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山回忆录

姜瑞山

<h3> 回忆录字第046号</h3> <h1><b> 姜瑞山回忆录</b></h1><h3></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1><b> 作 者 简 介</b></h1><h3><br></h3><h3><br></h3><h3><br></h3><h3> 姜瑞山,1954年3月生,江苏金湖县人,1972年12月入伍,1973年10月入党。在炮15师等部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团政治处书记、干事、连指导员、团保卫股长、宣化炮兵学院政治系(两年学制)大专班学员、211团政治处副主任、炮一旅保卫科科长、 政治部副主任。中校军衔。 1985年12月至1987年7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 荣立二等功一次。1992年转业回原藉,历任县工商联秘书长、副会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县政协委员、 县教育局主任科员等职。2014年退休。</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1:跟随首长看地形</h3><h3>2:从一张照片所想到的</h3> <h3>警卫班战友从右至左姜瑞山、张臣(天津宝坻)、徐承仁、朴庆福(天津宝坻)合影</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跟随首长看地形</b></h1><p class="ql-block"> ~回顾在师警卫班当警卫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3年10月至1975年5月共20个月跟随师长高维新(己故)当警卫员,先后五次跟首长和机关外岀看地形,三次参加部队野营拉练,两次下基层连队蹲点。(在20个月警卫工作生涯中跟随首长基本跑遍了甘肃、宁夏、青海绝大部分战区训练场和炮兵打靶场、基本跑遍了全师基层营、连单位和师重点设防单位,如弹药库、枪械等重点库房和设施。)</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1973年11月去山丹军马场,当时有军务科长毛正本(己故)、作训参谋贺加志(已故)、驾驶员陈中水,师长最爱坐的苏式 `嗄斯69' 吉普车从永登西行100多公里到乌稍岭,当时乌稍岭已下雪路滑难走,只能在古浪小县城住一宿,第二天到武威在军分区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三天赶到山丹军马场,我所见到的军马场是冬日的草原,却显得枯槁,寒风刺骨,草茎发黄,连那一群棕黄的马匹,也露出了干瘪的窘态,有点"古道西风瘦马“的凄凉。当天晚上我和高师长一行住在军马场招待所,晚上场里领导陪首长吃饭。当我睡觉时发现火炕热的没法睡,(军马场的火炕是用煤烧的,热得不一般)我直到天亮都不敢睡,考虑首长晚上喝了酒让他睡好就行,首长一行起床早餐后开始看地形,很顺利地完成此次之行的各项任务,第五天又回到武威,第六天经古浪、天祝回到满城大院。</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跟随首长去白银区等地看地形,参谋长刘如海和贺加志参谋随同,第一天到白银分区王司令接待陪同,第二天一早去水川,我和首长在老乡陈某家住了一晚也是土炕,这个炕老乡烧的好,不冷也不热,算是睡了个好觉。第四天东行约百十公里到吴家川看地形,当天跨过黄河东岸到寺儿湾坪农场(211团成立时住在这里),当天下午北上到了宝积山、大水头以及旱坪川看野营训练场地,当晚回到靖远县法泉沟211团所在地。第五天到兰州师长向炮兵首长汇报工作。当晚记得是个管后勤的参谋安排我们住在二所,晚上炮兵窦司令和许政委陪同高师长吃饭,第六天安全回到师部。</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外岀看地形是到门源,当时跟随首长有后勤雷部长、作训科刘参谋还有一个助理员,第一天就赶到门源,途经青海互助县大通河时师长专门看望了55团在此施工的部队,当晚门源分区政委和门源(海北洲)专员陪同首长吃晚饭,住在农场小招待所,第二天看油菜地整整跑了一天,第三天看地形,到达阪山雪下的很大,那里海拨4000多米空气浠薄,雷部长提出我们就在小县城住下吧,可首长决定前行跨过雪山到西宁再住下,结果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到西宁,第四天青海省军区司令陪同首长吃早餐,中午回到民和享堂炮8团,王团长李政委在大门外迎接首长并在下午向首长汇报工作。