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走近宋小虎大师

大漠孤烟

<h3>去过几次陈炉古镇,被那里浓浓的耀瓷文化氛围深深的折服。墙是陶瓷瓮罐垒成,路是陶瓷碎片铺就,路边小店都是陶瓷制品。走进农家小院,到处都是陶瓷瓮罐,进了房间,茶具是耀瓷,杯盘碗枕,都是耀瓷,甚至坐的凳子,都是耀瓷烧制。粗瓷大碗,虽不似景德镇瓷器那么精致,但古朴雅拙,自然流露出黄土高原人的那种粗犷豪迈的气势,静静的青瓷,又透出八百里秦川的那种雅致细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耀州窑的瓷器可以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鼎盛王朝--宋代的六大官窑之一了!</h3><h3>据史料记载,耀州窑兴于唐而盛于宋,历元、明、清,而终于民国。历史悠久,曾经几度起落。据说最鼎盛的时候,漆河两岸,十里窑场,灯火辉煌,竟成不夜之城。民国战乱,曾经一度沉寂。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开始烧制。周围四方民众为了生计,把这里的瓷器拉到三原西安去卖,又让这个古老的产业燃起了希望和光明。</h3> <h3>随着这几年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兴盛,古老的耀州窑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和灿烂,耀州窑涌现出一大批传承者,陕西铜川耀州雅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小虎大师就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之一。</h3><h3>陕西铜川耀州雅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个陶艺作坊。2011年在铜川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注资三百万,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在宋小虎大师的亲自带领下,突破传统工艺,大胆创新,成功研发烧制出耀州失传已久的古代名贵釉兔毫釉、乌金釉、耀州红釉等。其中耀州天目釉瓷获得铜川市201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耀州窑和陕西古瓷研究的空白,并获得专利12项,得到了陶艺行业和行业专家的一致称誉,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河南钧官窑址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收藏,自己也被评为陶艺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区政府补贴,融入中国当代陶艺家高端平台的行列。</h3><h3><br></h3> <h3>窑变就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烧成气氛的变化导致瓷器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而获得的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故而不确定性很高。它的工艺要求高,烧成难度大,成品率极低,故而极为珍贵。宋小虎大师经过多年实践和琢磨,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再加上凡事亲力亲为,勇于尝试,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和结果。</h3><h3>宋小虎先生在雅赏公司成立以前就是一个工艺美术设计师,有着深厚的美工基础和行业经验,而耀瓷文化发展的核心也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把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设计美学用线条图案和物件表现出来。宋小虎先生设计研发出来的产品或古朴典雅,或丰满圆润,皆线条流畅,造型新奇。更让人称奇的是那种通过窑变产生出来的色彩,随光变换,或如高山流水,或如星空浩瀚,让人啧啧称奇,爱不释手。故而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同行业的认同和收藏。</h3> <h3>对于耀州瓷,我们身边常见到很多,但鉴于它的古老和传承方式,充满了神秘感,又感觉离我们很远。在和宋小虎大师的交谈中,他对自己产品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他的心中,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向往。他谈及了想在自己的家乡建立陶艺田园的想法,即可以带动一方产业,又可以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欣赏并参与到耀瓷的发展中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尚未达成。和我一同去拜访宋先生的一位耀瓷同行却对现在耀瓷行业的乱象表示出深深的担忧:和中国的很多行业一样,潜心研发做产品的企业往往做的很艰难,因为他们投入很多精力和资源研发出来的知识产权,往往得不到保护,而那些仿制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却如鱼得水,肆意妄为,拿来就用。因为代价小,做工又不那么讲究,价格自然也就低了很多,李鬼打败李逵。长此以往,李鬼猖狂,李逵落魄,谁还会潜下心来做实事呢?耀州瓷的境况也是如此,潜心做事的少,跟风效仿的多。没有创新,没有创意,没有人认真做事的耀州瓷业如何会走的更快更远呢?那位同行说的慷慨激昂,似乎深受其害。对于那位同行的话,宋先生没有说话,目光深邃,仿佛若有所思……</h3><h3>一个可以传承一千多年的产业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而成就在这个产业里的人如果光想着赚钱,不去想着如何去保护这个行业,发展这个行业,却在糟蹋这个行业,危害这个产业,那和不肖的败家子又有什么两样呢?</h3><h3>拜访归来,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一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也需要工匠精神,现在能够沉下心来做事的人也不多。愿宋小虎先生的心愿能够早日达成,也祝愿他的那位同行的担忧不会成为困扰这个行业的事实,同时祝愿古老的耀瓷产业也像宋小虎先生产出的窑变瓷那样绚烂多姿,越走越好!</h3><h3><br></h3><h3> 2019年元月5日</h3> <h3>宋小虎大师作品,请大家欣赏!</h3> <h3>宋小虎大师作品,请大家欣赏!</h3> <h3>宋小虎大师作品,请大家欣赏!</h3> <h3>宋小虎大师作品,请大家欣赏!</h3> <h3>宋小虎大师作品,请大家欣赏!</h3> <h3>谢谢大家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