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秘境 九色甘南

逍客

<h3>在我国广袤的大西北,有一处人间秘境,它曾被美国权威旅游杂志评为“世界上50个户外天堂之一”,还被联合国人居环境促进委员会评为“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它,就是甘南。 </h3> <h3>狭义的甘南是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是一块由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藏、回、汉等民族和谐相融的区域。而广义的甘南,除了甘南自治州外,还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县等藏族区域。</h3> <h3>甘南是藏、汉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被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这里较完整地保存了藏民族传统的游牧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整个藏区经济文化的缩影,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是人们向往的人间仙境----香巴拉。</h3> <h3>甘南,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美景丝毫不输西藏。这里有广袤无垠的天然草原,郁郁葱葱的浩瀚森林,雄奇壮观的高山石林,纵横奔腾的一江三河,翠绿碧蓝的高原湖泊,红墙金瓦的宗教寺院。甘南集结甘、青、川多种风情,它的色彩随着四季不断变化,这里不仅是摄影师的私藏地,也是自驾爱好者最钟爱的经典线路之一。</h3> <h3>都说九色甘南是寻梦的地方,这次追梦,不是为了逃避,也不是为了艳遇,更不是放松心情;而是为了洗涤身体和灵魂,给自己换一种新的眼光;甚至一种新生活方式,给生命增加多一种可能性的叉枝。2018年秋,途经河北、山西、陕西,从天水入甘肃,开始了甘南之旅。</h3> <h3>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h3> <h3>到达景区,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那状如积麦之垛的山崖,周身渚红的颜色拔地而起,,独树一帜地挺立着,十分地壮观。顺势往上看,还可以看到险峻的山顶上矗立着几株长青的松柏,凌空穿云,气势恢宏。</h3> <h3>只见半山腰一条条勾连的栈道蜿蜒曲折,犹如几条长龙盘旋着扶摇直上,也像一幅一个个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悬挂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连接着洞窟与洞窟之间的相通之处,雄伟而奇特。</h3> <h3>来到山脚下仰望麦积山,“麦垛”的正面是三尊巨大的佛像屹立在山岩上,其中一尊大佛有十余米高。它们个个都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再向上望去,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蜂窝一样密密层层。每层间都有木梯,曲折向上,供游人游赏。</h3> <h3>我们沿着云梯拾级而上,看见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像,千姿百态,有的佛像在洞窟中隐藏着,有的洞窟是开放的,洞内光线很暗,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h3> <h3>继续向上顺着木梯攀登,崖壁上的佛龛也深藏在隐隐约约的薄雾中,蕴涵着一种佛家的宁净与禅意,清静无为,和睦相处。山体中腰的空中栈道梯廊,犹如苍龙般地贴腹在石壁之上,仿佛在静听佛法,明心见性,得证菩提,现大涅槃,圆满正果。</h3> <h3>麦积山塑像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h3> <h3>麦积山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从后秦的剽悍雄健,隋唐的丰满圆润,北魏的秀骨清俊,两宋的衣纹写实,虽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世事更替和岁月无情的剥蚀,每一尊佛像的神采依旧不减,那历经千年的微笑依旧是那样动人而传神。</h3> <h3>这里的每一尊佛像,每一个石窟都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们是那么精美,那么生动!游麦积山,让我更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悠久和辉煌!</h3> <h3>从麦积山出发,经礼县、武都,9月19日下午3时30分到达陇南宕昌的官鹅沟。官鹅沟沟内不只有湖泊、瀑布、草原、地貌、原始森林,还有雪山和独具特色的羌藏村寨,被称作藏在深闺的“小九寨沟”,让我重新丰富了对甘肃旅游的印象。</h3> <h3>在进入景区的途中看到美丽的羌寨,在官鹅沟生活的羌民们中间,还流传着氐、羌两个民族,两寨人民以放牧为生,过着与世无争、悠闲安逸生活的故事。</h3> <h3>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湖景、山景、瀑布交相辉映,形态各异的湖泊犹如玲珑剔透的透明珍珠镶嵌在沟内,与九寨沟相似的是湖水随湖底地貌高低呈不同颜色。