</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和首长去一条山看地形,曲宝庆科长和金国铨参谋陪同出去,一路上先到兔窝,再到正路堡,之后到景泰县一条山,还有一个村子叫喜积水,晚上住当地老乡家,第二天上山看地形,决定在一条山拉练并实弹射击。第三天西行近一天时间走张掖19军住宿,第四天军作训处长陪同吃早餐。第五天经武威、天祝、永登回到营房。</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看地形到坪城,侦察科王烈臣科长、通信科葛继荣科长、作训科刘佰雄参谋随同,戴眼镜痩瘦的侦察科王科长非常幽默很有意思爱说笑话,一路上笑话多故事多一路谈笑风生,真是一路欢笑一路故事一路歌。首长在坪城住了一个多星期,天天出去看地形,为炮兵试验打坦克做准备,并让后勤做了很多假坦克送到坪城靶场。后来全军在坪城靶场举行炮兵运动打坦克现场会,前后一个多月,可以说炮15师在靶场露了一手,多次命中击中目标,获得优异实弹射击成绩。师长高维新专门到北京汇报,并在全军炮兵介绍经验。</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当警卫员期间就跟首长看过五次地形,野营拉练三次。其中在腾格里大沙漠野营拉练一次。当时全师部队从武威向北进发,师部和师直属队北上时路过了红军西路军拼死厮杀过的四十里铺(今永丰镇)、水磨关等地,经永昌县城向西北,驻于河西堡。国家为了开发金川有色金属一一镍等"铂族六姐妹"(国家重要有色金属,航天设备会用到,是现代工业的维他命,是上天入地、奔月沉海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这里修建了大型火力发电厂等保障设施,是河西少有的工业重镇,比较繁华热闹。接着是到金川,腾格里沙漠边缘。顺口流称:"沙多人烟少,秃山无树草,一日天三变,风吹石头跑"。勾画了这里的实地景观。加之矿沙、煤烟的污染,天空始终灰暗很少见到太阳,感觉很不舒服,有些压抑感,有时还有胸闷气岀不来的感觉。然而这里的镍,从1958年起,已开发了十几年,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可以说荒野里又一座与白银市并驾齐驱的有色金属之都正在掘起。宛如戈壁明珠着实可爱。在这儿,我们师与军区炮兵机关拉练队伍会师了。大家风尘仆仆地相会在边陲小镇格外亲热。此后咱们师拉练部队继续北上,进入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在周家井、昌宁堡、沙井等几个村子驻训。全师在沙漠将野营拉练推向大练兵高潮。还组织了实弹射击,这次拉练从"走、打、吃、住、藏"五个方面全方位展开,时间比较长约有两个多月,跑的地方也多,从河西到沙漠再到山丹、继续从军马场又到青海门源越过4000多米的达阪山经西宁、民和、河口回到永登满城。(这次拉练的路线我随同首长在之前看地形时已有不少地方去过)约有两千多公里的摩托化行军,历时两月有余。是一次从严从实战岀发对部队的全面煅炼,大大的提高了部队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在一条山喜积水方向野营拉练,部队驻训在正路堡、兔窝一带,记得有一天早上起床首长要外出看部队,我急急忙忙脸都没洗穿上大衣就出发了,结果弹匣(装有5发子弹)放在帎头下给忘了,自己发现手枪带在身上却没带弹匣,心里咯噔一下吓了一身冷汗,和首长在特务连吃过早饭赶快回到我们住的老乡家,立即到睡的炕头掀开帎头一看弹匣在,一块石头落了地。尽管此事没有岀什么意外的岔子,但对我来说是一次警告性的教训,这次是弹匣丢在帎头下,假如是手枪可就是大事了,此事提醒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自己,尤其是跟随首长千万不能丢三拉四,我的工作是为首长服务的,如岀什么岔子那是给首长找麻烦。从此以后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干什么再没有岀现过任何类似屁漏。当时全师部队好象都在景泰、正路堡、一条山野营拉练。在拉练中,所有驾驶员晚上都练闭灯驾驶,部队训练徒步。