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美丽的贵州遵义习水,闪烁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就是习水县行知中学。</h3><h3> </h3><h3> 地处贵州习水东大门的温水镇,在上世纪末的教育仍处于较落伍极不发达的局面,行知中学的问世,在习水乡镇兴办民办学校有了“零的突破”,它用短短十五年的办学业绩,以民办身份跻身全县“优质学校”队伍之首,行知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敢与公办学校良性竞争一决教学质量之高下,这引起了我这“家乡人”的好奇之心。</h3><h3> </h3> <h3> “只有尝试,方有创造”。</h3><h3> (此条幅为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亲笔为行知中学题词勉励)</h3><h3><br></h3><h3> 行知办学尝试推行的亮点:</h3><h3> “三个习惯” (心律操)、德育核心素养、“校本教材”(武术、德育生存校本教材)、学生自主管委;年级主任管理制、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南等。</h3><h3> 学校秉承着“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立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丰富课程资源,让师生在多姿多彩的课堂上共同去体验内蕴、丰富涵养,从而获得优质的生命动态。</h3> <h3> 好学校源自好口碑的一则真实小故事。</h3><h3> 一日于家乡闲暇,行于郊野一览秋收之貌,与行知中学校长苏刚游温水田野之“山果坝”,适正值挖红苕之季节,遇一老农正躬锄田间,几锄便获一大篼上佳红苕,吾二人路过方欲打听:“此红苕可售乎?”那老农豁达吐语:“苏校长,尔可还识我否?”,双方言语相聊,方知此农民乃行知中学上几届学生家长,其子曾就读于行知,经三载深造考取重点大学,故尔对苏校长熟悉、感恩行知教子有方耳。小故事终以买红苕转而馈赠红苕而皆大欢喜也。</h3><h3><br></h3><h3> 无意间我曾听到口耳相传关于习水行知中学赢得学生和家长口碑好的“几个为什么”,不得不引发我的思考。</h3><h3> 一、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不选择“零收费”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而热衷选择收费的行知中学?</h3><h3> 二、行知中学有何德何能,吸引习水西部的不少学生家长趋之若鹜?每逢周末,习水全县24斤乡镇从温水专送行知学生往返的客车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h3> 三、行知中学每年专设“赤水市官渡镇优生班”,为什么学生家长舍近求远将行知列为首选?</h3><h3>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元化的,老百姓的名校口碑,是需要用实力来获取,需要用成绩来说话。</h3><h3> 以上之论是个人视野下的客观事实。</h3><h3> </h3><h3> </h3> <h3> (图为行知老校区靓丽风致“腊梅傲雪”)</h3><h3> </h3><h3> 为小升初家长指路!</h3><h3><br></h3><h3> 还有半年,小学六年级学生迎来人生中第一次重要选择——初中择校。</h3><h3> 正确选择,将赢得人生坦途,错误选择,毁了孩子的一生。</h3><h3> 在我的家乡习水,初中去行知中学求学,那是毋容置疑,因为,习水行知中学近年来中考、联考位列习水前列有口皆碑,当属实至名归。</h3><h3> 学校好不好,当地老百姓的脚步就是量尺!</h3> <h3> “知行”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的词汇。明代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对“知行”作了“知行相容”阐述。</h3><h3><br></h3><h3> 零距离接触行知教育。</h3><h3><br></h3><h3> 作为一位终生从事教育的我,曾毕业于八十年代的贵州教育学院(即今之贵州师范学院),当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师,对家乡教育如数家珍。思乡是中国古典诗词百写不厌、历久恒新的主题,他乡风物、异域人情,特别是家乡教育事,极易触动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h3><h3> 我对行知教育的熟知,源于:这所学校办在自己的家乡——贵州习水县温水镇。</h3><h3>(图中人物:张永泉,贵州省市级名师,与笔者陈良碧系大学同窗,其时张永泉赴行知中学讲学之合影,张永泉对行知中学苏刚校长倍加赞赏)</h3> <h3> “温故知新学问则从书中出,水源木本人才乃由院中来。”</h3><h3> 此诗句,是民国时期黔北四大古镇之一的贵州习水县的“温水书院”校门的楹联,对联两句的首字合为“温水”二字。温水古镇历经岁月沧桑,系一方繁华与落寞交织,坐拥习水“东大门”的丰饶沃土。温水有着黔北边陲重镇的名誉,赋有文昌武运的滋养衍生。