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村里,同龄的孩子们大多都背上背包,坐着火车去大城市打工了。春来坐在大柳树上弹着吉他,看着远方,他也决定出去闯一闯。</h1><h1><br><h1>春来背着背包,来到了离家最近的省城打工。他从一家酒店的后厨学徒开始做起,逐渐变成了一名厨师。他不甘做个普通的的二厨。所以又买了一些菜谱,自己开始研究起来。</h1><h1><br><h1>五年后,因为他能吃苦,不怕累,加上他又肯下功夫。他很快就由普通厨师,晋升为酒店的主厨了。</h1><h1><br><h1>他的工资也由原来的两千左右,变成了一万元。他终于可以搬出吵闹的集体宿舍在外面租个安静的房子住了。这在外人看来,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可在春来眼里,依旧没有让他开心起来。因为,他依旧是孑然一身,每到节假日,酒店里六会变得更忙,进进出出的客人,多的数也数不清。尤其是带着一家老小来酒店吃饭的客人,被孤独的春来见了,内心更加难过。</h1><h1><br>深夜,忙碌了一天的春来,终于能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休息了。今天是中秋节,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无法入睡。</h1><h1><br>他起身从窗外看着城市的灯光在午夜时分依旧明亮。城里,确实不像乡下,一到夜里九点多,灯就全灭了。</h1><h1><br>城市上空的月亮再明亮,也没有带给他一丝中秋节的喜悦,只会让他更加忧伤。</h1><h1><br>他拿起吉他,跑到附近常去的一家酒吧喝酒。因为今天是中秋节,酒吧里聚集了不少外地的年轻打工者。当地人大多都在休假,陪家里人。而像他这种在外打工的人,与其在那短暂的假期里,一路堵车的来回瞎折腾,还不如呆在原地,该干嘛干嘛。所以,许多无处可去的外地打工者,没事都跑来这里喝酒解乡愁了。</h1><h1><br>在舞台上,春来弹唱着一首潘美辰的老歌《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当……”<br>台下,那些外地来的年轻人,听着他忧郁的歌声,有几个女孩潸然落泪。而那些推杯换盏的男孩,一口把杯里的酒干尽!不知是酒味的浓烈,还是歌声的感染力,让他们每个人的眼圈都红红的。<br>大城市里,对出来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有着太多好奇和渴望。但要融入其中,又是那样艰难。他们亲手盖起的高楼大厦,却没有半间真正属于他们的住所。家乡那荒芜许久的耕地,是祖辈父辈生活的烙印。而他们,既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也没有祖辈种地的经验,只停留在陌生的城市里,困苦的挣扎,渴望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家……</h1><h1><br>过了一会儿,一个长发女孩,走上舞台,对他说,“帅哥,我能借用一下你的吉他么?”</h1><h1><br>只见那女孩上台弹唱了一曲《城里的月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让它温暖你心房……”</h1><h1><br>春来看着那个借他吉他的女孩,有了异样的情愫。</h1><h1><br>后来,春来喜欢上了她,可这个长发女孩并不适合春来这种单纯的男孩。</h1><h1><br>那个长发女孩,爱买名牌衣服名牌鞋子,买名牌包,喜欢所有时尚新潮的高级化妆品。而这些,都不能脱离一个字——钱。</h1><h1><br>春来自从认识了这个名叫阿梅的女孩,一个月一万元的工资,不到一个星期就能被她花的所剩无几。</h1><h1><br>最后,春来仅有的一点儿存款也花在了这个女孩身上。很快,他银行卡里的余额从九万八千元,变成了九块四毛八。而这个数字由小变大,花了春来整整五年的时间,而这个数字由大变小,却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而已。</h1><h1><br>这一段恋情让春来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h1><h1><br>他们开始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女孩怪他没时间陪自己玩,只知道在酒店炒菜,深夜才能下班陪她。她只能自己花钱买各种东西寻求安慰。</h1><h1><br>春来希望她能少花点钱,为两个人将来结婚做准备。</h1><h1><br>当春来说这话时,女孩满是轻蔑的眼神,对他说:“我和你只是谈个恋爱,并没有打算跟你这个只会炒菜的厨子结婚啊!”</h1><h1><br>春来顿时分外恼火,大嚷道:“既然你没打算和我结婚,干嘛还要跟我上床?干嘛花我的钱如此理直气壮!”</h1><h1><br>“是你当初跟我说,愿意为我花钱啊。”阿梅说完,转身踏着高跟鞋屁股一扭一扭的走了。</h1><h1><br>只留下愣在原地的春来。是啊,一开始他是说过,阿梅花他的钱,他感到很高兴。他觉得阿梅那是不把他当外人,把他当成一生的依靠才这么做的。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br>他想追上阿梅质问她,当初他们的感情,就那么一文不值么?结果一个中年男子远远的走过来,揽住阿梅的腰,阿梅依着他的肩膀,进了一辆豪华的轿车扬长而去。</h1><h1><br>春来对阿梅彻底失望了。对这座城市,也彻底失去了希望。</h1><h1><br>于是,他辞了职,买了一张车票,回乡下去了。</h1><h1><br>一无所有的他,带着受伤的心又重新回到村口,那棵孤寂的大柳树旁。</h1><h1><br>他依靠着柳树干妈,静静的感受着她带给自己的安稳和踏实。一个人,默默的落着泪。</h1><h1><br>“春来,你回来了?你,怎么了?”一声关切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h1><h1><br>他转过头,看见一个脸上布满风霜的中年男子,扛着锄头看着他。</h1><h1><br>春来万分感慨,却不知该如何说起,“爸,我……”</h1><h1><br>“回来就好,跟爸回家吧。在外打工这么多年,爸爸也想通了。爸爸也不想再四处漂泊了。你看,咱们的老家,年轻人越来越少,都快空啦。回来吧,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的一切!”</h1><h1><br>一年后,春来和父亲在村子里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上了果树。春来开始在网上努力的学习各种果树的种植技术。<br>后来,春来还和父亲一起翻盖了家里的老房子,把家里改成了农家乐餐馆。<br>五年后,村里出去打工的许多年轻人也都陆续回来了,他们跟着年收入超过百万的春来,一起种起了果树。</h1><h1><br>又一个春天来了。</h1><h1><br>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在张家村盛开。引来了大量的城里游客来张家村游玩。春来的农家乐餐馆生意也相当火爆。<br>一日,他正在果园,教村里一个年轻人怎么管理花期的果树,如何授粉增加果实的产量。</h1><h1><br>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拿着相机来到他身边,问道:“你好,请问是李春来先生么?”</h1><h1><br>“你是?”</h1><h1><br>“我是家乡美杂志的记者,想采访一下李春来先生,如何把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贫困村,变成了人人都向往的美丽家园……”</h1><h1><br>春来带着女记者观看了村里的果树,“你看,这片桃树是去年新引进的品种……”</h1><h1><br>再后来呢,那个女记者竟然也留了下来,爱上了春来这个勤奋的小伙子。不久,二人就领证结了婚。</h1><h1><br>转眼又过了五年,春来领着自己的小女儿去村口看那棵大柳树,讲起了自己与柳树干妈的故事。</h1><h1><br>这时,春来的电话响起,“孩子爸,你回家时在李二的土鸡养殖厂,称几斤新鲜的鸡蛋回来。咱家儿子的奶粉里该添加辅食了。”</h1><h1><br>柳树,谐音留也。留下来的生活,也许未必都是惨淡的,就看每个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了……</h1></h1></h1></h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