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荷花(-)

文援朝

<p class="ql-block">人世间万物千姿百态,七彩斑斓装点着这个蓝色星球。花儿一年四季次第开放,用鲜艳的色彩让世界更加美好。百花里,我最爱荷花,爱它红花綠叶白莲藕,爱它周身是宝献身人间,愛它出自污泥而不染的清白亲民品格,爱它映入眼簾皆是爽!我爱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先生清新温雅的笔风娓娓道来,既道出了那個時代知识份子的苦闷和向往,更让讀者看到了先生國学功底深厚扎实的能量。我爱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捧起书來,白洋淀的碧波茫茫,淀中清香的荷叶和荷花与岸边青纱帐般的的芦苇互相辉映景象闪現脑海。在那个艰苦卓越的抗日戰爭岁月里,那一片如水的月光下的荷花给抗日军民留下了多少胜利的热望。读了不知多少次,次次都有新的收获。白洋淀它地处保定安新境内,1973年至76年,我曾在38军112師336团当兵,74年隨連队去農场驻地临淀,那是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时光。40多年前多少次透过那连天碧叶,遙望西南方向我的家乡一一成都。退休后也曾重返白洋淀,望着那一座座小島上的旅遊景點和匆匆忙忙的游客,却不知那当年的房东去向何方?为白洋淀的繁荣高兴的同时,也为它失去了那帶点野味的真趣惆怅。也曾在杭州西湖苏、白二堤漫步绕湖观望垂柳下碧叶间的红、白花儿。更曾在成都新都、三国演义片头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朝状元扬慎字升庵的故居桂湖、新繁东湖,以及崇州重庆路上数不清的小水荡上探望那片片綠叶,朵朵小荷。那一望無際或是浅淺池中不多几张宽阔大張深綠色荷叶被夏日的热风一吹,掀起綠色的波浪。呼拉拉⋯⋯,翻出了淺绿色的叶背,齐齐微微伏倒,转眼间又恢复了原状。淺綠色和碧绿色在骄阳下光影变幻,此起彼伏。绿色的海洋里,漂浮着随风摆动的荷花,有的昂首挺立,热烈盛开。有的半遮半掩在荷叶间,微微透出几分待字閨中的年华。有的刚露出水面,婉若细致、从容綻放。只有等人身临其间才能发現。花瓣间透着一抹淡淡嫣红,素净的白色中隐隐有不胜娇羞的红。鵝黃色的花蕊抱着莲蓬不肯撒手,却零落散了几丝花蕊在花瓣外。一阵阵风儿掠過,透人肺腑的荷香吸引着蜂蝶纷飞其间釆食。记得一次携友游桂湖,那是一个夏末初秋的時候,〈不算大的桂湖因是扬慎故居,在成都、在中国也算名声在外〉园内金桂盛开,时值盛放的荷叶下,数不清红的、白的、花的錦鯉爭食着飄落湖中的桂花,翠綠的芭蕉丛、挺拔秀丽的金银桂、百年紫藤上紫白花儿相互辉映。凉亭里、花架下游玩的人们沐浴着沁入心脾的花香,放眼望去,好一幅盛世金秋行乐图。我爱荷花:這集药食赏的花儿,它沒有牡丹的富貴、菊花的千姿百态、梅花的傲霜透天香,但是它那高洁的喻意、清丽的婀娜、一身是宝的形象,这大自然赠与人类的瑰宝,却是百花中无以伦比的了。我爱荷花!</p> <h3>綠叶衬白莲,碧水育荷蕖。喻意叶花藕,释道儒三教总一家。春风无形但化雨,说教无物但教化。</h3> <h3>2020年仲夏時节,我们一行十余人应永霞同学之邀前往三郎镇她妹妹永兰家做客,这是永兰在三郎镇临山傍河边的山间别墅,小水池里的盆栽荷花,清晨她迎着朝阳清风缓缓打开花瓣,黄昏她冉冉合拢而眠。水池里的小锦鲤大乌龟绕着她吐着泡泡灵动的浮游着。这一株粉红色的花儿让小院与周遭的白兰花、百日菊相互有机结合。