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长沙炮校从筹建到撤销,走过了28年不平凡的历程,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h1> <h1><b>本文展示的若干份已经解密的军委和总部命令、通知等文件,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它真实客观地重现了筹建长沙炮校的难忘岁月。</b></h1> <h1>1977年10月27日,军委炮兵印发的(77)炮党字第169号通知,是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font color="#010101"><b>第一份最早涉及长沙炮校的文件</b>,它标志着长沙炮校正式开始筹建。</font></h1><h1><br></h1><h3></h3> <h1><b>11月21日,长沙炮校筹建处在南京炮校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同志一共48人。其中:干部、教员42人,战士6人。</b></h1> <h1>1977年11月7日印发的中央军委(1977)15号文件,批转了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关于调整和增建军队院校的报告》。</h1><h3><br></h3><h3><br></h3><h3><br></h3> <h1>1977年11月28日军委炮兵印发(77)炮务字第34号通知,遵照中央军委(1977)15号文件,<font color="#010101"><b style="">正式命名长沙炮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b>。</font></h1><h1><br></h1><h3></h3> <h1>1978年1月,总政根据军委全会关于从部队选调部分优秀干部办校的决定,分配给长沙炮校172名调干指标。其中:广州军区107名,福州军区65名。<b><font color="#010101">172名干部于当年3月底,顺利选调完毕。</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1978年2月13日,军委炮兵转发中央军委(78)政干令字第34号命令,任命陈玉琳为第三地面炮兵学校校长,薛英杰为政治委员。</font><font color="#ed2308"><br></font></b>这位是长沙炮校的第一任校长陈玉琳同志,1980年12月升任炮兵学院副院长(副军)。</h1> <h1>这位是长沙炮校第一任政委薛英杰同志,1981年10月升任炮兵技术学院副院长(副军)。</h1><h3><br></h3> <h1>至此,虽然长沙炮校己经正式命名,学校的领导班子已经组成,抽调的干部也己经到位,但具体的校址还一直没有确定下来。<font color="#010101"><br><b>陈玉琳校长亲自担任选点组组长</b><b>,带领有关同志,根据军委确定的在长江以南选择校址的要求,在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察看。</b></font><br>1978年4月21日,军委炮兵宋承志司令员(左一)听取了选点组的工作汇报之后,亲赴广州和长沙调查研究。</h1><h1><br></h1> <h1><b>在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政委向仲华将军,以及湖南省军区的支持下,宋承志司令员经过现场勘察对比,确定将位于长沙市南郊黑石铺的广州军区工程兵仓库和湖南省军区独立团驻地,作为长沙炮校校址方案,呈报中央军委审批。</b></h1> <h1><b>这处校址,共有东院、中院和西院三个大院子,是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占地57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园林式军营。</b></h1> <h1><b>经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同志批准,中央军委(78)军字第49号文件批复,同意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在湖南省长沙市南区黑石铺定点建校。</b></h1> <h1>军委炮兵(78)炮兵字第16号文件要求,长沙炮校要立即做好从南京搬迁至长沙的准备工作,争取当年9月1日开学。</h1><h1><br></h1> <h1><b>6月初,陈玉琳校长、薛英杰政委率领先遣分队30余人,分水陆两路先后到达长沙,一边等候军委批示,一边做好大部队进点的有关准备工作。</b></h1> <h1>1978年6月12日,军委炮兵廖鼎祥副司令员带着中央军委关于校址定点的批示来到长沙,与广州军区和湖南省军区有关负责同志<b><font color="#010101">协调营区交接工作</font></b>。18日,廖副司令员又带领长沙炮校陈玉琳校长、薛英杰政委等同志,前往<font color="#010101"><b>拜访湖南省委、省革委</b>,</font>受到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和省委、省革委及长沙市委、市革委全体常委的热烈欢迎,当场协调解决了大量紧迫问题。</h1><h3><br></h3><h3><br></h3><h3><br></h3> <h1>1978年6月15日,军委炮兵印发(78)炮务字第33号命令,颁发第三地面炮兵学校试行编制表。<b><font color="#010101">全校定额3103人,其中:教员356人,学员1750人。</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1978年6月25日,长沙炮校的官兵和车辆、武器装备及大量物资,编成由28节车皮组成的军用专列,冒着酷暑,从南京出发,沿宁沪、浙赣线行进,于6月28日凌晨2时30分抵达长沙市黑石铺车站,并于当日上午顺利入驻校区。</font></b></h1> <h1>入驻校区后,训练部各教研室立刻组织教员,按照军委炮兵批准的训练纲目进行备课。同时对共用教室、专用教室、炮场、射击场、野外作业区等训练场地,迅速进行安排和布置。<br>同时,学校对教员、学员宿舍,教学和生活保障等各方面的事宜,也立即组织人员予以优先解决。</h1> <h1>1978年7月19日,长沙炮校向湖南省革委会书面报告,学校已在黑石铺定点建校,希望地方政府协助解决有关问题,并能列入计划。<br><b><font color="#010101">当年,一切都是凭票计划供应,长沙炮校数千官兵及随军家属各方面的保障和供应,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font></b></h1><h3></h3> <h1>1978年7月27日,湖南省革委会办公厅印发湘革办函(1978)163号文件,要求长沙市革委会和省直各有关单位,对长沙炮校建校和教学中需要地方协助办理的有关事项,要积极支持,帮助解决。