就在此镇昔日文昌阁书府校址废墟一箭之地,有一所以教育家陶行知为名的“习水县行知中学”于公元2004年应运而生。</h3><h3> 我虽远离家乡在外地任教四十余年,却心系家乡教育,倾情回报桑梓,也是每位游子的心声,当年艰苦的农村教学环境是我抹不去的记忆。行知中学举办者苏刚是我结缘于习水教育的好友,另一位举办者冯光虎是我的习水老乡。苏刚不是贵州人,是湖南汉子,与冯光虎集资兴办学校,将大爱献给我的家乡,行千里不忘初心,情牵贵州山区教育。光阴不会磨灭,历史已经镌刻,两位办学者让教育承载思想,让文化铸就特色,为行知教育的发展呕尽心血。</h3><h3> </h3> <h3> 习水县行知中学十五年的办学史就是一部创业卷,更是一部励志书。习水教育,给了行知敢为人先的勇气,也给了行知海纳百川的胸怀。</h3><h3><br></h3><h3> “殊荣来之不易,办学起步维艰”,</h3><h3><br></h3><h3> “彰显特色,追求优质”。</h3><h3> 行知中学在上级各届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办学声誉良好,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获习水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中考教学质量集体奖”、“完成目标奖”和“单科目标奖”等。</h3> <h3> 2018年9月8日,习水县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教育工作推进大会在县大剧院召开,县委书记向承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永清,县政协主席王仲勇,县领导冯沛红、蔡挺、田莉、李元彬出席。冯沛红主持会议。大会对全县模范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颁奖。</h3><h3> 行知中学荣获多个奖项,苏刚校长亲临会场登台领奖。</h3> <h3> “教学质量奖”,行知中学榜上有名,不负众望。</h3><h3> 行知发展历程令人难忘,成绩进步来之不易。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得益于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得益于干部队伍的恪尽职守,得益于全校师生员工的拼搏进取,得益于曾在行知中学任教过的老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学校今后的发展,还要依靠各级领导、各位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鼎力襄助,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h3> <h3> 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任务奖”,表彰行知中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在中考和联考中取得历史性突破,排位在全县前列,在仁赤习三县位居第3名,在遵义市389所参考初中学校脱颖而出。</h3><h3> 行知中学今年七,八年级期末会考又喜获全县第一名。行知考绩累累硕果,每一次获得的成绩都是在与强手如林的众多学校通过严格的考试比拼出来的,决非一件易事。</h3> <h3> 行知中学在校长苏刚带领下,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荣获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殊荣。</h3> <h3> 行知中学校长苏刚多年来获“先进教育管理者奖”。</h3><h3><br></h3><h3> 探究行知办学成功的重要原因是:</h3><h3> 两个股东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志同道合,一条心,一个方向,实行校长负责制,不干预,竭力支持办学正确决策。</h3> <h3> “习水一流,遵义领先,世界眼光”是行知中学的办学目标,成绩铸就品牌。</h3><h3> 我感激遇到你的那年那月,习水行知中学,你给学生最优质和最前沿的教育。</h3><h3> </h3> <h3> “习水一流”:</h3><h3> 打造 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赢得了习水县及周边市县的广泛赞誉。</h3> <h3> “遵义领先”:</h3><h3> 办学质量领先于遵义市,成为本市民办初中的一颗闪耀明星,引领着众多初中学校,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前行!教学质量久负盛名,实现了低进高出、年年硕果的骄人成绩。</h3> <h3> “世界眼光”:</h3><h3> “有眼光才有境界,有胸怀才有魅力”。</h3><h3><br></h3><h3> 校长苏刚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以世界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办现代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为自己的办学方针。