</h3> <h3>官鹅沟景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原始古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景区内山岭重迭、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参天,游人置身其间,妙趣横生,顿会感到心旷神怡。</h3> <h3>这里的山是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这种美是磅礴的美:有的一峰独秀,有的三五峰呼应,还有的便是峰峦起伏,绵恒蜿蜒,令人浩气长舒。</h3> <h3>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有9道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11处从山顶或半山悬崖上直泻而小的大小瀑布,峡谷如线、瀑布如织,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是休闲观光的绝佳选择。</h3> <h3>官鹅沟的瀑布,温柔之中饱含着激情。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数步一瀑,各有不同,所以虽然一直在徒步前行,但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总在期待下一处会有怎样的惊喜。</h3> <h3>这里潭瀑相连,一连串的的叠瀑,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像一台台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织造着各种规格的白色丝绸。</h3> <h3>“九叠瀑”“珍珠瀑”水声潺潺,如磬如玉。“龙涎瀑”“琼浆玉液瀑”源远流长,如锦如素。“虎口瀑”声势震天,如雷如电。“官鹅天瀑”气势浩大从天而降。或如月光似泻,或如闪电斜挂,或如珠帘高悬,或柔或劲。</h3> <h3>官鹅沟的湖水,清澈之中蕴涵着甜蜜。湖泊像一面明镜,静悄悄地随着风微微流动,风拂过的波浪汇成了各种形状。湖水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映着碧空如洗的蓝天, 俯起一朵朵浪花,像悠悠的白云。</h3> <h3>鹅嫚沟天池湖面宁静、清澈,倒影其中的树木五彩斑斓,悠闲的白鹅游曳在水面,荡起线条优美的波澜,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真想让时间停留在此刻, 仿佛生命已融进大自然,喧嚣渐渐褪去,宁静驻留心中。</h3> <h3>官鹅沟秋色正浓,五彩枫林,高调的展现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为了方便游玩,我们住在景区里的农家院,在这样的环境里住上两夜,玩上几天,倍感空气清新,心旷神怡。</h3> <h3>去往扎尕那途经腊子口。甘肃迭部腊子口天险长约30米,宽近8米。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甘川古道之咽喉。它因著名的长征战役——腊子口战役而名扬天下,蜚声海内外。</h3> <h3>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甘肃省政府先后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重点基地。</h3> <h3>车到迭部县北上,有一条清清的益哇河奔涌而出,沿益哇河逆行约一小时,一处美景会突然跌入你的眼中,这就是扎尕那自然保护区。</h3> <h3>在益哇河出口有两座对峙的山峰巍然耸立,就像这个石头城的两扇大门。漫步在宁静的石头城里,举头欣赏着一幅幅上苍创作的山水画,会有一种时光已经停留的感觉。如果没有身边的汽车和公路,你一定会认为自己误闯了仙境。</h3> <h3>扎尕那位于甘南州迭部县益哇乡,这里四村一寺坐落其中,群峰拱立,翠柏环绕,梯田层层,菜花飘香,而清晨云雾缭绕,宛若世外桃源,是甘南精华之所在,被誉为上帝的伊甸园,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岳之一”。</h3> <h3>“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br></h3> <h3>传说中这里是神仙用大拇指摁出来的世外桃源,四个自然村和一座拉桑寺组成组成的遗世独立的天地,被当地人称之为“石城”。</h3> <h3>靠山边栖息着一座寺院叫拉桑寺,在它下面是迭部人的村庄,房子挨着房子,还有小麦和青稞的梯田,在所有这些的后面,就是巨大的石灰岩山,郁郁葱葱的云杉和冷杉布满峡谷和坡地。</h3> <h3>扎尕那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藏族村落,遍布着宛若火柴盒的榻板房舍和田园风光,云雾缭绕时景色宛若仙境。</h3> <h3>扎尕那村分为四个小村子,由下而上分别是东洼村、业日村、达日村和代巴村。这光盖山也算是扎尕那的标志点了,在各个村子的好多角度都能见到。</h3> <h3>这里翠柏环绕,梯田层叠。这里民居鳞次栉比、彩幡迎风飘扬。这里清晨云雾缭绕,宛若世外桃源。太阳升起,耀眼的耶稣光为村庄抹上了金色。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吧!</h3> <h3>这里的民风淳朴,除了美丽的景色,还有藏风浓郁的百年老屋。但最吸引我的是那里的小孩——脏脏的小脸上巴眨巴眨的清澈透亮的眼睛,以及这清亮的眼神里流露出来让人心疼的渴望。</h3> <h3>在当地人眼中,这里是神仙创造的地方;在人类学家眼中,这里是青藏高原东缘最具典型意义的乡村聚落;在摄影家眼中,这里的景色犹如仙境般美好……这个让许多人向往地方,就是扎尕那。