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短句(一)

小邓

<h3>在世界的汪洋里,弱小是一种罪证;在时间的洪流中,贫困是一种衰微。所以,曾经,扶贫可以不疾不徐,但现在,扶贫是民族强起来迫不及待的第一步。</h3> <h3>扶贫,在当前的永胜,只能是生活本身。</h3> <h3>扶贫,从定义到外延,便注定被贫困包围,那苦累也就无可厚非了。</h3> <h3>改革开放前,全中国都很贫困,有幸的是,占有一些资源的你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有能力去扶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眼前的贫困似曾相识,那是延续在我们血脉里的记忆。扶贫,是对历史的继承,是对生命的尊重。</h3> <h3>我们最终都要实现自己在熟悉的这个世界中,默默织就的归属,扶贫,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h3> <h3>扶贫,放在宏观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放在微观来说,是每个扶贫队员舍与得的过程。</h3> <h3>当扶贫成为一种信仰,难不难也就没有关系了,心里想的只有,利用仅有的资源能实现什么。</h3> <h3>每个人生来都会从事某项事业并尽一生义务,扶贫,可以领略的幸福是从灵魂开始的。</h3> <h3>扶贫的日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一边是生活被信念温暖,一边是灵魂被苦难洗礼,在淡淡的光晕下,显得神圣而伟大。</h3> <h3>扶贫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眼前的寒凉中,看见了自己对世界的怜悯,在辽远的穷苦中无悔执着的行为。</h3> <h3>扶贫路上,一句负面的话,它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一个千万工程的投入,因为,语言击垮的是比困难多得不多的信仰。</h3> <h3>扶贫的过程中只要不计得失,贫困就不会不能被征服。</h3> <h3>每个不曾为扶贫而思考或行动的日子,都是对阳光的辜负。</h3> <h3>既然选择了扶贫,便只有坚守清贫且风雨兼程。</h3> <h3>无论扶贫还是被扶贫,能看见的贫困都只是贫困的冰山一角。</h3> <h3>扶贫的人,不在乎环境的寒微,饮食的粗陋,他们只关心能否脱贫。</h3> <h3>开始扶贫的时候,也许并不坚强,甚至很彷徨,但走着走着,就真的坚强了,因为你就是一个贫困区域里的砥柱和希望。</h3> <h3>能让扶贫队员坚持的,不是贫困的厚重,恰是贫困的生活折射在他眼中和内心的善良。</h3> <h3>扶贫的路上,坚强不多,只是刚好比困难多一些。</h3> <h3>实际和内心都生活得朴素的人,会在物质的冲击中,要么索求无度,要么无动于衷。扶贫是一个过程,遇到第一类好过第二类。</h3> <h3>喜欢扶贫,是认同了那段时光里的自己。</h3> <h3>扶贫的苦闷,是开在坚硬的岩石上干涸的藓花。</h3> <h3>在扶贫最无助的时刻,我们离真实的自己最近,因为可以在恬静安然的岁月中明白平凡的幸福,思绪不喧嚣。还可以在浮华的世界里,提醒自己还有力所不及的事,奋力追求,灵魂不落后。</h3> <h3>扶贫的那些无奈和恐慌,终将成为我们最耀眼的光芒。</h3> <h3>天高云淡,四时花开,一切恬淡安然。扶贫,在历史里找寻未来的出路,岁月被恰到好处地安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