在拉练徒步中首长带头走在队列最前头,风餐露宿,露营时首长一样睡地窝窝。高师长日常除了抓部队训练管理,他还非常喜爱文体活动,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只要有人打篮球他都要驻足看看,在沙漠拉练时有一所小学校常有老百姓小孩和小学生打球他也要欣赏一番;同时也关心师文艺宣传队,宣传队彩排他要去看,演出他更要看。常常用鼓励的掌声谢谢队员。在满城大院时只要有篮球比赛或足球比赛他是当然的观众座在看台上观战、叫好、鼓励、鼓掌。由于首长重视文体活动,当年的炮15师篮球队是打遍河西无敌手;师宣传队排练的样板戏《沙家浜》唱响兰州、誉满金城;军区足球队驻训在师里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文体活动是活跃部队、鼓舞士气、促进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之举。</p><p class="ql-block"> 老首长高维新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骄不躁,严于律已,关心部属,善待战士,从不训人。他爱兵如子,对干部战士热爱有佳,我们警卫班十几个战友都受到过他的关心爱护,进步他关心,学习他指导,工作他鼓励,成绩他表扬,家庭他问寒,困难他帮助。他的个人最大爱好就是指挥部队抓军训,一切从实战岀发。经常深入基层住在连队吃在连队,与基层干部战士打成一片同甘共苦。1975年年初随首长到211团2营6连蹲点,机关随同下连的有军务科长曲宝庆(后任炮15师副参谋长、副师职顾问,己故);作训科参谋巨涛(后任炮15师作训科长、军区炮兵地炮处处长等职),从那时起我就认识巨涛部长,他帅气、耿直、诚实、文字功底深,一手字写得特别飘逸。他军事技术过硬,首长蹲点时正是连队开训之时,巨涛部长亲自给六连讲军事课,他从射击诸元准备到射击知识、操炮知识等。他讲课深入浅岀、通俗易懂,同样的火炮操作教程别人讲起来是枯燥无味干巴巴,经他一讲是活灵活现、生动风趣、比喻形象,战士们一听就懂,深受连队干部战士喜欢。就在那时我也学了点操炮常识(我新兵下连是师直特务连警卫排,学的是步兵武器,对大炮一点不懂)、并认真作了笔记,后来我还真的用上了。我们在连队住了一个月余,首长和机关随同在吃喝上从不讲究从不开小灶,更谈不上奢侈。老首长在基层或者拉练在农村他的小灶就是有时让我在连队拿两个土豆放在火炉下面烤一烤,有时也让我拿两个馒头烤烤,平时不论在营区还是拉练驻训他总是喜欢买点向日葵嗑嗑。他家庭幸福,教子有方,夫妻恩爱,儿孙满堂,安享晚年。我们永远缅怀这位身经百战受人尊敬的老首长!</p> <h3>这是高师长50年代第一次授衔授勋时的留影</h3> <h3>这是高师长和夫人在西安干休所住地留影</h3> <h3>山丹军马场一角</h3><h3><br></h3><h3> 著名的山丹军马场,自汉代以来,这儿一直是军马繁殖基地。河西马,驰骋神州,飞越疆界,活跃异帮;河西马,被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赏识宠爱;河西马,是张骞、李广、文成公主的坐骑宝驹,也组成了从古至今一支又一支威震山河的骑兵部队,立下了汉马功劳……后来作为拍摄影视片《牧马人》、《和平年代》的外景地,给人以旷远、青悠、奔放的美感。</h3> <h3>现代的军马场草肥马壮</h3> <h3>大漠孤烟厉兵忙</h3><h3><br></h3><h3> "铁骑成群,玉轴相接,"在拉练途中几路纵队约有三百多台车炮,子夜在一个小村庄的十字路口交会,东西对进,南北交叉,不停顿地穿梭而过。轰轰隆隆的车流,在乡村小路上足足过了大半夜。师首长分散在各点指挥并观摩,当地老乡做梦也想不到,解放军会有这么多车和炮,似天兵天将下凡!</h3> <h3>152加榴炮(炮十五师配发装备)</h3> <h3>130加农炮(炮十五师配发装备)</h3> <h3>火箭炮的神威[王培芳摄于1981年坪城靶场实弹射击(19管火箭炮配发211团装备)]</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从一张照片所想到的</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強起来,国家強大,民族兴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美满。科技随着改革的春风日新月异!现如今手机照相从老人到孩子没有不会的,随手拍,你帮我拍我帮你拍,自己拍,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拍的不好再重来一张,直到拍的满意为止。