</h3> <h3>扎尕那最佳出游时间是夏季,因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气候凉爽,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夏季也正是山花烂漫、油菜花盛开之时,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h3> <h3>神秘的扎尕那,多少次聆听你的声音,恍如在远古深处。多少回探询你的踪迹,仿佛在神秘莫测的天际。你这天外的圣物,在用天籁之音与尘世对话。你雄浑的身影,在迭山白水之间展现生命的奇迹和震撼人心的变迁。</h3> <h3>神圣的扎尕那,那座与你同生同长的寺院,就宁静的活在你的脚下,当钟声悠扬,晨烟飘曳,你就是一座莅临人间的仙子嬉戏的灵魂居所;当暮鼓响起,夜岚游弋,你就是一片飘动在月光下的奇异生命。</h3> <h3>神往的扎尕那,你美丽的传说和优美的乐章是神来之笔,你璀璨夺目的神采是灵性的闪烁。与你相约,石头暗示着眷恋。与你相伴,泉水鸣动着心曲。</h3> <h3>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首府合作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大师米拉日巴尔修建的,它的全称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最主要的寺院之一。<br></h3> <h3>佛阁内供奉着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共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720尊。这些佛像造型妙相庄严,形神兼备,艺术手法精湛多样。</h3> <h3>佛阁主体全由石块砌成,涂成庄严肃穆的褐色,令人望而起敬;佛阁顶为金顶,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祥光四射。佛阁内没有照明,全凭自然采光,信徒和游客在较为昏暗的佛阁内,只能近距离悉心拜佛并观赏壁画。惟神秘方显庄严,惟尊崇必奉虔心。</h3> <h3>在甘南,有一座世界有名的藏密学院,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这就是宏伟的拉卜楞寺。它位于有“东方梵蒂冈”美称的夏河,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h3> <h3>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这里是《天下无贼》的拍摄地,也是《天下无贼》让更多的人知晓甘南,领略其风姿绝色,感受其传统与虔诚。</h3> <h3>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h3> <h3>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h3> <h3>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内设嘉木样和总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诵经坐垫,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h3> <h3>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h3> <h3>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h3> <h3>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始建于1805年,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像而享誉海内外。另大经堂东侧有合离塔,寺院东边有“神变白塔”。</h3> <h3>寺院之内到处都是着红衣的喇嘛,长者脸色肃然,行走稳健持重;年纪尚轻的则一排排有序行进,脚步行色匆匆;幼儿僧童虽也着了宽大的红色僧服,却是脱不了孩童的顽皮,在寺院的空地上嬉戏打闹着。</h3> <h3>这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1700多个转经筒,环绕了整个寺院,绵延3.5公里,如果依次转动这些转经筒,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完。长长的转经长廊,是藏民的希望之路,是灵魂超越尘世的升华之路。</h3> <h3>凝望庄重肃穆、宁静祥和的寺院,驻足注视建筑细节,随同虔诚信徒去到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转动古老经筒,为家人和自己祈福。</h3> <h3>“磕长头”更是藏传佛教信徒最至诚的理佛方式。虔诚的朝拜者,日夜匍匐,五体投地,用脚步丈量与神的距离。口吟六字真言,心无杂念,日复一日地走在他们心中的圣路上。</h3> <h3>除了草原、寺院,甘南还有石林。这是一处由石杰岩组成的硅灰岩石景观,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水的侵蚀,形成各异的奇峰怪石,巍然屹立,远远望去,如一片岩石森林。这就是位于海拔3250米的甘南州碌曲县洮河南部的则岔石林。</h3> <h3>壁立千仞、刀壁斧削般的则岔石林,以其鬼斧神工的奇特造型和森林茂密的秀丽景色,具有峨嵋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的特点,可与昆明石林媲美,与四川九寨争秀,这里又被称为是探险者的天堂。