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变武庙-千年文脉被挖断?

老孔看世界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有十个朝代定都于此,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除皇宫遗址与皇帝的陵寝外,为培养执政人才的国子监(俗称国子学、太学)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定都南京的十个朝代分别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XX天国和中华民国。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朝代来捋一捋国子监(太学)的情况,为了讲清文脉延续性,南京不是作为国都的朝代也简要介绍其官学(府学、路学)情况。前者详细叙述,后者简单叙述。<br><br> 一,东吴时期。定都南京的第一个朝代东吴,自汉武帝“罢掘百家、独尊儒术”起,开启了开设国学(太学)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的先河,东吴定都建康(今南京),是南京作为国都的肇始。256年,孙休创办了孙吴的国立学校——南京太学。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韦曜奉命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南京太学,相当于南京太学的首任校长。同时,设置五经博士作为教授队伍,给予他们优惠和俸禄。在文武官员的子弟中录取有志向学习的人,让他们在学校里学习。一年后进行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分别赏赐禄位。虽然由于战乱的原因,南京太学并没有存在太长的时间,就被废除了。但此后的1780多年里,虎踞龙盘的南京先后成为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朝,XXX国、中华民国的都城,加上三国时期的孙吴,堪称“十朝古都”。除了XXX国的盘踞南京的11年期间,南京的官办学堂连绵不绝,将南京太学的学脉保存下来。<br><br>  二,东晋时期。东晋是既孙吴之后定都南京的第二个政权,史料记载“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这段文字清楚表明了东晋在南京始建太学,没有孔庙,在秦淮河畔。另有史料说:晋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乱”,以王导、谢安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拥着西晋皇族琅邪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今南京),史称“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并在鸡笼山下建立建邺太学。西晋末(313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建康县,建邺太学更名为建康太学。这段文字表明,东晋在首都建邺(后改为建康)建有太学,地址在鸡笼山下不是秦淮河畔。<div><br>  三,宋、齐、梁、陈时期(公元420-589年)。史料记载宋、齐、梁、陈先后在建康建立建康太学。建康太学的位置是在秦淮河畔还是在鸡笼山下呢?我能够找到的记载如下:刘宋时期,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师,令国子学开馆于<font color="#167efb">鸡笼山</font>,聚徒百人教授。刘宋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祖。祖冲之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国南朝机械工程专业之最早肇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康建有太学,地址在<font color="#167efb">鸡笼山下</font>,被隋军烧毁。<div><br></div></div> 四,隋朝(581年~618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一方面,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鉴于前代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div><br></div><div> 另一方面,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将宫殿城邑全部毁掉,改做耕地,只留下石头城作为蒋州治所。隋朝统治的37年里,南京可能一直处于被毁坏的状态中。<br></div> 五,唐朝(618年-907年),唐初,建康故地受到刻意贬抑,但地理上的优势使这一地区重又发展起来。在唐朝(公元618年起)时,现在的南京先叫建康,唐初在此置江宁郡,后置昇州。五代时杨吴(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把扬州定为东都,而把南京定为西都)改为金陵府,并修筑规模空前的金陵城。与政治家的观点相反,南京在唐朝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尽管是一座空城,但诗人们都喜欢到南京来看一看。于是,李白来了,杜甫来了,刘禹锡、沈彬、刘长卿、王昌龄、常建、杜牧、李商隐、陆龟蒙、唐尧臣、皮日休、孟郊、许浑、李德裕、罗隐、崔颢、李群玉、高蟾、刘沧、韦庄、孙元宴……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来了。他们或者是专门来怀古的,或者是顺道来南京的。只要一踏上南京这块土地,诗人们就会生发出思古之幽情。 六,南唐时期。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南唐高祖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当政后非常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所称道。他除了在<font color="#167efb">秦淮河畔设国子监</font>,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 著名诗人江为、伍乔、刘洞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七,两宋时期(960年—1279年), 八,元朝(1271年—1368年),公元1276年,伯颜大军攻入南宋建康府城, 九,明朝(1368年―1644年 ),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建成了明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初名大明国子监,设于京师应天府鸡笼山以南。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称“南京国子监”,常代称以“南监”、“南雍”,与“北监”北京国子监并立。南京国子监在永乐年间达到极盛,一度有学生九千余人,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后逐渐衰败。<br><br>十,清朝前期(1644年-1853年),明亡清兴,应天府改为江宁府,江宁由都城降为省会,其文化教育组织也被重构,顺治七年(1650年)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江宁府学,原址在鸡鸣山南麓,为明国子监旧址。明清鼎革,国子监圮坏殆尽,仅先师庙幸存。顺治六年(1649年),两江总督马国柱题请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次年获朝廷批准。”“林天擎具体负责修建事宜,先后改建了学门、甬道,修治了圣殿、两庑、棂星门、戟门等处,并改彝伦堂为明伦堂,设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修启圣祠、学官公署。”新修建的江宁府学,“规制宏丽”,堪称“儒林之巨观也”。<br><br><h3><b>⑪</b>,太平天国。1853年3月落第秀才洪秀全的太平军攻陷江宁府之后,为了发泄对教育制度及科举制度极度仇恨,下令将江宁府学(明朝的南京国子监)烧毁烧毁之后仍然还不解恨,又在遗址上杀猪宰羊。