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国营五一农场十八队队友网上聚会(2019年2月5日新年祝福荟萃)

黎伟朝

<h3>  新春隹节的到来,《祝福》是我们中华民族心中的执着和信念,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如长江之水,黄河之流,永无止息!今年在何培贤书记的倡议和总监制下,我受何培贤书记和十八队队友之托,收集和编辑我们十八队人个人和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的岁月写照相集录,让我们来一个别开生面的网上大聚会,开创五一场仍至网络世界贺新年的"新创举″。不但可以以创新的精神面貌欢度春节,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增进我们队友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此,首先,感谢网络科技的发展;其次,感谢美篇,给予我们这个平台,可以集祝福、知识、娱乐于一身,过去不敢想的,现在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就象广东台巜七十二家房客》里播放的"鸡毛飞上天,咪话唔信(不要不信)"。时代进步发展,一切皆有可能。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我国发射"嫦娥4号"奔月,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26分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创了人类探测月球背面的零突破。不但是全球首次对月球背面进行科学探测研究,而且还带上了"月面微型生态圈"搭载有种子(马玲薯种子、拟南芥种子)及蚕卵有生命的生物在上月球进行科学实验,要是生物圈里也带上一条"鸡毛",不就是"鸡毛"飞上天了吗?呵呵,今天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月新日异。中国建国开创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寓言已是现实;第三,感谢全体队友的积极参与和传来的大量美照和衷心的祝福!使我们的美篇内容丰富多彩,更富有美的亨受。</h3><h3> </h3><h3> </h3> <h3>  恭喜!恭喜!2019年送给你最温暖的祝福</h3><h3> 祝君猪年笑颜开</h3><h3> 新春添福又添财</h3><h3> 年年吉祥身体好</h3><h3> 快意人生千载梦</h3><h3> 乐事多多好运来</h3> <h3>  恭喜!恭喜!恭喜各位队友发大财!今天荧屏见,他日再相逢。何培贤夫妇传统式的祝福,喜气洋洋。</h3><h3> </h3> <h3>  新年到,除了祝福,还是祝福!</h3><h3> 何培贤先生的父亲叫何国英,原来是五一场"飞发佬"(剪发工人)。1978年改革开放,弃剪从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五一农场致富带头人;第一个"万元户";第一个"万元户"受场经济奖励"一万元"的人。虎父无犬子,何培贤先生也是经常"创造"第一的职工子弟。</h3> <h3>  赵中明队长和夫人的合影</h3><h3> 恩爱夫妻,不一定总是要拥抱,心情愉悦就是幸福!</h3><h3> 赵队长热情大方,聪明能干,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2017年十八队的金秋大团聚活动中,大家有目共睹。他为了搞好队环境建设,迎接队友们的归来,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亲力亲为指挥并把持好每一个环节,使队容队貌换然一新,给归来的队友们一个"美丽十八队",大家都赞不绝口。</h3> <h3>  "耶一"!祝红莲靓女,显得特别年轻漂亮,青春美丽!也许是生活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缘故,总能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心境快乐,心情舒畅是最重要的。香港目前是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地方,生活指数高,也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h3> <h3>刘秋荷女士,现在生活在江门市。但现在茂名的经济发展已赶上珠三角了,环境变化大,美不胜收,还是用去年11月到茂名时照的这张靓照吧!因为留恋,所以难忘。</h3> <h3>陆前布夫妇神釆奕奕,放开怀抱,迎接新年的吉祥!</h3> <h3>  赵伟强夫妇的合影。看到这张美照,赵伟强,林芳夫妇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贵州省的草海。没有去过的队友现在可以梦遊一番。