</h3> <h3>则岔妖峰屹立,千姿百态,以“险、峻、奇”著称,主要景点有“青天一线”、“灵猿望月”、“唐僧师徒”、“骆驼峰”等,它们神形兼备,维妙维肖,每个景点又都渗透着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故事。</h3> <h3>郎木寺是一座小镇,在四川和甘肃两省的交界处,周围被草原、树林、山丘、红色的石崖围绕,环境优美,有“东方小瑞士”之称。</h3> <h3>一条名曰“白龙江”、宽不足2米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的北岸和南岸有两座寺,一座是甘肃省碌曲县的郎木寺赛赤寺院,另一座是四川省若尔盖县所管辖的格尔底寺院。沿溪而上可以徒步白龙江峡谷,景色十分美丽。</h3> <h3>郎木寺有两座寺庙,这是白龙江南岸的格尔底寺,白墙琉璃瓦,相比北岸甘肃境内的赛赤寺,格尔底寺要朴实的多。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格尔底寺这边。</h3> <h3>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嘉参桑格于1748年修建,鼎盛时期曾有僧侣千余人,现有5大学院,佛殿26座,以及19座佛宫,各种材质的70余座大小佛塔、灵塔和百余座僧舍等。</h3> <h3>寺内保存有金、银、铜、珊瑚等材质的佛像4000多尊,分别从中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制作而成。此外,寺内还收藏800余幅刺绣佛像、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佛经和上万卷藏书。</h3> <h3>桑烟袅袅,佛号声声。朗木寺早课,天籁般的诵经声,低沉、浑厚、凝重,震慑人心!山风吹过,寺庙里的转经筒吱吱呀呀的响着,忽远忽近的诵经声传来,山下炊烟袅袅。<br></h3> <h3>殿内溢满清幽的檀香,青烟缭绕,酥油灯忽明忽暗,袅袅的诵经声让人神情凝重,唯恐惊动了上方高坐的神灵。偶有敲磬的声音传入耳畔,却显得格外的凄清和空灵,仿佛已经置身世外一般。</h3> <h3>一拨一拨的游客在僧人的引导下进进出出,一个又一个的佛堂参观膜拜。他们之中一半是观光的,一半是求神问卜的,自然是以不同的心情而来,又以不同的心情而去。</h3> <h3>我在这雄伟肃穆的宝殿前伫立许久,脑海里浮想联翩,内心怀着无比的敬畏之情,深深地感受着这藏传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红尘以外的圣洁!</h3> <h3>站在寺院的广场上,我用留恋的目光再一次审视这片古老而又雄伟的宫殿,不得不被藏族人民的文化精神所折服。</h3> <h3>昂首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一个让目光和灵魂都难以飘忽走神的地方,在梵天净土下祈愿,在白塔寺下仰望苍穹,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的神圣和厚重!</h3> <h3>跟着藏族同胞们围绕着白塔和寺院行走,这是来藏区最主要的事之一。你会发现,无论男女老少、季节天气,转经的路上总会有他们的身影。</h3> <h3>在郎木寺东面,一排红石崖兀然而起,这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红石崖,很像一排牙齿。1926年,埃克瓦尔看到丹霞红石崖酷似欧洲中世纪的古堡,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极了浓缩的阿尔比斯山,似曾相识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h3> <h3>寺庙散布在河谷两岸的山坡上,民居散落其间,与释迦牟尼“凡圣同居”的思想一致。藏民用石墙或篱笆围起自己的家,远远望去,宛若青青草地上一个个童话世界。</h3> <h3>郎木寺,是一座 50年代初被一位国外传教士称之为“东方小瑞士”、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中国魅力名镇西北地区唯一入选、2000年开始被国内背包客誉为“最具小资情调的”的西北小镇。</h3> <h3>郎木寺是一片香巴拉净土;是一块旷古秘境;是一处都市人寻求心灵慰藉的天堂和乐土。行走在郎木寺小镇的街头,体验这里藏族人民悠闲地生活方式。</h3> <h3>若盖尔花湖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热尔大坝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海拔3468米。</h3> <h3>花湖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水湄依依,芳草迷离,所谓小鸟,临水而居。一撮撮水草或一字排开,或三两点缀。闲散的野鸭或双双对对,或三五成群。</h3> <h3>若尔盖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名叫“花湖”,其实这里基本上没有花,所以人们都叫没有花的花湖。简单,安静,却让人燃烧,这就是花湖,妖娆的花湖。<br></h3> <h3>若尔盖草原是连接甘川两地的通道,每到夏季,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草地,就是这片松潘草地。</h3> <h3>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型如“S”型,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湾。