从太平天国洪秀全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到1864年8月,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俘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整整11年,江宁府府治(今南京)是斯文扫地,文脉被掘断。</h3> <h3>十一,清朝后期(1864-1902年)。1902年,江宁府学迎来了一个重大变革。当年5月15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了筹办江南省学堂的构想。但不久,刘坤一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壮志未酬。继任者张之洞继续呼吁这件事,并将学校的名字改为“三江师范学堂”。为什么叫“三江”呢?是因为按照办学构想,这所学校不属于南京一地所有,而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之公学”。1903年,在张之洞的全力推动下,三江师范学堂在<font color="#167efb"><b>江宁府学原址(鸡笼山)</b></font>创办。1906年5月,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民国时期,再次改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后,又先后改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直至1950年去掉“国立”二字,正式定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高等院校分拆,院系调整,南京大学搬到了原金陵大学校址,原址给了在南京大学工学院基础上成立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那么是不是原明代国子监(清代江宁府学)的核心建筑(太学与太庙)在现东南大学四牌楼小区内呢?答案是否定的!</font></h3> <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南京国子监的遗址在哪里呢?用度娘百度一下,得到的答案是:南京国子监故址的核心部分在今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东南大学一带,这个答案肯定是不能宁人满意的。《南京通史》(明代卷)中详细记载的明太学图,我们按图索骥来寻找其踪迹。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目前的北京东路41号和43号。41号是太学,目前被作为国民政府考试院保护,Morrison在拍的一些老照片清晰的记载的此处为国学所在,在民国时期,北京东路41号名称是国子监1号。43号是太庙(文庙)遗址,但门口的一块不伦不类的碑-《武庙遗址》三十多年来误导了广大吃瓜群众。</span><br></h3> <h3>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形制与南京国子监完全一样,也是左庙右学。</h3> <h3>泮池。位置没有变化,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有史料记载,明代时的泮池是与相邻的珍珠河是相通的。</h3> <h3>泮池之南应该有一照壁,但已经无法找到踪迹。</h3> <h3>北京东路43号大门,当年应该是太庙(文庙)棂星门所在。</h3> <h3>  43号大门前有南京市人民政府1982年8月公布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武庙遗址》。</h3><h3></h3><h3>学庙或称庙学,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的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除作为国庙的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现曲阜孔府内家庙、衢州家庙这四座孔庙外,中国其他的孔庙都属学庙性质。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作为学庙的孔庙,它是一座古代儒学教育的殿堂。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是儒学。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支柱。具体表现为三大支柱:一是朝廷的治国理论;二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三是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庙学宫。三者互为联系,互为因果。</h3> <p class="ql-block">碑的背面有如下文字:“武庙为明代十庙之一,祀武父子关羽。清为江宁府学,咸丰中毁于火。同治年间府学迁至朝天宫地,此处重建武庙。民国时期为国民政府考试院所在地。现除大门为民国建造,后大殿、配殿、厢房等均为清代建筑。”1982年8月立此碑时所撰的这段文字最大的错误是将明代的国子监文庙认定为十庙之一的武庙。“清为江宁府学”这一句严格讲也不确切,事实是顺治7年(1650年)大清国将明应天府改为江宁府,原国子监南监改为江宁府学,太学文庙也相应降格为府学文庙。“咸丰中毁于火”是事实,但没有说清原委,1853年3月,洪秀全攻陷江宁府,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江宁府为天京。洪秀全原为4次乡试不中的秀才,对一切儒家经典及传统文化恨之入骨,入城后放火烧了江宁府学。11年后的1864年洪氏父子被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击败,太平天国寿终正寝。但曾国藩没有在原址重建江宁府学,原因是洪秀全统治时期,此处已经成为了杀猪宰羊的血腥之地,有辱斯文,故在原朝天宫遗址重建了江宁府学。“此处重建武庙”不知从何而知,武庙建成的文庙的形制也让人费解。“后大殿、配殿、厢房等均为清代建筑”目前是除了大殿之外全部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建筑。</p> <h3>从大门(棂星门)入内,现在看到的建筑是“议政堂”,应该是大成门的位置。</h3> <h3>其左侧的雪松应该有百年以上</h3> <h3>右侧有一棵对称的雪松。</h3> <p class="ql-block">此建筑为戴季陶建国民政府考试院时所建,“原址为武庙中殿”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p> <h3>绕过议政堂(大成门)朝北望去</h3> <p class="ql-block">过了大成门,应该是文庙主建筑大成殿了。以下几张照片是顺路而进所拍。</p><p class="ql-block"><br></p> <h3>大殿目前的名字为“资政堂",如果将“资政堂”三个字换成“大成殿”是不是没有人怀疑其真实性。</h3> <h3>大殿前有几级台阶,台阶中间有一块石刻,图案清晰,我本人无法解读是什么含义。</h3> <p class="ql-block">这块牌匾的错误是继承了大门口石碑,“武庙又名武夫子庙,因祀关羽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1394年建的是国子监文庙(孔夫子庙),不是十庙之一的武夫子庙。“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表达的比大门口石碑更加尊重历史事实了,用“太平天国时期”替代了“咸丰中”,用“战火”替代了“火”。还有一点遗憾是此“战火”不是太平军与清军作战之火,实为太平军攻陷江宁府之后洪秀全下令放火烧了国子监文庙。假如当年真是武庙,就会躲过一劫了。</p> <h3>这块铭牌是1982年8月与大门口的石碑一同做的。</h3> <h3>大殿两侧的实景</h3> <h3>大殿北面有几棵200年树龄的柏树。这棵圆柏在2013年就有210岁,那就是1803年植的。应该是太平天国之乱发生之前清江宁府学期间。</h3> <h3>绕到大殿北面,朝正北方向可见下面图景。正前方的房子是市级机关3号办公楼,是上世纪95年前后在民国建筑原址拆除后建的仿明清建筑,原民国考试院期间二楼东边第一间是戴季陶的办公室。大殿与3号楼之间原来有一座配殿,已在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配殿的位置应该是文庙的崇贤殿。照片中已经是草坪。</h3> <h3>3号楼正面照</h3> <h3>3号楼西侧</h3> <h3>3号楼东侧</h3> <h3>拍摄时间:2015年6月17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