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陷阱

玲子

<h3>近几天非常巧合地读到几个关于陷阱的文章,把这几个陷阱术语总结到一起方便保存。尤其要注明以下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稍加整理而已。</h3> <h1><b>塔西佗陷阱</b></h1><h3><br></h3>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注意“塔西佗陷阱”。<h3> “塔西佗陷阱”一词来源于古罗马执政官塔西佗所著历史书中的一段表述。在他的著作《塔西佗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罗马皇帝尼禄死后,被选为下一任皇帝的迦尔巴下命令杀了一个造成叛乱的将领,以及另一个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卡皮托——而且命令未达之前他就已经被处决了。有些人认为卡皮托没有这样的野心,对迦尔巴的做法产生了不满,塔西佗因此总结到:</h3><h3>……外界对这两次的处决的反应很不好,而且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h3><h3>这是“塔西佗陷阱”的含义最初的来源,之后在中国的美学家潘知常的《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塔西佗陷阱”这五个字,由此便成为了一个源于塔西佗,但并非塔西佗提出的,描述社会现象词汇。</h3><h3>在现代社会中,“塔西佗陷阱”一词被用来特指政府丧失公信力,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 中共中央党校教研部教授戴焰军认为,十八大以前有那么一段时间,由于各种原因,党组织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的很多话,做的很多事,即使是好心,即使做的是好事,但是很难一下子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信任,就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阻力。”</h3><h3><br></h3> <h1><b>修昔底德陷阱</b></h1><h3><br></h3>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是第一个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名词的人。他早先在《伦敦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和《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阐述这个观点,用以讨论中美关系。 2017年5月,艾利森出版了《注定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促使讨论进一步深化。<h3>修昔底德(Thucydides,大约460-395BC)是古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本名著记载着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间的战斗。当时,雅典是新崛起的大国,斯巴达是现存大国。这是一场争夺希腊城邦霸权的长期战争,历时30年之久。</h3><h3>“修昔底德陷阱”就是指一个新兴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为了维护霸权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于是战争变得不可避免。</h3><h3><br></h3> <h3>一战时的英德之间的战争就是如此。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英德陷入生死对决。英国参战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德国攻打英国,乃是因为如果德国成功地成为欧洲霸主,英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生存将会受到侵犯。英国为着维护霸权而陷入恐惧和困扰之中。无论德国是否有意识地想要取代英国,英国都别无选择。</h3><h3>修昔底德关心的不仅仅是“战争陷阱”,他更关心的是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战争不仅使得有形的文明成为废墟,更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摧残和创伤,造成人性的扭曲。真正的陷阱是战争对人类精神和社会资本(公民道德、凝聚力)的危害。</h3><h3>修昔底德真正期望的或许不仅是和平所带来的红利,他更期望能够避免因为战争所带来的对人性的摧残。人类历史中一个最大的陷阱就是,为了党同伐异和一己之私利而摧残人性中的善良,把异己看成是次人类,而非邻居。</h3><h3><br></h3> <h1>海子陷阱</h1><h3><br></h3><h3>澳大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監、中文系博导龚刚老师于2019年1月1日 在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走出海子陷阱》中提出长诗与诗的本质相冲突。史诗,长篇叙事诗,以及《浮士德》式的诗剧,就像散文诗,本质上是跨文类。Burns is better than Chaucer in the name of poetry。后者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明明就是tales narrated in the poetic form。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咏怀五百字》、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够长了,也不必再长,不能再长。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冠唐,才多少字?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穆旦的《诗八章》,算长了,也不必再长,不能再长。海子尝试写长诗《太阳•七部书》,结果失败了。当今有什么成功的长诗吗?好像没有,跨文类的不算。很多诗人没搞明白,长诗不等于大诗,包括海子。大诗就是以精短诗行涵盖一种精神、一个时代甚至一部历史,如顾城的《一代人》。对长诗的执迷,可以称为海子陷阱,译成英文是Haizi’s trap。</h3><h3>龚刚老师带领七剑创建诗歌创作的新灵性主义,他认为文饭诗酒。淘把米,煮一煮,就是饭。把米酿成酒,需要漫长积淀。酒是粮食的精华,令灵魂燃烧。哪有那么多火?还是那句话,闪电没有抓住你的手,就不要写诗,尤其不用掉入海子的陷阱。</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