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离婚大数据中透露的婚姻规律……

陶天来

<h3>  “爱情是理想,婚姻是现实。”</h3><h3> 每个女孩穿上婚纱的那一刻,都期待的是“白头偕老”。可精美的婚纱照没法让婚姻永久保鲜;真正长久的婚姻,也不是靠婚礼上几句誓言维系。</h3><h3> 婚姻里的不满,明明当初也很相爱,过几年却只有烦恼和厌恶……其实,嫁给爱情没有错,但只看到爱情,结果往往只能是悲剧。</h3><h3> 离婚率飙升。七成离婚纠纷案原告是女性。现代社会中,相伴到老的婚姻似乎越来越难见。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离婚人数是289.92万对,相比前一年增长了3.87%。</h3><h3> 夫妻婚后的2-7年为婚姻破裂的高发期。</h3><h3>而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五花八门:其中近80%是由于感情不和,此外还有家庭暴力、离家不归、不良恶习…离婚的提出者多为女性,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73.4%的案件原告为女性。</h3><h3> 带着幸福和满足步入婚姻时,很少有人能想象到,婚姻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一生举案齐眉,是凤毛麟角;磕磕绊绊中渐渐磨合走完一生,是幸运;因为各种原因感情难以维系,和平分手,也还算体面;还有一些人,婚姻走到终点时,露出的“丑恶嘴脸”,足以“颠覆三观”。</h3><h3> 两个人离婚,男方会要求女方:“离婚可以,钻戒还我。”“我们还有一卷卫生纸,你要不要分?”分手后双方连卫生纸都要一分两半 。😃😃</h3><h3> 现实中,因为离婚分财产,闹上新闻的也不在少数。有人在网上吐槽:“结婚前两人不分你我,彼此只有满满的爱和信任。离婚时,却像是撕开了最后一层面具,表情狰狞地挑选最刻薄的话语来刺伤对方,只剩下恨意和厌恶。”</h3><h3> 陷入爱情的人总相信自己会一直被爱,可仅凭最初的爱情维系婚姻,很难走远。毁掉婚姻的不止“不爱了”。电影《我们俩的婚姻》中有一段台词:婚姻和爱情不一样,爱情只有两个人,一个世界,可婚姻有好多人,有整个世界。年少时以为有情饮水饱,恋爱大过天,真正面对现实才会发现,在门户地位、柴米油盐、儿女老人面前,爱情有时候,不堪一击。</h3><h3> 少了门当户对,可能连婚姻的门都进不了。婚姻不仅需要两个人之间互相认可,还需要两个家庭互相认可 。有人感慨这是爱情的悲剧,但很多时候,这也是现实:没有门当户对,处处都是阻力。</h3><h3> 心理学研究指出,夫妻两人经济上的不平等,常常会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进而影响一段关系的稳定。爱情可以不分贫富贵贱,但稳定的婚姻,一定需要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h3><h3> 能为婚姻“保驾护航”的,不是爱情,而是物质。婚姻中谈钱不是俗气拜金,养儿育女、照顾老人、衣食住行,每一样都离不开一个“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发生在婚姻中,就是悲剧。</h3><h3> 当爱情最后落脚在买一件衣服是否要趁打折、孩子的奶粉喝哪种划算的计较中,虚幻的浪漫早注定灰飞烟灭。</h3><h3>婚姻中的两个人常常是婚后不久就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无话可说。</h3><h3> 很多人曾经引以为傲的爱情,在经历生活之后,婚姻到底还剩下多少爱情?</h3><h3> 结婚四年,丈夫问:“不想看到我?”妻子笑着说:“也不是,就是有时候觉得烦、腻了。”</h3><h3> 当激情消退,该用什么维系婚姻? 有统计发现:“上班时间越长的,夫妻两人越容易离婚”。职场的强竞争环境让人“不进则退”,于是大家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回归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少,“家就像个旅馆一样了”。而一个人的正面情绪能量是有限的,把耐心、热情、认真都给了工作,回到家,就很容易心烦、脾气大、不想说话。互相陪伴的时间本就在减少,为数不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各忙各的。曾经无话不说,最后相对而坐,只有沉默。激情被琐事消磨殆尽</h3><h3> 结婚十年的妻子告诉丈夫自己长久以来的不满:“结婚不好玩,我没有预期到,我妈生病半个月,我只能打电话,没办法回去照顾她。可是你妈不是,她生病了,我们都要去看她。”</h3><h3> 你妈我妈,究竟有没有亲疏之分? </h3><h3> 很多爱情,没有出轨,没有第三者,不需要外力,就在婚姻现实的摧残中,败下阵来。</h3><h3>真正长久的婚姻是深刻理解后的合作关系</h3><h3> 川端康成曾在小说里这样描绘过爱情:</h3><h3>“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h3><h3> 走得长远的婚姻,实质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合作关系”,相互知道对方有什么、要什么。<br></h3><h3> 理想的婚姻应该是锦上添花,有一天这朵花光彩不再了,你也仍然是一匹好锦缎。正如张雨绮所说,爱情的底线应该是“我不怕失去你”。“我不怕你离开,因为我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生活”</h3><h3> 好的婚姻,是理解,是包容,是滋养;坏的感情,是自私,是苛责,是消耗。满怀期待走入婚姻时,人人都是真诚的。但如果有一天,爱情的光彩渐渐褪去,能有几人拥有坦然面对“不如意”的勇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