</h1><h3></h3> <h1>1978年7月31日,军委炮兵为长沙炮校建校和教学中的有关保障和供应问题,向中共湖南省委、省革委发出了(78)炮党字第14号公函。</h1> <h1>1978年8月12日,长沙市革委会办公室向各区、郊、县革委会和市直局以上单位,发出长革办函(1978)7号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对长沙炮校建校和教学中需要地方协助办理的有关事项,积极支持,帮助解决。</h1> <h1>1978年8月中旬,根据总参谋部(1978)178号文件指示,<b><font color="#010101">从广州军区抽调520人(其中干部50人,战士470人)抵校组成炮兵营、教学保障连、警通排、汽车队、电话站等教学保障分队。</font></b></h1> <h1>根据军委《关于第三地面炮兵学校校址定点问题》的批示,<b><font color="#010101">长沙炮校接收黑石铺湖南省军区独立团和广州军区工程兵仓库营区的工作,于8月中旬顺利结束。</font></b></h1> <h1>这是1978年9月20日,军委炮兵给总参谋部的《关于第三地面炮兵学校进点和营房交接情况报告》。</h1><h3></h3> <h1><b><font color="#010101">9月15日,长沙炮校召开全校迎接开学动员大会,</font></b>薛英杰政委作动员报告,训练部、政治部和校务部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最后由陈玉琳校长讲话。<br><br></h1><h3></h3> <h1>动员大会后,各单位还分别召开了确保顺利开学的誓师大会。</h1> <h1><b style=""><font color="#010101">10月4日,长沙炮校首期招收的302名部队学员全部到校报到,</font></b>编入一大队一、二、三中队,分别为122榴炮军事队、130火箭炮政治队、130火箭炮军事队。</h1> <h1><b><font color="#010101">1978年10月11日上午,长沙炮校隆重举行了学校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font></b><br>军委炮兵副司令员高存信(开国少将),湖南省军区司令员童国贵(开国少将)、政委刘世洪(开国少将),湖南省和长沙市以及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炮一师、驻长各部队和各军事院校领导出席了大会。<br>教员们和第一期的全体学员,参加了这次庄严隆重、气势恢宏的大会。</h1><h3><br></h3> <h1>军委炮兵高存信副司令员在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h1> <h1><b><font color="#010101">高存信副司令员(左一)代表军委炮兵,向校长陈玉琳(前右)授予师级军旗一面。</font></b></h1><h3><br></h3><h3><br></h3><h3><br></h3> <h1><b><font color="#010101">经过349天的紧张筹建,从1978年10月11日这一天开始,长沙炮校按预定计划正式开学,开启了为我军培养成千上万基层炮兵指挥员的光荣而辉煌的历程……</font></b></h1><h3><br></h3> <h1><b>本文作者,曾是长沙炮校第一期302名学员中的一员,1980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br></b><br></h1> <h1><b>在编写这篇文章时,作者深切感受到了当年建校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了军委老首长和老校长、老政委,以及当年参与建校的同志们的苦干和拼搏。</b></h1> <h1><b>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们第一期学员才如期入学。</b></h1> <h1><b>40年之后的今天,当年的机密文件解密了,我们知道了许多真相。</b></h1> <h1><b><font color="#010101">作为长沙炮校第一期的学员,我们真诚地向军委老首长和老校长、老政委,以及各位参与筹建的同志们,补上一个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font></b><br></h1> <h1><b>(此画作者:李明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原长沙炮校战友)</b></h1><h1><b>长沙炮校为了实现军委的强军目标,作出了壮士断腕的巨大牺牲。</b></h1><h1><b>虽然长沙炮校的编制己经撤销了,其依附的实体,也正在走向生命的终点,但曾经给我知识、给我力量,让我享受福泽到如今的母校,永远是我心中的圣地。<br></b><b>我会永远记住你的第一个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地面炮兵学校!<br></b><b>我会永远记住你的第二个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炮兵学院!<br></b><b>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第三个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炮兵学院!<br></b><b>我们的努力和奋斗,<br></b><b>就是母校生命的延续。<br></b><b>我们的进步和成功,<br></b><b>就是母校无尚的荣光!<br></b><b>我们会永远记住母校的每一个英名,永远感恩母校!<br></b><b>母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br></b><b>我们心中的母校万岁!万岁!万万岁!</b></h1>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9hu4klb?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褪色的记忆:我的青春我的校</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bsi3i3a?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遥远的呼唤:我的战友我的炮</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h23pob?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长沙炮校的历任校长和政委</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h3gx8j?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将星照耀长沙炮校</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