那附近的多肉植物、小盆栽植物群落让人爱不释手,欣赏着这平凡中昭显着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呵护。</h3> <h3>临池的菖蒲似卫士手中的利剑守护着这个小池,攀爬在竹蓠上的“爬壁虎”青翠欲滴,不时游过的鱼儿泛起阵阵涟漪。</h3> <h3>主人雅好书法国画俱隹,自学成才无师自通。饭厅补白令人叹服。荷花人人都爱,养眼美食入药。我爱荷花,世间花开千百种,我独鈡荷花。</h3> <p class="ql-block">这是朋友前几天在西昌(2022年12月)小湖畔拍的,冬天里的残荷,一枝枯荷叶倒挂水间。看似一幅枯萎凋零,没有生气,可是我们都知道:那黑黑的塘泥里埋藏着不知多少令人垂涎欲滴的藕根。一为挖藕人,一个很辛苦的职业,冒着寒冬身着防水裤,一根一根的挖出那粉色的藕。看着它就想起冬天里飡桌上那一锅猪肘饨藕汤……。这红花供装点人世间的荷塘,书桌上的花瓶映入眼底人们美而爽的感受。绿叶熬粥、清绿喷香,做蒸肉垫底,拈着那一闪一闪的粉蒸肉,一丝丝清香混合其间让人垂涎欲滴,藕节入药、或君臣、或佐使不可或缺。藕粉加桂花乃是中华名小吃,还记得四十年前出差杭州,在西湖边小摊上,小碗一匙干藕粉、数颗干桂花,小贩一倒入鲜开水匙一搅,立马就是一碗半透明的茶汤两毛钱,至今还能回味那诱人的味道。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可能一身都奉献给人类的赏、药、食植物,它应该是极少数的了吧。所以文人颂其品、喻意品德高尚,百姓爱其味,一物多能共饱眼福口福,雅俗共赏共品共食。。世人看来如果它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你搅尽脑汁也难拈出。</p> <p class="ql-block">碧蓝的天空映在湖里,两只野鸭飘浮在残荷傍的水面上,不离不弃、形影不离。两株残荷共同经历了那”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张碧伞迎骄阳、数枝绽放入画图的轮回时光,此刻那深埋湖底泥里的藕节是在等待挖藕人或是孕育着生气待等来年?据说藕节是年年挖、留下一定数量后第二年产量更好。今天、2022年12月1日,气温突降到十度以下,在这渐进隆冬时节里,成都前两天下起了“头皮屑”,是惊喜还是期待,不由让人想起殷秀梅唱的“你是春雨的亲姐妹……,疫情三年似乎渐远,世态也似这时节冷冰冰的,雪莱的那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又浮现脑海。</p> <p class="ql-block">荷花喻意甚多,清新淡雅高洁,荷(和)平和谐。自古以来画家多爱画荷,善者无数。我们看过的和知道的:大千荷白石荷悲鸿荷石涛荷,风格各异意相通。阳春白雪看到的是风格品味,吾辈下里巴人却独好夏日里的荷叶稀饭蒸肉,深秋寒冬时的猪骨饨莲藕,荷花盛开小贩叫卖时,包里有几个闲钱偶尔也会来上数枝让寒舍添上丝儿荷塘闲趣。</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3日,时至深秋,窗外秋雨绵绵,今日得闲。同学武林(我们是65年秋天进入中学的初68级同班同学,69年元月被扔向那四川仁寿深丘,一个公社吃了几年的红苕……,同学60年了。)在同学群里发帖《名家画荷》,读后顺带了几幅我喜欢的。荷花国人皆喜,百花我都好,独宠红花绿叶白莲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