可见照张像已是不成问题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在整理过去的老照片时有张照片勾起了我对照相这件事的回忆。那是1973年我们刚入伍参军的时候,当时想照一张照片那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应该说是件按现在的说法叫`奢求‘或者叫'奢望'。当时刚入伍时间不长总想穿身军装照张全身照寄回家给父母看,给亲朋好友看。记得在部队服务社照相馆照过两次一吋照片均不够理想。当时也只能这样。很快新兵三个月训练就要结束了,紧接着就要下到老连队成为真正的军人。</p><p class="ql-block"> 在下连前军区各足球队放在我们师集训,我和战友卢凤祥、徐承仁仨人被抽去为各足球队做服务工作,当时的新兵班长是1971年山东曲阜入伍的姓孔(名子忘了),带着我们仨人白天在师部大操场(当时整理成了足球场)专门为首长倒茶斟水服务,早晚专门为各足球队带队的领导办公室打扫卫生准备开水等服务工作。我当时被孔班长分配专门为19军军务处足球队带队队长魏副处长服务,在为魏处长服务的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他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有一天他问我"小姜:你想照像吗"?我说"当然想“,能照一张像是我求之不得的事,魏处长说:"等两天,我拿到胶卷立马给你以及你的同乡战友照几张照片"!我听了魏处长的承诺后立即告诉了卢凤祥和徐承仁,个个象是吃'蜂蜜'似的那个甜劲和高兴劲真是难以言表。记得1973年3月5日是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纪念日,魏处长早上洗完脸就喊:"小姜:今天上午你把你的同乡一起喊来我给你们照像",早饭后我就把卢凤祥和徐承仁一起叫到队部,当时还有一个老兵同乡71年兵赣榆的叫刘善崇也来了,后来魏处长用他带的照相机(照相机是120的,也就是一卷胶卷只能照12张照片)分别给我们几个单个照了像,并照了一张四人拿着《解放军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学习的报纸照了一张合影。像照完后,被班长知道了,当晚并在班务会上点名批评了我们几个,弄得我们哭笑不得,不知所措,照张照片尽然引起了风波受到了批评,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弄清,班长为什么要批评我们…?新兵下连不久我就收到魏处长从张掖19军寄来的照片,我们几个收到照片很是高兴。</p><p class="ql-block"> 1973年10月份当时我已离开连队被调到师警卫班给师长当警卫员。我们一个战友买来两卷黑白135胶卷但没有相机,只知道师机关有不少科室有照相机,但不知找谁才能借到,可借到也不会用又有何用呢?因为当时照相不是拿起相机就可以照,而是要先在暗室里装胶卷,装了胶卷才可以装进相机方可照相,照相时还要根据各个时段来确定光圈速度等等。照了像还是要在暗室里进行操作。正在纳闷时突然想起我们有个71年上海入伍战友刘传俊在师宣传科当干事,刘干事对我们的请求很快就答应并决定星期天到庄浪河边照相。那个时候才当兵对照相特别感兴趣。 一转眼时间到了1978年我在211团政治处任保卫干事,干保卫工作照相是必须要学会的,当时老战友老大哥王培芳任团文化干事有照相机,我主动请教向他学照相,在他手把手帮助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照、显、定、洗印放大照片等,可以完成简单的冲洗照片等操作程序。那个时候政治处很穷,开始只有个120相机且没有胶卷,处里几个胶卷都是有数的不可以随便去用,公私是很分明的,要想照相自已买胶卷。照了相后我们就到团司令部作训股找人找关系好的战友要相纸以及洗印照片的显、定影粉等。到了80年初期团政治处保卫股才买一部135相机和洗印机,后来又买了放大机,开始了自已照相洗相放大等照相操作程序。</p><p class="ql-block"> 1982年9月份我在团保卫股长这个位置上被师政治部安排到了宣化炮兵学院两年的学习深造,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发现了彩色照片,当时我们班有个学员是广州军区某炮团教导员,他的朋友是香港人给他寄来了他春节在广州湛江照的彩色照片,我看到后感到非常惊喜,过去的所谓彩色照片都是人工上色,人像不均匀也不自然,这个彩照很飘亮很自然,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自已也能照上一张就好了。