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零星记忆

夢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今年六十有八了,已近古稀之人。人老了爱回忆过去,我父母先后于去年大前年去世,忆旧更为尤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安新县小寨村,我出生在齐齐哈尔市,现居辽宁鞍山,为何跨度距离这么大且又这么远呢?还得从头说起,1949年白洋淀闹水灾,小寨我们的四合院祖居也沒能幸免,人们都上了房顶。沒办法以我爷爷为家长的全家众人,举家迁往齐齐哈尔昂昂溪。据说那时齐市好过,加之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苇塘,我们白洋淀水边人家会编炕席可大显身手,才得以生息繁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兄妹三个,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我居中,哥哥比我大两岁,妹妹比我小两岁。是五岁那年吧,大约是1957年夏季,我母亲带着我们仨人回小寨老家。据说我三爷(三爷比我父亲还小5岁,是我爷爷的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我老祖在北京一家古玩店做掌柜。我三爷在小寨)要结婚请我妈去帮助做活。因为我妈妈在这个大家族里,大个漂亮天生巧手人缘又好,加上我母思乡情切,便带着我们兄妹三人踏上回乡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那代人真能吃苦,一个不到30岁的妇女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在通讯不畅,交通不便,行程近二千里地不容易呀!还好我比较听话。我妈回忆说,抱着妹妹领着哥哥我牵着我妈的衣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沈阳还是鞍山记不大清在哪上的火车,推算是在沈阳上的火车。再插叙一段,我父亲赶上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大搞基本建设52年参加冶金部的一个在齐市的工厂,那年代讲究调转,先后随我父调到沈阳后又调到鞍山支援鞍钢建设,最后定居鞍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小年纪上了火车什么都是新鲜的,记忆中在车厢内玩耍,窗外铁道 道叉那么多 ,还有一排排一列列客车,月台上有卖好吃的,有沟帮子烧鸡、锦州小菜可香了,火车跑起来的声音可好听了,噹噹噹–噹噹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天津下了火车。还去了趟我二姨家,用锅盖沒扣住的螃蟹满地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上船了,是小火轮。沿天津海河经子牙河到达白洋淀。小火轮那个年代我就知道。电影小兵张嗄里的对白说:“大爹大妈等解放后,我带大爹大妈坐小火轮,呜呜多好啊”可以想象坐小火轮多么稀罕的事呀。上了船好大好大,船仓那么高大又长,有货物还有那么多的人,我们坐在船仓下面用苇席铺的地面上。前面一个类式火车头的机帆轮,后面用一根好长的缆绳拉着我们的客货大船,船两边还有好多船夫用船篙,可能是调整方向。这就是小火轮,多么神气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了小火轮。坐上我三爷划来的小舢板,我的天那这就是白洋淀无边无际,一家四口坐在一叶小舟之上,若再有那场景一定很惬意的事。可当时我胆子小害怕,我记得那水浮游浮游的,要进船仓里了。一个劲地哭闹怕掉进淀里,妈妈说你把头藏到船仓里就好了。果然就安静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天,哥哥在学堂里上学。妈妈讲我哥哥淘气,就送他进本村由我的堂叔伯大爹耀增执教的学堂。人家那支最有文化的,女儿忠惠(和我同辈)在北京航空学院当教授现早已退休了吧,比我们大许多。 记得那天我独自走到学堂,扒着门缝一看楞住了,那些学生包括我哥在内,都在那画花鬼脸呢!那时候学堂写字都用墨笔,真好玩。正看时,怱然有人喊,先生来了,这群学生、我也跟着一溜烟地跑进淀边洗脸,我也进入水中玩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知是过了多久,那么小的小孩子,我如何上到一条泊在岸边的大船上去的,沒锚住的船借风力离开岸边。我又开始哭闹起来,我妈妈听到哭叫声急忙跑到岸边,用一根长竹蒿让我拽这头妈妈拽那头,慢慢地把我拉回岸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又去了我姥姥家南青村。记忆中,住进铺有炕被的点着油灯的屋子里,我姥爷每天在院子当中晒一大盆水给我们洗澡好玩极了。一天傍晚姥爷弄回一大筐鱼虾,活蹦乱跳的,一只虾还跳到我脚面上了,吓得我直往后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这些零星的记忆,借此也道一声母亲真是幸苦了,伟大的母亲思念您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记,白洋淀已变为雄安新区了。好家伙北京真大,把离北京二三百里路的安新县划进北京新区。真是祖国跃进千里,变化之快难以想像,如果再不去趟老家可能就看不到我们世代居住的小寨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写到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同事宗舜,发的白洋淀照片勾起我心底的联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