,大小试一下。)</h3><h3> 你穿多大号的?40?38?(Whet size do you want to wear?40?38?)</h3><h3> I ll try.(我试试。)</h3><h3> 她拿了一件38码的让我试,胸口第一粒钮扣就扣不上,换了一件40码的,大小刚好。</h3><h3> 这件大小合身。(This size fits well.)</h3><h3> Money?说这句话没用有道翻译官,是我直接问的。</h3><h3> 于是她把我带到收银台。</h3><h3> 齐活!</h3> <h3> 爱丁堡还是个鬼城……人们会看到虚幻的影子……温度聚降……衣服被牵扯住了……</h3><h3> 玛丽•金小巷</h3> <h3> 到了约克,那已经是属英格兰地界了。</h3><h3> 据说约克的贝蒂茶屋,下午茶最为有名。凭我几次伦敦喝下午茶经验,一般都要预约的,不然没有位置。我们是下午一点钟不到过去的,直接上了楼,找个位置坐下,点了一份套餐喝了起来。别人是享受午后惬意,我俩因为没吃中饭,下午茶的那一点点甜点,不够塞牙缝的。</h3><h3> 有个叫安娜的娘们,在1840年的某个下午4点钟样子,闲得心无寄托,再说肚子也饿了。于是让仆人泡了壶红茶,烤了几块面包,慢慢地享受了起来。吃着、喝着,感觉心情好多了,天也变得更兰,整个下午都变得惬意起来了。几天后的下午,这娘们约了同是上流社会闲得发慌的娘们们,一起喝茶、聊天、吃糕点,打发了些许无聊时光,心情都变得大好了。于是纷纷模仿了起来,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的,“下午茶”就这么在贵族阶层中大行其道起来。</h3><h3> 是呀,只有贵族阶层才会闲得发慌,无找事情做。</h3><h3> 起身去了回厕所,发现楼梯口站满了等喝下午茶的人,果然这家店是正宗的下午茶。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冒充贵族阶层了,还是走人吧。</h3> <h3> 这个不起眼的街边小书店,凡是看过《哈利波特》的人都知道,在这小书店里取过景。</h3><h3> 本来想买把扫帚,骑在上面飞回家去的,实在是飞机票不好退,只能算了。心有不甘,最终买一个和扫帚有点相像的金属书签,也许慢慢会变大,会有法术,能让我飞起来也说不定。</h3> <h3> 带有哈利波特小头像的书签。</h3> <h3> 刚进入斯特拉特福镇,第一眼就看到了莎士比亚塑像,可惜莎翁鸟屙牌发腊用得过头,零乱白发该理理了。用一句宁波老话来说:远看雕屙结腊,近看癞头结隔。再不理发莎翁要变成癞头的了。</h3><h3>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个哲学问题,哈姆雷特已经想了几百年,不知道想明白了否?</h3> <h3> 据说莎翁家的花园里,种满了他作品里所有出现过的花卉。可是这大冬天的,却是一片萧条。</h3><h3> 老化破损严重的古居门前,至今仅有参观瞻仰的人们。</h3> <h3> 华威城堡。</h3> <h3> 牛津大学我是第二次来了,离第一次来已经过去六年整了,时间过得真快。</h3> <h3> 如今的叹息桥上,又增加了多少叹息声?</h3> <h3> 这次没去神学院看哈利波特用餐的地方,原因是时间太晚,取景地已经关门打洋。</h3><h3> </h3><h3> 我常常胡言乱语的,这次如果胡得不够深;乱得不够好,还请诸位多多谅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