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酒粉团2018年第一次聚会,Herr Jiang安排了可以看到外滩美景的千江月。准备了不少酒但是战斗力似乎不强,最后只开了三瓶。值得点评的是09的彭特卡奈,这个五级庄酒曾经是法国总统招待大大的宴请用酒。09年是大年,早早地开瓶醒了,两个多小时后开喝,刚开始还觉得尚未完全打开,待宴席将散,它才妖娆,喝出越来越有感觉的酒不多,这是一款,Mark一下。</h3> <h3>2017年托小蔡老师辗转认识了小方老师,开始向小方老师学习长笛。小方老师耐心很好,对我这位大龄学生很有耐心。2018年之初,答谢两位老师,找了老东家附近一个意大利大厨开的餐馆聚会。正好一直惦记的双公入手了两瓶,忍不住带来和去年喜爱的托斯卡纳的布鲁奈罗一绝高低。老师们谈音乐,年轻的心境真美好。而布鲁奈罗和双公,真也是无法对比,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布鲁奈罗优雅、双公健美,倒是问了一圈大家各种的偏好,答案几乎一半一半。大方老师从苏州赶来,说布鲁奈罗是他到现在喝到的最好喝的红葡萄酒。有人爱,分享就值得了~</h3> <h3>二月,离开Wien前忍不住又去Wine Co.采买。买好后时间尚早,和Herr Hu索性坐下来点了一瓶。酒是Herr Hu看中的,酒单里介绍酒很芬香。如果是我,估计不会点特别香的酒,特别是曾经喝过的琼瑶浆,没有一次喜欢的。但是,待酒上来,嗯,香得很正,香得讨巧。细看酒瓶,是麝香葡萄酒。德文是Muskateller,法文和英文是Muscat。小惊喜。记住了啥事都不该固执,多尝试。</h3> <h3>三月,Herr Zhu在国际医学顶级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召集酒粉团的忠党以实际行动进行庆贺,我赞助了家里藏酒里最棒的一瓶,2005的Palmer;2009的Bock是去年去布达佩斯购入,上次Herr Jiang的酒聚没喝完,延到这次来了。喝酒的顺序是Bock(梅洛)、澳洲的西拉、Palmer和阿根廷的马尔贝克。Herr Jiang的酒存放有点问题,所以Bock和马尔贝克喝出来的感觉有点不太对劲。Palmer的出场也算得上完美了,左看右看都很好。Bob推荐的餐厅Solo的鹅肝冻非常棒,餐前的小面包也是很可口。我果真也是跑了好几次才把这顿大酒消耗掉。</h3> <h3>比我大一岁的Robbert在做了十六年金融后,从父亲手里接管了位于Burgenland新锡德尔湖东侧经营了三代的葡萄园,和律师太太一起开启了家族酒业的新纪元。从品种重筛到流程再造,从酒标设计到和酒款选酿,创业中有艰辛也有快乐。四月离开奥国前两晚短短四个多小时,在Robbert的品酒室品尝到了九款酒,尽管还没试全,我已经选出喜欢的几款;两款白Grüber Veltliner和Welschriesling,两款红Zweigelt barrique和No.5;my favorite的No.5是Zweigelt、Blaufränkisch和赤霞珠混酿,橡木桶陈酿14个月。喝酒聊天错过了当地鳗鱼特色,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补上。btw,忍不住又运了几箱回,开始愁没地方存酒了。</h3> <h3>六月,在巴黎的倒数第二天由于行李太满了决定提前开一瓶在迪南买到的卢瓦尔河谷的白诗南。卢瓦尔河谷的白,充满了青椒青草的清新气息,是可以陈年的好酒。带回来一瓶不知道可以屏到啥时候再看,下次喝不知道和谁一起,又能喝出怎样的心情。</h3> <h3>七月,借着两只巨蟹生日的由头召集了大家一聚。尽然是Herr Jiang的正日子。