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县城西南面,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贵州省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是黑颈鹤等二百二十八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至此,待梦醒时再去感受"草海"的美丽风光吧!</h3> <h3>这是凌淑华姨和大儿子潘永平,二儿子潘永凡及曾孙2017年10月十八队金秋大团聚时的合影,孙女和儿媳妇们因忙没有入镜头。凌淑华姨亲情可贵,儿孙曾孙四代同堂幸福滿满!看两个儿子一边一个紧紧地拉住她老人家的手,足表一片孝心。祝凌淑毕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h3> <h3>范文哲和靓女合影</h3><h3> 范文哲先生是一个热心人事,乐于助人,也是五一场所有队队友聚会的嘉宾。他所到之处为各队的队友们创作了不少美篇、影集等作品,受到大家的认可与点赞。2018年11月参加合溪队的聚会,双喜临门,收获满满。这是他第一次和女朋友亮相。看!他们的牵手,心花怒放!在这里祝范文哲先生新年快乐!心想事成!</h3> <h3>2017年10月五一场十八队的金秋大团聚我们永远难以忘怀!这是队友陈海清靓女参加聚会时的留影。</h3> <h3>潘文飞同学,爱好广泛,集娱乐、饮食、公益活动于一身。热情大方,喜欢助人为乐,不但是我们十八队的文艺骨干,也是我们班同学的姣姣者。她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并为之作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靓花映佳丽,更有青春的魅力一一黄碧红女士一展风姿!</h3> <h3>  "十八队的风水树,保佑所有队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这是黄志业先生的肺腑之言。</h3><h3>"志业,你有大树做靠山,风水树保佑你,肯定猪笼入水,中大奖"何培贤书记触景有感,祝愿黄志业先生猪年财运滚滚来。</h3><h3></h3> <h3>  "Hⅰ,我在这里!"佳人有约,心情特别好。</h3> <h3>  难得机会,姐弟们一齐照张靓相留念,正如家姐陈海娟说的:我们这一代人曾经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多,一旦离开了,都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再见面时就会觉得十分珍贵。兄弟姐妹之间又何尝不是呢?</h3> <h3>吴伟萍,十八队靓女之一,喜欢唱歌,也是十八队的文艺骨干。女儿马丽丽(右)十分优秀,本科生,某学校的音乐老师,多才多艺。2017年10月十八队金秋大团聚,文艺晚会节目男女声大合唱的总指挥,棒棒的。本来当晚还有马丽丽老师的一首女声独唱,可惜下雨,我们未能听到马丽丽老师一展歌喉。小朋友聪明伶俐,过年了,抱拳向大家:恭喜发财!</h3> <h3>继续:恭喜发财!大年初一,小朋友的金口特别灵验的噢!愿大家在猪年赚到盆满钵满!</h3> <h3>新郎高大威猛,新娘漂亮、典雅,公婆两边呵护,迎来双喜临门的一家子,幸福无比!</h3> <h3>融入了大都市生活,再没有红土的烦恼,真好!</h3> <h3>广州知青,朱一夫妇在队牌前的合影。</h3><h3> 看到朱一夫妇的美照,才子佳人,依然是活力四射!想当年(1986年),朱一教授时任五一农场广州知青场友会会长,组织知青首次集体返回农场,受到农场党委、职工、职子们的隆重欢迎!气场热烈,相信五一场人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全场所有生产队的干部职工为一睹与知青离别后再重逢,知青们的风采,不论远、近,走路、骑自行车、坐手扶机等等(那时农场里未见有私家小车,摩托车也未普及),向着场部一涌而至。知青们也不负所望,当晚,在五一大礼堂为全场干部职工表演精彩节目,好戏连台,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给场友们带来的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礼堂的上空......</h3><h3> </h3> <h3>  有点特别,欧卫东女士为丈夫送上一个《大红包》,"愿你春节红包满满,猪年吉祥!"。</h3> <h3>2017年10月十八队金秋大聚会的前一天,我和夫人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南极村(徐闻角尾)的海边的合影。</h3><h3> 祖国大陆最南端,有几大景点值得一游,回到徐闻未去过的朋友,不要错过哦!</h3><h3>1、灯楼角,又名角尾,三面环海,有一角状沙滩前伸入海。该角与海南岛临高角对峙,海峽宽12海里,为海上交通要冲。该角西南和东南方海中均有险礁暗石。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此地建灯塔而得名。</h3><h3> 灯楼角又是解放军横渡琼州海峽的首发地,灯塔东面有1960年解放军建造的炮楼,高3米,保存完好。</h3><h3> 登上塔上远眺,海阔天空,烟波浩淼,千帆竞发。