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教师要懂得一些心理教育</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ff8a00"><b>---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一些建议</b></font></h1><h3><br></h3><font color="#ff8a00">陈默老师于2019年1月4日,到我校进行了新年第一讲。教师被她亢奋的话语与略带夸张的神态,深深吸引。教师时而自发地鼓掌和爆笑,是对讲座最好的奖赏。</font><h3>
其主要观点可汇集如下:</h3><h3>
1.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情绪状态与学生学习效果成正相关。辛苦与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正相关。</h3><h3>
2.人潜意识自己要生病,一定是会生病的。危险是怕出来的。</h3><h3>
3.一个人如果总是心烦、辛苦、很累或很苦,那么他上班时,脚跟都是拖的。</h3><h3>
4.搞不定自己的人,一定是搞不定学生的。</h3><h3>
5.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需求是不同的:八零后的学生,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九零后的学生希望得到社会尊重,想成为社会精英,也相信“网红”;零零后的学生不功利,不太希望改变,而希望心神安静。故当今教师管理学生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安心、安宁和安神,从而愿意学和投入学;最忌讳的是,把学生搞得心神不宁,焦虑不堪甚至恐惧不已。教育的失败,绝大多数是家庭或教师不断地给孩子制造恐惧或心神不宁。</h3><h3>
6.觉察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它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知觉能力,能准确把握学生问题,正确帮助学生成长。提升觉察力需要教师阅读、训练和相互交流。</h3><h3>
7.如何安抚学生,要找到根源。如一个学生在家被父亲打了,心情不好,把气撤到后面同学身上,班主任一看,都能知道,这就是觉察力。另外,别人没说出的话,你知道;没人没做完的事,你知道。这也是觉察力。情商问题的实质就是觉察力。能力问题属于专业力。</h3><h3>
8.做班主任是教师人生最大的财富和意义。学生上了四十以后,就会开始反思人生,那时回忆起班主任的爱,会热泪盈框,甚至好好报答班主任。</h3><h3>
9.给人情,就是真关心。把情送到人的心窝里,每个人都会感动。</h3><h3>
10.沟通是有技巧的:一是牢牢知道“目的”是什么,谈话的目的不是告诉你,分析你或命令你;而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沟通针对的是人的情绪,而不是结果或道理。二是倾听要有技巧要,如注意姿势,鼓励说和小结;询问也有技巧,如态度正确,解除防御,解释保密;说话更有技巧,如理解情绪、表达共情,重视引导。</h3><h3>
11.未成年人要成年人保护。人的行为乱,是因为有恐惧成分在心理,大多数是因为缺泛了成年的人保护。让学生有信心,就是让学生安心,感到安全,有靠山。</h3><h3>
12.学生学习不好,可能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思维不好,二是基础不好,三是情绪一直不好。</h3><h3>
13.如何与家长沟通(谈话)。错误的恶性循环是:告诉家长孩子不好,即只有投诉,投诉是教师发泄情绪,即把情绪发泄给家长,当然家长把这种发泄的情绪转移给学生,学生又转移回给教师。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家长表达善意,老师自己要谦虚,把自己放得低些;二是先说孩子优点,甚至带些美好的夸张;三是再试探着谈些孩子的问题,希望家校共同做些什么,且教师希望家长具体做些什么心中有数。</h3><h3>
14.对于原发性学习困难的学生,是神经功能上的问题,不是普通教师和教育能解决的。而态度问题、家庭问题和学校问题,是教育、教师和家长可以解决的。</h3><h3>
15.如何做好继母角色:不能讲亲妈的坏话,对孩子只说亲妈的好话;眼里看不到孩子的不好,即使看到了只能告诉孩子自己,不能告诉他爸;孩子与父亲冲突时,只能站在孩子一边。<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上海长宁</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9-1-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