将世界与中国携手,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弘扬民族优秀成果;让教育先哲与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发扬光大;让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内心,培养行知魂魄,陶铸行知精神。</h3> <h3> 行知中学深入帮扶村——温水镇下坝村,集中开展帮扶和捐款慰问活动。倡导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营造浓厚的扶贫济困氛围,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合力,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有力推进了我县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h3> <h3> “一路有你,才有行知今天的辉煌”!</h3><h3> 图片中的11位,正是行知中学开办初期的“拓荒者”,其中不乏有,俯首十几载,甘做行知“拓荒牛”的老师。</h3><h3> 有诗赞:</h3><h3> 风吹雨打不回头,力瘁筋摧无怨尤。</h3><h3> 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愿做“拓荒牛”。</h3><h3><br></h3><h3> 谢你搭建舞台,梦想从这里启航;</h3><h3> 师生绽放光彩,自信从这里点燃!</h3><h3><br></h3><h3> 行知中学办学体验:</h3><h3> “知”是一种探索和学习,通过老师帮助学生认识世界,速度和效率更加快,减少了缴学费的过程;</h3><h3> “行”就是,将知的积累应用到办学实践中,为社会创造出财富,以及这个创造过程中体现的精神。</h3> <h3> 此图系办学初的行知校园简图。</h3><h3> 办学惟艰 难忘深情。</h3><h3> 实干、苦干,奠基,饱尝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期待,就是如何把这所来之不易的学校办好,为它的振兴、发展而奋斗。</h3><h3> 为兴建行知无私奉献之举仍历历在目,为招生而四处奔波,苏刚校长曾骑坏4台摩托车。</h3> <h3> 不忘艰苦创校的峥嵘岁月</h3><h3> 勿忘当年稚孩而今已成材</h3><h3> 莘莘学子在此求学而腾飞</h3><h3> 薪火相传桃李芬芬满校园</h3><h3> (图中的学生何峰,系行知中学首届毕业生,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h3> <h3> 喜看行知大发展,回首过去情何堪?</h3><h3> 难忘最早招收的初一新生仅有134人,发展到今天的1500人之多,这是一场如怨如诉如火如荼的成长经历,正所谓:</h3><h3> 艰苦创业育桃李,励精图治谱新篇。</h3> <h3> 喜观教师团队,不懈追求有报,</h3><h3> 春风化雨润物,汇聚人才活水。</h3><h3> “士为知己者死”,行知中学识人、用人、管人的政策落到实处,实行“一年一次旅游、一次加薪、一次体检”,发放教师父母亲情工资“1+1”,给广大教师增添了原动力。</h3> <h3> 营造生存教育,多元优质发展。</h3><h3> 创新育人环境,合格特长并举。</h3><h3> 生存教育:掌握野外生存技能、认识主要农作物……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行知中学学生都将学会。每学期启动全校学生开展一次生存能力户外拓展训练。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社会,主要围绕学生自我发展、适应自然、融入社会等三个方面生存能力的需求。</h3> <h3> 综合课程载体,创建校本体系,</h3><h3> 倾心美德教育,挥洒成长激情。</h3> <h3> 自我教育尝试,自我成长实践,</h3><h3> 潜移默化教育,耳熏目染体验。</h3> <h3> 厚积而薄发,自主而互动,</h3><h3> 破茧而成蝶,教改而重生。</h3><h3> 打造意韵悠长、博雅励志的红色校园文化。</h3><h3> 行知中学把爱党、爱祖国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挖掘这片红色沃土的文化资源,创新发展“四渡赤水”红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红色精神的召唤、引领和激励下,振奋民族精神。</h3> <h3> 外教绘就英语篇,华彩写就新乐章,</h3><h3> 拼搏进取创一流,激情梦想憧憬现。</h3><h3><br></h3><h3> 苏刚作为校长,有着其他校长共同的特质,应是教育理想的追崇者,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教育改革的引领者,课程教学的践行者,师者之师的楷模者。</h3> <h3> 学校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尝试——年级部管理。