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只能让冲突升级——《关键冲突》听后感

<h3>避免冲突是很多人下意识的动作,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冲突是避免不了的,甚至为了避免冲突,要付出更严重的代价。就以我们温氏家族的那块返回地为例,一块20亩左右的返回地、价值一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地产,可是大部分的族人因为害怕冲突,导致了那些善于经营的人直接在关键位置建起店铺,虽然这些人从中渔利,但是大部分的地方都空置了。从2007年这块地确定给温氏家族当生产生活用地至今已经十二年了,这块地产生的效益不多,甚至现在找到了每年提供一百多万租金的承租者,这块地还是荒芜着,之前的原因我了解得不是很多,我不敢评论,我只能对我自己介入以后的一些经验教训结合《关键冲突》来反思一下。</h3><h3><br></h3><h3>《关键冲突》中提到解决冲突的目的有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关系得到提升。可惜到目前为止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虽然有人想租地,但是队长和代表们的决策迟迟不能出台;我和队长代表们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相反,对于那些关键的人关系反倒变得更加被动。虽说这里面的利益是最大的因素,但是我的处事方法也很关键,比如我总是太早下结论,很容易去评论别人,导致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个人的问题而变得更加复杂,或者无法解决。评论别人首先是因为归因错误,我听到族人描述问题的时候,我就陷入了族人构建的情景,从族人的角度看问题,他们觉得问题都是队长们造成的,我没有详细分析,也跟着他们一起起哄,直接伤害了队长的感情;后来跟队长们相处久了,才知道很多事情并非如同族人们所描述的,队长们也曾非常努力,可是能力所及,最终他们只能放弃。等到我了解了队长们的苦衷之后,我那些伤人的话已经出口了,这个教训以后必须要吸取。</h3><h3><br></h3><h3>冲突发生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内容,当内容发生了,大部分人无法就事论事,更多的人表达的是自己的猜想,然后在自己的猜想上面发表评论。就说那块地的问题,第一次被人搭建店铺的时候,队长们极力阻止,但无能为力。族人们自己没有阻止却把原因归结给队长,内容的问题没有解决,因为抱怨却引发了更大的冲突;第二个层次是内容变成模式:当队长阻止不力的时候,族人们(包括我自己)并没有给予理解和支持反而简单抱怨队长们不尽力。这个时候队长们的怨气就出来了,反正我做也是被骂,不做也是被骂,我也无所谓了,于是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在乎舆论了;第三个由模式转变成关系:当那些搭建成功的人去补偿队长的关系以后,他们就变成了一个队伍的,而其他族人只懂得抱怨,队长们即使想收回那些土地也会变得非常被动,这也是这次为什么那些队长一旦被人鼓动,就把我排斥在外的原因。虽然我事前也得到消息说队长们被人集中到宾馆跟一个律师讨论合同的事情,但我简单地认为他们会坚持之前达成的共识,所以没有坚持去现场跟那个律师(幕后操纵者请的)当面辩论,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在律师的怂恿之下,擅自提高条件,导致了租地暂时无法签约。那些条件是全体族人跟租地的人经过七次修改达成的协议,可是几个队长就敢在幕后操纵者的操作下背后私自改动,只能说是我自己大意了。虽说这个事情还没有结束,但毕竟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就是我自己的错了。</h3><h3><br></h3><h3>真正引起冲突升级的不是冲突前的三十秒,而是冲突前的一个小时,甚至一天或者一个月。冲突从来不是突兀来的,而是酝酿之后爆发的。就好像这次的租地协议七次组织探讨都是在队长们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借口来反驳协议的内容,但是他们积累了怨气:凭什么由我来主导?即使最终租地成功,族人们也是把成绩记在我的头上;但是失败了,族人们一定会把怨气撒在队长们的头上。一不做二不休,只要有人牵头,他们就敢滥用手中的权力。我没有协调好这些事情就急于把地租出去,这也是我自己的能力缺陷,做事情太急,一旦定了目标就不管不顾,这也是我要反思的内容。</h3> <h3>被人推理成不愿意成为的角色是冲突升级的主要原因。我刚刚回去,族人们跟我说的都是队长们的如何不作为,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我看到的片面事实也是如此。于是我就推理队长们不作为,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队长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有了防备。谁都不愿意成为被人责骂的对象,队长们其实很多时候动机是好的,只是因为眼光和学识的问题导致的能力缺陷,当他们因为能力的原因而被怀疑成动机的原因时,他们会非常愤怒的。而我恰恰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没有认真调查就人云亦云地推理队长,我自己都不愿意被人推理成我自己不愿意成为的人,我怎么就可以随便去推理别人呢?</h3><h3><br></h3><h3>《关键冲突》认为人们的归因总是会偏袒自己而苛求别人:比如相同的迟到问题,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总是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那就是别人的素质问题。我自己也同样有这样的倾向,以后一定要非常注意。其实归因有自我、他人、环境因素加上能力、动机,并非简单的一个因素。以迟到为例:有人迟到是因为自己听到闹钟还是不起床;有人却是因为闹钟被人拿走了;还有人因为一整个晚上都比较吵,导致闹钟无法听见,但结果只是一个:迟到!我们很容易对于迟到的现象直接归结于当事者的懒散,其实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动机并考虑当事者的能力,最终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当事者的动机和能力,最终的冲突只会越演越剧烈。这次的租地问题,那些队长们并非没有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但是他们的能力有限,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跟现在的我一样,当时他们面对人情压力构造成的冲突没有处理好,而我现在却是因为没有设置好这些队长的底线,认为他们最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我没有出口伤害他们之前,他们会懂得选择,但是我威胁他们不做出正确选择会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有机会就破罐子破摔。他们已经非常习惯被族人们非议和威胁了,当然不在乎是不是多一个我,即使后面我再三补救,也无法挽回他们做决议时的不顾原则。当然,这里面的关键人物选择决议的时候不让我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他们选择不让我参与是什么原因,都是我自己的失败,是我没有提升彼此的关系,导致他们在关键时候被有心人牵着鼻子故意避着我。虽说最终他们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但是对我来说,我的失败首先是因为自己太容易评判别人,而不是用事实说话。</h3> <h3>在处理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尽力保持一个安全的氛围。兜圈子、打哑谜、诿过他人和让对方猜是让对方没有安全感的主要原因,找到对方目标最终跟对方达成共同目标才是共赢的方式,如果有敏感问题还需要征求对方的许可。用事实开场不容易带来对方的反弹,但是用观点开场却很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备。恰恰事实和观点是很难区分的,就比如迟到,如果我们简单地说某人迟到的时候,他会接受迟到的事实,但是我们用他迟到的事实来证明他是懒散的时候,就会引起情绪的对抗。有了安全的氛围之后,首先要解决动机问题,大部分人都愿意做大家愿意看到的事情,做了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可以解决动机问题之后,冲突基本上解决了八成,接下来是能力的问题,有的人是能力不足,但一定要跟意愿不足区别开来,如果是能力不足,很多是可以补救的,意愿不足如果没有认识到位,最终的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就像这次的协议签订,虽然事情并未因此结束,但毕竟没有一气呵成留着悬念就有了更多的可能。</h3><h3><br></h3><h3>最后感谢《关键冲突》这本书,在关键的时候为我提供指引,让我在反思的时候可以找到方向,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因此而受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