地方由Herr Zhu精挑细选的选了米其林二星的御宝轩。我带的这瓶Smith Havt Lafitte赢得了Bob的好评,Park 100分满分酒。Bob第一次参加我们的小聚会,我在巴黎淘了本二手的关于各地葡萄酒骑士的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作者亲笔签名版,所送的对象竟然也是Bob。交流比酒本身更重要。</h3> <h3>八月,又至广州找Ivan一聚,Ivan小我八岁,但是由于出道早还要担当公司经营的很多琐事,人非常成熟和老道。与他相识于香港,法国偶遇,再广州上海聚了两次,这次是第五次聚,他现在健身多饮酒少,每饮必须是挑剔的好酒。这次他备的香贝丹让我见识了最棒的香贝丹,比波尔多柔美,比勃艮第健壮,像是现在审美偏爱的中性,完美的中性。</h3> <h3>8月底临时起意去了香港,Christine约了Vivi、英里子在怡东轩晚餐,去前征求我的意见喝啥,正好在Christine的仓库里看到新酒到,她指着这瓶PavieMacquin说要么这瓶,我也不知啥酒就道好。到了饭店她早早让服务生开了醒,留着第二瓶喝,先喝了Vivi年份的波亚克四级庄,插曲是服务生多嘴说这瓶83年的酒估计不太好饮了,结果是被Christine教育了一把,其实是还不错,但不是最佳饮用期了。我不像Christine那么偏爱老酒。但是到了Pavie Macquin登场时,大家都惊呆了,闻上去很浓郁的太妃糖味道,喝上去也非常的平衡,丰满的黑浆果香味。Christine也是第一次喝。这是一款带有鲜明特点的酒,我一下子爱上了她。</h3> <h3>国庆饿补上了几条葡萄酒之路,勃艮第、阿尔萨斯、香槟集中在了一起,和着不能喝酒还要开车的队友走葡萄酒路线真是败笔,还不能让他感到我的失望。一路上的酒没有特别让人忘怀的,除了这瓶在香槟喝到的白中白。香槟我一向喝得少,主要是香槟开了就得喝完,家里没有这个喝酒的环境。而队友不喜葡萄酒也不喜带气的饮料,却偏爱这带气的香槟。香槟大道走完选晚餐时又作着要吃中餐,我也竟然妥协了选了一家泰国菜还是越南菜,反正评价还不错(后来房东证实这是一家还挺有名气的做亚洲菜和法餐的餐厅)。点酒时我就不客气了,挑好的点,这瓶Grand Cru是白中白,就是全部用霞多丽酿造的香槟,价格也不是最贵,酒倒在杯里密集的小气泡拼命地往上涌,很有力的感觉。不像平常喝到的那种带了发酵口感的霞多丽(在勃艮第霞多丽孃的白葡萄酒中也经常会喝到那种口感,是我不太喜欢的口感),这款白中白其他的香味让我觉得喝到了好喝的香槟(实际上时间隔久了已经把香味忘记了)。</h3> <h3>海南的大学同学来,凑了一桌人,我带了三瓶酒。开的顺序是从右到左。第一瓶倒出来醒了一个小时,第二瓶和第三瓶瓶醒了一个半小时后试了试,决定先喝04的雄狮。然后第三瓶继续醒。等到第三瓶喝时状态非常好了,竟然被评价是三瓶里最好喝的(雄狮被服务生倒坏了可能有一定影响,没想到唐宫的服务水平如此之差,也提醒我以后要自己开酒才行)。第三瓶是圣埃米里侬一家名气不大的Grand Cru,主要是香气比较浓郁,雄狮在她面前显得朴素了些。过了两天信息给老马,夸了一下此酒,我记得是他带给我的,也不排除是老二带给我的,老马很接令子,说再去搞点😄</h3> <h3>12月,又挑了Herr Zhu生日正日子聚,前一天是冬至夜,沪上的规矩冬至夜不能在外活动,要老实在家里待着,还要祭祖;后一日是平安夜,餐厅的刀往往磨得相当快。酒粉团里Herr Han喊了一声他只有茅台,结果就有人带了干邑、有人带了威士忌。今年也奇了怪了,平常不爱烈酒的我,今年冬天特别喜欢威士忌,纯的喝。这次只开了马爹利干邑,据说是起点比较高的款。反正一大口荡在嘴里,芬香四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