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关游记

贵溪牧歌 陈书贤

<h3>年初到西排非洲猪瘟检查站值班。在省境边界上值守,值守之余抽空到福建光泽的乡村走走,成了调剂生活的小目标。周六下午,到山头关走了一趟。</h3> <h3>这是早上走街时拍的画面,正面的高大树木是两省交界的地标,下面有贵溪乡村的社公小庙。</h3> <h3>这是贵溪西排乡人的小庙,寄托了人们的求平安幸福的精神场所。</h3> <h3>小庙边上的界石,1997年立的。一边是江西。</h3> <h3>另一边是福建。</h3> <h3>小庙的山神守护着自己子民,也看护着省界。</h3> <h3>远处的古树,有点干枯,不知是落叶树,还是真的枯死了。有哲人讲过,冬天不要砍一株枯树,或许枯树逢春发新芽。一个关口,一株枯树,意境是相合的,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让后人感到合欢是暂时的,悲离是久远的,珍惜当下才是正道。</h3> <h3>溪边的大松树,那么挺拔,高大,守望着小溪两边的村民。</h3> <h3>这是连接两省的中樟公路,中畈是光泽的乡镇,樟坪是贵溪的畲族乡。</h3> <h3>山民放牧一群牛,收工回家,路过检查站。在商言商,一个畜牧工作者对牧民就多了一分关注。</h3> <h3>这是泸溪河的小源头。</h3> <h3>检查站安排的干部住宿处。除了值守当班的时段,可以休息睡觉,利于长期坚持。</h3> <h3>下午,过了界碑。</h3> <h3>山头溪的上游,叫西排水比较恰当。光泽把泸溪江在其境内称为山头溪。西排就是泸溪河的一个源头。</h3> <h3>从中樟公路分支向北,是进山头村的环山公路。</h3> <h3>到了山头村新丰组,是进福建后的第一个村庄。</h3> <h3>土砌的墙,这种有点年头的老房子,值得留点资料。</h3> <h3>木头房子也是经典。</h3> <h3>这家老人过九十大寿,对联大气。</h3> <h3>这是光泽人烤烟的土窑,是第一次见到。从后面的新烤房得到的启示。</h3> <h3>山头村的一株古枫树,树和藤相伴相生。枫叶落了,藤叶常绿。</h3> <h3>防控非洲猪瘟的通告。</h3> <h3>古色古香的候车亭。</h3> <h3>山头溪穿村而过,村委会依溪而建。</h3> <h3>这是村委会。</h3> <h3>这是连接小溪东西两岸的钢筋混泥土桥。</h3> <h3>村上的旅游指示牌。</h3> <h3>这是山头关和冷水的位置关系图。沿溪流往下游就是冷水了。</h3> <h3>连接东西两岸的简易桥。站在桥上拍了溪水奔腾的画面。</h3> <h3>村上有一座天后宫,说明以前此地是一处旺地,才会有信众供奉起一座大寺庙。</h3> <h3>数百亩的大畈,才能养育一个大村子的人。</h3> <h3>田畈中央修了一条公路,直达连接中樟公路,比环山路要便捷。</h3> <h3>村庄依山而建,背靠大山,门对百亩良田,老祖宗是很有讲究的。</h3> <h3>村民种上了富硒稻。</h3> <h3>站在外省,眺望故土,我要回省了。</h3> <h3>看到了西排的地标了。</h3> <h3>山头溪的出处,公示牌上写了的。</h3> <h3>山头村的水系图。这是中樟公路上的河长牌。这里离省界比较近了。山头村和西排村山水相连,经过一下午的步行察看,了解清楚了水系。西排的水流到光泽山头村,又流向冷水。先是出省,渡渡金,又回省内。 历史上福建产盐,铁路兴建之前,陆路运盐到江西,山头关、冷水是盐道上的口岸,因此繁华。如今,铁路公路兴起,古老的通商大道就衰落了,只留下一些地名供后人品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