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醉園」

马湘衡

<h3>醉園原是西塘望族王氏塔灣街宅院之偏廳,四進院落,2000年整理修繕後對外開放,並在園內設「王氏父子版畫館」,以示家庭文化之傳承。</h3> <h3>醉園的意思有三層:一是因「醉經堂」——醉讀經書之意;二是園內景色醉人;三是沈醉於版畫藝術。</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園</div>其因王宅「醉經堂」而得名,建於清代,原有五進,現存四進,有古代磚砌花壇和微型磚拱橋。池石玲瓏,迴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園內書屋「藝香齋」設有水鄉風韻版畫陳列,以及西塘宗族文化、庭院文化介紹,供遊客評賞,展示了西塘家庭文化的底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園中畫醉客</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客醉畫中園</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塘王氏父子版畫館</h3><h3>醉園並不是一個景點而是西塘家庭文化的具體展示,這是一戶王姓人家,世居西塘。 這座宅院前後三進,住著祖孫三代5口人,主人王亨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版畫愛好者,幾十年來,憑借著自己對版畫藝術的滿腔熱愛,創作了無數版畫作品,並先後在全國各大報紙發表,受到了專業人士很高的評價,在父親的影響下,兒子王小崢也愛上了這門藝術,父子倆的作品大多以水鄉為題材,構思新穎,刀法圓潤,風格清新秀麗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春風得意</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div>古鎮西塘自古文風蔚然,人才輩出,王氏世代詩書傳家。世祖王志熙系清代著名書畫家,先祖父王幕仁自幼苦練書法,早年在杭州中醫專科學校求學時就嶄露頭角,畢生攻楷、行、草,擅雞亳。生前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h3><h3>王亨、王小崢父子相繼受家庭熏陶,自幼愛好文學,鍾情繪畫藝術。有幸得到著名版畫家張懷江先生指導,在版畫藝術園地裡辛勤耕耘,<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至今已在全國總多家報刊上發表過作品,並在省、市級以上展覽會參展並獲獎。今在園內書廳「藝香齋」辟「水鄉風韻」版畫系列陳列,供評賞。一窺古鎮家庭文化的底蘊。</span></h3> <h3>父:王亨(1936~2016)</h3> <h3>子:王小峥(1966~</h3><h3>子:王小嵘(1969~</h3> <h3>對聯</h3><h3>吳鎮紀念館吳靜康先生致父子版畫館開館賀聯</h3><h3>一生寄情江南水 三分得意海上風</h3> <h3>張懷江先生自刻像</h3><h3>張懷江先生(一九一三~一九八九)著名版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一生待人至誠,誨人不倦,我們父子二代人有幸親聆諄諄指導。先師恩情,永遠銘記。</h3> <h3>江南水鎮</h3><h3>張懷江先生</h3><h3>一九七八年寄贈之版畫原作</h3> <h3>對聯</h3><h3>王慕仁先生雞毫(雞毛筆)作品</h3><h3>煙開蘭葉香風暖 岸愛桃花錦浪生</h3> <h3>對聯</h3><h3>平川書畫社社友朱文鏞先生致父子版畫館開館賀聯</h3><h3>墨版情融傾黑白 刀頭屑起見春秋</h3> <h3>人物簡介</h3><h3>胡蒙子先生系王亨外祖父民主人士教育界先輩</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塘庭院文化</h3><h3>江南小鎮上連綿數代的宅居往往常有精心經營之人,庭院,就是人們寄情於此的最佳之地。西塘民居建築的節奏,就是用院落或天井來調節的。所謂庭院就是有庭有院。庭即坐起間、客廳,院內可種花養魚,以養性為上。長期以來,院落空間作為宅居中的必要,也漸漸成為西塘人的文化情結,成為西塘鎮上的一種宅居文化傳統,而醉園正是西塘庭院文化的典型代表。</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園</div>原為西塘望族王氏塔灣街宅院之偏廳,初建於明,園名源於清乾隆年間王氏十五代世祖王志煕修建的醉經堂,園設五進,現存四進,2000年整理修繕後對外開放。園內舉步尋游,池石玲瓏,迴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堂名文化</h3><h3>堂名是家族文化的番號。在建造宅居中以正廳為堂,堂上要掛一匾額,上書堂名。堂名的含義往往就是這個家庭或家族的文化信仰、傳家精神等。如果兄弟分家,也可分設堂名。</h3> <h3>庭院裡的古磚花壇原與房子一同建造,距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而南邊大院裡的「醉雁橋」僅容一身而過,是江南最袖珍的磚拱橋。</h3> <h3>正廳「藝香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崢版畫陳列,描寫的都是西塘的水鄉風光。他們兩人的風格有一定差異:父親王亨先生的作品傳統寫實,而王小崢的作品則較現代抽象,供遊客評賞,展示了西塘的家庭文化底蘊。</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逸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欲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樂靜</h3> <h3>醉園的園主王亨先生是版畫家,這裡也是他工作的地方。這裡有各式的版畫紀念品供遊人購買,小幅20元,大幅25元(作者免費簽名與題詞)。價錢不貴頗有西塘特色和紀念意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洞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逸馨</h3> <h3><h3>躡老牧高蹤,桐樹村還第一<br>數晉公舊典,槐陰庭尚余三</h3></h3> <h3>醉園由王宅的「醉經堂」而得名,「醉經堂」的「經」是讀書的意思,「醉經堂」為王氏世祖王志熙修建,王志熙是清乾隆年間的著名書畫家,攻楷、行、草,擅詩、畫,園內至今還留有他的墨跡。</h3> <h3>園內廳堂迴廊、碧池青石、翠竹紅鯉、秀色醉人,在極小的空間內將江南庭院建築的神韻展現得淋灕盡致。</h3> <h3>醉經堂</h3> <h3>醉園的總體建築為江南園林式, 醉園的名字是主人醉心於四書五經的詮釋,體現了西塘人濃愈的文化氛圍, 園內有座百年歷史的古磚台,期間假山、秀水、清苔、古藤,彷彿在向你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園內另有一小磚橋,高約一米左右。雖然橋小,但人可以從磚橋上走過,是西塘具有使用價值的最小的磚橋。</h3> <h3><h3>品格自超梅以上,交遊只在竹之間。</h3></h3> <h3>醉園面積二百多平方米,庭院房屋保存完好,是個「麻雀雖小,五臟懼全」的別緻庭院。</h3> <h3>資料來源:西塘古鎮醉園 &nbsp;互聯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