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月4日早上,我照例打开电脑,屏幕上弹出一个“浮窗”,推送的是中国新闻网一篇文章的标题。对此,我一般是不予理睬的——马上点着“关闭”符号,关掉就是了。但那天,在我眼睛一瞄之间,恍惚看到“缪杰”二字, 好奇让我定睛于标题:“我的题:专访水木年华缪杰:清华毕业的民谣歌手 如今为何在卖农产品?”——他正是我的小老乡缪杰!</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记得是11年前的2008年的清明那天,我和儿子冒着蒙蒙细雨驱车回到老家江阴申港缪家村——因为那天是缪家村颁发族谱的日子。被安排在主席台就坐,横瞄主席台的同排,还有2位和我一样的“贵宾”,都是学者模样,一位是中年人,另一位是有点年龄的长者。</h3><h3> 台下来一问,果然都是教授。中年人是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另一位是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一位教授,“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水木年华”演唱组的歌手缪杰,也算是当红的明星了!”——有人给我介绍。</h3><h3> 也许是儿子太有名的缘故,事过之后,让我把老教授的名姓竟全然忘了,就称他缪教授好了。</h3> <h3> 这次和我一样,也是父子同行,一起来江阴认祖归宗,也颇为虔诚与认真。缪杰外形敦实、憨厚,发髭皆兴,皮肤微黑,阳光灵气,还有点粗犷,宛然邻家男孩一个,不像如今的明星个个容颜娇好,细皮嫩肉,没有胡子,一副“娘炮”模样。缪杰的模样我喜欢。同行的、我的儿子更兴奋——“追星族”与歌星在故乡邂逅怎能不兴奋?更何况还是本家本族的——他们的话题自然是校园民谣之类的话题。</h3> <h3> 可能是受“500年前本是一家人”老话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族裔血缘的缘故,又是这么一个聚宗睦族、颁发族谱的特殊场合,老一辈之间也没有丝毫违和疏离之感 。</h3><h3> 每个话题都很聊得开,从缪教授那里得知,他是一个漂泊的人:从小在上海长大,50年代末去北京读大学,文革前从清华毕业,被分配到江汉油田,后又调回北京石油学院教书,妻子是武汉人,儿子生在武汉,后来随父到北京读书,妻子还在上山下乡的农村教书,多年之后才得以团圆。</h3><h3></h3> <h3>儿子还算争气,也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先是在IBM中国公司干了4年,担任高级系统服务专家,项目经理 ,薪金5位数,比父母工资的总和还多!</h3><h3> 让他和妻子不可思议的是:正儿子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同学卢庚戌(水木年华主唱)的一个电话,让他从IBM公司辞了职,做起了什么“水木年华”的歌手来了。</h3><h3> 话语到此,缪教授不禁“唉”了一声,我本来是满怀崇敬的心情在听着这一对缪氏“清华父子兵”的励志故事,被他一声深重的“唉”,不由自主地带出了我一个更为深重的“啊”字——我自己知道——充满着深深的惊讶与疑惑!</h3> <h3> 话题没有进一步深入,捧着装帧古朴、沉甸甸的20多本缪氏宗谱,话题自然转入作为缪氏后人,为缪家村俊杰贤才辈出而自豪的兴奋之中。</h3><h3> 想不到,申港小小的缪家村,磅礴郁积,各种人物辈出不穷,令人感叹不已:</h3><h3> 上有南宋追随岳飞、韩世忠抗金的远祖缪宏才、缪宏毅将军;南宋晚期在申浦栅(今缪家村地域)抗元的缪鉴;有在康熙年间担任担任定海知县,任职期间毁家救灾,推行善政,开发造福定海人民(今舟山),被现在舟山人民称为“清代焦裕禄”的缪燧;有清代徒步考察沙俄写下游俄编撰记录沙俄自取中国领土毕什尔始末历史的缪佑孙;有参与编撰《四库全书》,并担任内廷版总校阅的缪晋和缪玉铭;后有创办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图书馆,被誉为“中国图书馆之父”,创办三江、二江学堂(后发展成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农学院),成为江苏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的缪荃孙;有追随孙中山,建立国民临时政府的缪庆禧、缪庆善和缪庆润;有1925年参加革命,1937年至1943年负责保管中共中央文库,最后牺牲的缪各稔……</h3> <h3> 古语云:盛世修谱,隔代修史,这是中华民族继古开新、兴德传道的传统,自从在家乡领回族谱以后,就多了一份关心家乡——牵挂江阴申港缪家村的心思,心里也自然放不下对小老乡缪杰父亲的那声长长的“唉”。