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遗珍 耐涸沧海——乌兰孖(ma)努的前世今生

无为

<h3>  满眼的残垣断壁,让人感慨物是人非……</h3><h3>置于广袤天地,无不觉得自身微渺。以我们有限的感知,难以逆寻岁月长河,也无法勾勒未来光阴,予我们仅有想象的空间。</h3><h3> 人生如梦,终会成空。舍身于醉寞红尘,有几颗未染的初心,只因意志坚不过磐石。</h3><h3> 言石——不可不赞其雅、其闲,赞其处于世而如物外,赞其表里如一且美之恒久。</h3><h3> 自混沌初开,太古云水凝而成石,结聚宇宙精华。鉴星移斗转,阅沧海桑田,虽静无语,谁懂其言?况世间百年、不足其瞥之一瞬,人间冷暖难入其眠。</h3><h3> 石于天地间,上至洪荒——谁人论道?下余万载——哪个称雄?</h3> <h3>  在遥远的天边,有一片草原,那是你看太阳落去的方向……</h3><h3> 在这里、有海一样的湖水,如花朵般的毡房、点缀着草原。可谓绿与蓝相错,天与水交融。空气里回荡着悠扬的牧歌,香风拂过漫山的牛羊,纵使马良也绘不出这幅人间的壮景。</h3><h3> 大凡奇胜之地,必物华天宝。每一眼清泉过处偶有熠熠星彩,赤若火焰,这便是草原的瑰宝——乌兰孖努<br></h3><h3> </h3><h3><br></h3> <h3>  乌兰孖努:为蒙古语、是红色玛瑙的译意。由于古代信息闭塞,也缺乏鉴别常识,所以这片草原上的先民,便错将这种宝石当成了玛瑙。久而久之,乌兰孖努就成了它固有的名字。</h3><h3> 虽然在牧民的认知里,它就是红色的玛瑙,但仍然倍受珍爱,只因它色超珊瑚,艳胜南红,所以在传世的金银器具,以及传统饰物间,时常得见它的神采。</h3><h3> 乌兰孖努,是一种硅酸盐质宝石。与祖母绿、碧玺以及海蓝宝石等为同样的矿物成分,但其红艳的色泽,温润的质感却是独一无二的。</h3> <h3>匠心逐梦十余载 琢玉消磨几度秋</h3><h3> 一身褪色的迷彩,一顶标记着永远正确符号的鸭舌帽,是他标志性的装扮。</h3><h3>他——彩石尚创始人,这片草原上的猎石人。</h3><h3> 自二十几年前当兵来到这片草原,便爱上了这里,爱上了乌兰孖努。从此草原便添了一道迷彩的身影,踏露披星,风雨无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