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8月13日,我来到了这片横跨欧亚大陆的土地-俄罗斯,她巨大、美丽、神秘、复杂、不可思议,而我未来几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就是这个国家,来俄罗斯已经半年了,就让我用镜头和文字来描述我在这所见所闻的一切吧(图为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h3> <h3>800多年前,一座城市依莫斯科河而建,慢慢兴起,而这座城市也因此而得名,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莫斯科下辖十个行政区,有古老的建筑的同时也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除此之外,在这座高楼林立的都市中也能看到成片的森林,占据着大片的土地,整座城市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也因此被誉为“森林中的首都”</h3> <p class="ql-block">森林中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远眺莫斯科金融城</p> <h3>来莫斯科,肯定第一站就是要来红场,红场曾作为20世纪红色政权的中心,是来莫斯科一定要参观并且了解的地方,他的面积仅仅是北京天安门广场面积的五分之一,但是由于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型阅兵活动都与他结合在一起,其中最著名的一次阅兵要数1941年苏联红场阅兵,1941年11月7日,德国法西斯兵临城下,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数十万红军走过主席台,接受了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的检阅随即奔赴西部前线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这次阅兵极大的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红场作为俄罗斯历史的见证者,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目中也是无比高大的(图为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h3> <p class="ql-block">克里姆林宫,全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й Кремль)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央行政区特维尔区,为俄罗斯联邦政府行政总部所在地及象征建筑,同时也是俄罗斯总统驻地。其南面俯瞰莫斯科河,东临圣巴西尔大教堂与红场,西接亚历山大花园与无名烈士墓。四周由宫墙围四座宫殿、四座大教堂、十九座塔楼而成,是俄罗斯克里姆林式建筑的代表之作。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历史古迹、文化象征和艺术古迹的宝库</p> <h3>广场西侧,克林姆林宫红墙外无名烈士墓,1966年莫斯科保卫战胜利25周年之际,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伤亡的军人以及整个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牺牲的做出贡献的军人,建造了这座无名烈士墓</h3> <h3>图片中的塔楼为克林姆林宫最古老的塔楼特罗伊茨克塔,1495年到1499年由意大利设计师建造,特罗伊茨克塔的大门,曾是沙皇军队凯旋时的必经之地,现在为游客进入克林姆林宫的唯一入口</h3> <p class="ql-block">白宫(俄语:Белый дом)是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俄罗斯联邦政府大楼,是俄罗斯政府及总理官邸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91年八一九事件期间,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曾于此登上政变的坦克进行演讲</p><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4日,在俄罗斯宪政危机中,白宫被包围并遭受炮火袭击而引发大火,这一场面非常知名。</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简称大剧院,俄语: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全名: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театр оперы и балета России,简称:ГАБТ),是莫斯科有名的芭蕾舞与歌剧剧院,也是世界十大歌剧院之一。</p> <h3>图为莫斯科国立大学主楼,我要在这里做介绍的并不是莫斯科大学而是莫斯科大学的建筑,莫斯科大学这类建筑在莫斯科被称为莫斯科七姐妹,而莫斯科大学主楼,就是七姐妹中的老大姐,其余六座分别是: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以及外交部大楼(由于其他地方尚未到达,所以图片有所缺失)莫斯科七姐妹,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建筑群,兴建于斯大林执政的最后十年间,1945年二战胜利,苏联以2700万人牺牲、1710座城市被毁的代价换来了世界格局新主人的交椅,莫斯科这座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首都,经历了四年战争,没有被狂人从地球上抹掉,依然屹立于此,高大的厂房、宽阔的街道、绿树成荫、挂满勋章的军人,种种迹象都在告诉人们,苏联将成为世界的主人!</h3><h3>此时的斯大林觉得,在莫斯科这座世界无产阶级的首都里“红色”建筑少的可怜!瓦西里大教堂、红场是伊凡雷帝时期建造,克林姆林宫、古姆都是沙俄时代的建筑,赫鲁晓夫回忆起斯大林的话:我们赢得了战争,到时候外国人会来到莫斯科参观,可我们却连摩天大楼都没有,不过是个无精打采的首都,比曼哈顿简直是差远了。</h3><h3>斯大林认为莫斯科最缺少的东西就是-摩天大楼。1947年,斯大林提议在莫斯科建设一大批摩天大楼,但在当时的苏联,大家普遍认为莫斯科不适合建设摩天大楼,因为他们认为摩天大楼是帝国主义的象征(当时仅有美国有摩天大楼),但是他们不会让领袖难堪,于是社会主义的摩天大楼进入了设计研究阶段…</h3><h3>1948年,莫斯科开始怀上了这七胞胎…</h3><h3><br></h3> <h3>莫斯科除了地面上的雕塑建筑外,地下部分也是不可忽略的,莫斯科地铁是全世界公认最美的地铁,莫斯科地铁不仅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运输系统之一,更是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莫斯科地铁布局呈辐射状,由环线连接。