百亩盐田,防护林带,椰子树,木麻黄树,相思树,仙人掌,灌木丛,海草花,红树林等风景尽收眼底,十分迷人。</h3><h3>2、中国大陆最南端巨石后面有一小楼,是当年解放海南岛的渡琼作战指挥所遗址,当年五百多名徐闻渔民助解放军渡琼作战,1950年3月5日,解放军118师799名将士分乘渔民驾驶的13条木帆船飞渡琼州海峽,打响解放海南岛的第一枪。</h3><h3>3、合水线,又叫分水线。指海上有一条南海与北部湾两海的海水交汇线,可以明显看到交会处的两边海水不同。</h3><h3>4、角尾村出海还有中国大陆架最大最美的珊瑚礁群。但到目前未开发,为不让非法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已被政府全面禁止前往。但附近一些人为了赚钱,说坐牛车可带入海看珊瑚礁都是不真实的,游客千万警惕。</h3><h3>5、炎热夏天在景区内饮一个新鲜的椰子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h3> <h3>丈夫恭喜,夫人发财!过年最开心就是收到大红包!夫人陈彩桥笑到合不拢嘴。郑爱民夫妇给大家拜年:恭喜!恭喜!</h3> <h3>2017年10月十八队金秋大团聚,部份筹委与广州片区部份舞蹈队员的合影。</h3> <h3>  大家快来看!眼前的这位美女,明眸善睐,双手捧着一束幸福花,带着甜甜的微笑,楚楚动人。一件红色晚礼服裙,紧身束腰,显得格外年轻漂亮,简直就象天边飘来一朵红云。<br></h3><h3> 她是我们十八队的一位职女,我们曾经一起在农场"战天斗地"过的队友,如果不告诉你,谁也不敢相信。</h3><h3></h3> <h3>"模特儿"怎么照都是漂亮的!</h3> <h3>  刚停好车,先来一张合影高兴高兴。这对姊妹花笑容可掬!</h3> <h3>  看到这张靓相,我们先不说姑娘们的飒爽英姿和舞蹈的优美,就看她们身上穿的这身军装,我们自然就会想起当年的兵团时期。几十年来,我们农垦人经历了"四代人"的岁月洗礼。其中从1969年4月1日,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我们五一农场改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七师九团)到1974年6月兵团解散,这5到6年间我们的政治生命得到至高无尚的享受,精神生活(现在叫精神文明建设吧)、娱乐、福利等等都是前所未有。几乎每个月团部(场部)都有安排几次放电影,放完电影后,团里还按排用2.5吨或4吨的载重解放牌或东风牌汽车,逐个连队送各连队出来看电影的"战士"回连队。过年肯定有猪肉、牛肉和水果等物质分配到个人,小朋友也有半份。文娱器材:军旗、象棋、康乐棋,扑克少不了,蓝球、乒乓球还有羽毛球应有尽有。用现在的话,"哗噻"!当一名"兵团战士"是多么的惹周边农村老百姓的羡慕。如果能有一套军装或军帽或一双解放鞋,穿在身上,就算没有领章帽徽,走起路来也是昂首挺胸,多么的骄傲和威武!这种年代恐怕再也没有了!</h3> <h3>  林少伟先生是一位值得我敬佩的退伍军人。他从小对军人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并且无限敬仰军人,为了能成为一名军人,实现自已的梦想,他坚定不移,三次报名参军。最后,在1979年3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场友们,可知否?1979年3月份特别应征入伍的是什么兵?是战时的补充兵源啊!当时中越边境正在打仗,对越自卫还击战,由于战斗的惨烈,我军伤亡很大,需要补充兵源。明知要上战场或者会负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林少伟先生却亳不犹豫地报名参军。明知山有虎偏往山上行,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我敬佩林少伟先生的原因。</h3><h3> 社会的不少姑娘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军人无情,铁血心场,可我们这位嫂子(林少伟妻)不这么认为,军人也有情,只是军人的情是先国后家。别看林少伟站着一副严肃的样子,他的内心是十分感激自己身边的这位伴侣的,他的手紧紧地揣住妻子的手。恩爱夫妻不一定是开怀大笑,默默传情也许爱得更深。祝林少伟夫妇新年快乐!幸福美满!</h3><h3> </h3><h3> </h3> <h3>十八队舞蹈队的精彩表演!</h3> <h3>热闹的场面,照张相。</h3> <h3>赖泽娜姐姐,讲得好,"风采依旧"!我不知道怎样写了。试下帮泽娜姐姐看看相:鼻直而挺,鼻翼饱满,眼大唇红,下巴长而圆满,此乃大富大贵之相,为人开朗,温和大度,一生衣食无忧。嘻嘻!</h3> <h3>  "风风雨雨几十年,风彩依旧"这也是"知青精神"的概括和总结。什么是知青精神呢?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我在一队(合溪)的聚会美篇文章上已介绍过,在这里我想再炒一下冷饭:之前这个问题我也不解,脑海里也只是一种朦胧,认为知青们和霭可亲,有文化,乐于助人......,直到读了粤海知青Q群第三届巜我心飞杨》的文章后才豁然开朗。