</h3> <h3>九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黄水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奔腾不息的河水负载着这个古老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希冀与憧憬。所以,饱览黄河九曲第一湾的胜景自然就成了我甘南之行最大的期待。</h3> <h3>想要观赏“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全貌,需乘中国最高最长的天边云梯,爬上海拔近4000米的观景台。随视线变化,九曲的形与韵越发明显。黄河仿佛从天际曲曲绕绕一路走来,情意绵绵地弯曲迂回于唐克金银滩,犹如一道流畅的飘带。</h3> <h3>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乡,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在这里黄河与白河汇合,形成九曲第一大转弯,两条河缠缠绵绵不愿分离,曲折的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鸟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h3> <h3>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和甘肃的交界,河西是四川的若尔盖,河东是甘肃的玛曲县。而玛曲,藏语意为孔雀河,即黄河之意,玛曲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h3> <h3>当黄河冲出巴彦克拉山谷之后,一改咆哮千里之势,在阿尼玛泽山和西泽山之间绕了一个443公里的大弯,形成了黄河第一曲——玛曲。</h3> <h3>站在玛曲的黄河岸边,看黄河凝重的流淌,那一刻的心情很难表述。黄河在玛曲草原的绵长回转,在高原人的心中却是人们对母亲河的留恋,之后,黄河母亲听到儿女的呼唤,百折回头又进入了高原大地。遂有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首曲奇观。</h3> <h3>瓦切塔林是一处独具特色的藏文化人文景观,是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先后两次访问和拜见了瓦切人民,并向信教群众传经说法。<br></h3> <h3>纯洁的瓦切教徒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宗教大师,在班禅大师亲身宝座上建立珍贵灵塔和108座大小不等的白塔。一千多平方米的经幡围绕着数百转经筒,成就了现在占地30多亩的藏传佛教圣地——瓦切塔林。</h3> <h3>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蔚为壮观。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h3> <h3>五彩经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h3> <h3>有经幡在就意味着神灵在,也意味着这里是人们对神灵的祈求所在。经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任何挂起来的经幡都不可以人为地拆除和清理,只能任其风吹日晒,慢慢的风化而去。</h3> <h3>第一次来色达时我发过美篇《佛境色达,世间最后的净土!》,这次就不想重复累述。我之所以赶在中秋节再来色达,因为那是一片最为纯净的佛国天堂,在雄伟的群山之间,碧蓝的苍穹之下,古老的宁玛红教传承着藏传佛学的博大文化和济世情怀。随风飘扬的经幡,依山而建的红屋,慈祥温暖的僧众,匆匆一眼,那些累世光景,俗世梵音便会深深烙印在脑海,由此,心存眷念,再难割舍。<br></h3> <h3>有的人爱登山,也许并不为征服的快感,纯粹就为了那段攀登的过程。有的人去色达,也许并不为虔诚的宗教信仰,就是为了和她相遇。她就在那里,恬淡泰然。蓝天白云之下,登顶远眺满坑满谷由僧尼搭建的红房子,除了起初的一瞬惊艳,她还能把你带到那种安详的气氛之中,净化疲惫的心灵。也许,来色达的原因就在于此。</h3> <h3>人死了不一定可以去天堂,人活着一定要去一次色达,不为信仰,就为那令人震撼的风光。不离去的佛音,惊艳的红色世界,虔诚的修行,来自心底的震撼,和追寻那寻找放下的根因。一身红衣修佛心,一堵红墙隔红尘。 一间间密密麻麻的红房子,堆砌起一个无上的信仰。</h3> <h3>色达,当你站在山顶俯瞰这9000多平米的土地上时,你不经会感叹一个小小的山沟里流露出的祥和与平静。连绵蔓延的红砖瓦房,随处可见穿着红色藏袍的僧人们,处处传递着他们虔诚的信仰,看见他们的今生与来世,这里无关宗教,只为信仰。</h3> <h3>色达浓厚的宗教文化,渗透着祭祀,香火,寺庙,朝拜。在这里,沉睡的灵魂,可以忘记尘世里的一切苦累,与自己禅修,与佛音同行。佛国色达的佛学院,觉姆的身影里没有孤单,留给我的背影里,是从容的色彩。正如那最单纯的色调,红色一片山河。</h3> <h3>站在圣坛的脚下,仰视着心中的佛国之神韵。祈拜,虔诚,用心感悟。走在色达的巷弄里,与僧人们擦肩。听着关于觉姆的故事,把这篇文字,献给那个走过的红色藏地,色达佛国。没有描写色达的景色,写下的是内心的悟道,但愿佛国的红色,禅修着我这颗平凡的心。</h3> <h3>告别色达,结束了甘南之旅。都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甘南就是这个“诗和远方”。这是一个淳朴的远方;这是一片佛国净土;这是一处灵魂的居所。去过甘南的人都说,那是此生都难以忘怀的天堂之旅。九色甘南,因我尚在醉梦中,讲不出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