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行囊,为梦出发!——2018培训团队第二次集体研修

Yo-yo Boby Young

<h3>2018培训团队第二期为期十天的培训,再一次来到河师大这所学术氛围浓郁的大学,心情依然的激动和充满敬畏。</h3> <h3>刘安娜老师是一位很有气质的老师,她对教师职业礼仪的解读很详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某天收到一封来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刘教师,谢谢您。我今天能考上某某大学的研究生,都是因为我在您身上,看到了未来我想要的样子。”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学生的不可预知性让教师的担子更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你不知道哪一点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所以老师自己就要尽最大可能做到,360度无死角。</h3> <h3>余新老师是国培计划的总负责人,著有《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等著作。现实中的余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h3> <h3>为了让我们这些未来的培训师们能够及时、深刻地了解培训项目的环节,余老师用世界咖啡的外在形式,促使每一位小组成员主动思考、自觉参与,形式即内容,最终完成了对培训项目的内在感知。让兴趣成为一切学习的前提,这样的培训方式即让参与者愉悦地掌握了培训内容,也为教学过程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更好的途径。</h3> <h3>周展鹏老师一上来就抛给大家一个问题,“你缺教学资源吗”,”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何科学运用这些突发情况,即时生成教学资源。周老师从多个方面,也举了很多鲜活的课堂实例,无不让在场老师眼前一亮。</h3> <h3>后面的小组交流环节,大家都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探讨中激发了共鸣。追问是生成性资源形成的最佳时机,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读懂教育。周老师的话发人深省。</h3> <h3>张敬老师是开封市的一线教师,从教20余年,她笑说自己的教学生涯是十年一台阶,张老师已多次获得教学技术、教育改革等荣誉。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一是吃透教材,二是把握课堂。生物学科包含概念教学、实验教学等环节,既要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又要个性化了解学生的认知体系;既能让学生可观察能操作实验,也能让学生敢创新巧设计实验。组织课堂方面,张老师主张问题驱动加试题引导,促使学生综合化提升。最后张老师强调巧用教材,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h3> <h3>王长丽老师曾是内黄县初中历史学科送教下乡的负责人,她的到来让每一位即使踏上培训师岗位的老师们不再迷惘。王老师详细地讲解了自己的送教下乡经历,分别从通史研修、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六个方面对培训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这六个环节即是培训前的方案设计流程,也是具体培训的操作过程,所以王老师强调,在培训实施前,要把方案想的越详细,后期实施得就越顺畅。</h3> <h3>最后,王老师也展示了之前培训的回顾视频,从前期构思到最后的总结,整个培训历时近半年的时间,在场老师在感叹培训不易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培训生涯找准了方向。</h3> <h3>李秋石老师是一位很有感染力的老师,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和积极的实践思考。从小处着眼,教研、展示课等都是培训;主题来源于教学实践;案例从研究中来;互动要把握时机、适应学情、生动有张力,又要落足思考,促使内化;结论自然就能获得;表达要巧妙地说出来。</h3> <h3>李老师深度概括了培训能力提升的几个方面,也有大量生动的案例做参考,对培训师的成长、对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是大有益处的。</h3> <h3>转眼,第二期的培训就结束了。整理行囊,是为了更远的前方;为梦出发,担起那肩负的责任。我们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