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了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的味道》,我脑中蹦出来两句话——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h3> <h3> 糟糕透了<br></h3><h3> 我是农村生,农村长,在农村上学,又回农村教学的纯正的农村根。上学时没有上过正式的作文课,作文课上都是老师布置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开始随意写作。我曾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作业而被老师放学后留在教室。作文是我的克星,也成了我的硬伤。没想到长大后我又误打误撞的教了语文课。自己不擅长写作,所以从没有给学生写过作文范文,我的作文课不过是打着作文课旗号的自习课,第一节课学生自主阅读优秀作文选,第二节课学生自主写作,我的作文教学就是“看天收”。说句良心话,我也是一名渴求进步的老师,我不知一次的向语文组的老教师询问,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的答案大致是:如果学生爱看书,自身积累丰厚了,不用教也会写作文,否则,老师也没办法。作文课我一直迷茫着,一直郁闷着……</h3><h3><br></h3><h3><br></h3><h3></h3> <h3> 作文课上,我也曾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告诉学生要先审题,明白自己的写作目的,然后怎么开头,怎么结尾,作文课是都是我在唱独角戏,我泛泛而谈,效果却不见好。对于自身有积累、悟性又好的学生,我讲的写作技巧还可以用上,但对于本来就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我滔滔不绝地讲解丝毫不起作用。</h3><h3> 我也曾在作文课上开两会——表彰会和批判会。我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在作文课上读给全班学生听,并对这个学生大加赞扬,也会找一些写的不好的作文,实事求是地指出作文中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害怕学生自尊心受伤害的,但作文面前还是毫不留情的把问题指出来,希望学生知道今后怎么完善不足之处。</h3><h3> 我曾一度抱怨,学生脑中空空如也,没有好词佳句的积累,他们怎能会写作文呢?殊不知,是我为师者的罪过!黄厚江老师强调:“要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体验写作,积累经验,在过程中提高写作素养”。黄老师认为,“写作规律的认识,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体悟”。是我没有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没有让他们在写作中积累经验和体悟技巧。此时,我方知道的作文课是如何的荒唐,简直是糟糕透了。</h3> <h3> 精彩极了</h3><h3> 黄老师的作文课精彩极了。到底如何精彩,我想用一个案例来说明。黄老师上了一节作文课,课题是《写出人物的特点》。开始上课黄老师先问学生是否认识他,当学生一个也不认识他时,他自我介绍,“我叫黄厚江,草头黄,忠厚的厚,长江的江。”然后让学生用黄厚江三个字分别组词,学生组的词有:黄河,黄酒,黄色,黄土,炎黄子孙,厚积薄发,深厚,厚道,厚重,长江,丽江,大江,滨江临海,然后提示学生诗句里有江,让学生说出含有江的诗句。接下来提高要求,让学生看他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学生说的特点有:慈祥,忠厚,善良,聪明,和蔼……接下来让学生用一段话写他的一个特点。然后交流展示,请学生点评,老师也有引导。最后还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悟出写作方法。黄老师说:“如果写一个人的特点掌握的素材不够怎么办?”学生探讨出可以想象,可以对比,可以假借……最后小结:怎样才能写出一个人的特点呢?可以写肖像,写语言,写行为,写表现特点的具体事件,可以从侧面写,可以假借别人的事写……本节课的作文题目是《认识黄厚江》,试想这篇作文学生怎么可能没话写呢?怎么能写不好作文呢?怎能像我的学生为凑字数而发愁呢?</h3><h3> 黄老师的作文课实在是精彩极了!</h3><h3><br></h3> <h3> 读黄老师的《作文的味道》这本书,让我脑洞大开,我心中狂喜,一口气读完了第一遍。黄老师这本书中有一节作文课叫《在别人的树上开自己的花》,我心中暗暗发誓,我要在黄老师的树上开我自己的花!满心期待,期待我的作文课早日开花,期待我的学生也早日开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