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班《红星照耀中国》之徐海东

勤劳的小蜜蜂

<h3> 红色窑工徐海东</h3><h3> 88班 韦勤</h3><h3> 在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前,就像当时的世界对他了解甚少一样,我对他的了解除了姓名就知道他是红军,只是在读书之后,才对他这个人以及他的生平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h3><h3>徐海东身上有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于1900年生于汉口附近的黄陂县,他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是做窑工的,祖父一代曾经置过地,但由于旱灾、水灾捐税,后来就赤贫化了。他的父亲和五个哥哥在黄陂的一个窑里做工,仅可糊口。他们都是文盲,但徐海东聪明,又是幼子,所以送他上了学校。徐海东有了上学的机会,但他的同学几乎全是地主或商人的子弟,穷人的孩子很少有上学的,因此很多人都讨厌他,在先生那里也得不到公道。他十一岁那年,参加了一场“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但最后得到的又是别人和先生的拳打脚踢,这件事让徐海东认识到穷人的孩子得不到公平。因此他逃学不肯再去,到窑厂去当了学徒,到十六岁得到了三百个工人中最高的工资,但他安稳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在他二十一岁时因家庭纠纷而一怒之下离家出走,他步行到汉口,接着到达江西,做了一年窑工,攒了钱,打算会黄陂,却因为得了霍乱而花光了积蓄,只好参军。</h3><h3> 参加军队后,徐海东得到的不是承诺的军饷,而是挨打。当时国民革命开始,共产党员被杀引起了他的关心,对军阀的军队也感到烟雾,因而和一个军官逃到了广州参加张发奎将军的国民党第四军,一直待到一九二七年,他当了排长。1927年春,国民党分为左右两派,徐海东由于在激进派的一边而逃回了黄陂,此时他已经成为了共产党员,于是立即在黄陂开始建立党支部。1927年4月,右派政变后,徐海东把窑厂的工人和一些当地农民组织起来,从这些人中组织起了湖北省的第一支“共农民军队”。</h3><h3> 徐海东是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及亲眼目睹的情景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全家人都被国民党军官给杀死了,只留下了一个哥哥,妻子也被他们给俘走。在几次围剿中,白军占领的存在,尸体都堆积如山,这样的惨景在他思想深处永远留下了一生之中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自豪,不仅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并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他们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且有钱人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他要为消灭这一切坏事而奋斗。</h3><h3> 徐海东有自豪的热情,并极其真诚。他对自己的部下极感自豪,对他们的列宁俱乐部和他们的艺术化的招贴也感到很自豪,他对他的几个师长都感到很自豪。</h3><h3> 徐海东也爱护部下,这就与他的门牙的历史有关了。有一天,他骑马在路上驰骋,马蹄碰了一个战士,他拉紧缰绳,想看看那个战士受伤没有,马一受惊,把他撞在了一棵树上,两个星期后,他苏醒过来时便发现门牙已经嵌在那棵树上了。</h3><h3> 除此之外,徐海东大胆无畏、坚强不屈和勇于反抗不仅给作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就这样,一颗星星就在苏区大地上闪闪发光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