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11.28号清晨七点,八千多吨的海钻号成功穿越利马尔水道。万吨以上的探险船无法通航。另外,11月至来年的2月由于冰的融化,海钻号可以航行,,其他月份海面冰冻后海钻号也不能够航行。</h3> <h3>利马尔水道(Lemaire Channe),这条仅有11000米长,最窄处1100米宽的航道是南极最美的航道之一。因为这里恍若人间仙境,水道两侧耸立着盘古不化的冰山;平静海面上的浮冰,折射着初升太阳清冷的光芒,不耀眼却粼粼点点、无比璀璨。</h3><h3>胶片早已成为历史,利马水道仍旧保留“柯达画廊”之美誉。</h3> <h3>李占生教授也来到驾驶舱侧甲板录视频。</h3> <h3>我们于早餐后乘冲锋舟从普雷诺湾登陆彼得曼岛。</h3> <h3>彼得曼岛(Petermann Island)是威廉群岛 (Wilhelm Archipelago) 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南点----南纬65°10′。</h3> <h3>彼得曼岛以德国地理学家奥古斯特. 彼得曼的名字命名。</h3><h3>红房子是阿根廷建的南极科考补给站,为那些南极探险队提供紧急帮助,并没有人员驻守。</h3> <h3>我们在彼得曼岛上沿着探险队插的红旗走到一处高坡,但见一堆裸露的岩石上,孤伶伶的竖立着一个十字架。探险队员告诉我们,那是为了纪念亡灵:纪念1982年在此遇难的三位英国探险家。在这样的地方长眠,虽然远离家乡和亲人,但相信他们并不孤单,因为有那么多可爱的企鹅陪伴着他们......<br></h3> <h3>我返回登陆点时看到一只帽带企鹅在冰堆中跳来跳去。看到它吃雪了吧?</h3> <h3></h3><h3>天气分外晴好,中午安排南极跳水,探险队员在做准备。</h3><h3>为确保安全,每位参加者腰部系安全绳,并有医生与探险队救生员在岸上守候。</h3> <h3>海面安排两艘救生冲锋舟时刻准备着,安全措施十分到位。</h3> <h3>虽然我从小喜欢游泳,持之以恒直到现在,北京市大部分游泳馆都去过,最多时一年游240多场。但是此次南极行之初就决定不参加南极跳水与游泳。我后悔吗,真的没有答案。</h3> <h3>这位跳水者上场了,看他矫健的体魄,威武的身姿,尤其是那顶带红色国旗的泳帽分外亮眼。</h3> <h3>我们竟然没有认出他就是我们团的赵老师!因为从高处看下去觉得他很年轻、壮硕,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人不是咱们团的。”,有人又问:“赵老师怎么还没跳水?”,众人说:“反正不是他!”。</h3><h3>我冲着那白色泳帽上的五星红旗想:“ 不管他是谁,拍照。”,就这样歪打正着拍下了赵老师跳水的雄姿!</h3> <h3>看,赵老师不但跳水,还饶有兴致地游了起来。</h3> <h3>紧接着再游泳的女士,是赵老师的夫人(当时甲板上的我们仍旧没有认出来)。他们这对伉俪已经双双七十二岁,为他们夫妇喝彩鼓掌点赞👏👏👏👍👍👍!</h3> <h3>这位勇士也是我们团的,已经七十岁了。从他跳水的姿势可以判断,他一定是位游泳高手。果然,他年轻时曾经从南京沿长江游到马鞍山,👍👍👍。</h3> <h3>我们团的四位女队友飒爽英姿,很棒!</h3> <h3>杨金辉先生,我们的导游登场了。</h3> <h3>共有三十五人跳水,为他们的勇敢与热情鼓掌👏,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h3> <h3>11.28跳水结束后,船上组织在六层甲板进行露天自助烧烤午宴,热烈而欢快。</h3>