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返乡创业梦想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杜鹃

<h3>怀抱返乡创业梦想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记武汉嘉良乐生态园董事长张立良同志 冬日的午后,迎着暖暖的阳光,走进新洲区潘塘街管寨村武汉嘉良乐生态园的那幢橘黄色的办公楼,办公桌前低头核算的人,正是嘉良乐生态园董事长张立良同志。正是他开启了管寨村乃至潘塘街、新洲区能人返乡创业的先锋之路,是他让我村原来荒芜的田地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也是他让我村的老百姓实现了就近务工、脱贫致富的梦想。 张总抬头看见我进来,微微一笑。我主动说明来意,说是想当一名临时记者,想采访一下他。于是,他向我谈起了他的创业历程。 张总本是我村九组张星斗湾人,中共党员,从部队转业后在麻城市公安局开车。后来辞去公安局的工作,自己买了铲车和后八轮在麻城从事土方工程,麻城市内的几所大型建筑物他都参与了建设,中途还在麻城市承包过理工学院的餐厅。直到2013年手里有了一些积蓄,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同时也是浓浓的乡情使然。每次逢年过节回家,看到以前甚好的农田荒芜,杂草丛生,便萌生了回乡创业、振兴乡村的激情梦想,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武汉嘉良乐生态产业园。 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千余亩,全部是通过村集体从农户的手中流转过来的,签订了土地流转经营合同。每亩土地每年300元土地流转费,每年的资金支付三十几万元。从整地到土壤改良,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种上了葡萄、红冠桃、枇杷等名优果树。说到这里,张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毕竟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对于像张总这样,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其中的艰辛是可以想象的。根据企业的初衷,产业园分为四个板块:一是观光采摘园,二是休闲娱乐园,三是农耕文化园,四是亲子体验园。截止到2018年的12月31日,前三个项目园区基本建成。 自2013年3月建设产业园开始,农庄每年雇佣“长工”不低于30人,另外季节性用工每年达到6000多个,为管寨村和邻村的富余闲散劳动力人平每年增收1.5万元。安排本村和临村的贫困人员就业16人,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创收保障,助力了扶贫攻坚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积极的影响,深受人们的赞许! 说到成绩,张总的脸上略有喜色,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辛的。曾几何时,艰辛到把以前的激情和热烈都变成“冰块”,把以前的满脸笑容变成满脸愁容。张总说,农业投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业,但又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战线长的事业。目前,园区建设投入资金已经达到3000多万元。尽管有些项目板块开始在盈利,但是那也只能顾得上工人的工资和日常的开支。至于前期工程建设的经费和后续的发展资金,除了自己和股东们的资金投入而外,缺口较大,而且短期内难以收回。此时,我从张总的脸上看到了疲惫,不过是1973年出生的人,已经有五十开外的模样了…… 从办公楼里出来,走在漂亮的葡萄长廊里,红红的灯笼迎风摇摆着,引发我们内心愉悦情愫的激荡。因为以前这里荒芜的景象让人走在路上感觉害怕。眼前的成排连片的钢构大棚,让人看到了希望!尽管是冬天,看不出葡萄的生机,但是它粗壮的枝条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园区内纵横交错的道路,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似乎那就是通往幸福美好之路。 我们边走边聊。此时此景,话锋一转;愁容消逝,信心满怀。张总说,尽管创业途中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但是战胜困难、突破瓶颈的信心满怀,创业的激情梦想不会衰退。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的发布和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和举措,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提振了精神,同时也切实解决了不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下一步,他打算带领他的创业团队,精准对接上级政策和项目资金,主动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和方向,进一步优化园区项目结构和创新经营体制,克服暂时困难,谋求新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完全有信心的。 走了一路,聊了一路,激情和豪迈撒了一路。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在想:在返乡创业的道路上尽管充满了艰难困苦,甚至是汗水和泪水相伴,但是在它的背后却是村民们的内心里无形的播下了美好希望的种子。冬天过后的春天里,让那些美好希望的种子在每个村民的心里生根发芽,茁长成长……终将在这片原本偏僻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出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