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深度遊10:黄瓦红墙朝天宫

懶人國%逍遥王

<p class="ql-block">朝天宫位于南京水西门内的冶山,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p> <h3>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建造城墙,并设置冶铸手工作坊制造兵器,聚集了大量的固定人口,从而形成了原始城邑。后人遂称此山为‘冶山’。三国吴帝孙权也在此铸造铜铁器和铜钱。东晋初年宰相王导在冶山营建私家园林西园,建好不久王导就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后来有方士指出冶炼相克,于是把作坊搬到了清凉山、石头城一带,最后竟然病体康复。</h3> <h3>明朝时,冶山变成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以及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地方,朱元璋1384年赐名‘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是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清末曾国藩1866年改道观为孔庙,形成了中为文庙、东为江宁府学、西为卞公祠的格局。</h3> <h3>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在朝天宫设立首都高等法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审理汉奸案,每次审判都是人山人海群情激愤,先后审判的有汪伪中执委常委梅思平、安徽省长林柏生、南京市长周学昌、行政部长罗君强、上海市长周佛海、作家周作人等。其中周佛海案倍受关注,周佛海曾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代理书记),一大后脱离中共成为国民党中委,抗战时叛蒋投日,成为汪伪骨干,1946年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1947年蒋介石又特赦改判无期,1948年病死狱中。</h3> <h3>建国后,朝天宫成为南京市博物馆,收藏文物十万多件,上溯远古,下迄民国,藏品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和浓缩。</h3> <p class="ql-block">↑朝天宫最南端的大照壁,南临运渎,全长百米,上有一米见方的四个砖刻大字“万仞宫墙”。古代七尺为一仞。“万仞宫墙”出自《论语》中的“夫子之墙高数(万)仞,不得其门而入”,意思是赞喻孔子知识渊博,道德文章水平非常之高。</p> <p class="ql-block">↑围绕朝天宫的周围在2008年前曾有许多地摊,是非常热闹的民间古玩、字画、旧书市场,现已搬迁不见,变成了市民打牌下棋逗鸟遛狗之地。</p>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两端各有砖坊一座,三间三拱门,中门较高大,上面有曾国藩手书的砖刻横额,东为“德配天地”,西为“道贯古今”。</p> <p class="ql-block">↑东西牌坊外原各有下马碑一块,现仅存西边一块,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碑高2.8米,宽0.62米,厚0.31米。现在朝天宫附近的“东止马营”、“西止马营”街巷名称,均因此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卞公墓、卞公祠。卞壸为东晋名臣,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历阳(今安徽和县)苏俊起兵攻打建康,卞壸率部抵抗而败,父子三人同时遇难。 “苏俊之乱”平定后,朝廷将卞壸葬于冶山西侧。卞壸父子忠心报国,事迹感人,历朝历代对卞壸墓均曾加修葺,因卞壸祠之兴建早于朝天宫,故民间有"先有卞公祠,后有朝天宫"之说。</p> <h3>朝天宫二进院内东南角的古银杏树,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亲手种植,至今已经600多岁了。</h3>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内的泮池↓,文庙的标志性建筑。整体呈半月形,青石池壁和青石护栏,是清末两江总督李鸿章命江宁知府涂宗瀛所建。</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文庙的正南门,宽约16米,4根立柱各配有雌雄石狮4对,形神各异;门楼顶端是黄釉琉璃瓦,光彩夺目;大门正反两面有砖雕团龙4对,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棂星’是文曲星的意思,《新白娘子传奇》拍摄“文曲星下凡”的许仕林中状元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巨型的团龙纹砖雕</p> <p class="ql-block">↑“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上去好像爬高山,下来好像坐飞机”,在南京老城南长大的人,也许都有这样一段记忆:小时候和爸妈去朝天宫,赖在大门前的青石板上不肯走,一定要玩上一会滑梯才开心。所谓“滑梯”,其实就是“棂星门”前台阶旁的长条石,虽然只是平滑的石面,却是孩子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天长日久,伴随着哧溜而下的欢笑声,长条石面上竟然留下了两道深深的锃光瓦亮的“屁股沟”,成为了朝天宫特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旧梦重温</p> <p class="ql-block">↑过了棂星门,正中是‘孔子行教像’,两边是银杏树,秋天时节满地是人</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又称戟门。中门是专供皇帝、钦差及祭祀大典时孔子牌位出入的,郡王、亲王走左右两门,一般官员只能走戟门两端的“金声”、“玉振”小门。“金声”是古代乐器“钟”的声音,“玉振”是“磬”的声音,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中将孔子思想比喻为‘金声玉振’,好比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有始有终,集古圣贤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内两侧,东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为武官斋、司牲亭等↓</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东侧的明代《奉敕重建朝天宫碑》,高近六米,由明大学士商辂撰文↓</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西侧的明宪宗《护本宫敕》,碑身遗失,只有碑额和碑座赑屃。</p> <h3>大成殿,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内正中原曾供奉孔子牌位</h3>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后是崇圣殿,又称先贤祠(先贤殿)。崇圣殿内部现在用作《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衣冠王国,种类繁多,制度完备,等级森严。</p> <p class="ql-block">‘钗头凤’系列展示</p> <p class="ql-block">↑凤凰形金插饰(明朝)</p> <p class="ql-block">↑十三股金花头钗(宋朝)</p> <p class="ql-block">↑如意形金簪(宋朝)</p> <p class="ql-block">‘束冠’系列展示</p> <p class="ql-block">↑束发金冠、碧玉簪(明朝)</p> <p class="ql-block">↑琥珀束发冠(明朝)</p> <p class="ql-block">↑崇圣殿的东侧,是一个花墙环绕、翠竹夹道的小院,有飞云阁、御碑亭等。</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乾隆六下江南,先后五次游览朝天宫并都题诗寄兴。如今,刻有五首乾隆亲笔题诗的石碑仍完整地矗立在御碑亭内,此碑将五首御题聚于一处,这在全国范围内非常罕见。</p> <p class="ql-block">↑敬一亭↓,位于冶山最高处。明朝嘉庆帝撰写《敬一箴》,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圣人之道,于是各地学宫纷纷将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都称为‘敬一亭’,成为文庙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崇圣殿西侧的展厅经常举办一些特展↓,现在是玉器特展。</p> <h3>朝天宫自古还是诗人墨客游历之地,唐朝李白、刘禹锡,宋代苏轼、王安石、陆游,南宋文天祥等,都曾到此并留下千古诗句。漫步朝天宫内外,红墙黄瓦绿树掩映,檐角勾斗古碑蒙尘,一如陆游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情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