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晋砖画墓

一叶孤帆远影

<h3>在骑行进入敦煌市内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位路人谈到西晋壁画墓,随即决定去探访一番。壁画墓位于敦煌城东六公里处,来到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展厅兼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守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聊起来才知道他是山东菏泽人,是五十年代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程兵,六十年代退役后响应国家号召留在了酒泉工作,退休以后来到敦煌,一直在这里做古墓解说员。他介绍这附近大大小小的土丘都是魏晋时期的古墓,有一千多座,为了保护它们,都没有发掘。开放的这座墓是因为1981年被两个盗墓贼光顾过以后,保护性发掘的。这是西晋壁画墓的外围,是西晋时期的一位郡王墓穴,进入古墓通道上方的是青砖垒砌的照墙,有各种壁画,一砖一画,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还有李广射虎,以及伏羲,女娲,神农氏等壁画内容。进入主墓室可以看到,墓室内部为双室结构,顶部为覆斗形,墓顶部有渠井莲花图案,墓室入口左侧是当年盗墓贼打的盗洞,守墓老人介绍说当年盗贼盗走了一个和田玉枕一把青铜宝剑,在第二年销赃的时候被抓获,并判处死刑。追缴回来的文物目前在甘肃省博物馆。墓室正面的壁画是墓主人夫妻画像,主墓室左右有两个耳室,分别是墓主人的厨房和卫生间,和墓主人画像相对的是主人的粮仓,主墓室的墙砖也画有很多的砖画,感叹古人在千年前能有这样深厚的艺术造诣。地面部分的展厅,有当年发掘出来的棺木,出土时候棺木是完整的,还涂有棺漆,但是不到一个月,棺木就都分崩离析了,墓主人的尸骨也在很短时间就化作灰烬了,这是发掘的时候拍得现场照片,那时候壁画还是很鲜艳的。看过古人工匠的杰作,不禁心生感慨,千年前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能做成如此惊人的工程,确实佩服古人的智慧,心里由衷的叹服!</h3> <h3>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石土丘,其实这是一千多座魏晋时期的古墓。</h3> <h3>这是西晋画像砖墓的外观,仅仅就是一座沙丘而已,和其他沙丘没有任何区别</h3> <h3>这是进入墓穴甬道的第一道墓门上方的砖砌照墙,上方基本每块青砖都有绘画</h3> <h3>近距离拍摄一下可以看到最上方三块青砖,自左往右分别画有女娲,神农氏,伏羲。往下的砖墙还画有各种图案,如麒麟,熊,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以及李广射虎等神话故事</h3> <h3>这是当年盗墓贼精准的从覆斗形的墓室西北角的对角线处打的盗洞,因为覆斗形的墓室是根据力学原理用青砖干垒而成,除非从对角线处可以取少部分青砖而不能塌方,其他任何部位只要取走青砖,墓室就会塌方而将盗墓者埋葬,不得不佩服盗墓者专业堪比考古专家。摸金校尉也并非杜撰而来</h3> <h3>墓主人夫妻画像,两侧有侍从,而且可以看到侍从的画像是没有嘴巴的,这也说明在千年前的封建社会,作为仆人是没有资格乱说话的</h3> <h3>墓室正上方顶部的渠井莲花图案,说明墓主人是信封佛教的</h3> <h3>墓室的粮仓</h3> <h3>墓室四角距离地面不到一米高度各有一块突出的青砖并画有类似虎的图案,这是用于摆放长明灯的,如今只剩这一块了</h3> <h3>这是一处耳房,是墓主人的厨房</h3> <h3>墓室墙壁的一处砖画</h3> <h3>棺椁出土的时候是完整而且带漆的,出土一个月后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展厅里存留的少部分棺椁木料,看的出用料还是很厚实的,用的什么木料解说员说过,我就忘记了</h3> <h3>这是当时刚出土的时候专家拍得砖墙绘画,看得出那时候还是色彩艳丽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