</h3> <h3> 从儿子嘴里知道:缪杰是一个从年少的“奥数小子”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霸”;一个从从IBM工程师群体中“逃离”的另类,到“水木年华”音乐组合唱将,缪杰的人生轨迹不停切换,不断游走于现实与梦想的边缘的全过程。于是,我不免有了感叹:“可惜啊!”——我把缪杰父亲那声充满忧虑和不满的感叹告诉了儿子。</h3><h3> 竟想不到儿子反过来“教育”起我来了:“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有些事情,要说做就做的!人生需要有更多的经历,缪杰是好样的!”</h3><h3> 听罢儿子“教诲”,轮到我感慨了:“唉,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怎么能这样率性不羁啊!对自己的前途如此草率放弃,轻易选择,真是不可思议!”</h3> <h3> 又是一个想不到:儿子告诉我,其实,这个结果全是缪杰的父亲造成的:“他父亲是‘老清华’,有清华情结,一心希望把儿子送进清华,清华是什么地方?清华是专门教人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地方,这2点缪杰都做到了。怪谁?是他自己把儿子送进了清华。父亲曾对年幼的缪杰说过,‘什么叫强?就是学的要比别人强,玩得也要比别人强!’这一点,缪杰也做到了!”</h3><h3> 说完,儿子还调皮地“呵呵”了两声。我立马气堵语塞——为自己尴尬,更为缪教授的“正打歪着”!</h3> <h3> 事后,我还是悬心并关注着我的小老乡缪杰。当在网上看清华才子高晓松的哀叹:“校园民谣衰落后,我的青春都没了”后,不觉为同为从清华校园里走出,同为靠唱校园民谣起家的“水木年华”演唱组捏了把汗,为小老乡缪杰的前途担起心来了。</h3> <h3> 又后来,我在网络和报纸上陆续看到了‘’校园民谣如火如荼的流行,带给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又迅速地衰败‘’之类的文章,我为放弃光明前途,选择‘’吃青春饭‘’唱歌的缪杰真的担起忧了——看来,当初他的父亲繆教授的担忧和遗憾是有道理的!</h3> <h3> 终于,看到缪杰的最新报道了:如今缪杰还在唱歌。放歌,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当初父亲很遗憾,甚至很生气,可他还是顽皮地笑,说自己注定不是一名科学家。</h3><h3> 同时,缪杰父亲也感到很欣慰:那时,他经常给儿子说:“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作老实人;又红又专;听话,出活”的这些话,现在看来,缪杰都记住了,并且都做到了。</h3><h3> 后来,缪杰“唱着歌”完成了由李嘉诚先生一手创办长江商学院的学业,成为马云的校友。 接着他打造了一个名为“家乡来客”的团队,建立了一个体系健全的助农平台,卖起了农副产品,前后帮助了全国几十个县乡的困难户度过难关。不仅如此,缪杰还亲自走进许多贫困地区,为助农志愿者们创作助农歌曲,还拿出100万解决红枣滞销的问题。</h3> <h3> 由缪杰亲自作曲作词的新歌《家乡》全网上线,歌中的“家乡”一定不止于缪杰自己的家乡——江阴申港,这首歌一定是献给所有离乡打拼的创业者,这首歌以质朴的农间生活为题材,曲风纪实,歌辞朴素。</h3><h3> 缪杰的歌和他的这些行为不仅帮助每个儿女的家乡脱贫圆梦,带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助农热潮。他本人也表示这些年来上山下山,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让家乡更美,让儿女回家。不管是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还是坚持做公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h3> <h3> 去年,缪杰作为上海青年“慈善公益”爱心大使为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演唱志愿者主题曲——《年轻的力量》。真的觉得,歌如其人,缪杰用自己的歌褪去了年少的稚嫩和青涩,放歌一代人的成熟与担当!</h3> <h3> 我的名人小老乡——缪杰,他的名字,清华已经记住了他,虽然,他不是一个要名的人,一如他的一贯作派,在他的高音很好,很亮,但在演唱中,他只唱和声,只做帮衬。我相信他的故事,一定会在今后缪家村的族谱中留下一笔的,我想,一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