1932年,为了改善莫斯科的交通状况,同时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苏联政府开始修建地铁,1935年5月15日,以红色为标记的莫斯科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图为莫斯科地铁3号线Арбатская)</h3>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国际商业中心(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Деловой Центр)也称莫斯科城(俄语:Москва-Сити)是莫斯科市中心占地60公顷的商务区。商务区位于中央行政区普列斯妮娅区邻近莫斯科三环路的位置,在莫斯科河河畔以北,位于红场以西4公里,是欧洲少有的由摩天大楼构成的城市天际线,同时也是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经济金融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体现。</p> <h3>在莫斯科读书期间,还有幸随学校合唱团去了俄罗斯的文化之都圣彼得堡,十二英里长的涅瓦河穿城而过,为她带来“北方威尼斯”的水城风光。</h3> <h3>而谈起圣彼得堡这座城市,我们就不由说起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彼得大帝(图片来源于俄罗斯搜索引擎Яндекс)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的名字来源于彼得大帝,它源自于究竟是让欧洲成为俄罗斯还是让俄罗斯成为欧洲这样一个命题。面对欧洲所产生的自卑感,存在于大部分俄国皇帝的性格中,但是这个少年登位,身高过两米的彼得,完全没有这样的阴影,他理所当然的认为俄罗斯应该成为最伟大的帝国。</h3><h3>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王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h3><h3>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即位后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h3><h3><br></h3><h3><br></h3> <h3>公元1703年,彼得大帝通过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夺得了涅瓦河出海口的控制权,下令在离河口不远处的地方修建了圣彼得堡,并将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圣彼得堡。此后一直到1918年两百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都是俄罗斯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h3> <h3>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大街,是市中心最大的一条街,也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修建于1710年,贯穿于整座城市的中心,自1776年发展为商业街后,涅瓦大街已经成为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涅瓦大街被誉为世界最美的街道之一。</h3> <h3>涅瓦河源自圣彼得堡东北部的拉多加湖向西南流入波罗的海的芬兰湾,是仅次于伏尔加河以及多瑙河的欧洲第三大河流,涅瓦河水系贯穿城市的各个城区,将整座城市分割成很多个小岛,圣彼得堡也是一座因河而建,依河而兴的城市。</h3> <h3>来到彼得堡的第一站,我就参观了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冬宫广场,广场正中央为亚历山大纪念柱,纪念亚历山大一世战胜拿破仑国王</h3> <h3>冬宫广场因为广场上的冬宫博物馆而得名,这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冬宫曾是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冬宫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并统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由于冬宫的名气更大,所以人们习惯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叫做冬宫博物馆,她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博物馆。</h3> <h3>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欧洲历史上第三个被处死的君主。他是亚历山大三世和丹麦公主达格玛的嫡长子。他登基之时,沙皇制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他对外扩张,对内改革却不尽人意。<br></h3><h3>1905年俄罗斯在清朝的租借地旅顺被日本攻克后,首都圣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事件,引发了俄罗斯1905年革命。为了稳定国内形势,尼古拉二世签署了《整顿国家秩序》的宣言宣布俄罗斯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再加上斯托雷平的改革才勉强粉饰太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问题。之后俄罗斯军队在一站前线损兵折将的消息更是摧毁了皇帝“小父亲”的形象,此前这个形象在俄罗斯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其执政末期俄罗斯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他的统治,后者最终结束了他的生命</h3>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里的风景再美,终究是别人看到的,只有行万里路才能看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有见识了世界的广阔,才能知道自己的渺小…</h3><div><h3> <b> </b></h3><h3><br></h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