文章是这样写的:"在那段日子里,广大知识青年经历了磨难,也经受了锻炼;抛洒了青春,却增长了生产实践的才干,在那个充满革命激情,而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知青们在悲怆中奋进,在痛苦中拼搏,在彷徨中醒悟,在磨难中成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把自己的芳华青春献给了祖国母亲,而知青心境却永远年轻!"这就是知青精神。文章总结得十分透彻,既客观地介绍了我国当时的历史现实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原因,又描述了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的锻炼和生活状况。<br></h3><h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用以前的一句话"一穷二白的国家",还要面对国际上资本主义的层层封锁,工农业生产又相当落后。但不到十年间人口的增长番倍,衣、食、住、行等等的社会基本问题日趋严重。大量的人口密集在城镇,没有粮食,没有工作,物质极端匮乏。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国家(1955年)推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针对的是城填毕业的学生和城镇无业青年,方向、方式、方法是对的。只是文化大革命后,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过度解读,造成了所有学校里的学生,不分年级,甚至不少还不满15岁的学生,也跟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彊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豪言壮语就是当时知识青年思想教育的写照。</h3><h3><br></h3><h3></h3> <h3>  这张相在哪照的?照得不错!</h3><h3> 知青岁月,我们携手同行,曾经的欢笑是最宝贵的记忆。今天我们于然可以让记忆暂留!</h3><h3><br></h3> <h3> 来,来,来......我们三人也来一张。<br></h3><h3><br></h3><h3></h3> <h3>  秋海棠花,秋海棠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近球形,茎叶互生,叶片轮廓宽卵形两则不相等,上面绿色,常有红晕,下面淡色,带紫红色,托叶长圆形至披针形膜质,花葶有纵棱,无毛,花较多数粉红色,苞片长圆形。种子长圆形小,7月开花,8月结果。现多栽培作盘景欣赏,用灿烂的花儿迎接新年。寓意:花开富贵!</h3> <h3> 王映霞靓女贺年</h3><h3> (一首)</h3><h3> 王朝大地气象新</h3><h3> 映红杜娟又新年</h3><h3> 霞帔寻常心情快</h3><h3> 祝君发财暗自乐</h3><h3> </h3><h3> </h3> <h3>姊妹重逢好高兴,逢春时节又见面。在此。</h3> <h3>卢雪香靓女,妮称香草,行大运,捉到一头金猪,今年肯定发大财!</h3> <h3>幸福的一家人,两个"好"!</h3> <h3>  谢谢四位靓女的祝福!也祝四位靓女:快乐迎年迎来笑,开心过节乐逍遥!</h3> <h3>"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所以,会装饰自己在哪照相都亮丽!</h3> <h3>  哗!真美!眼前的美照,相信无人不赞摄影师的独具匠心。</h3><h3> 蓉叶风景秀</h3><h3> 湖畔水悠悠</h3><h3> 谁问美景中</h3><h3> 悦目俩佳人</h3><h3> 一首巜无题》抒发我的点赞。</h3><h3> </h3><h3> </h3> <h3>  看到这张照片,细女李锐珍订蛋糕为父亲祝寿。在此,先为这位孝顺女儿锐珍点个赞!这里不但体现了锐珍对父亲的爱戴;也体现了锐珍对父母亲多年来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到此刻止,李日伟叔俩老坐在台前,高兴万分!风风雨雨几十年老伴陈秀英始终如一地陪伴在身旁,相信李日伟叔一定是一个幸福的男人!我们也祝李日伟叔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并祝俩老健康快乐!</h3> <h3>子女孝顺,幸福满满!</h3> <h3>陆杰文夫妇,白头相守,幸福无比!祝他们俩老寿比南山!天伦永享!</h3> <h3>前排:陆杰文、李群芳夫妇</h3><h3>后排儿女(右起):陆前布、陆忠、陆学毅、陆芳丽(女)、陆学焕。</h3> <h3>  在此首先祝陈家三代兴旺发达!幸福美满!</h3><h3> 十八队印象群,群主陈仕伟先生(左二),职工子弟的优秀子弟之一,当过教师,文武双全,聪明才智,头脑灵活,敢于挑战自我。乘改革开放东风,他看准汽车产业的兴旺,抓住机遇,毅然下海经商,现在在广州开一间汽车轮胎公司。他赚钱不忘故乡建设,2017年他和十八全体筹委共同努力,组织十八队队友2017年金秋大团聚,为十八队的建设出钱出力,打造了一个美丽的"十八",为五一场各队做出了好榜样。