炮院两年学制结束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照了第一张彩色照片。后回到原部队211团。1984年底任团政治处副主任。这时政治处也还只有一部象样的135照相机。此后的彩照还是王培芳战友帮我们照的比较多。在此多说几句,王培芳既是我的师兄,也是我们的挚友,更是我亲密无间的老大哥。他除了在照相这件事上手帮手教我,在部队期间他作为老大哥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到地方工作仍然一样他一如既往对我关心帮助,对我人生旅途每一次进步起到了启发和`加油'的助推作用。</p><p class="ql-block"> 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我们奉命赴云南老山对越防御作战,这个时候相机随处可见,我们保卫科就有几部相机,好多个人还有傻瓜相机,照像再不象以前那样是一种奢求奢望了,人人都可以照彩照了。跨进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码相机问世,过去用胶卷的120相机和135相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除了专业人士用大多数人已成了摆式和收藏品。现在数码相机以及手机不用胶卷不花钱随处拍,人人拍,大人小孩都会拍……</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请一起拥抱科技,去迎接科技的全新时代!</p> <h3>这是我参军第一张(照相馆标准照片除外)由19军魏处长帮我用120相机拍的外景照片</h3> <h3>参军在照相馆照的第四张照片</h3> <h3>1974年在政委办公室照的第三张照片,背景是陕、甘、宁、青四省地貌图</h3> <h3>原来用的135相机、傻瓜相机、小型数码照相录相机。</h3> <h3><br></h3><h3><br></h3><h3><br></h3><h3> 战友们你还记得当年在部队有多少津贴和工资吗?我记下了!请战友们回忆:</h3><h1><b>战士津贴标准:</b></h1><h3>服役一年——6元</h3><h3>服役二年——7元</h3><h3>服役三年——8元</h3><h3>服役四年——10元</h3><h3>服役五年——15元</h3><h3>服役六年——20元</h3><h3>服役七年——26元</h3><h3>服役八年——32元</h3><h3>服役九年——38元</h3><h3>服役十年——44元</h3><h3>服役十一年以上50元</h3><h1><b>干部工资标准:</b></h1><h3>23级——52元</h3><h3>22级——60元</h3><h3>21级——70元</h3><h3>20级——80元</h3><h3>19级——90元</h3><h3>18级——102元</h3><h3>17级——114元</h3><h3>16级——126元</h3><h3>15级——141元</h3><h3>14级——158元</h3><h3>13级——177元</h3><h3>12级——197元</h3><h3>11级——217元</h3><h3>10级——237元</h3><h3>(当时高维新师长就怎么多, 他多高寒补贴45元,合计282元。)</h3><h3>9级——257元</h3><h3>8级——282元</h3><h3>7级——307元</h3><h3>6级——325元</h3><h3>5级——342元</h3><h3>4级——372元</h3><h3>1、2、3级——404元。</h3><h3>回想起当年的津贴和工资,</h3><h3> 更体会到当兵是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当兵是光荣、是吃苦、是流汗、是忘我、是牺牲、是奉献。</h3><h3>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人生在世,和世间万物相比不过是短暂瞬间,这些回忆将永远珍藏在心里,带着阳光、带着花香、带着梦想,去展望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