</h3><h3> 此模式以其“权利下移”、“反应速度快”、“责任承包”为特点,在学校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年级部在职、权、责、利上有较大的自主管理空间,建立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机制,管理权力下移至各年级组, 定责授权,层层落实。考评成果,奖优罚劣。打破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 实施以级部主任为核心的级部。</h3> <h3> 决战中考,“定携凌云之志,剑指苍穹,笑问天下,谁主沉浮?”</h3><h3> 是你们,习水行知中学往届应届毕业生,</h3><h3> 每年逢考必过,师生风雨同舟,成就梦想。</h3> <h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h3><h3> 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h3><h3> 在行知,我亲历校长苏刚“言必信、行必果”之身体力行,且行且珍惜;</h3><h3> 行知教育质量年年攀升,是因为促成“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的良好氛围。</h3><h3> 校长有人格魅力,决定着学校兴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h3><h3><br></h3><h3> 我在行知挂职“校长助理”,常与苏刚校长在一起,熟知他的每天“四个一小时”:</h3><h3> 读书一小时;思考一小时;锻炼一小时;实践一小时。</h3><h3>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提升校长核心素养:</h3><h3> 枝长对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h3><h3>校长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与统整能力;</h3><h3>校长对学校教学实践与科研的指导能力;</h3><h3>校长对学校特色文化与品牌的塑造能力。</h3> <h3> 勤读书是苏刚校长获取先进管理经验的法宝之一,读罢好书,外国优秀校长之经验谈对其有若干启示,促进专业化发展。</h3><h3> 借鉴学校管理经验,致力做精做强。</h3> <h3> 行路漫漫,爱心漫漫,且忆且思且铭记。</h3><h3><br></h3><h3>“记取一路山水远,也是行程也是禅”,</h3><h3>“每年张榜显赫时,定当报喜传佳音”。</h3><h3> 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行知师生在忙碌的学习中虔诚地守侯中考的成功,且行且悟且珍惜,端看人生处处景。</h3> <h3> 【领导关怀】时任中共习水县委书记周舟亲赴行知中学视察并指导工作。</h3><h3> 领导关怀暖人心,名师指导促成长。</h3><h3> 感恩与期待并重,回忆与展望共存。</h3> <h3> 【领导关怀】图所示:习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田莉视察行知中学。</h3><h3><br></h3><h3> 行知精神:“自强不息,敢争第一”!</h3><h3><br></h3><h3> 行知精神解读:</h3><h3> “行知行、行知强、行知加油、行知必胜!”</h3><h3><br></h3><h3> “行知行”:“行有余力”、“行之有效”、“行云流水”、“行远升高”、“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知行合一”,用心沟通,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炼,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h3><h3> “行知强”:自强不息,强调师资的雄厚,追求卓越,潜心教育、淡泊名利;</h3><h3> “行知加油”:给老师提供平台,让青春激情燃烧,办成一所培养人才的“熔炉”;</h3><h3> “行知必胜”:志在必得,信心未来;只争朝夕,沐浴风雨,以信心,以耐力,以压倒一切的劲头,扬起直济沧海的风帆,奋勇地向前冲刺!</h3> <h3> </h3><h3> 从创名校的长远目标出发,行知提出了“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英才成长的摇篮”的构想,投资扩建优化学校环境。积极探索办学的多元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注重内涵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升学校的“硬指标”和“软实力”。</h3><h3> 不断坚持人文立校,用卓越精神引领学校;</h3><h3> 不断改进教学策略,用精致教学优化学校;</h3><h3> 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用精细管理经营学校。</h3> <h3>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h3><h3> 行知中学经历了负重奋进,融合发展的艰辛历程,积淀下来的则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获得社会各界和众多家长的支持与拥戴,迎接的是奠基长远、辉耀未来的发展期待。