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藏一直是我的梦,一个关于摄影的梦!</h3><h3>自从2016年第一次单车自驾西藏阿里大北线开始,就停不住脚步,每年必到西藏,一去就是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h3><h3>从本期开始我将自己这些年拍摄得西藏分光片逐步跟大家分享。所有的照片均为我自己的原创,发布不分拍摄时间,随意发布,当然我会对每张照片进行简单的说明!</h3> <h3>这张片子一定要放在一张来展示,因为这是我真正的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第一张西藏的片子。</h3><h3>这是在2016年,自己第一次自驾西藏,准备行走阿里大北线时拍摄的。记得当时从昌都到邦达因为铺柏油路面,所有的车辆都只能停下来排队等待放行时,在前面早我两天路程的朋友给发来信息说,这两天然乌湖的天气非常的好,建议我可以在然乌湖停一晚,说不定会拍到好的照片。当放行后我赶到然乌湖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在去临时定的酒店路旁停好下车拍了几张晚霞。</h3> <h3>这是2018年11月初拍摄的芒康盐井的其中一张。当时我带摄影团由成都走317国道到拉萨后,返程走318国道,途径芒康时专程去了一趟盐井拍摄的。</h3><h3>这是由三张不同曝光的片子合成的,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曝光合成”。</h3><h3>相机:Nikon D850</h3><h3>镜头:<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AF-S 尼克尔 14-24mm f/2.8G ED</span></h3><h3>ISO:64</h3><h3>光圈:f/13</h3> <h3>这是我第一次在拉萨拍摄的布达拉宫的朝霞。我记得当天凌晨5:00就起床了,5:30准时开始出发,到达药王山大约是在早上6:00左右。没想到我到了观景台最上层一看,到处都是人,已经架满了三脚架,压根儿就不可能还会有我的位置。于是我又返回到下一层,同样的还是人满为患,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脚架和人。后来经过协商,一位来自上海的摄友为我挪出了交错放得下一个三脚架的空位,否则就不可能有这张照片的诞生了。</h3><h3>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h3><h3>镜头:Zeiss Distangon T* 2.8/21 ZE</h3><h3>ISO:100</h3><h3>光圈:f/22</h3><h3>单张曝光:1s</h3><h3>堆栈+曝光合成</h3> <h3>这张片子是2018年的4月初在波密拍摄的,当时是在带林芝桃花的摄影教学创作团。当我们沿着桃花沟继续深入,到达如纳村时将车停在村外,步行深入到村庄里拍摄的。</h3><h3>相机:Canon EOS 50D</h3><h3>镜头:EF100-400mm f/4.5-5.6L IS USM</h3><h3>光圈:f/11</h3><h3>ISO:200</h3><h3>曝光时间:1/100</h3> <h3>2016年拍摄于然乌湖,30张堆栈效果。</h3><h3>这张照片真的来的不易,不过现在却成了我被盗用量最大的片子之一。</h3><div><h3>第一次到然乌湖,因为找不到好的拍摄机位(观景台那种万人机位我基本是不会去的),在早上5:30就早早的起床了,6:00准时出门背上相机包,提着脚架出去寻找机位。眼看天边已经变红了,自己还没有寻到满意的拍摄点,心里真的有点发慌了,背着几十斤重的相机包、提着十几斤重的脚架在海拔4000左右的湖边一阵狂跑,总算是找到这个满意的机位,不但拍到了日出前的朝霞也收获了这张自己满意的片子。</h3><h3>相机:Canon EOS 50D</h3><h3>镜头:Zeiss Distagon T*2/35ZE</h3><h3>光圈:f/11</h3><h3>ISO:100</h3><h3>单张曝光时间:1/100</h3></div><h3></h3> <h3>这是一张手机拍摄的片子,2018年3月底拍摄于林芝。</h3><h3>当时我们从林芝市区出发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路边遇到了这样的场景,停下车用手机记录下这漂亮的景色。</h3><h3>器材:nubia Z17</h3><h3>光圈:f/2.0</h3><h3>ISO:100</h3><h3>曝光时间:1/8000</h3> <h3>拍摄于波密。</h3><h3>那天早上从波密县城出发往林芝,出了县城不远,在路边有个小村庄,看着风景还不错,于是把车停好走了进去,连相机都没有带。等走进去看到了这场景,才又跑出来到车上拿相机和脚架。等我再次回到这里摆开架势开拍的时候光线已经不如第一次进来时好了,不过却有了在桃花下的牛,场景更好。</h3><h3>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h3><h3>镜头:Zeiss Distagon T*2.8/21 ZE</h3><h3>光圈:f/14</h3><h3>ISO:100</h3><h3>堆栈+曝光合成</h3> <h3>2018年10月拍摄于孜珠山。</h3><h3>正当大家都在关注的拍摄孜珠山的云雾和时隐时现的雪山时,我突然发现在孜珠山新月下,山边崎岖小道上有个修行的喇嘛路过。当时主力相机夹在脚架上,镜头焦段也不合适,要想换镜头根本来不及了,于是赶紧用备用相机拍摄下来这很难得场景。在我们7个人的团队里只有我抢下了这个镜头。</h3><h3>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h3><h3>镜头:Zeiss Distaog T*2/35 ZE</h3><h3>光圈:f/11</h3><h3>ISO:100</h3><h3>曝光时间:1/60</h3> <h3>2016年10月拍摄于当惹雍错。</h3><h3>在自家阿里大北线之前,在网上查到大家对这里是一片赞声,于是我预留了两天的时间在这里拍摄。可是当我一路颠簸到达这里是,心里是凄凉的。可能是我年龄大了,和当今的文青有太大的差距了。并不是这里不够好,但是绝对不是网上那些文青们脑补出来的那样。</h3><h3>相机:Canon EOS 5D Mark II</h3><h3>镜头:Zeiss Distagon T*2.8/21 ZE</h3><h3>光圈:f/14</h3><h3>ISO:100</h3><h3>单张曝光时间:1/10</h3><h3>堆栈效果</h3> <h3>2016年10月拍摄于冈仁波齐。</h3><h3>冈仁波齐并不好拍,我也很少见到冈仁波齐的好片子。这张片子拍摄时间一点都不好,是在下午5点过拍摄的。阿里的时差和我们差不多是2个小时,因此距离拍摄的黄金时段还比较早。不过我确实不想再等下去了,因为在文布南村时我开始出现了不太严重的高反,很想赶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普兰县区休整一晚。所以在这里既没有好好拍冈仁波齐,也没有好好的拍摄圣湖玛旁雍错,更没有心思拍摄大风大浪的鬼湖拉昂错。</h3><h3>相机:Canon EOS 50D</h3><h3>镜头:EF100-400mm f/4.5-5.6L IS USM</h3><h3>光圈:f/11</h3><h3>ISO:100</h3><h3>曝光时间:1/20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