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面这些文字是陈建国先生读了我转发给他的我与几位同学谈摄影的文字记录后回复我的信。</p><p class="ql-block">陈先生与我都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低我一届,然造化远非我所能比。在校时他就曾当任过摄协主席,文中自称无摄影实践经验显属自谦之词。</p><p class="ql-block">陈先生对摄影的思考很深刻。他跳出一般摄影人的视域从哲学的高度对摄影及摄影人进行了一番反思,很有见地。</p><p class="ql-block">信是写给我的。</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好东西应该分享,只是在没有征得陈先生同意的情况下贴了上来,实在也不太礼貌的,不过,我想他应该不会在意的。</p><p class="ql-block">为了充实版面,我随意贴的几张习作,可以不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兄好!</p><p class="ql-block">昨晚熬夜,上午十一时起床。</p><p class="ql-block">我不懂摄影艺术,对我而言,读你们的论述就是学习。</p><p class="ql-block">看了你的作品,尤其是看了你、亚军、望峡对艺术的思想性的阐释,特别是你关于美的创造者的孤寂等论述,感觉很深刻。</p><p class="ql-block">对一个学哲学的人来说,摄影已经无关炫技的问题了,甚至也可以适当忽视影像风格,创造性的图式可能就是先验的存在,只有哲人才会追寻,是哲人的思想在外部世界捕捉载体,是哲人精神世界向现实的投注或嵌入,是用灵性的物化唤起世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的重新思考。</p><p class="ql-block">希望你继续探索做开掘人类精神深度的摄影家,在无欲望无偏见指引的状态中平衡视觉观感和原初信仰。好的艺术作品一般都能让人体会到作者水到渠成的修为、匠心独具的品味,但我们是哲人,仅仅有这些远远不够,“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奉献的是有穿透力的无限生命力,必须让人领悟殚精竭虑的追求背后的思想深度。</p><p class="ql-block">这是无摄影实践经验的人的信口胡诌,龙兄见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