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上二十四盘

羁鸟

<h3>在18年的最后几天,新铁马马磨合完成,择一大晴天驾它上了趟二十四盘。除观音岩处较困难,其余全程轻松驰骋,自喜拥有了一匹良驹。</h3> <h3>此行初次感受了二十四盘冬天的风。即便是这种大晴天它也一刻不停的吹着,你不但能听到它从你身边呼啸而过,还能看到它把阴山的雪吹成烟,吹成雾……</h3> <h3>二十四盘的冬,荒凉、萧瑟、冷峻、沉默……幸而有铁马马骁健的身影和欢快的咆哮声陪着,才不致让山们和人过于寂寥。</h3> <h3>遇当地一位牛场娃,当问起山上的群碉时,他只能告诉我听说这些碉堡是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修的,其他再无一点详细情况介绍了。第一次听到这些碉堡的来历,若此说确实,那开初这里也许叫‘二十四军营盘’吧?时间久了兴许就变成了二十四盘。堂堂国军对付小股叛匪是用不着如此大兴士木如临大敌的,猜测应该建于一九三五、三六年间,目的是阻挡红军吧?因为当时红军数万将士正陈兵小金、丹巴、道孚一线,随时有可能挥师折多山直下康定城。从碉堡的数量较多以及相对简单粗糙可以猜到当时防守方的紧张和仓促。由此推想蒙嘎纳加山顶那些圆形的痕迹也许同属于这一项目吧,只是蒙嘎纳加山顶缺石头,形势又危急,于是就地取材用黄泥筑造了土碉堡。要搞清这段历史,本地八九十岁的老人和雅安档案馆可能最有发言权。</h3> <h3>不必行到山穷水尽处,同样正是坐看云起时。</h3> <h3>途中遇到很多种鸟,但都不是合格的模特儿,一晃便没入丛林,再难觅其踪了。就连最听话的这队松鸡也老是跑来跑去、扭扭捏捏的,硬没让我拍清楚一张照片。要想成为合格的摄影师和专业的模特儿团队,我们都还有很多路要走哦。</h3> <h3>俗话说:山高一寸,土冷三尺。原本想在山上呆到太阳下山的,但冬天下午的二十四盘实在是太冷,于是折返下山打道回府。</h3> <h3>行至半山腰,忽然发现笔架山顶露出了月亮的半边脸,看着她的脸一点点变大直至完全映入我眼帘,这是全天最令我震撼的时刻。</h3> <h3>2018年,再见!!</h3><h3>2019年,你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