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现代诗——梧村小学读书活动

非洲的白雪公主

<h3>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现代诗相对古诗词而言,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h3> <h3>  总会有那么几首现代诗轻灵地萦绕在我们耳边,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无论你是否喜欢诗歌,但只要你以中文为母语,这些作品就值得你认真阅读,任何精彩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梧村小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现代诗”读书活动应运而生。</h3> <h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描绘了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再真诚无比的愿望。在忙碌烦乱的今天,我们读一读这首诗,或许能获得心灵的片刻宁静。然后,我们会希望时间慢下来,会关注忽略已久的美好,会给疏远多时的朋友打个电话,会问问自己幸福吗?如果有机会,到海边去吧,就算已经错过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但仍然可以找到春暖花开的心情。</h3> <h3>  在晨光洒射的去路,在夕阳斜照的归途,边走边在心里默默地背《再别康桥》,然后,一切都会因为这份诗情而变得美好。看着路旁的柳树,就想到了夕阳中的新娘;望着西天的云彩,也欲挥一挥衣袖;遇到星月辉映的夜晚,便思索谁会吹起别离的笙箫。</h3> <h3>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让人想起那句话,留点时间给自己,留点空间给对方,留点美好给距离。</h3> <h3>  虽然现代诗歌最重要的是表达内心或营造意境之美,不必再像古诗词那样有韵律要求,但通篇的押韵也让这首出自朦胧派诗人北岛的《一束》读起来一气呵成,美妙无比。</h3> <h3>  每次读《雨巷》的时候,每个人的脑海里总会有层出不穷的画面感吧。那是怎样的雨?是“无边丝雨细如愁”吗?那是怎样的巷子?有“淡烟流水画屏幽”吗?那又是什么样的姑娘?会“拣尽寒枝不肯栖”吗?然而,她就那样撑着油纸伞,慢慢地走着,我们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她好似从画中走来,又走成了一幅画。</h3> <h3>  郑愁予的这首《错误》曾被评为“最具东方意味和古典色彩”“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的诗。真美,虽然是遗憾之美。那么,愿错误尽快被打破,愿等待者早日等来期盼的人。</h3> <h3>  《一棵开花的树》是作者想通过一棵开花的树,来表达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生命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中间不停地经过、经过、经过。经过成长、成熟、凋零;经过最美的时刻、最难忘的岁月、最热情的等待和最失望的错过。而这正是人生的丰富与真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主角。</h3> <h3>  《门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也没有遵循什么韵律或节奏,全然是一派自然的纯净,带着和煦的温暖。无论土地,阳光,月亮,还是露水;无论草的种子,树的叶子,还是相对而站不说话的人儿,都那般安然美好,自在满足。</h3> <h3>  我们爱现代诗的美丽婉转,爱它们的意味深长。它们有时如飘在天空的云,有时像下在地上的雨,有时让我们感觉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时让我们觉得一个人站着,不说话,就已经十分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