</h3><h3> 陈仕伟先生不但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乐于助人为乐的人。2017年,十八队的队友聚会和2018年,一队的队友聚会期间,为满足90多岁高龄张成老书记的心愿,两次用自己的小车专程从增城接送张成书记回五一场十八队和一队参加队友聚会。</h3><h3> 2018年9月本队职工林引美女士,使用石油气,不幸发生事故,造成双腿全面烧伤90%,双手脸部等多处也严重烧伤,曾一度休克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由于高昂的医疗費又给本来就不富裕的林引美女士家庭经济雪上加霜。知道消息后,陈仕伟群主马上发动大家资助林引美女士,以解燃眉之急,并多次和广州知青雷新权先生到医院探望林引美女士。</h3><h3> 所以,陈仕伟先生不愧为我们职工子弟的优秀子弟,他舍已为人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h3><h3> </h3> <h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借用陈仕伟群主的点赞:夫妻恩爱,羡煞旁人!</h3> <h3>潘藻勋夫妇也是三代同堂。所以说十八队是一块"风水宝地",三代同堂的家庭实在太多了!当年我在十八队做工作组时,正是潘藻勋先生(右二)任队长,对我关爱有加,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都给予了我极大帮助、支持和鼓励。虽然仅有三个多月,但十八队的人,十八队的一草一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这就叫缘分吧!缘分,是一种遇见而结下的美好情愫,而这种情愫又如一则则刻骨铭心的故事,使人永远难忘。在此祝潘藻勋老先生健康长寿,福如东海!祝十八队的队友事事顺心,幸福长伴。</h3><h3><br></h3> <h3>赵叶华(前右)我的同学,当年我去当兵打仗,他在农场寻花问柳(玩笑)。终于与廉江知青叶琼女士结为连理,现在幸福生活在廉江市。后面是刘秋荷女士,现在在江门市生活。</h3><h3><br></h3><h3><br></h3> <h3>  看到张乃钿夫妇这张全家福,使我想起一幅对联"家和事顺好运来,人兴财旺鸿福长。橫批:家族兴旺"正是张乃钿夫妇和很多十八队人现在的生活写照,子孝孙贤幸福美满。张乃钿老先生的儿子张建基先生(三排右三),机智过人,搞经济有一手。1982年一1983年间我和他在团委拍档(在场团委工作),确切点说,张建基先生是我的师傅(比我早上团委)。他带领全场各生产队团支部"义务劳动",带头承包土地种甘蔗和搞其他付业,为各团支部筹集了不少的经费,也为团委筹集了几万元经费。那时的各团支部和团委是"最富裕"的。团组织经常组织团员活动,旅游、吃饭、莺歌燕舞不在话下。团组织生活游刃有余,张建基先生功不可没!后来张建基先生因工作需要调到场商贸有限公司当经理,再后来张建基先生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放弃优厚待遇,下海承包土地自主创业,成为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带头人之一,也为后来农场职子树立了好榜样。</h3><h3><br></h3> <h3>  恭喜!恭喜!恭喜发财!</h3> <h3>父子情深,强!</h3><h3>潘陆仲院长,现在在湛江市某私家医院当院长,“待遇丰厚"!职子中的成功人士,为潘院长点赞。</h3> <h3>下面是2017年10月5日十八队金秋大团聚的精彩照片回放,照片上有文字就不逐张写了!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进步!美满幸福!吉祥安康!财源滚滚来!</h3> <h3>不好意思,等我打个电话回米国先。</h3> <h3>靓女们照相就是好看!</h3> <h3>  你们是"这个"!连老工人阿姨们都申出大拇指赞美靓女们的风采。</h3> <h3>队长赵中明预祝她们晚上的会演成功并与她们合影留念</h3> <h3>  他们后面的水井,是当年全队职工、队友的饮用水井,职工饭堂就建在旁边。现在虽然井还在,但饭堂已成历史的记忆了。井水也不知何时起不再饮用了,旁边的"饮水思源"是2017年金秋大聚会前修建的,为的是让大家归来时,能追忆起那段曾经的往事和照相留念。<br></h3> <h3>多年不见厂长了(左二,梁德耀先生,当年五一场夹板厂厂长),来!和厂长一起照张相。</h3><h3><br></h3><h3><br></h3> <h3>这是广州知青曾建新先生的感言</h3> <h3>  "这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干部,担任过兵团宣传队及农场连队的领导。青壮年拉过小提琴,年纪大了就改学二胡,曾经在东莞的一次比赛中为他蠃得了三万元的奖金。"</h3><h3> 广州知青曾建新先生的说明文</h3> <h3>这张照片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11月7日一2018年11日7日)来到农场50周年。十八队职子为知青们表演节目后的合影留念。以下几张都是11月7日照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