</h3> <h3>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格林教授和西南大学研究生导师张国栋教授亲临行知中学考察审定“行知中学武术校本教材”编纂工作。</h3> <h3> 县城家长为什么将孩子选择行知就读?是因为住宿封闭式管理的特色被家长所认可。</h3><h3> 寄宿制管理,营造“家”氛围</h3><h3> 封闭式寄宿制学校通过学校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管理,生活上由生活管理老师管理,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教育,不仅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养成教育,也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h3><h3> 让寄宿学生“学好、吃好、住好”,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内务整理进行全方位管理、监督和指导。从叠被子、洗衣服等生活方面,注重学生养成习惯。宿管教育引导当好“代父母”, 让学生在校也感受到和‘家’一样的温暖。</h3><h3> 家长齐聚,师生满怀信心和对未来憧憬,振奋精神,在习水县温水镇这片饱受传统浸润的土地上,创建一所有活力的生命强校。</h3> <h3> 走进行知,我们已步入了那道令老年人羡慕、中年人留恋、少年人向往的青春风景线,花开的日子,我们一起分享全新的生活环境、平奇而古朴的宿舍楼,嫩青的草坪和花坛。 在行知校园,今天塑造自我,明天学校以我为荣。</h3> <h3> 行知中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朝着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奋勇前行。习水,一所能让孩子在初中打下坚实基础的学校蓬勃崛起!</h3><h3> </h3><h3> 眼前是行知的现在,脚下是行知的未来。</h3><h3> 明日一阵东风,予你前程无忧;</h3><h3> 明日一抹初阳,予你风华无限;</h3><h3> 明日一个机遇,予你盛景辉煌。</h3> <h3> 苏刚校长,一位坚守习水教坛二十余年,在一线躬耕、做班主任十二年、在民办学校任校长十五年、至今仍乐此不疲的教育引领者,一位孜孜不倦、耕耘不辍的教育探索者,一位甘于寂寞、不改初心,近乎痴狂专注践行陶行知教育之梦的追梦人。</h3><h3> 他正陪伴习水行知中学教师一起奔走于追寻和创造教育幸福的路上,他贴地而行的理性思考、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h3><h3> 行知中学郑重承诺:一流学业成绩的取得绝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代价。</h3> <h3> 有大爱才有一流的成绩,有大爱才有一流的学校,有大爱才会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h3><h3>(图中系苏刚与家乡亲友团徜徉在茅台酒古镇街头,苏刚在贵州倾资办学的壮举在其湖南家乡触动人心,其乡里乡亲奔赴贵州习水,声援苏刚并传承其精神)</h3> <h3> 家长之所以让孩子选择就读习水行知中学的理由:</h3><h3>1、校址县城副中心,育人环境得天独厚;</h3><h3>2、坐拥生态学府,后勤服务优质可靠;</h3><h3>3、传承历史厚重,校园文化一脉相承;</h3><h3>4、汇聚优秀师资,教育质量全县领军;</h3><h3>5、全员寄宿管理,多元培育无微不至;</h3><h3>6、分享一流课程,学习成长特色引领;</h3><h3>7、沐浴幸福德育,个性特长全面兼顾;</h3><h3>8、融入高效课程,博采众长相得益彰;</h3><h3>9、创建一级示范,政策支持社会关注。</h3><h3> </h3><h3> 吾爱行知,因为它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书。</h3><h3> 课堂为我看外面的世界提供了机会,武术陶治了我的坚韧,音美提升我的审美,社团丰富我的校园,知识浸润我的心灵。</h3><h3><br></h3><h3> 十五风雨办学路 桃李飘香迎校庆</h3><h3><br></h3><h3> 闻讯行知将于2019年春暖花开时举办校庆活动,以联谊支持行知发展的企业热心人士参与,毕业生将返校以叙师生之情。在此祝愿行知中学前程似锦,未来可期,也祝行知中学力争上游,辉煌不减 。</h3><h3> 我已看到,站在新的起点上,行知中学将踏着新时代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努力提高办学质量,逐步打造有校本特色的研修型课堂,努力构建综合性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得益课内、迁移课外、激活思维、提升素养”,担负新时代教育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好老师好学校的内涵要义,正朝着创“习水一流、遵义领先、世界眼光”的名校目标坚实向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