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喜欢唱歌、音乐、舞蹈等文艺活动的我,也算是半个文艺青年吧?继12月21日星期五独自一人到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听音乐《壮乡和韵》后,12月29日星期六,我又到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期间,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了很多精彩节目,我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好机会。</h3><h3> 《花界人间》的编剧:冯双白(文学博士、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总导演:佟睿睿(中国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 总监制:范晓莉(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h3><h3> 《花界人间》取材于传统广西悠久神秘的花神信仰,每位壮家儿女都是壮族创世女神姆六甲花园里的一朵花,花魂在姆六甲的点化下历经人间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走完一生,善良的人死后魂归花界,再度成为花园里的花朵,等待再次降临人间。</h3><h3> 舞剧通过充满浪漫的花界和充满爱意的人间,展示壮族花神信仰中透出的积极的生命观。同时,将花界和人间的传说进一步落脚到人性,在人物自我认知和自我解答过程中,深入挖掘花神信仰民族特性中更广泛的价值意义。</h3><h3> 主创团队前后八次到广西各地采风创作历时一年。壮族花界深刻而美丽,哲学而隽永的生死观在舞剧《花界人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编剧冯双白说:“人类对于生死,有多种答案,生死轮回、升天入地、转世投胎、迁转他乡……有讳莫如深的,更有歌哭送行的,凡此种种,各有其理,而壮族的回答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坦荡美丽。”导演 佟睿睿说:“这是我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舞剧作品,前后八次到广西各地采风,从凭祥到崇左、从靖西到田阳、又从百色到乐业,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游过了一条又一条河流,走进一个又一个村寨,真切感受了壮家儿女的友好与善良。我和他们一起歌唱、一起跳舞。”</h3><h3> 《花界人间》在广西和北京首演后,有观众说:“舞剧不仅呈现了壮族文化,用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壮族人民劳作的朴实无华,体现了广西多民族的团结与融合,也展现了壮族人的生命观——生如夏花,逝亦归花。”</h3><h3> 我在观看舞剧时看到这一场景:又到一年丰收季,壮乡处处收谷舂米,打砻起舞,洋溢着劳作的欢乐,也体现着人间的爱情。人间的美好使困于黑暗的幽灵蜘蛛愈加嫉妒,于是出来伤害人类。正义总能战胜邪恶,壮族人民最终战胜了邪恶夺取了胜利。看到这里,我感悟到,人世间有明媚阳光,但也有阴暗角落和陷阱,我们做人要小心谨慎、低调行事,以免受到牛鬼蛇神的嫉妒和伤害。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要成为我们做人的一贯作风。我们不怕事,但也不惹事,如果有事,一定要勇敢面对,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去夺取最后胜利!</h3><h3> 在《花界人间》的剪影壮文化中有这样的介绍词:</h3><h3>“壮族简史: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整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国古代民族在漫长的整合过程中,有的消亡、有的衰败,但壮族不但没有衰败,反而兴旺发达壮大起来,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这是最令我感到兴奋鼓舞的介绍,我身为壮族人,我为我的壮族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认为,我们壮族的壮字就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且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而得的,壮,就是强壮的意思,我们壮族人就是壮,强壮,耶!感恩我们的壮族祖先!我们的壮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个鲜明的事例。我的老家至今还在祭拜200多年前的老祖宗,每年清明节都安排人轮流祭拜。哪个祖宗下来到哪里哪宗,我们都清清楚楚,年轻人不清楚的,问老人家就知道了。不忘祖先,感恩祖先,在我们老家,我们的大家族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着光荣传统。在2018年4月份,我们粗略统计了公将帽的后代,光是男性,目前健在的就有500多人,如果把女性也统计在内,一定超过了1000人,如果把女性出嫁后生育的子女也计算在内,那也肯定远远超过万人了。我是公将帽的第七代孙,按照25岁一代人,25×7=175,也就是说,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我们公将帽就从一个人繁衍出1000多人,壮族人民就是这么强壮有力。我们大家族的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特别勤劳、勇敢担当、聪明伶俐、诚信友善,男子帅气,女子靓丽。我们因为勤劳,所以发家致富,我们因为聪明,所以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因为诚信友善,所以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有优良的基因,所以我们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h3><h3> 继承光荣传统,我们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努力,国家要兴旺,民族要兴旺,家族要兴旺,家庭要兴旺,自己要兴旺!我们都要旺旺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